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就那种情况也没有跟他说任何一句话。牙膏没了,常住还有牙膏,在山上时就我们俩人,在他那保管。但也没有说:“我没有牙膏。”最后把外面的牙膏皮捡回来再抹,就那么打七。
医疗的保证只是随缘,首先建立在不求人的基础上。就是这么一个道场,大家应该清楚。特别是有人有病,出家以后一旦不给药,他就生烦恼:怎没给我药啊?不给我更多的药,我有病不知道吗?怎么不找好大夫看看?给找了好大夫,他认为你看得不准。这样就“躺在”常住上。这就不是修道,这是来疗养来了。咱们僧团的这种修行方式,是不允许这种情况存在的。我们是来了脱生死的,生命是无常的,今天存在,也可能明天没有。不管它有和没有,我们都是严持不求人的戒律。只能为法而牺牲,不能为这些病苦啊、药物所转,而丢掉了佛法。
这里还有很多例子,有一些师父去看病,如果是女护士,宁可不看,扭头就走,不治了。这病很危险,不看有生命危险,那也不看,守住戒律。最后感动得医院都派男大夫来给看。就是这样,持戒为第一,绝不为自己的身体等等活着,必须为戒活着,这才是我们出家人的本分。所以说有了工伤,常住以慈悲角度来讲,是应该关心和关怀的,根据条件尽量去做;对自己来说,必须放下才对,无所求。
“以后此人就是功臣吗?”我们这里不讲功臣不功臣,每个人的业力自己了,成佛也是给自己成。不存在功臣的问题,每个人都有一段修行历史。因为有病或受伤,就认为自己是功臣了,这样就会障道,反而被病给欺骗了。本来有病是促使我们更加认识无常,更知道病苦来了是不等人的——病苦来了都这么难受,生死来的时候更危险。所以说要精进起来,不怕苦、不怕累、不怕受伤、不怕死,勇敢起来,随时要为佛法付出生命,而不求一丝一毫的功臣之报。什么名垂青史等等,没有那回事。我也常说,宁可死在臭水沟里也不回到俗间。为什么宁可死在臭水沟?没有半点图一个什么光辉的形象啊,给后人留下什么之类的,没有这个意思。
所以说,这“功臣”二字对我们来讲没有意义。我们感谢三宝还来不及呢!哪来的功臣?真正的功臣就是机会,给我们机会,帮助我们成就的机会,那才是功臣。不要认为自己是功臣,如果自认为自己是功臣,那你就错了,你就修不动道了。这个问题还真得好好认识。如果不好好认识,将来就是一个误区,会跌倒爬不起来。所以说这里就是一个法宝,就是宁死不求人,冻死不求人,穷死不求人,饿死不求人,病死也不求人。就是这么样活着,有骨气地活着。能活就活,不活就拉倒。有因缘我们也不放弃看病,但必须是如律如法地,不如律不如法也不看。人身难得,得到人身不是保护它,而是用这个人身来证佛道,来给世间留下正气,这叫人身难得。不是说人身难得,我可得保护它。你保护得再好,没有骨气,还是行尸走肉一个,像没有精神灵魂的尸体一样,没有意义。
●听话干活的目的
——听话干活,这是咱们的一种方式,就是放下我执,放下烦恼,放下你的生死轮回。
下一个问题:我们要报师恩,就用听话干活的方式行吗?
报师恩,就是说我们要按照佛的戒律去做。什么叫“听话干活”?这句话呀,原先鞍山有一个市长的秘书看了,他对这话理解很深,他说这句话就是云门的“吃饼去”,赵州的“喝茶去”。他给了极高的评价,还曾经写过一首偈子。听话干活,这是咱们的一种方式,就是放下,放下我执,放下你的烦恼,放下你的生死轮回。所以说这个方式是很好的,通过很多的实践,能闯过很多的难关。
我以前给大家也讲过,在五台山斋堂的时候,有个老做饭的,就是去的比我早。后来他到小灶去了,就是病号灶。我在大寮负责,我们做饭做菜,每一天都很忙,从早晨忙到晚上。有时候好几百人吃饭,最少也得上百人。大寮一共就三个人吧,连烧火的四个人,你想才多少个人干活,那很忙的。有一天,他来告诉我说:“我那边不蒸馒头啦,你这块蒸馒头给我带点,好了你给我送去。”还得让我给他送去,他啥事没有,还溜达,还得让我给送去。刚有点想说我这里忙,后来一想,自己的原则就是依教奉行,听话干活。好,心里一说,依教奉行,虽然满心有点不愿意,但也去了,赶紧给送去。
送去了以后,他告诉我:“你给我炒菜。”他不让我回来,有客人,叫我给炒菜。后来帮他炒菜,炒完菜:“你给我送上去。”这是有外来的客人,妙江大和尚招待他们,这时又把菜给送上去。完了回来,一会那边客人就给钱了,有一居士给钱,一人一个红包。我又赶紧把钱给送回去,告诉:“我不要钱。”他们这就愣了,还不要钱,瞅着我,还挺怪。后来一看,赶紧走吧,这时候他才放我走。从整个过程中,表面上看他是懒惰,而需要我去帮他,但实际上是他给了我一个锻炼的机会,锻炼不要钱的机会,也成全了我的依教奉行。
这样的事很多。有一次上百人吃饭,粥怎么也得剩半桶。就这么粗那种小桶,怎么也得剩半桶到一桶。因为锅底的,再加上打完剩点边,划拉一起得剩半桶、一桶。人家告诉:“你明天哪,不许剩!”我当时就愣了,他马上说:“依教奉行!”我还没说呢,他就说依教奉行。好,我这就啥话没有了。
第二天就开始淘米,淘米时还想着这个事,到底下多少米好呢?下少一点,大家还不够喝,这可能不剩,但这不允许啊。不够喝,那也不允许,还得够喝,还不允许剩。少放一点?我就在那合计。我记得好像是也没减少,也没增多,还继续那么做。想着想着忘了那码事,粥也做完了,也开饭了。等到都吃完的时候,往回打扫时才想起这回事:“哎呀!他告诉我不许剩,我也不知道外面剩没剩啊?要是早知道,叫别人多喝点,也能过去。”什么安排都来不及了,也不能宣扬它,这必须得实事求是嘛!最后连桶里剩的都打扫在一起,扫得干干净净,就剩了小半碗。连沙子石子都有,那粥都有石子,总共就剩了小半碗。大家你瞅瞅我,我瞅瞅你,谁也没吱声。也没人表扬你,说你这真没剩,也没有。完事就过去了。
就是说,一个人如果能够依教奉行,也就是用听话干活的方式修行,会改变外在的事物。人有无穷无尽的力量和智慧,只是看我们用什么方式来处理。如果你用一种取巧的方式,必然得一个虚妄的果;如果你用真实心去做,必然得一个真实的果。刚才讲了这个听话干活,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听话干活就是报师恩,也就是报佛恩。什么叫听话干活?就是去掉我执,就要真实。
诵楞严咒灭宿习
——我们的习气毛病,一心诵楞严咒是可以去掉的。
第一个问题:“若有宿习不能灭,汝教是人一心诵楞严咒”,请师父开示,具体是哪些宿习?
具体来讲有哪些?就是贪嗔痴。要再具体一点,我们身上的毛病都是宿习,没有一样不是的。只不过有善恶的区别,有一些是恶的,有一些是善的宿习。但这相对来说是善,如果和真善对比,它那些就变成恶了。
我们的习气毛病,一心诵楞严咒是可以去掉的。诵到一心的时候,没有什么宿习不可灭除的。因为楞严咒它是佛的舍利、佛的光芒,无量光。有这个光一现前,黑暗没有不照破的。宿习就是黑暗,黑暗去掉了,这个宿习也就破了。所以说楞严咒——这大佛顶的心,是无上咒,绝对能去掉宿习,这个不用怀疑。
第二个问题:读诵《楞严经》能不能像楞严咒那样灭除宿习?
《楞严经》就是讲解了楞严咒,都能灭除宿习,这个大家不用怀疑。特别是断欲,非常好,而且能提起正见。
●恭敬心的意义
——没有恭敬心不可能得到佛法,一切佛法从恭敬中来。
下一个问题:恭请大德开甘露门,教导我们如何了脱生死,离苦得乐。恭请师父慈悲开示,如何对三宝起恭敬心?
这个问题前几天已经答了,我再继续讲一点。如何对三宝起恭敬心?首先,你得认识什么叫三宝。三宝就是你的佛性,所以对三宝有恭敬心,也就是你对你的自性三宝有信心;也就是对你的佛性有信心;也是对你的佛性进行开发;也就是对你的佛性进行使用;也就是让我们远离现有的所有的苦。恭敬三宝能离一切苦厄、一切灾难。这个例子比较多,我们都知道,有的恭敬三宝化险为夷,有很多的病苦都远离了。更主要的是能够破除坚固的烦恼,真正得到了清净心。由于恭敬心,我们就能够修得佛法,能了脱生死,能渡过生死苦海。所以说恭敬三宝是非常重要的,没有恭敬心不可能得到佛法,一切佛法从恭敬中来。
如何对三宝起恭敬心?我们知道,对佛宝要经常上香、礼拜和瞻仰,经常在佛宝前忏悔,得到佛宝的加持。我们知道,对法宝应该生起极大的恭敬心,因为法宝是渡苦海的筏,教导我们如何了脱生死。佛讲了三藏十二部,处处都在对治我们的贪嗔痴。没有法宝,我们就没有办法了脱生死,法宝对我们来讲是很重要很重要的!所以说要以佛为师,以法为师,以戒为师。对法宝,即使是一张纸、一个字我们都要恭敬,都要礼拜,都要用生命来护持。你看咱们这个香的包装上有一些字(佛菩萨圣号),或是这个佛菩萨像,我们都剪下来贴在本上。
以前行脚的时候,捡到一些佛像,就是泥塑的我们也都捡起来,送到一个地方去保存。在盘锦的时候,别人扔掉了很多佛像,大家一起去挖掘,都给找出来。由于这种恭敬心,就遇到了一个因缘。这是头两年,两年还是三年了?大连有一批佛经被送到废品收购站,马上就要化为纸浆了,都扔在不干净的地方,猪圈附近。后来居士来电话,问这种经书怎么处理。我说全力抢救,有多大能力就用多大能力抢救。他说:“这么多经书,有八吨,往哪儿送?”我说:“都送我们这来,就哪怕掉一张纸,掉个页,我们也要。”有的都沾上了埋汰东西,拿水洗,也要。由于这样的恭敬,所以说我们的藏经楼,你看这书一…
《二〇〇六年为发心居士开示系列之六》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