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二〇〇六年爲發心居士開示系列之六▪P4

  ..續本文上一頁下就多了那麼多,這都是個奇迹。而且居士還把一些書攤上的書,都收購過來。在人家裏還藏了一部分,准備要賣的,居士去了,也很奇異地把那些書用正常價錢買來了,有的稍花一點高價,也請回來了。這就是由于平時對法寶的恭敬,對佛寶的恭敬才有今天的因緣。

  咱們的藏經樓經書確實很好,一般藏經樓的經書還真就不見得有咱們的多。你想攢也不見得那麼痛快就攢起來,同時還有人提供書櫃。特別有一次,宗教局的領導來了,他原先以爲咱們這些和尚穿得破破爛爛,可能都沒文化,他原先那麼認爲。但他一看這個藏經樓,旁邊的閱覽室這麼莊嚴,這麼多書,他說一句這話:“你們這是大叢林哪!”說“你們是大叢林”,就是給了這種稱贊。所以說我們因爲恭敬法寶,就有這麼大的體會,這麼大的感應。

  有一分真實,一分虔誠,就有一分果實在等著。我們應該用生命恭敬佛寶和法寶,同時也用生命來護持僧寶。什麼叫護持僧寶呢?作爲我們僧人來講,以生命來護持戒律,來嚴持戒律,就是護持僧寶;作爲居士來講,幫助僧人嚴持戒律,維護戒律,創造護持戒律的所有條件。

  咱這裏的居士做得很好。原先哪,咱寺院沒有車,到哪去都要走,或是居士幫助坐公共汽車等等。但是對于持戒來講,確實有很多的麻煩,有男有女,有時候是很不方便。居士看到這種情況,認爲持戒有了一定困難,爲了護戒,所以就請了一個面包車,到現在還在使用。所以這個面包車是個功臣,護持了戒律。

  對僧寶的護持,也是同樣用生命來護持。我們知道,咱們寺院過去把神像、仙像這些外道的塑像,都清出了寺院。把外道像清出寺院就是護持叁寶,讓叁寶清淨,不允許外道在這裏。後來考驗就來了,外道集中了很多人,用汽車拉著仙像,砸開大門,闖進寺院。僧人都是拼命去攔截,有的被打,被扔在水溝裏,被打住院等等。他們毫不畏縮,用生命來護持法寶,護持佛寶,護持僧寶。這個行爲就是護持叁寶的體現。那時候規定,不允許居士管,居士都在屋裏,不許出來,因爲怕居士受傷害。而僧人沖在前邊,居士急得都哭,這是一個互相關心的表現。怕居士受傷害,由僧人往前闖。雖然是把僧人打了,仙像也搬進來了,但僧人照常上早晚殿、誦咒,一點不斷,一點不亂。居士都含著淚,就想爲護持叁寶而拼命。

  由于正確地處理,很快地就得到了解決,最後平息了這個事件。而在清理仙、道、神像這方面,樹立了一個榜樣。而且對佛教來講,也是一個大事。現在很多的佛教寺院也鼓搗這些東西,供這些東西,這都是不正確的。他們有時候不敢處理。有時候護持叁寶,就得豁出去。

  在這期間,居士也是拼著命,師父說到哪,他們做到哪。師父說這些像應該清出寺院,他們就積極地出去跟政府打招呼。政府同意以後,馬上就雇車拉走,也不怕被打擊。居士護持叁寶,就得這樣依教奉行。護持叁寶,不光是這個方面,還有其它方面。比如說當僧人有了難處的時候,他們就不顧生命地沖上前。包括很多居士,甚至明知有生命危險還是那麼去做,確實令人感激,令人感動。

  我們作爲居士來講,應該這樣護持叁寶。一句話,就是能夠依教奉行,用生命來護持。但是作爲僧人來講,一定要嚴持戒律,才能叫人生起恭敬心,才能叫人有護持心,這都是相輔相成的。如果嚴持戒律,天龍八部,一切都能護持你;如果不持戒,你叫人家護持,人家也不願意護持。這個體會都是很深的。

  如何做好?首先,作爲居士要依教奉行,不能講自己的條件。咱們有很多居士,從來不講條件。只要師父這邊有點困難,甚至不說,他們都想到,甚至到處去打聽來護持。有時候居士都問:“師父,你看還需要什麼?還有什麼困難?”出家人就回答這麼一句:“現在很好。”怎麼問都是“現在很好”。後來有一個居士就發火了:“哎呀!師父,你別老跟我說“很好很好”,到底缺什麼告訴我。”完了最後還是告訴他,“很好”。後來他告訴:“我不問你了,我問居士去。”

  有時候經常遇到這個事,因爲咱們持金錢戒。像昨天,是昨天吧?還有個居士要助印雜志,郵了五百塊錢,我們通過郵局馬上給退回去了。這樣的事是常有的。居士的一片心,和僧人嚴持戒律的心,互相交融在一起,這才得到清淨的佛寶、法寶和僧寶。我們都應該珍惜,互相成就。不是說護持位就不能成就,僧人自己成就。僧人帶個頭,居士進行護持,居士在護持位成就,僧人在修行位成就,它並不矛盾。共同了脫生死,這就是我們所希望的,我們所要做的,這就是我們護持叁寶、恭敬叁寶的目的。

  好,這幾天把問題基本答完了。一共用了六天的時間,大家都要把這些問題討論一下,要細細地消化和吸收。講得不算多,但關鍵不是聽,是要去行,要去做。如果不能做,就沒有任何意義;如果能去做,就一句半句也夠我們修持一段時間,甚至一生。

  大家必然有一些體會,一定要把這個體會吸收進去。不是體會體會就完了,作爲一個感受,回頭就忘了。應該馬上化爲行爲,檢查自己,看看自己的行爲是否相應,如何去改變自己。不是說有活了,居士頭一招呼我們幹活,大家都去了,我這就是依教奉行,我就有了體會,這點遠遠不夠。下大雨,有的居士沒有任何人告訴的時候,去清理水溝,去看看水;下大雪,沒有任何人告訴,自己主動就把這個雪掃了;還有打掃廁所等等的事情,那是我們應該做的。這個心永遠是精進沒有疲憊,這才是真正的恭敬心。

  好,今天就講到這裏。  

  

《二〇〇六年爲發心居士開示系列之六》全文閱讀結束。

✿ 继续阅读 ▪ 參禅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