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五行性——王鳳儀言行錄節要

  王鳳儀言行錄節要

  五行性 (王鳳儀言行錄 節要)

  ◎五行:木、火、土、金、水。

  ◎生怒氣〈木〉便是殺;衣服,求好看〈火〉便是淫;買東西少給一文錢〈金〉也是盜;好吃好東西〈水〉便是酒;說半句謊話〈土〉也是妄。

  ◎木性人招難,火性人受苦,土性人受累,金性人受貧,水性人受氣。太上說:「禍福無門,惟人自招」。好事歹事都是性子招的。

  ◎人的苦都在性子中。不服人是陰木,好爭理是陰火,好怨人是陰土,好分辨是陰金,好煩人是陰水。

  ◎天賦的性叫天性,天性是不偏不倚的。人賦的性叫禀性,禀性是有薄有厚。後天的性叫習性,習性是有善有惡。天性不清不能明,禀性不化不能靈,惡習不除不能立。禀性中偏于木的說話撞人,偏于火的說話燎人,偏于土的說話壓人,偏于金的說話刮人,偏于水的說話淹人,人能化除禀性,自然天性用事了。

  ◎常人的性子都有所偏,偏于火的爭理,偏于土的欺人,偏于金的傷人,偏于水的淹人,偏于木的不服人。要能化除這一偏之性,自然得道。

  ◎「知止而後有定」是陽木,「定而後能靜」是陽火,「靜而後能安」是陽土,「安而後能慮」是陽金,「慮而後能得」是陽水。《大學》頭一章,把做人的道說透。《中庸》的頭一章,把天道說透。

  ◎真水是佛的根,真木性人有主意,能忍辱,能立萬物。真火是神的根,火主明理,知時達務,能化萬物,不爲萬物所拘。真土是道的根,信因果,能容能化,能生萬物。別人壞是別人的因果,不要怨他,不要替他著急。真金是仙的根,能找人好處,找好處生響亮金,和人聚萬緣,有義氣,有果斷力,遇事迎刃而解,能創萬物。真水是聖的根,能認不是,認不是生智慧水。性柔和,能養萬物。人如果得不著真五行,固執禀性用事,就死在五行裏啦!

  ◎達天時是陽火,信因果是陽土,找好處是陽金,認不是是陽水,能受氣是真陽木,這是真五行。

  ◎性是福星,心是祿星,身是壽星。

  ◎人生要道:去貪、去爭、去攪,貪的虧天理;爭的虧道理;攪的虧情理。

  ◎貪就是過,爭就是罪,攪就是孽。

  ◎好抱屈傷心,不抱屈保心保命;好後悔傷性,不後悔保性保福;好怨人傷身,不怨人保身保壽。

  ◎我有叁省,一省性中有沒有脾氣?二省心裏知不知足?叁省行爲正不正當?

  ◎性存天理,心存道理,身盡情理。一不貪、二不爭、叁不抱屈、四不後悔、五不怨人、六不著急、七不上火、八不生氣。

  ◎能忍則性了,知足則心了,勤勞則身了,這正是好了,不能了就好不了。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