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从加行通往正行▪P2

  ..续本文上一页这样的差别。因为现在好多人都说:“什么都不可,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是空的,如虚空一样。”说是这么说,但是我怀疑。若是没有真正唯识与中观的基础,能懂这个吗?什么叫“如虚空般”?不是什么也没有。空性说简单也简单,说不简单也不简单。你看六道轮回里有这么多众生,不都迷在这里吗?没有明白空性。若是明白空性就OK了,就不用六道轮回了。但是,哪有那么容易啊!

  诸佛菩萨、历代祖师们千辛万苦,经历了那么多的艰难和困苦,最后才证得,哪有舒舒服服一下子就明白的?麦彭仁波切在《定解宝灯论》里讲的,真是怀疑啊!我们的佛祖释迦牟尼佛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积累资粮、消除业障,最后在菩提树下才成就。不用说佛陀在三大阿僧祇劫过程中所经历的艰难困苦,就是现在经常说自己明白了、证悟的人,连佛祖在恒河边苦修六年的经历都没有,舒舒服服的怎么能轻易成就呢!所以大家不要执着,虽然有时候有妄念和分别,心不容易定下来,通过这样的磨炼,最后才能定下来,都能练成自在与禅定的境界,就是需要我们分别的时候可以分别,在不分别的时候可以不分别。若练成这样,就怎么都可以了,就自在了。

  若是你没有达到这样的境界,就像瘸子一样,只会坐,不能走,这样不行。要想达到如如不动、了了分明的境界,不动能行吗?为什么说寂止和胜观双修呢?寂止是定,胜观是慧,定慧双修,才是真正的修行。只有定没有慧不行,就像刚才讲的瘸子那样,只会坐,不会走,那是错误的。其实我们真正有禅定了,不是只在那禅定,它是心态自在,要分别的时候什么都能分别出来,不分别的时候就可以不分别,入定出定自在,没有一点挂碍,这个时候才是真正的禅定功夫。这要通过磨练才行。

  有些人说:“这不是着相吗?”观想哪是着相?还有些人说:“这不是分别吗?”是分别而不分别,其实一个意思。若是真正明白了,若你不分别,那也是错误的,分别而不分别,成为一体了。若是有分别和不分别这样差别的时候,还是分别。你执着“不分别”,还是分别。分别也不分别,不分别也分别,一体了,那个时候才是真正的平等。着相和不着相也是一个意思,

  偏见叫着相,不偏见不叫着相。着空相也是着相,着无我的相也是着相。比如说《入中论》里讲十六种空性,这里空性也是空性,无我也是空性,都是空,没有不空的,但是这个空也没有落入空边。现在我们用思想、言语去衡量或讲述,只能这样以轮换交替的方式抉择大空性,没有别的办法。应成派最后没办法了,说“我没有承许。”他为什么没有承许呢?他想抉择大空性,但是他通过语言把有边抉择为空的时候,就落入无边了,然后将无边抉择为空性的时候,又落入有边了。

  言语就是这样,分别的。但是这个时候他没有办法了,就说自己什么也不承许。他将有边抉择为空性的时候,他不承许无边,将无边抉择为空性的时候,他不承许有边。言语都落到边上了,但是在观点上他不承许任何一个边,他就以这种方式抉择大空性。最终还是应成派的观点比较究竟。自续派没有做到这个,只能将有边抉择为空,无边、有无边、非有非无边这三边没有抉择为空性。所以空性就是这样,虽然是分别,但你这样去做,这也是基础,所以大家不要着急。若你实在是等不了,实在控制不住自己,我也没有办法,那你先盲目地跑一圈,我是不会拦你的。

  我的意思是先别着急,先把基础打好,尤其是四外加行要修得扎实一点,这对我们的修行帮助太大了。我现在有时候自己也经常反省,为什么我们经常犯毛病?主要是因为四外加行修的还不够坚固。四外加行的内容学修好了,还能懈怠吗?还能这样经常犯错误吗?不会的。虽然偶尔也会犯错误,烦恼一起来或是习气一上来,也有控制不住的时候。但是不会这样频繁。因为有因果正见,敢吗?犯堕罪有四种因,最后两个是烦恼和习气,虽然明白,虽然也很深信,但是烦恼一起来,习气难改,不知不觉就犯错误了。这很正常,但是不可能经常犯错误。

  我们现在有些人虽然在修法的行列中,但是往往都在犯错,都在犯这些粗大的戒律。这是因为什么?就是没有轮回正见和因果正见。学佛修行这么多年,到现在连出离心都没有生起来,还留恋着世间,还放不下红尘,还总想这个,想那个,这都是因为没有懂得和深信轮回。若你真的深信六道轮回,还会留恋吗?还会贪着这些吗?这些真的是太重要了。还有“寿命无常”和“人身难得”讲的就是佛教的人生观,你首先得明白,什么是人生观?什么是人生真正的价值?什么是今生真正的利益?这也是很重要的。无常更重要。

  以前那些噶当派的大德高僧,好多都是专修无常法的。刚开始我不明白,现在我真的越来越感觉到无常真是太重要了!要是把无常法修好了,一切都在其中了,其它都不难了。若是把无常修好了,真切了知一切都是无常的,尤其是生命。我前几天玩了一些泡泡,真的感觉生命就像水泡,刚开始很漂亮,在那漂、漂、漂……突然“啪”的一下就无影无踪了。人的生命就是这样。

  那些大德高僧经常讲的是每一个刹那。刹那这个概念对我们来说不是很清楚,那我们就用秒来形容。每一秒都是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刻,若是这样想,那还有什么啊?随时都会死。我讲过,虽然我们不能逃避死亡,但是可以做好准备。做好准备就是随时都迎接死亡。死没什么可怕的,人死灵魂也不死,死的是这个躯壳、这个身体。身体不是我,身体是我所——我所有,我所有是什么意思?你看这衣服是我所有,这不是我。这个衣服旧了,破了,我可以换一件新的。这个穿腻了或觉得不合适,我可以换一个更合适的。身体也是这样,它是我所有的,它不是我。人死了就像换件衣服,旧了、老了、有病了就换一个。若是这样去看待死亡,准备迎接死亡,那我们对死亡的恐惧就彻底消除了,就能死得安祥,当下就解脱了。

  其实,你若是明白,真是这样。我们有时有疼痛的感觉,那是因为太执着了。就像我们喜爱的衣服一样,我特别执着这件衣服,觉得这对我太重要了,若是别人偷走了或是弄坏了,我就会心疼,就会烦恼。若是不把它当回事,有也行,没有也行,还有其它衣服或者再做一件,再买一套,像这样不去在乎,就没有事了。身体也是一样,你若是去执着,觉得这是我的,连碰一下都不行,“这是我的身体,不许碰;这是我的身体,不许说。”太执着了!别人说一些自己身体上的缺点,就特别难过、生气,像这样过度执着就会受影响,身体稍微有一点点病,灵魂就会受影响。若是能不执着,真正能放下了:这个肉体就是个躯壳,和我没有关系。真正相信这点的话,身体有病了,或是万一有什么,你就不会受影响了。

  你们太执着自己的身体了。稍微有一点冷了或热了,就不行了。说是着凉了会生病的,根本不是这样,主要是你自己的心。万法以心生,万法是从心里生的。我到牧区,看到那些牧民就随便地躺在草坪上睡,有的根本不铺什么东西,直接就躺下了,也没有事,吃的也非常简单。就是自己执着,你越执着,毛病越多。

  别太执着这些,你的身体只是一个躯壳,是个不净的袋子,有什么可执着的?你看看头发、皮肤、肉、血、骨头、包括里面这些内脏,没有一样是干净的,没有一样是值得留恋的。若觉得有,你就到天葬台去看看。一说天葬你们都害怕了,天葬又怎么了?一个尸体和一个木块有什么区别啊?木块劈开或锯开了,没有什么,其实身体也是一样。别执着这个身体,你越执着就会越受影响。

  比如说你执着一个人,他的一举一动对你的影响特别大,若是你不执着,他就和你没有关系。他死了、活了,健康、不健康,对你没有什么影响。若是你执着这个人,这个人有病了或是要死了,那你肯定会非常难过,会非常痛苦。若是他死了,自己也活不下去了,跳下去也死了。若是像对待街上的乞丐一样没有执着,他有病了或是死了,对你也没有什么影响。因为你没有去执着他,若是你去执着他,也是一样。执着和不执着就是如此。身体也是,若是你不去执着它,它生病了或是要死了,对你没有什么影响,真的是这样。

  前几年才圆寂的一位上师,他的境界很高,对上师三宝的信心特别足,他经常祈祷上师三宝。冬天我们这边非常冷,他上面就穿一个坎肩,整天给大家念传承或讲法,身边的人都担心他。冬天色达和果洛那边气候非常冷,都劝他穿一些衣服,他说上师三宝加持他了,一点都不冷。

  以前我小时候,我们寺院这边有一位老喇嘛,我跟随他有三年,很多仪轨都是跟他学的。那时他年纪越大,显得越年轻,到八十多岁的时候,都长出新牙来了。我们经常骑马到施主家去念经文、修仪轨,他年纪很大,但骑马比我们还轻松。那个时候藏地的条件特别差,他生活也很简单。他就是这样,是一个真正的大成就者。

  我觉得无常真的太重要了。你们不要好高骛远。其实即使你境界再高,与修加行、修基础的法也不矛盾。佛讲的每一句话,内涵都是无量无边的。你的境界越高,加行的内涵越深。

  佛法的确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若你们真的希望自己能得到法益,想改变自己的一切,就好好地修加行、打基础,这样就会受益。修大圆满正行都不要着急。一说灌顶,都觉得殊胜。可是灌顶了,也没有什么感觉,还和水里的石头一样,没有变化。自己的相续不成熟,再给你灌顶,再给你窍诀,你也不可能真正得到,所以大家要扎扎实实修、认认真真地修就行了。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从加行通往正行》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