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它正是你的法身。
所以說佛在《華嚴經·普賢菩薩行願品》講了:衆生爲根,用大慈悲水去澆灌,樹上才能結出佛果。這就是一個道理。我們對所有的相能夠不厭煩,就等于用大慈悲水去澆灌,最後必然得成佛果,也就是成就法身的這麼一個道理。但是我們往往都是往外找,實際上就在眼下做起,所以說別追求。
前天有個居士問我,說:“師父,我讀什麼經好?我學佛從什麼經開始?”我給他那麼答的,我說:“你吃飯,擺一桌的席,各種炒菜,你從哪兒開始吃?”他想了半天:“啊,從最近的吃。”我說:“那就完事了,你讀經從最近的——你手頭有什麼經先讀什麼經,就完事了。”
後來他多少明白了點這個道理,但還是心不甘。他以爲得師父給選出個經,我找著那個經去讀,這就叫次第。實際上,真正的次第就是從當下開始,別浪費你當下。那經在手邊,我先看一眼,看一眼就先得一部,對不對?明天再說明天的事情,隨著因緣去讀。實際上佛法都講一個道理,隨著你的因緣去讀,正是你需要的東西。
念佛也是這樣,我們現在開始念佛了,至于念得好、念得壞,念得怎麼樣,你管它幹嗎呀?你把這佛號念出來才是你的,你老挑——啊,這個念得好、那個念得好;那年他念得可好了,念得可舒服了,今年他不念了,或是他念得不舒服了。等你挑完了,這佛號早就沒了。
就像吃飯似的,你在那挑這個菜、那個菜,挑這個飯、那個飯,等你挑完了,肚子還是餓的,你說是不是傻子?你當下就把它吃到嘴裏,那是你的東西,哪有時間去挑啊?你不花時間挑,正是學習佛法,也正是成就你的法身。所以我跟他講,給大家講這個道理,就是千萬千萬要記住當下。
雖然每個人都說當下,但他把當下認爲是什麼呢?好的叫“當下”,不好的叫“一邊去”。所以他挑好的拿在當下了,把不好的“一邊去”了,你這能叫當下嗎?是不是?越是不好的越是成就我們的因緣。千萬千萬注意:越是不好越容易被我們抛棄,這都是我們的毛病,我們的習氣。
所以說在念佛之中,一個是招之即來,來之能念,念完了以後能坐,一點都別散亂,就是當下把握住。你別考慮那些東西:一會兒我怎麼的了?兩會兒怎麼的了?明天怎麼的?這人怎麼的了?這些東西都別考慮。等你考慮這些,那句佛號就沒了。
你少念一句覺著不起眼,但可能你成佛需要一百句,你就念了九十九句,那句沒念,就因爲少那句就不能成佛,那你怎麼辦?你該說後悔了,“我要早知道就差這一句,那我念就完事了,我怎麼這麼傻呢?我就打了個妄想,就煩了那麼一下子”,所以說你要把握當下。
當下是什麼?就是哪一念都不要放過,認認真真去做,這就是成就我們最直接、最好的方法。換句話說,佛經早就講了,我們就是不往上想。不是我們腦子笨,而是老想回避這個問題,老想找一個舒服,你越找舒服,離舒服越遠。
所以說,大家在念佛上一定要守紀律,要把握住當下,念佛要認認真真去念,勤勤懇懇去念。念的意思就是讓我們把握住當下,不要錯過了。你像爬樓似的,大家一起爬上去,一起獲得勝利。大家都爬上去了,你要是慢了一步,要在戰場有可能就被俘虜,再不就被槍子打中了,再不就下回再說,所以哪步都不能落下。
所以說這叫什麼呢?這就叫生死心切。不是你著急上火叫生死心切,你捶胸頓足的,那不叫生死心切。就是哪句佛號你別落下,那叫生死心切。不是表情,是你實際去做,把握住關鍵的地方,這就是生死心切。就是說,告訴大家的事情一定依教奉行去做,你必然有一個成就的因緣。如果你不做,你總按想象的去做,最後的結果只能是被淘汰。
不講了,一講沒完沒了,再講就吃飯了(指到過齋時間)。好,今天就到這裏,預祝大家念佛圓滿!
◎結七開示
時間:二〇一叁年正月初二
地點:遼甯省海城大悲寺法堂
聽衆:全體僧衆
咱們這個念佛七,原先定的是准備打一個,最後看到大家的要求都想打兩個,所以咱們這個佛七又直接打兩個。也不光是要求的問題,咱們去年很多人也這麼說,我也這麼想過,咱們有機會多打幾個念佛七。有時候往往一個七剛打好一點兒,就結束了。第二個念佛七時,大家的嗓子、腿呀,各方面都走動開了,這樣的話再接著打,感受就更深了。這兩個念佛七對我們來講是非常好。通過這個打七期間,和親昌也唠了一下,說大家打得非常好,都很精進,還有一些有病的都能夠堅持,這非常好。這說明大家對念佛七的認識提高了很多,我們心裏去接受它,去歡迎它、去實踐它,這非常好。
在修行之中,“動靜”這兩個方法都得用,如果光想達到一個靜的狀態——有時候剛開始必須有一個動的狀態。這個動不是說亂動,而是在動中去攝心、去修行,這個是非常重要的一關,也是它的前奏。如果這個做到了,我們再靜下來就方便多了,心裏也踏實,妄想也伏住很多,我們的感受也非常地容易接受它。
所以說,有很多人閉關爲什麼閉不了?因爲他前面沒有一個“動”的過程,在動中修行的過程沒有,光想象“我要閉關”,等進去了,他馬上就得出來。因爲什麼呢?他心伏不住。想象是一回事,自己的煩惱伏不住又是一回事。所以說佛法不是想象,是實踐再實踐,通過動中的實踐,才能回到靜中的實踐。知道了動中的這種靜,就更知道了靜中的靜。所以說我們這樣相輔相成,對這個修行是非常有利的。
所以大家這兩個七打得很必要,也很重要,對我們今後的修行確實能起到一定的作用,這是我們平時很難有的,這非常好。大家這個佛七打得非常好,不光是身體好的這樣,身體不好的也堅持,特別是有些病號都能堅持,這都非常殊勝,給大家做了一個很好的榜樣。
我們知道這個佛七實際上是來之不易的,一年就這麼一回,因爲我們現在正處在各方面都比較緊張的狀態,馬上天暖和了,還有很多事要做,所以使我們的佛七顯得更珍貴。這個佛七打了以後不光我們每個人受益,就是包括我們的道場內外都受益,它會形成一種大的定力,一種大的慈悲,會對道場起到一個攝受的作用。
這一切大家都會感受到的,特別是道場外面,居士們都感受到了,居士對大家這個佛七都非常贊歎,也非常護持。有的是年也不過了,到這兒來護持道場,想盡辦法護持,這都是非常好的。這就說明我們的佛七不光是自己的問題,也是成全道場的問題,也是使所有的衆生都受益的問題,所以說它的功德是不可思議的。
我們僧人修行一天、精進一天,那就是普度衆生,這是很了不起的一件事情。今天佛七就要結束了,大家都很精進、都非常努力,就不多說了。希望大家把這個傳統堅持下去,將來有因緣我們還繼續做。
一會兒念佛七結束了以後,今天大家要做的事情就是把剃頭、沐浴做好,適當的休息,還得准備明天的受戒報告和行腳報告,爭取五六天、六七天這樣把它完成。大家也很疲勞,疲勞也沒有辦法,這樣的話我們都連續下來,對我們的修行應該是個好事,不是一個疲勞,應該是個好事,對大家也是一個好事情。
報告中大家一定要注意威儀,一個坐得正,不要東倒西歪。第二個,行走坐臥,眼神要看住,這是一個。
另外呢,不要去跟居士接觸或說話,這個很重要。現在我們有些居士看到僧人,特別有些熟悉的,沒剃度之前都非常熟悉,看到以後都希望你跟他打個招呼,或是出于禮節先跟你打招呼,這都是有的。所以我們不管什麼情況下,低頭過去就完事了。如果確實必要,他必然找常住,由常住來安排和接觸。如果沒有這個必要,我們要保持威儀,讓信衆生起一種信心,這才是修行,斷情欲,這是比較好的事情。
所以這個報告也是我們佛七對外的一個展示,讓他們看到我們打七以後新的面貌,讓他們看到我們的素質不斷地提高。所以大家一定要堅持。以往的行腳報告大家都堅持得比較好,有很多身體不好的也堅持,有的腰疼也坐得很直,但是也有一部分人一聽受戒報告就睡覺,也有這樣的。雖然是難免,但是要注意。
另外呢,一會兒結束以後,咱們要把明天這個場地布置一下,包括這些東西准備好。基本上就這樣吧,祝賀大家這個念佛七圓滿結束!好,就到這裏。
《動靜二相了然不生——二〇一二年佛七開示》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