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2011年印尼企業家論壇中華傳統文化帶動經濟發展—名人訪談 淨空法師、陳大惠老師(第一集)▪P4

  ..續本文上一頁了。無論什麼,佛一句話說明白了,「一切法從心想生」。

  陳大惠:自己想的。

  淨空法師:對。

  陳大惠:那也就說,我們叫您老人家,其實你不這麼想?

  淨空法師:對,我沒有想到我老。

  陳大惠:那就是每天我們都想錯了。

  淨空法師:想錯了。

  陳大惠:我們對自己、對別人全都想錯了。

  淨空法師:對。天天念佛多好,爲什麼去想老?

  陳大惠:不這樣想的話,這個血液能到叁十歲的那種狀況。

  淨空法師:你就不要理它就完了,不要去想它。

  

  陳大惠:我們現在,我們人生在世就爲自己,就天天想它。

  淨空法師:爲自己是完全錯了,爲自己才有六道輪回。自己,實在講沒有自己,你看《金剛經》前面半段,「無我相、無人相、無衆生相、無壽者相」,給你講得清清楚楚。不但沒有相,連念頭都沒有,後半部講,「無我見、無人見、無衆生見、無壽者見」,連念頭都沒有。相,現在科學家搞清楚了,這個太難得了。相是物質現象,物質現象從哪裏來的?是意念累積連續産生的現象,它不是真的。

  陳大惠:打個比方吧,就像這個表,也是心想生?

  淨空法師:對,所有一切物質現象全是意念變現的,這是量子力學家他們的結論。

  陳大惠:世界頂級的科學家也是這個說法,那個普朗克也是這麼說法。

  淨空法師:對,不錯。

  陳大惠:包括愛因斯坦的老師也講,他說他發現了宇宙之間一個真相,根本沒有物質的存在,您老怎麼看?

  淨空法師:對,真的,跟佛經上講得完全相同。

  

  陳大惠:我們天天在鏡子裏看到自己,這是什麼?

  淨空法師:幻相。就像看電影一樣,這是幻相,不是真的。

  陳大惠:如果佛經所講的是宇宙人生的真相,前世、今生和來世,前世這個人有可能是一只狐狸,他未必是張叁,這一世他有可能是國王,下一世有可能是一只貓。

  淨空法師:對,你從這裏想下去,你自己沒有死,只是在換身體而已。

  陳大惠:換樣子。

  淨空法師:對,你怎麼會死?你沒有死。

  陳大惠:我們看這些經典,十大宗教這些教派也講這個問題。真丵主穆丵罕默德也告訴我們,告誡天下人,要相信有來世,都講的跟佛家是一樁事情。我怎麼才能讓來世不變成一只貓?還能夠更好一點,不受那個罪?

  淨空法師:你把念頭修正就行了。

  陳大惠:什麼念頭修正?

  淨空法師:就是端正心態。

  陳大惠:因爲我們知道畜生道太慘了。

  淨空法師:對。人道它的標准是五戒十善,你天天想這個,你就不會墮到惡道去。

  陳大惠:五戒,很多宗教都講十戒,您所講的這個五戒。

  淨空法師:沒錯,幾乎都相同。

  淨空法師:對,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淫欲、不妄語、不飲酒。

  陳大惠:殺盜淫妄酒。

  淨空法師:對。

  

  陳大惠:有觀衆要問您老問題,我不是個佛教徒,我沒有任何宗教信仰,我不信這個不就完了?

  淨空法師:你不信這個它有,不是說不信就沒有。不信就沒有,就好辦了,那我們就不要相信好了。他不信也有,這不是你信不信的問題。

  陳大惠:那也就說這是規律?

  淨空法師:規律。這是個什麼?迷惑顛倒裏面的規律,六道輪回。六道輪回不是真的。如果你把這些妄念、執著,控製的念頭、占有的念頭、自私自利的念頭真正要是放下,六道就沒有了。

  陳大惠:六道就沒有了。

  淨空法師:對,六道是假的。

  陳大惠:所謂六道,有天人。

  淨空法師:對。

  陳大惠:人道還算是叁善道裏面,要受苦受難就是畜生道。

  淨空法師:畜生、餓鬼、地獄,它真有,不是沒有。

  陳大惠:像您老剛才所講,真正修行人進入到禅定狀態,我們看印度教,很多宗教都可以看到那些境界、那些衆生。人去世之後,就是換了個身體。他要是到地獄道裏面,換了個身體,換到了鬼道、畜生道,那太悲慘了!

  淨空法師:很苦很苦。

  陳大惠:我們很多家裏人去世的,我們不希望父母走那條路。

  淨空法師:對,誰都不願意。我說誰都不願意走這條路,但是要把因拔掉。

  陳大惠:原因拔掉?

  淨空法師:對。地獄的因是瞋恚,貪墮餓鬼,瞋恚墮地獄,愚癡墮畜生。所以貪瞋癡在佛法講,這是叁毒。

  陳大惠:叁毒煩惱。

  淨空法師:對,你能夠不貪、不瞋、不癡,你就不墮叁惡道了。

  陳大惠:這一世我們得了個人身,以人的形相來到了人間,原因是什麼?

  淨空法師:原因是五戒、十善。

  陳大惠:前世我修五戒、十善。

  淨空法師:沒錯,修五戒十善。

  陳大惠:這些在您老的經教當中,網站上都可以看到。

  淨空法師:對,希望你別再搞輪回了,搞輪回太苦了。不搞輪回,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不在六道裏頭,六道裏頭沒有阿彌陀佛,十法界裏面也沒有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就超越十法界。

  陳大惠:再也不受這些苦。

  淨空法師:再也不受這些。

  陳大惠:但是我們看到您老是這一生就不再受這個苦,那大家也想學。

  淨空法師:這一生還在受,你身體在世間,你沒有離開,你還要吃飯,還要穿衣,還要受。

  陳大惠:吃飯穿衣這也是受苦嗎?

  淨空法師:這當然是受。

  陳大惠:大家不知道,老人家一天叁頓飯,把晚飯舍掉了,晚上不吃飯了,少了一頓苦。我們是叁頓苦,老人家兩頓苦。爲什麼?老人家告誡大衆,就說現在天災人禍很多,水災也好,地震也好,將來可能還有這些,你看現在看到很多地方它糧食欠收了。所以老人家特別慈悲,把自己這頓晚飯舍掉,給天下大衆那些窮苦人來吃。

  淨空法師:災難現在這是很嚴重的問題,好像是頻率發生的愈來愈多,也愈來愈嚴重。我昨天聽澳洲同修打電話告訴我,我在澳洲居住的這個地方,圖文巴這個小城,從來沒有災難,突然之間降雨,雨量太大了,街道就淹了。

  陳大惠:街道都淹了,澳大利亞?

  淨空法師:聽說死了九個人,還有些失蹤的,這從來沒有過的。一般認爲這都是自然災害,實際上,我們起心動念與整個自然,整個自然像一個網路一樣,像個電網路一樣,任何一點它都能夠使整個宇宙起感應。這個量子力學家給我們有詳細的報告。所以我們的念頭,你看善的念頭能夠立刻影響我們整個身體。我們身體裏面不善的細胞,善的念頭可以讓不善的細胞恢複正常,這就是你病爲什麼好了,就是這個道理。一定要真誠的信心,要懷疑就做不到。如果我們的心行不善,把好的細胞就變成了病毒的細胞,這都是科學家告訴我們的。所以,意念能改變我們的身體健康狀況,同時也能改變我們居住的環境,這就是風水裏講,風水是隨著人心轉,人心轉風水。問我有沒有?有。有人問我相不相信?我說我相信。他說你要不要看風水?我說我不要看風水,我知道風水是隨著念頭轉。風水家有句話說,「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人有福,風水就變好了,不好的風水,他到那裏一住,風水就變好了。如果心行不善,風水很好的地方,他去住上叁年,風水就變壞了。風水隨著人心變,不是我們人隨著風水變,沒這道理。

  陳大惠:打個比方,我們這是個大家庭,我們很希望家裏的磁場好,很希望就您老所講的這個風水,很希望它好,不需要去花很多錢讓風水先生來調。

  淨空法師:對,不需要,他調不好的。他要能調好,先調好他自己家。

  陳大惠:那現在問題出來了,我們也看到一些人,不知道什麼原因,看到這個人感覺不舒服;或者我們到一個地方,很多人都有這個體會,不知道什麼原因,這個地方感覺不好,也就是磁場不好,什麼原因?

  淨空法師:沒錯,就是你講的磁場,也就是你講的,我們中國講的氛圍。氛圍是人的念頭,意念。

  陳大惠:這個地方人的念頭有問題。

  淨空法師:對,不錯。我們在國外這麼多年,走了很多地方,我所選擇住的地方,我只有很簡單兩個條件,這個地方離婚率少。

  陳大惠:離婚率少。

  淨空法師:青少年犯罪少。說要沒有是做不到的,找不到,只能說少,我就會在那裏定居。

  陳大惠:後來您老就離開美國,不在那兒待著了。

  淨空法師:對,無論走在哪個地方,我去一個新地方總是打聽這兩樁事情,它的磁場氛圍就好。

  陳大惠:我們知道離婚率低,青少年犯罪,大家可以說現在是共識,要想實現這個,就得靠倫理道德和因果。那也就是說這叁種教育,能夠讓人的心、想法發出來波動都是善的。但是現在問題是善惡的標准大家沒有。

  淨空法師:善惡的標准在中國儒釋道,就是《十善業》、《感應篇》跟《弟子規》,那就是標准,是共同普世的標准,也是很簡單的標准,沒有什麼高深的東西在裏頭。你只要去照做,真的家就和睦了,身心健康,你事業就順利。只要肯做,你能把它應用在公司行號,你就會做出出色的業績。你看胡小林做了叁年實驗,他現在信心十足,告訴我,每一年營業額的上漲都出乎意料之外。

  陳大惠:我們剛才請觀衆來看那個論壇上幾個老師彙報的情況。我們還記得頭一個,那個年輕的小夥子,胡邊同學,二十二歲。他真的過去,就是他,他身體也很差,二十二歲相當於六十歲的。學習了《弟子規》,看了《了凡四訓》,看了胡小林老師的光盤,他現在就做義工,而且身體慢慢的在恢複,回去給父母磕頭認罪。他父母一直要離婚,因爲兒子好了,也都好了。今天現場,還有將來的光盤,它不光是給中國人看,很多國外的、異族的,甚至西方人也想問個問題。指著這個小夥子,他是中國人,《弟子規》是中國的,我們,譬如說印尼也好,我們能不能學?

  淨空法師:能學。文化是普世的,沒有國家界限,沒有族群界限,也沒有宗教界限,倫理、道德、因果沒有界限的。

  陳大惠:有人向您老請教,到印尼,或者到其他一些國家,您老所弘揚的,讓大家落實的倫理、道德和因果,不分國界,都能恢複成這麼好,人是教得…

《2011年印尼企業家論壇中華傳統文化帶動經濟發展—名人訪談 淨空法師、陳大惠老師(第一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