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印尼企業家論壇中華傳統文化帶動經濟發展—名人訪談
淨空法師、陳大惠老師 (第二集) 2011/1/12
印尼Borobudur Hotel Flores Ballroom
檔名:21-631-0002
陳大惠:我們下面訪談繼續進行。很多觀衆很關心剛才的這個問題,您老所講,不要說網絡、電視,街上花花綠綠出去五分鍾,就得用五十個小時的學習才能夠把它控製住,那今天人怎麼生活?
淨空法師:我們看到這些現象,自然就了解爲什麼這個社會這麼動亂。我們從十年、十年做一個階段來觀察,從我們學習遇到佛法這六十年當中,每個十年我們都覺得比上一個十年動亂頻繁要很多,災難也嚴重很多。這樣累積起來好像沒有辦法能把它中止住,那更談不上化解,這是很多人都憂慮的地方。實際上,老師教導我們,我們在求學的時代,那個時候,臺灣高等學校發起學習佛法的運動,很多學校裏面都有佛學社團,有同學、學生組織的。我那個時候在臺中跟李老師學經教,信息傳來之後,老師很歡喜,我聽到之後不以爲然。我就跟老師說:這未必是一樁好事。老師說:何以見得?好事,這怎麼不是好事?大學生都學佛了,高等學府接受佛法了。我跟老師建議,正是因爲他們是受過高等教育的,如果沒有遇到好老師,把它傳錯了,那可麻煩大了。他們是高等知識分子,誰能把他糾正過來?老師聽了這個話,他就感覺得驚訝,他說是有道理。他就問我,那怎麼辦?我就跟老師建議,老師那個時候辦的活動場所叫慈光圖書館,我說我們慈光圖書館可以辦一個慈光大專講座,接受這些大專學生來聽李老師講佛法,這批人將來至少可以跟他們對話。所以臺中慈光大專講座就這麼來的。至於裏面的課程,請哪些人教,老師都跟我作商量,我把這個東西做起來。可是實際上,寒假、暑假,這是好機會,學生放假,特別是外國在臺灣留學的學生,有印尼的同學、有馬來西亞的同學參加這個講座,這個講座最長的是四個星期,每天八個小時課程。
陳大惠:每天八個小時,
淨空法師:密集的課程。
陳大惠:四個星期。
淨空法師:四個星期。結業之後老師很感慨。結業之後,四個星期進來,到了四個星期學習,很像樣子了,那不就變了。如果到外面電影院看兩個鍾點電影,就恢複原狀了,就這樣,你說說這東西多麼可怕!但是不管怎麼樣,這四個星期,阿賴耶識裏種下佛的種子,只能夠說收到這種效果。所以畢業出去在海外的學生,接觸就多了。以後我出來,幾乎都是這些同學各地方邀請,到處組織這些佛學社團,所以在美國跟加拿大有叁十多個團體。我在美國住十幾年,就是跟他們往來。每個大城市,每年都巡回走一圈,一個地方,少,住一個星期,多,住一個月,過這種也是流浪的生活,但是對同學們多少是有點幫助。
陳大惠:現在問題出來了,這麼容易受汙染,我們來看世界各地,到處都是鼓勵人們貪瞋癡慢,鼓勵人們競爭,競爭特別容易激發人的欲望。我們很多觀衆看到過這樣的新聞,十歲的孩子,小男孩,上小學,回到家裏跟爸爸媽媽講:報告父母一個好消息,我們班上一個同學出車禍被撞死了。那父母一聽害怕了,這孩子怎麼這麼講話?十歲的這個孩子講第二句話:我又少了一個競爭對手。我們聽了非常感慨,剛十歲,他就盼著他的同學死,爲什麼?我少了個對手了。我們不知道東南亞這邊的是不是也是這個狀況,亞洲很多國家是不是這樣?俎噬的競爭。您老剛才也講,每一年災難都很多,跟競爭有沒有關系?
淨空法師:有關系。
陳大惠:因爲人的心念都是競爭?
淨空法師:對,我曾經在昆士蘭大學和平學院,教授座談會邀請我,因爲九一一事件發生之後。和平學院很少,全世界只有八個學校設立了這個。他們有博士班,大概畢業的同學多半在聯合國服務,做國際調停這種工作。因爲這個事件發生之後,學校在研究,傳統的方法不能解決問題,傳統的方法是什麼?就是報複,用報複的手段,用鎮壓的手段,這是西方一貫用這種方法,現在變成恐怖戰爭。所以他們就想到真正用和平的方法,來找我,他們知道我過去在新加坡團結九個宗教,九個宗教確實跟兄弟姐妹一樣,非常和睦相處,互相尊重、互相敬愛、互相幫助。所以對新加坡社會的安定有很大的貢獻,這政府都承認。所以他找我,我聽他們報告,聽了五十分鍾報告,然後他要我說話。我就告訴他,這樁事情就像大夫治病一樣。
陳大惠:大夫治病?
淨空法師:你必須把病的根源找到,你才能對症下藥,如果這個病源找不到,你就無從解決。要化解沖突,那沖突從哪裏發生的?他們都看是沖突的雙方,都看的這個。我說不是,我說沖突是在家庭。沒人想到。
陳大惠:根源在家庭?
淨空法師:對,家庭,這從來沒有人想到。我舉例子給他說,現在你看夫妻離婚很普遍,你們都知道,大家都曉得,那是什麼?夫妻沖突。
陳大惠:夫妻沖突,離婚。
淨空法師:夫妻沖突肯定就影響到父子沖突、兄弟沖突。他在家庭裏面,就像你剛才講十歲小孩的事,他跟朋友競爭有沖突,他將來踏進在社會,他能跟人不沖突嗎?所以這個問題解決就難了。我說還有更深的,更深的沖突,他們就奇怪了,還有什麼更深的?我說更深是本性跟習性的沖突。這個他們很難懂,西方人非常不容易懂。我說譬如舉個例子,利益當前,你是先想著自利還是想著利他?大家都說,那當然想到自利。我說你們大家自利,不就沖突發生了嗎?如果念頭轉一轉,利益方面先想別人,不想自己,沖突不就化解了嗎?
陳大惠:那我們想著別人的話,我怎麼辦?
淨空法師:你肯定也有一分,你想到別人,你自己哪裏會沒有?絕對不會的,自古以來,幾千年來,人都是想別人,沒有想自己的。你看人家得的利益多大!想自己,不想別人,得的利益是很小的,小利。你常常想別人,利益太大了,不是你能想像得到的,利益真是無量無邊。常常替人想,我爲人人,反過來,人人爲我。
陳大惠:我爲人人,那是原因,結出來的果實?
淨空法師:人人爲我。你說你願意做這種人,還是願意做我自私自利,我完全不要靠人家,你說哪種人自在?哪種人快樂?
陳大惠:傳統文化裏講一句話,「愛人者,人恒愛之」,就是我愛別人,別人永遠都愛我。要是憎人者,那應該是很痛苦,死無葬身之地。
淨空法師:對,你看我們連螞蟻都愛,連蚊蟲都愛。
陳大惠:請教您老一個問題,中國有句老話叫「千夫所指,無疾而終」。我是做老板的,但是我爲富不仁,那我不對別人好,人家都罵我,員工都罵我,周圍的鄰裏鄉黨也罵我,千夫,很多人都指責我。千夫所指,這個話的意思就是說這個人他沒病,無疾而終,沒病被人罵死了,這是不是迷信?
淨空法師:不是迷信,那是很多人的怨恨對著你。
陳大惠:很多人怨恨對著我,那又能怎麼樣,就能讓我死嗎?
淨空法師:他是能夠讓你身體細胞上産生病毒,你會産生病毒。
陳大惠:有這麼大的力量?
淨空法師:有這麼大的力量,確實,這不是假的。科學家常常講的,連佛也說的,從心想生。
陳大惠:那豈不是說不能跟人家對立競爭?
淨空法師:永遠不要對立,永遠不要競爭。
陳大惠:結怨就錯了,冤仇就錯了。
淨空法師:不錯,佛教人,頭一個就是教你要放下邊見,邊見就是對立,不跟人對立,他跟我對立,我不跟他對立。
陳大惠:我不跟他對立?
淨空法師:沒錯。
陳大惠:錢他不得爭,他得競爭他這個錢?
淨空法師:不需要爭。如果是爭得到,佛也就加入競爭的行列,孔子也加入競爭的行列,爲什麼他不爭?
陳大惠:不是爭來的?
淨空法師:不是爭來的。
陳大惠:我們看四書五經傳統文化,古人教我們的,「德者,本也」,這一個人德行是根本,像根一樣。「財者,末也」,錢財枝葉花果。大家不理解,我天天修德行,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我最後就有錢?那理解不了。
淨空法師:爲什麼?你有德,你就會愛人,你看到別人有痛苦,你就會幫助他,那就是布施。
陳大惠:那就是布施?
淨空法師:對,你用錢財幫助他是布施,沒有錢財,我照顧他就是布施,我用我的身體。
陳大惠:體力。
淨空法師:對,這叫內財布施。做義工,義工是內財布施,那個得的財富比錢財布施還要多。
陳大惠:那豈不是說沒有錢的人,他用自己的體力、智慧去供養給大衆,得到的財富比那個用錢還要多?
淨空法師:沒錯,還要多。
陳大惠:那多辦這樣的論壇給大衆送去的是智慧。
淨空法師:對,是!所以你們修了福。
陳大惠:這個主辦方我們看到。
淨空法師:對,你們都修了福,是不是?沒錯。
陳大惠:沒有他們來辦這個論壇,大家怎麼可能知道這個真相?
淨空法師:對,不但你們有福,地方有福,國家有福。
陳大惠:您所講的磁場好。
淨空法師:對,不錯。
陳大惠:譬如說我們看到謝主席也好,這麼多的老總都在發心做這個善事,在場很多大德,他們做這個事情,這個地區,家族我們好懂,那爲什麼地區和國家也有福報?
淨空法師:這個道理很深。因爲任何物質現象,山河大地它都有受想行識。換句話說,我們起心動念,善惡,山河大地有感應,我們的念善、心善,山河大地沒有一樣不善,所以所有這些災變都沒有了。我們的心行不善,完全是自私自利,沒有想到別人,山河大地就松軟,就容易出事情。
陳大惠:就是福人居福地。
淨空法師:對。
陳大惠:那個量子科學家也講,心念的波動會影響周圍的環境。
…
《2011年印尼企業家論壇中華傳統文化帶動經濟發展—名人訪談 淨空法師、陳大惠老師(第二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