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法度化了。
我們都應該好好反省自己,觀察自己,不要讓自己成爲佛教油子。
對我們而言,最好要做到第一種,即身寂靜,心也寂靜。身寂靜,在山上、寺院中,天天跟這些野生動物打交道,跟這些野草、野花做伴,天天能呼吸新鮮空氣,舒心悅意;更要緊的是心寂靜,沒有貪心,沒有欲望,內心更清淨,更自在。
如果雖然剃度出家了,但還總放不下紅塵,放不下世間,白天念,夜間想,就沒有意義了。有的人心裏晝夜想的不是佛,不是菩薩,而是親人、兒女,你的這種牽挂和貪戀會傷害他們的,這是害己害他。只有你不牽挂,不貪戀,才能真正保護他們。就如《極樂願文》中所講的,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時候,你就可以天天保護家人、關照家人了。爲什麼呢?因爲沒有牽挂了,放下了;沒有貪戀,已經斷掉了,所以就能關照到,就能保護他們了。否則,如果你沒有放下,死後你就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而會變成王鬼,只要一想到要保護這些家人,他們就會遭受災難,就會受到傷害。之所以會這樣,就是因爲你有牽挂,有貪戀。所以,你們現在在山上,如果真想保護他們,就放下牽挂,放下貪戀。能不能聽進去啊?很多人好像聽不進去。你要理智一點,牽挂是害他們,不牽挂才是真正的護佑、利益他們。
到我這裏來的,很少是因爲犯戒、造業而求忏悔的,更沒有因此而痛哭的,大多數都是因爲家裏有事了,而來求啊、哭啊,真是顛倒!所以,我現在不太想見這些人。沒人來忏悔,也沒人來做法供養,只有來求這個、求那個的。
既然大家已經在寺院了,甚至已經剃度、穿上袈裟了,能不能學會放下啊?即使心裏放不下,但是也要裝一裝啊!沒辦法,剛開始能裝出來也行,一步一步來嘛。雖然心動了,但表現上不當回事也行,也是一種表法。但若是自己也像凡夫一樣,接到電話後,跟那些家人一起著急,跟那些世人一起傷心、難過,能解決問題嗎?如果能解決問題也行,但是解決不了問題啊!不是給大家講過嘛,作爲一個出家人、修行人,家裏有事了,朋友有事了,在電話裏聽到了,或是親眼看到了,應該先穩重、穩定下來。然後,慢慢開導對方:“沒有事,一切無常;沒事,都會過去的……”應該這樣勸才對。但是,你們總是說:“完了,天塌了,地陷了,怎麼辦啊?那我看看吧,去問問,去求求。”學佛不是求的,而是內心有智慧。
當遇到問題,遇到對境時,自己應該先淡定下來,然後很理智地去解決、去面對,這就是學佛。你們把佛當神去求,那叫神道、外道。我們不能跟那些世人一起犯這種錯誤啊!作爲出家人,作爲修行人,不能和那些普通的世人、凡夫一樣!在對境面前若是和他們一樣,你就跟他們沒有什麼差別了。
有很多同修道友還無法離開紅塵、世間,但是也不要緊。很多人都認爲:“若是不剃度,不出家,就不能成就……”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剃度出家也要靠機緣,沒有這個機緣也不要太勉強!我們學佛人要放下,不是要放棄。放棄是解決不了問題的,所以說放棄是罪過。“那我在家裏,以這種身份,到底能不能成就?”能!你好好地、認真地學修佛法,這是最主要的。
我們應該拿佛法對照自己,改變自己。我們有一句法語:發現錯誤叫開悟,改正錯誤叫成就;發現了所有的錯誤叫徹悟,改正了所有的錯誤叫圓滿。發現錯誤,改正錯誤,都是要靠佛法的。依佛法去發現自己的錯誤,依佛法去改正自己的錯誤。佛法是智慧,佛法是真理、真谛。以它爲鏡子而發現的錯誤,才是真正的錯誤;以它爲鏡子而改正錯誤,才是真正地改正錯誤。如果你不以智慧、佛法爲標准,即使你發現了錯誤,也不一定是錯誤;即使你改正了錯誤,也不一定能真正地改正。很多世人所確認的錯誤,不一定是錯誤;他們所認爲的改正錯誤,也不一定是真正的改正錯誤。所以,我們必須要依佛法、依智慧,不能跟世人學,一定要跟佛學。
所謂“依智不依識”,識是錯誤的,而智慧是正確的。所謂“依法不依人”, 把佛法當鏡子照自己,把佛法當妙藥,治療自己的貪嗔癡等疾病。無論你發現錯誤,還是改正錯誤,都要靠佛法。
我們要跟佛學,不能跟世間學,二者是境界、觀點上的差別,不是形狀上的差別,更不是身份上的差別。乞丐裏有佛,國王裏也有佛。佛和凡夫境界不同,一個是平等的,一個是分別的;一個是不執著的,一個是執著的。二者看待事物的觀點也是不同的,一個是清淨的,一個是不清淨的;一個看問題是客觀的,一個看問題是不客觀的。佛是尋找諸法的實相和真理的,是以實相、真理說話,不是以自己的觀點說話。
在家一樣可以成就。無論你是在山上,還是在山下,無論你是出家身份,還是在家身份,都一樣要以佛法、智慧去發現自己的錯誤,去改正自己的錯誤。發現和改正錯誤都是有過程的,不可能一下子都發現和改變,但是有那麼點兒發現和改變也可以。雖然改變得不大,雖然只發現了一部分錯誤,也沒有事兒。只要有改變,有進步,就可以了。
作爲一個學佛人,作爲一個修行人,應該重視!日日有改變,日日有進步,這是上等修行人。自己看看能不能達到這個標准,如果能達到是最好的,就了不得了;月月有改變,月月有進步,這是中等修行人。如果自己能達到這個標准也不得了,真的;年年有改變,年年有進步,這是下等修行人。如果自己能達到這個標准也行,也能成就;還有一種就是沒有進步,沒有改變的人,這種人就是木棍、石頭,木棍拉不長,石頭泡不開!若是自己是這種情況,就完了,這是最可怕的!
學佛修行不能每天糊裏糊塗,應該有個標准和目標啊!有的人根本沒有標准,沒有目標,每天唯有吃喝拉撒,想吃吃,想喝喝……真的,這就是混日子,這叫做虛度光陰!每天修法、打坐也是如此,沒有什麼標准,也沒有什麼目的。到時間了,就去上早課;到時間了,就去上晚課;到時間了,就在那兒坐坐;到時間了,就在那兒念念……這也叫混日子,這也叫虛度光陰!“我天天上課,天天打坐修法,怎麼叫混日子呢?怎麼叫虛度光陰呢?”是啊,因爲你沒有標准,沒有目標。上早課的時候,一開始就打妄想,直到最後;上晚課的時候也是,一開始就打妄想,直到最後;上座也是,一上座就打嗑睡,一直到下座。早上是這樣,晚上也是這樣……這種人不會有進步的,這種人不會有改變的。
真的,大家能不能不這樣啊!你要克服和對治這些習氣啊,若一點都不去克服和對治,你永遠都會是這樣的。即使你心裏也想解脫,也想有所成就,但是如果你不去克服和對治這些習氣,沒有用!爲什麼無始劫以來到現在,我們還在六道中輪回?就是不肯克服自己的習氣,不肯對治自己的習氣啊!
你現在已經學佛修行了,就不能隨順自己的煩惱和習氣了!無論是上課,還是打坐修行的時候,應該思維:“昨天我是那樣的,今天我一定要做到這樣……”“上早課的時候,我打了很多妄想;但是做晚課的時候,我可不能這樣……”
有的人說:“學佛修行,難道不是要自由自在嗎?”是要自由自在,但那是讓你超越自己的煩惱和習氣。只有完全降伏煩惱和習氣的時候,才有自由自在,才是自由的,才是自在的。若是被這些煩惱束縛著,被這些習氣控製著,哪有自由啊,哪有自在啊?!想自由自在是不可能的。修行是要自由自在,但什麼叫自由,什麼叫自在?該幹的活不幹,“不是要自由自在嘛”,不想幹就不幹了;今天要上課,“不是要自由自在嘛”,不想上就不上了……這不叫自由自在,這叫懈怠、懶惰。
真的,我說的是實在話,若是真正想改變,真正想成就,就要克服這些習氣。要做到這一點,沒有那麼容易。這些都是無始劫以來的習氣,不是幾十年的串習,而是無數劫中的串習。幾十年的串習都很難改,更何況要改無數劫的串習,能不難嗎?所以說,如果沒有佛法,根本改變不了,如果沒有智慧,根本就沒有辦法超越。但是,我們有幸遇到了佛法,我們有幸習得了智慧。盡管習氣根深蒂固,盡管串習的時間很長,但是依佛法、依智慧,也可以徹底改變。難道大家不覺得自己幸運嗎?!
佛法太偉大了,這不是在嘴上說說而已,而是真正發自肺腑。雖然自己沒有什麼成就,但是現在知道佛法是不假的,佛法是真正偉大的,因爲它能改變人的內心,這是很難的啊!金錢辦不到,再大的權力和勢力也沒辦法辦到,包括有再大的神通、神變也沒辦法做到,只有佛法,只有智慧,才能改變人心,才能解決心靈上的這些問題!不用說真正有成就,真正有圓滿的佛法,哪怕只是稍微了解和知道了其中的一點兒,內心也是快樂無比,充滿歡喜,真的!
所以,什麼都不重要,佛法最重要;什麼都不重要,修行最重要!若是有佛法,有修行,一切都OK了!若是沒有佛法,沒有修行,一切都是徒勞無益的!所以,我們真的有幸啊,得到了人身,聞到了佛法,還有這麼好的學佛修行的機緣,大家要珍惜。不要想太多,不要搞這些沒有用的,利用一切時間和一切精力去學佛法、修佛法。只有這樣,今生會圓滿,來世也會圓滿,生生世世都會是圓滿的!
這種機緣不是誰都有,這種機緣不會長久!“沒事,今年有事,明年開始;沒事,今天有事,明天開始……”不要一拖再拖,拖就是錯!拖就是懈怠。你拖到明天,明天還是如此,再拖到下一個明天,下一個明天仍然如此……這樣永遠拖下去,永遠都是“明天”、“明年”……所以,大家要活在當下,要把握當下!能活在當下,能把握當下,那就行了。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過患敵。
生老病死猶波濤,願度苦海諸有情!
以佛所獲叁身之加持,法性不變真谛之加持,
僧衆不退意樂之加持,如是回向發願悉成就!
達雅塔,班贊哲雅阿瓦波達呢耶所哈!
《《入菩薩行論》講記(七十四)》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