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少要還五百條命,也許更多。這是利小害大。這裏能有幾個人真正相信?我不敢說都不相信,這裏肯定有很多佛菩薩化現,肯定有成就者。但是其他人幾乎沒有相信的,包括我自己都還沒有深信這些道理。若真正深信了,還敢造業嗎?
難陀是佛的胞弟,佛通過神通把他帶到地獄裏,讓他親身體驗地獄之苦。佛的神通叫大神通,就是方便和智慧雙運,不是變小、變大、水裏遊、天上飛的那種神通,其實也就是一種竅訣。佛的智慧和善巧方便都不可思議,以此讓難陀親身感受和體驗地獄之苦。他從地獄回來後,睡不著、吃不下,非常地精進,最後成就了。所謂“從地獄回來”,並非從這個區域到那個區域裏,而是一些境界和意念的轉換,是這個境界裏轉到那個境界裏。
也許有人懷疑:“現在的科技這麼發達,也看不到地獄。”佛也沒說通過儀器可以看到啊。若是通過儀器看,最終還是靠肉眼看嘛,這不行。真的,什麼望遠鏡這些都不行,在佛教界早就被淘汰了,在兩千五百多年前就淘汰了。天眼也不行。天界的衆生自認爲自己很厲害啊,他們能飛、有神通,再遠的東西都能看到,包括一些人的內心也能看到,但是佛也否定了。只有用佛講的法眼、慧眼、佛眼,才能看到。很多人說叁道四,說“佛教是迷信”“地獄不存在,科技這麼發達也沒發現地獄的存在”……在佛面前,在佛教界,這都是無理取鬧,這些人都是瘋子。佛也沒有說通過肉眼能看到啊!我們也沒有說通過天眼看到啊!
同樣,若是想看西方極樂世界,也是如此。如果有人問:“西方極樂世界存在嗎?給我看看。”你就把《阿彌陀經》拿給他。這是偉大的佛陀留給我們的,真的,絕對能看到。只要你把《阿彌陀經》看透了,把法眼修出來,就可以了。
這都是事實存在的,我們應該相信。但是,我們現在只相信自己的見聞覺知。佛講,我們的見聞覺知是不可靠的。凡屬于眼耳鼻舌身見聞覺知範疇的,都是世俗谛;而勝義谛是超越的。我們的眼耳鼻舌身這些感官都是分別的,最究竟的實相都是平等的,二者無法成爲能緣和所緣。
我等凡夫都是“不見棺材不流淚”,沒有辦法,只有等呗。所以,若是你真正有智慧,不應該貪愛親友,貪愛世間的名聞利養。這是對自己很大的禍害,將來所感受的果報是不可思議的。
子二(貪境無實質)分二:一、利養等無常;二、喜贊憂毀不合理。
醜一、利養等無常:
應當堅信解,彼性本應舍。
縱吾財物豐,令譽遍稱揚,
所集諸名利,非隨心所欲。
親友、利養等屬于世間的一切,其自性決定無疑屬于該舍棄的事物。雖然這些利養豐富,美名遠揚,名聞利養樣樣齊全,但並不能隨心所欲地支配,這些你都沒有辦法掌握。
若是以身邊的幾個人爲親友,最終絕對是要舍棄的。因爲這是我們的錯覺,也是和諸法的實相不符合、不相應的。其實,一切衆生都是我們的親友,有的是今生的親友,有的是過去世的親友。這是佛講的輪回,這是根本,若懂得、深信了這個道理,就不會懷疑,也不會分別了。
所謂今生的兒女、愛人等親人,包括一切衆生,過去世中都做過你的兒女、愛人等親人。若是你懂得了輪回,深信了輪回,這些都是你的親人。其他的衆生也是你過去世中的朋友、過去世中的同事,都一樣是平等的。如果你僅僅以周邊幾個人爲親人、朋友,這是錯的,這樣絕對是要舍棄和分離的。若知道所有的衆生都是你的親友,把所有的衆生都視爲你的親友,這樣既不用舍棄,也不用分離。歸根結底,一個是平等的境界,一個是分別的境界;一個是凡夫,一個是佛,二者有這樣的差別。
利養也是如此。未得到的怕得不到,已得到的怕失去,這叫患得患失,這是自尋煩惱。因爲這些利養也是你自己善根、福德成熟的果報。你所積累的福德和善根都在你自己的阿賴耶當中,這是你生生世世可以帶走的,是不會浪費的。所以,你不要著急,等因緣到了,福報就來了。即使你今天要離開這個世界,你的福德和善根也是可以帶走的,因爲這些儲存在阿賴耶識當中。死的是身體軀體,不是靈魂,阿賴耶識還是可以延續的。我經常講,該是你的都是你的,就是這個意思。
也許你現在一無所有,那是因緣不到。現在唯一要做的就是多積累善根,多積累福德,這些是真實的,把這些都存在阿賴耶當中,存在法界的銀行裏。什麼叫法界的銀行?就是阿賴耶,在阿賴耶裏面放著不會浪費。一個真正的覺悟者,即使有再多的財物,他離開的時候也不會留戀,因爲自己的善根福德是跟著自己走的。該是自己的,就是自己的;不是自己的,永遠也不會是自己的。
佛講六道輪回、叁世因果,你明白了嗎?你深信了嗎?若是你明白了、深信了,就自在了。若是你對這些道理沒有生起定解,沒有深信,說“學佛修行”都是白談,談“大空性、大光明”也沒有用,都是空中樓閣,根本不成立。所以,不要癡心妄想,不要白日做夢。你深信了這些道理就行了,再也不會有恐懼,再也不會有患得患失了。
一切衆生都是自己的父母、兒女,應該平等對待,這樣的親友你永遠不會舍棄;福德和善根在自己的阿賴耶當中,也不用舍棄。反之,若是你分別,把周邊幾個人視爲親友,把這些利養都視爲福報,那就錯了。這些並不是福報,只是福報的體現而已。也許可以這樣講,它是善根的作用,它是福德的作用,但不是真正的福報。真正的善根、福報在你的阿賴耶當中。如果你真正能夠明白這個道理,就不會再爲自己臨終後財産的歸屬而操心了,該歸誰就歸誰,該誰拿就誰拿。他拿到了,這也是他自己的;若是不應該歸他,他能拿到嗎?他能享受嗎?不可能的事。佛講,因果是不虛的,一切都是自作自受。
堅信輪回,堅信因果,堅信這一切都是無常的,堅信這一切都是要舍棄的。其實,這都是諸法的本性,本來就是這樣的。大家要徹底認清,要堅信不疑。即使你名聞利養樣樣齊全,也無法隨心所欲地支配。該來的時候來,該走的時候走;該有的時候有,不該有的時候不會有的。你再勉強也沒有用,你再逃避也沒有用。一切都自自然然的,緣來緣去,緣聚緣散,很正常。把一切都看成是正常顯現,就行了。一切隨緣,來了就來了,走了就走了,讓它自自然然的。來了也沒什麼,走了也沒什麼,很正常。
緣聚就有了,緣散就沒有了。即使有了,也是暫時的;若是沒有,也是暫時的。世間的這些都沒有什麼,在無數次的輪回中,既做過富翁,也做過乞丐。你沒有必要去控製它,它是自然規律,也可以說是自然的顯現,你想改變這些是改變不了的,你想控製這些是控製不了的。既然如此,我們又怎麼改變命運呢?主要是改變心態。心不動,心能保持平靜,你就是快樂的,你就是圓滿的,這就行了嘛!
醜二、贊歎憂毀不合理:
若有人毀我,贊譽何足喜?
若有人贊我,譏毀何足憂?
在一切對境中,心要保持平靜。即使有人贊歎,也沒有什麼可得意的,因爲還有誹謗和譏毀呢。即使有人譏毀你,也沒什麼可傷心的,因爲還有人贊歎你。
不可能人人都贊歎你,不可能人人都喜歡你,你不要要求太高了、指望太高了。若希望人人都喜歡我、贊歎我,這是不可能的事。偉大的佛陀已經功德圓滿了,但是也並非人人都贊歎他、喜歡他,也有很多人討厭他,甚至诋毀他。是不是佛也有問題?是不是成佛了以後,還要遭受痛苦和不幸啊?不是。成佛了以後,佛把一切都看透、看明白了,所以他的內心是不動搖的,他覺得這都是很正常的。有人贊歎是正常的,有人誹謗也是正常的;有人喜歡是正常的,有人討厭也是正常的。身邊的這個人一會兒高興,一會兒不高興,一會兒跟你嘻笑,一會兒又跟你打罵……這都很正常。看一切都正常,這就是解脫。
當有人贊歎我們時,你爲什麼不去想想那些誹謗你、討厭你的人呢?爲什麼要這樣做呢?因爲我們要保持心的平和和冷靜,所以這個時候要這樣思維和訓練。否則,我們就會得意忘形嘛,“有人喜歡我,有人贊歎我……”自己高興得不得了。其實,沒有什麼可得意的,還有那麼多人討厭你,還有那麼多人誹謗你呢!即使他現在贊歎你、喜歡你,也是無常的;也許明天就會開始討厭你、誹謗你了。所以,一切無常,你心裏要有數。真的,自己心裏有數就行了,一切都有准備了,不管他現在如何,我知道他肯定會變的,這就是解脫。雖然我們逃避不了,但是我們可以從心裏做好准備!
當有人討厭我們、誹謗我們的時候,我們又傷心得不得了,情緒又開始很低落了。不用這樣,沒有事的。這個時候你去想想那些喜歡你、贊歎你的人,“還有那麼多人喜歡我!還有那麼多人贊歎我!沒事。”這樣思維的時候,心就平靜下來了,就沒有事了。你覺得有事就是有事,你覺得沒有事就沒有事。開心的時候別太得意,還有痛苦的時候呢;痛苦的時候也不要太消極,因爲還有開心的時候呢!所以,一切都是過程,也可以說是一切都是一種自然的現象。
癸叁、斷除貪無能爲力之他利:
有情種種心,佛說難盡悅,
何況劣如我,故應舍此慮。
世間的這些凡夫信解千差萬別,甚至佛陀也沒有辦法讓他們歡喜、滿意,更何況像我這樣惡劣的人了,因此應該放下交往俗人的念頭。
比如提婆達多、善星比丘等,佛是全心全意利益他們的,但是他們反過來還傷害佛、诋毀佛,障礙佛的事業,給佛製造種種違緣,佛對此也沒有辦法啊。這就是告訴我們不要太執著了。“佛”指什麼?佛並非指某一個人,而是指功德圓滿、智慧圓滿。你的功德圓滿、智慧圓滿了,到那個時候也是一樣,沒辦法讓衆生都高興,沒有辦法讓衆生都滿意,因爲衆生有自己的業,有自己的煩惱。
對有緣衆生來說,佛是萬能的;對無緣衆生來說,佛是無能的。這是不是佛的問題?不是佛的問題,而是衆生的問題,衆生有業,衆生有煩惱。猶如一間黑屋子裏沒有陽光,這是不是太陽的問題?不是。爲什麼這裏沒有陽光呢?因爲門窗都關得嚴嚴實實的,所以陽光照不進來。若是把門窗戶打開,陽光立刻就照進來了,黑屋子一下子就亮堂了。同樣,若是衆生有福德、善根,佛的這種加持力量一下子就到了。
法緣也是如此。佛法是如意寶,大圓滿法對末法時期的衆生來說是唯一一個能夠既身成佛的方法,但是很多人都不信、不學。那麼,是不是這個法有問題?是不是不該學啊?不是!若是人人都能遇到,若是人人都能得到,人人都能接觸到,人人都能修行,就不叫珍貴稀有了。這個法珍貴稀有,不是人人都可以得到的,不是人人都可以修習的,珍惜吧。他不信是他自己的問題,他不修行是他自己的業障,沒有辦法。這個時候我們應該替他忏悔,應該爲他發願,希望他早日有這個福報,早日能修持大圓滿法,成就大圓滿法。
大家應該思維:這是我宿世修來的福報、善根啊!爲什麼要這樣想呢?這也是鍛煉心態的一種方法,也是讓自己滿懷喜悅的一種方法。如果你能珍惜,覺得自己太有福報、太有善根了,內心充滿了信心和歡樂,在這樣的狀態下容易開悟。否則,若總是不相信,認爲自己沒有福報和善根,看不起自己,對自己沒有信心,以這樣的心態不可能開悟、見性。我之所以經常跟大家講這些法門的功德、希望大家能珍惜自己的福報,就是這個意思。
即使你成佛之時,功德、福德和智慧都圓滿了,你也沒有辦法讓所有的衆生都歡喜,也沒有辦法讓所有的衆生都得到滿足。
睥睨窮行者,诋毀富修士,
性本難爲侶,處彼怎得樂。
這個偈頌也可以這樣解釋:爲什麼說沒有辦法取悅他們呢?比如,也許你想:“我若是貧窮得一無所有,世人會不會喜歡我?這些凡夫會不會贊歎我?”不可能的。這個時候,他們就看不起你,開始糟蹋你。“那麼,如果我富裕,我事業有成,這樣是不是這些世人就會喜歡我,贊歎我?”不可能。這個時候,他們更看不慣你了,“你看這個貪官汙吏”,然後又開始诋毀你。窮也不行,富也不行;好也不行,壞也不行。所以,你沒有辦法讓他們都滿足,沒有辦法讓他們都高興。
其實,這也沒有什麼,凡夫的本性就是這樣的,所謂的世間就是這樣的,沒有什麼可大驚小怪的。無論是喜歡還是討厭,無論對我贊歎還是誹謗,都是正常的。如果自己不去執著、不動心,贊歎沒有事,誹謗對你也沒有什麼影響。
我們現在自認爲:“如果有他人的贊歎,自己的命運就能好,運氣就能好;如果別人誹謗,自己做事可能就不順利。”其實不是這樣的,你順利不順利、成就不成就,要看你自己的善根和福報,和他們是沒有什麼關系的。若是你自己有福報、命運好,別人怎麼誹謗你或阻礙你也沒有用。若是你自己沒有福報,他人怎麼贊歎你、表揚你也沒有用。
如果你貧窮、一無所有,世人又看不起你了,甚至會誹謗你。如果你富裕、有一些世間的成就,他們也是一樣的不滿意。歸根結底,無論任何時候,你都一樣沒有辦法讓他們都滿意,沒有辦法讓他們都高興。
如來曾宣示,凡愚若無利,
郁郁終寡歡,故莫友凡愚。
十方叁世一切諸佛異口同聲地說:作爲一個凡夫,如果自己沒有勝過他衆,心中就會悶悶不樂,因此切莫與任何凡夫爲友。也就是說,不要貪愛、貪著,不要親密地接觸他們。
凡夫的這種本性,你要摸清楚、看透,這樣你心裏就有數了。你自己不要太癡迷,不要太執著,心裏有數、不上當就行了,不落入陷阱就行了。你一定要看清楚,自己一定要保護自己、把握好自己,這樣就可以跟他們玩輪回的遊戲了,這就是乘願再來,這叫救度衆生。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過患敵。
生老病死猶波濤,願度苦海諸有情!
以佛所獲叁身之加持,法性不變真谛之加持,
僧衆不退意樂之加持,如是回向發願悉成就!
達雅塔,班贊哲雅阿瓦波達呢耶所哈!
《《入菩薩行論》講記(七十叁)》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