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阿彌陀經》開示五

  二零一二年五月佛七開示《佛說阿彌陀經》2012.6.19-1

  常福法師于無量壽殿

  南無阿彌陀佛!

  每年我們四月份打佛七,從四月初一到四月初八,今年有件事耽誤了我們一些時間,所以我們改爲五月初一到初七,現在天氣比較熱,非常辛苦大家。我們還要感謝本寺的常住,我們的首座,我們的當家師,還有我們的維那師,護持道場,使得*輪常轉。今天我們在這清淨莊嚴的念佛堂,還有這四尊阿彌陀佛慈悲之像,他的慈光攝照著我們,感受到成就這個道場的功德是來自大家,這些年成就這個寺廟,是大衆居士的大力支持,讓我們寺廟的念佛堂順利的完成。因爲急迫的想要到這個念佛堂念佛,無論如何這個佛七還是要做的,搶在五月端,但聽說端午很多人要回去過節,一年叁節,在中國來說還是很多人很重視。但是還有更重要的事情比世間很多事情重要,對于學佛的人來講,什麼事更重要呢?人生最大的事情,就是生死大事,我們了脫生死,這件事比任何事要大。我剛剛在念佛的時候,邊繞佛邊想一個問題,在人生中有兩大事情,最快最急,哪兩件事呢,就是生死。有兩種人死的非常快,打個比例來講,大家都聽說過人傷心過度的時候,他那個腸子一寸寸的斷,過去有一個人把一個鹿給射死了,它的媽媽看到孩子被人家射死以後,在旁邊轉了幾圈就倒在地上就死了,後來人家把他肚子剖開,發現她的腸子一寸寸的斷掉,悲傷而死。這種死法非常悲慘,非常淒涼。但是還有種死,潇灑的死,像慧遠大師,慧遠大師一輩子念佛,叁次見佛,最後一次見到佛的時候就告訴大衆,我七天以後要往生了,在第七天的時候,就合掌念“南無阿彌陀佛”十聲,氣絕潇灑而去,他就往生了。這兩種極端,一種很潇灑很自在往生,還有種肝腸寸斷,去的方向懸殊太大,一個墮到地獄,還有一個到西方極樂世界。那麼我們怎麼才能達到潇灑的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其實觀察慧遠大師,我認爲,第一、對佛具足大信心,第二、內心要充滿一種般若智慧的快樂和自在。第叁要念,念南無阿彌駝佛,我們怎麼樣念佛呢,不是悲傷痛苦的念,我們要潇灑自在,我們要快樂的念阿彌陀佛!所以大家念佛的時候一定要放出笑容,看,這個佛陀的相貌,我們看著他念佛,我們的心情完全不一樣,你應該昂首挺胸兩手放松,大步而行。就是你走路的步子和你念佛的聲音是那麼潇灑自在的念阿彌陀佛。而不是愁眉哭臉,痛苦不堪,而不是不想念了,而逼迫自己念,又沒有信心,這樣念能潇灑自在的往生麼?或者牽挂煩惱的念阿彌陀佛,所以憨山大師說:“口念彌陀心散亂,喊破喉嚨也枉然”,所以你念佛不潇灑不自在,我剛才大聲的念阿彌陀佛,我把步子從心裏打開,這裏人多,不可能大步,但從心裏打開了,所以念出來的聲音完全是不一樣的,是一種很快樂,很輕松,內心中很自在的念,不是念佛念得很累。我記得有個居士他念佛,行般舟,走的很累很累,有些人來問師父,這個念佛很累怎麼辦呢,有的人就撐著,不自在,痛苦不堪,但是人家都說這樣的精進苦行才是修行,所以他以爲這樣的吃苦勞累,很辛苦,這樣的念佛往生西方,能往生嗎,這種不自在不快樂的心,我不知道是怎麼往生。哦,吃苦,那就挖地去吧,你就打工去。所以這樣念阿彌陀佛是靠不住的。所以呢,一定要很自在的念阿彌陀佛,憑我的感覺,越自在的念,越輕松,明顯感覺出來。我剛才念得很自在念阿彌陀佛,就是很輕松的,所以念佛要很自在很輕松,一種撒手西歸的感覺,我大步的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一定要感受到。你看我從清晨4點起來到現在,還沒有睡覺,有的人還打了個瞌睡,睡了一覺。但是我精神還是很好,那爲什麼我的精神這麼好呢。說實話,我從印度回來,腳都站不住,當時回來時,腳都發抖,缺少營養。有很多居士幫忙,讓我恢複了段時間,現在才剛恢複,但是我念佛,大聲念阿彌陀佛,馬上就有種自在的感覺,我小聲念,念而不念的狀態,越念越累,腳都走不動了,爲什麼會走不動呢?如果你的兒子掉到水裏,你還走不動嗎,應該跑的比誰還快,所以你走不動的原因是因爲你沒有信心,你爲什麼走不動,爲什麼沒有力量,因爲你沒有信心,所以真正對阿彌陀佛有信心的人絕對是越念越有勁的。我在印度住了那麼多天,每天早上五點起床,十一點鍾我都不想回來,他們吃飯都催著我回來,我都不想回來,但又要吃飯不得不回。他那種狀態是靠什麼支撐,他不是身體,不是身體好的狀態,也不是那個地方有什麼能誘惑我,是信心,知道嗎,人有了信心,眼睛會放光的,頭頂是發亮的,走路有力,做事充滿力量。所以人有了信心以後,完全是不一樣的。沒有信心的人做事無力,做任何事情都沒有力量。在印度47度的高溫,是信心支撐著我,太陽曬在臉上,打扇子的風都往肚子裏灌,就是靠信心的力量,不怕曬,不怕苦。所以念佛,有了信心以後,完全是不一樣的,他會自己給自己找解脫,就像人走路一樣,走不動了就會拿個棍子,你覺得自己身體不行就大聲念阿彌陀佛,信心會支撐自己,會很精進。所以大家這七天,不要怕累,怕苦,自己想睡覺的原因是什麼,是因爲我沒有信心,沒有信心就想睡覺,覺得累了。晚上睡覺,早上不願意起來。爲什麼呢,晚上睡覺把信心給忘了,一想起六道輪回的生死,一想起阿彌陀佛,爬的比誰都快,你把阿彌陀佛忘記了,早上就,哎呀,還睡一下多好呢,還想睡一下,鍾打了,還想睡一下,鼓打了第一遍,還睡一下,沒有關系。鼓打第二遍,來不及了,臉也不洗了,披上衣就跑。因爲睡著了,把信心給忘了,所以就不肯起床,所以人有信心,可以戰勝一切。種子的力量就是在信上,種子爲什麼可以把一塊很大的石頭推翻,因爲它的信在裏面。很大的一顆樹,很大的一個石頭,它可以把它們推掉,那個種子發出來的芽,按照我們來講,用手輕輕一點,就斷了,太陽輕輕一曬就軟了,可能就死了。但是,它卻可以把很大的石頭推翻,爲什麼,這就是信,信的力量是不可思議的,可以戰勝一切的,所以往往我們沒有信心的時候就會懈怠。過去在唐山地震的時候,有一位媽媽,有一個叁層樓,沒有倒下來,發現底下有個媽媽,用手撐著,按照正常的來講,不可能一個人可以把叁層樓撐住,後來才知道,她身邊有個孩子,她愛自己的孩子,可以犧牲自己的生命撐住,來保護自己的孩子。所以信心的力量是不可思議的,很多事都可以看的出來,這種信心的力量。有一個人射箭,他達到一心的時候,箭可以穿到石頭裏面去,站在很遠的地方,一心射過去,發現箭到石頭裏面了,他在想自己好厲害,以爲自己可以再射進去。後來他重複的射了一箭,怎麼射,箭都掉下去了,他在想爲什麼這個箭能射進石頭,他當時沒有想這是石頭,他達到一種無念,達到一種無相的時候,這種力量可以穿越石頭,穿越空間,穿越時間,是我們沒辦法想象的,在佛法講叫不可思議。我們想不到,我們這一念能往生西方,怎麼一下就到了西方極樂世界,按照我們正常的思維,按照我們正常的力量,根本做不到,一支箭怎麼射進石頭裏去啊,要不就是斷掉,要不就是前邊卷起來了,石頭絲毫不壞。箭到裏面,這就是不可思議的境界,所以我們的信心到達一定的時候,可以超越,可以穿越,可以達到你不睡覺,過去人修行的話,一天只睡兩個小時,剩下都在用功修行,因爲我們心比較散亂,就不能夠達到一心。所以我們要思維什麼?要思維我們的信心,有沒有很大的缺陷。

  我們接著上次講的阿彌陀經。我們每天打佛七都要念到《阿彌陀經》,因爲它跟我們最近,我們天天念,講別的經典我們不知道在哪裏,講般若,講金剛都不知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很多人都沒有念過,但是《阿彌陀經》大家都在念。善導大師講《阿彌陀經》講了兩百多遍,《觀無量壽經》也講了叁百多遍。這部經典,我們要不斷的聽,不斷的聞,你不要說師父講過了,不想聽了,你不能這樣想,它這裏面有不可思議的境界。我們講的東西,大家都要用心聽,裏面有很多寶貴的東西,可能在某一種靈感下,它會令你忽然大悟,升起巨大的信心。阿彌陀經前面講的是阿彌陀佛的依正莊嚴,我們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就是十二種光明,十二種光明就是無量光、無邊光、無礙光、無對光、炎王光、清淨光、歡喜光、智慧光、不斷光、難思光、無稱光、超日月光。而阿彌陀佛的十二種光明是阿彌陀佛的正報莊嚴。前面七重欄循,七重羅網,七重行樹皆是四寶周匝圍繞,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這種種說法因緣,都是我們的依報莊嚴,這些依報令我們在裏面不但有所依,不但有我們身依,還有我們的心依,還有我們的道依。什麼叫身依呢,七重欄循,七重羅網,七重行樹,就是我們的身口意有所安住。爲什麼呢,我們在那個地方沒有阿彌陀佛這種依報,我們不能成就身故,不能成就身就不能成就我們的智慧和福德,我們有了這種依報莊嚴,有了阿彌陀佛的依報莊嚴,我們的這種業,我們的心可以成就什麼呢,可以成就我們的解脫,還有我們殊勝的功德,可以顯現出來,沒有這種依正莊嚴,就沒辦法顯現出來。所以我們一到西方極樂世界,就是不可思議的境界。那麼有身安,過去講“身安則道隆”,我們此娑婆世界,我們的身體沒有安全的感覺,隨時生老病死會現前,天災人禍都會使我們的身受到傷害,這個身在此世界是非常脆弱。但是呢,到了西方極樂世界,我們的身非常堅固,並且非常莊嚴,沒有醜陋好壞,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就沒有你好他壞,你醜他美的狀態,到了西方極樂世界沒有這些東西,也沒有障礙。此世界我們的身體有很大的障礙,每天要爲它洗澡,穿衣服,還要爲它吃飯,這個身體要背著它,東跑西波,有的從北京來,有的從上海來,有的從雲南過來。那你背著什麼過來呢,…

《《佛說阿彌陀經》開示五》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