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關于般舟殊勝的功德

  關于般舟殊勝的功德

  緣起:其實好多般舟行人在內,真正對般舟的殊勝功德並沒有內生出一種信心,何謂信心,聞般舟而座不住,死活要來行持,不肯放手,這叫內在信心。聽般舟覺得很好,行爲依然很懶很散,不見動靜,是謂“感覺”上的信心;爲真正深化固化強化這種“金剛信心”故,爲使人真正系統思維,般舟殊勝的功德故,爲真正增長行人“信根”故,生長內在動力故,特撰此文。以就教于各方大德,南摩阿彌陀佛。

  一、關于功德譬喻的殊勝

  現將若幹重要經典中講功德的譬喻羅列如下,各種經典都是佛的法身,並無大小之別。這裏爲認識般舟叁昧故,羅列于下,請正確理解,莫錯會意,阿彌陀佛。

  金剛經中的比喻用恒河沙數叁千大千世界:“須菩提,我今實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滿爾所恒河沙數叁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 

  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爲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

  妙法蓮華經的比喻用四百萬億阿僧祇世界:佛告彌勒:“我今分明語汝,是人以一切樂具,施于四百萬億阿僧祇世界六趣衆生,又令得阿羅漢果,所得功德,不如是第五十人,聞《法華經》一偈隨喜功德,百分、千分、百千萬億分不及其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知。阿逸多,如是第五十人展轉聞《法華經》隨喜功德,尚無量無邊阿僧祇,何況最初于會中聞而隨喜者!其福複勝無量無邊阿僧祇,不可得比。

  大方等大集賢護菩薩分用叁千大千世界微塵的平方來比喻:譬如有人取此叁千大千世界一切大地盡末爲塵。複取一切草木枝葉。不問大小皆爲微塵。彼人爾時于彼塵聚。取一微塵破壞分析。還令得作爾許微塵。然後複取彼一切塵。次第分析皆令等彼初微塵數。賢護。于意雲何。是微塵數可謂多不。賢護答曰。甚多世尊。佛言賢護。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取前爾許微塵數佛刹。盛滿衆寶持用布施。賢護。于意雲何。彼善男子善女人。所獲福聚複爲多不。賢護報曰。甚多世尊。然彼善男子善女人。因是事故獲得過彼無量無邊阿僧祇福聚。佛複告言。賢護。吾更語汝。如彼善男子善女人。以爾許塵數佛刹盛滿七寶。持用布施獲如斯福複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此念佛現前叁昧。暫生隨喜。信心分別以爲真實。心開意解讀誦受持。乃至暫時爲他解說。是善男子善女人。所獲福聚勝前施福無量無邊。非可稱算。非可校計。非可思量。賢護。如是善男子善女人。聞此叁昧生隨喜心。乃至暫時爲他解說。尚獲無量無邊福聚。何況是善男子善女人。于此叁昧修多羅中。如聞而信。如信而受。如受而說。如說而行也。

  金剛經及妙法蓮華經都比喻作“如佛塔廟”應預恭敬禮拜;般舟叁昧比喻般舟行人爲“衆生福田”,應受隨喜贊歎恭敬供養。

  如是看來,般舟叁昧的隨喜功德真正是非可稱算、非可校計、非可思量。如果不能從此處真正確立對般舟叁昧的信心,修行般舟很難得到大功德聚。反之,由此處真正確立信心,則一切不作它顧矣。

  二、一念隨喜功德的殊勝,念念功德皆出殊勝

  是以般舟經中提出:隨喜過去、當來、現在無量無邊阿僧祇諸世界中一切諸如來的隨喜功德。今我以此隨喜功德。願與一切衆生共之。同生隨喜同獲叁昧。同具多聞同悉成就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是爲菩薩摩诃薩四種隨喜功德聚。

  叁、思維般舟、憶念般舟、爲他宣說、誦持般舟叁昧經、依法而行、如法而住、二六時中行持般舟的殊勝功德

  一念隨喜尚且如上功德,此處思維、憶念、爲他宣說、誦持、依法行、如法住,念念之中都積聚無量無邊非可稱算、非可校計、非可思量的殊異功德。此殊異功德之大彙聚,何愁菩提不得,何愁畢竟不退。

  四、至心回向的殊勝

  般舟行人,以至誠接收爲基本,得冤親債主涼解;以至誠忏悔,至心精進誓死不退爲用功特征,以首先回向,第一回向給冤親債主爲回向特征。深能感染打動冤親債主的心。而且至誠至心且二六時中,誓死不退故,得一切諸佛一切菩薩摩诃薩贊歎,得大功德聚(六聚),以是大功德聚等六聚回向冤親債主。冤親債主無不大受利益,至心感恩,超拔出離;回首反而成爲鐵杆的護法力量。

  五、超拔冤親債主的殊勝:

  一是可以成群成批的超拔之;一部經講完,成群成批可到1600億的規模;

  二是可以直接超拔至初果的境地;

  叁是知般舟叁昧即得解脫,不需要聞信多深多真的程度;

  四是冤親債主很難遇得到這種機會,這種機會非常珍貴難得。

  五是從根本上改善了同冤親債主的關系,由鬥爭變成雙贏的關系,這根本解決問題的方法。

  六、解脫的殊勝:分二個方面:

  如果說“開悟的楞嚴經”“見性的金剛經”“成佛的法華經”“富貴的華嚴經”,那麼可以不誇張的講“現生見佛即生成就的般舟叁昧”,前者重在講理,或是某項專修;後者理事皆有而且究竟圓融(理圓融,事圓融,理事圓融,事事圓融),且其圓融落實于二六時中;關于二六時中的修持基本上是獨此經典,獨此法門。故此法門是“一切諸佛之所稱揚。一切諸佛之所印可。一切諸佛之所教誡。一切諸佛最上功德。具足成就圓滿無缺。”

  冤親債主解脫的殊勝:“佛言。我今說是叁昧時。千八百億諸天阿須輪鬼神龍人民。得須陀洹道。”(冤親債主包括在阿須輪鬼神龍人民當中嗎?只因說是叁昧,沒講聞到沒有,沒講信的深淺,即證初果,而且數量千八百億,這個級別獨此一處)

  

  

  七、將念佛功德推向極致的殊勝

  念佛至心一念就能滅八十億劫生死之罪,觀無量壽經原文:“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

  般舟念佛以至誠接受至誠忏悔至誠回向至誠精進誓死不退心念佛,念念之間皆是殊異特勝大功德聚,二六時中皆是大福德聚,可謂將念佛功德推向極致,無所其極也。

  這可以說不僅是地藏菩薩之所願,亦是觀音普賢文殊賢護菩薩等之所願,更是阿彌陀佛之本願,更是釋迦牟尼佛之所願,一切諸佛之所願,之所贊歎。

  八、過去世善根的殊勝:當世應具足信心,畢竟圓滿成就

  金剛經:“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爲實。當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叁四五佛而種善根,已于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

  大方等大集賢護菩薩分:“賢護當知。此輩非于一如來所修行供養種諸善根也。亦非于二叁四五乃至十如來所種諸善根也。亦非于百千億數諸如來所種諸善根也。賢護當知。此諸善男子善女人。已于過百千數無量無邊諸如來所。修行供養種諸善根。方得聞此念佛現前叁昧。”應當確信你的善根:(聞此般舟叁昧者)都是于過去百千數無量無邊諸如來所,修行供養種諸善根。

  九、通常人在此方面的失誤或誤區:

  一是認爲確實殊勝,也確實相信,但是就是不能于般舟叁昧處生定,亦然四處尋覓,四處掠奇,再好的功法都不能在自己內心的深處紮根,這種人再找上百千萬劫,還是永遠處于一種尋尋覓覓的疑惑狀態當中,不定狀態中;

  二是認爲確實殊勝,我是末法衆生,我不是哪個根器,我吃不了哪個苦,我做不了;九十天不坐不臥獨一處止念南摩阿彌陀佛,對我簡直是天方夜譚,根本不可能的事。所以這個法門跟我根本也就沒有關系。般舟經中講“(末法衆生)我今自知多諸障難。身遇病苦氣力甚微。甯堪修行如是經典。”“彼輩如是。于甚深法更生放舍遠離之心。不能發勤勇猛精進”。相當多數的人以此理由而放舍遠離般舟叁昧,是何等的可惜!!

  叁是更有甚者,認爲般舟念佛是走極端,不是中道,不合常情,不合衆修,這種知見,爲害極大,說是謗佛謗法都不爲過,尤其是大法師大和尚持這種知見者,要知道會斷多少人慧命慧根,真正要不得。

  其實不要說行持般舟的功德利益,就單只說每日至心隨喜般舟叁昧的功德,就大大的不可思議。許多人百千萬劫的修行利益,未必能趕得上一念隨喜般舟行人功德的利益。就象你伺候一個乞丐百千萬劫,未必趕得上你伺候一個太子一杯茶水的功德利益一樣。存心、憶念、誦持、依法而行、如法而住就更不可思議了。人們往往只盯著哪個“大”的,(一日一夜,九十日夜行持);殊不知哪個“小小”的一念隨喜,已經使我們大大的功德聚了。

  十、般舟叁昧的122項殊勝功德列表:

  1、得大功德聚。

  2、得入多聞大海獲智慧藏。問無疑惑。

  3、得無意戒聚不失成就于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

  4、得不生愚癡。

  5、得宿命智。遍知去來。

  6、當得不離奉見諸佛世尊。聽聞正法乃至夢中。

  7、當得殊特端正上妙色身。具足威儀衆生樂見。

  8、當得常生大姓之家尊貴之位。見者恭敬。

  9、複得父母兄弟宗親眷屬及以知識左右圍繞。恒無別離。

  10、當得廣達博通所爲殊異。亦終無缺減于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

  11、當得正念正行。節度不移心知足。

  12、當得常生慚愧。遠離恥辱。

  13、當得正智謙恭。降伏我慢。

  14、當得策勤精進遠離懈怠。

  15、當得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平等與樂。

  16、當得聞說甚深真空無相無願法時。一切無有驚怖退沒。

  17、當得不樂懶惰。攝受正法。

  18、當得智慧通達。明了一切無與等者。

  19、當得于一切佛刹。隨意得生。

  20、當得不爲一切外道所摧壞。

  21、當得如海。能受納衆問疑釋難無減無盡。

  22、當得如月滿。白淨法具足。

  23、當得如日初出。破諸闇冥。

  24、當得如燈炬。光明照了。

  25、當得如虛空性。無有挂…

《關于般舟殊勝的功德》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