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觀四百論講記(二十二)
這以上學了“明身爲不淨之幻輪”,也就是對治淨顛倒執的總的方便。接下來,聖天菩薩從因、果、體叁個方面,來引導對治淨顛倒執的具體的方便。
己二、廣明其理分叁:一、明身爲不淨之因;二、明身爲不淨之果;叁、明身爲不淨體性。
首先是從因的角度來對治對身體的貪著。
庚一、明身爲不淨之因
除人不淨器,尚爲所應呵,
不淨所從出,何不思呵毀。
頌文直解
身是一切不淨物的來源,除了人身體之外,其他像糞桶等的不淨器,尚且應被呵斥,那麼産生衆多不淨物的身體,爲何不想到要去呵毀呢?
釋義
在這個世界上,什麼東西最髒呢?那當然就是大小便了。人們見了裝著大小便的糞桶,會捂住鼻子,遠遠地避開,甚至會惡心、嘔吐。但是大家再想一想,這些大小便,是從哪裏來的呢?其實都是從大家的身體中排泄出來的。人只要吃喝了東西,經過消化後,就會變成大小便,在身體中累積到一定的量後,就要排泄出來。
現在大家可以看看自己,再看看旁邊的道友,看的時候,同時要一直想著自己和他人的身體中,都積存著大小便,大家就這樣看一會。現在大家看人的時候,與平時就不一樣了,會自然而然有了一些厭惡。這是因爲,當大家知道了身體是“不淨所從出”的時候,就必然會對身體呵毀、厭棄。
《四百論廣釋》中說:一位富人身邊有一位女人,她經常帶著一個銅瓶。因爲她長得很漂亮,所以向她獻殷勤的男人很多。然而有一天,她外出的時候,發生了嘔吐,並且吐在了隨身攜帶著的那個銅瓶裏。這一幕被大家看到後,他們覺得這個女人怎麼可以這樣染汙這個銅瓶呢,于是紛紛掩鼻離開了。這些愚笨的人,只看到吐出來的東西是肮髒的,弄髒了值錢的銅瓶,而不去想想這些嘔吐物,之前就存在于那個女人的身體之中。
接下來聖天菩薩進一步指出人身是汙染之源。
若一切淨物,後觸成不淨,
智人誰能說,彼中有淨性。
頌文直解
另外,沈香等的一切清淨之物,被女身接觸了後,都變成下劣之物,可見女身自性是不淨之因。哪個有清淨智慧的人,會說女身中有清淨之自性呢?由此,應當思維身體是不淨之源,而斷除身體是清淨的耽著。
釋義
身體不但自性不淨,而且還會對其他清淨的東西造成汙染。不管是多英俊潇灑的男人,或者多美麗動人的女人,無論他們走到哪裏,都會要排泄出大小便,造成汙染。另外,人身散發出的氣味也是讓人不悅意的,像現在天熱的時候,一天不洗澡,氣味就難聞了。還有像痰、鼻涕、掉落的頭皮屑等等,凡是人身上出來的,都是讓人厭惡的東西。所以凡夫的身體啊,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汙染源。
《四百論廣釋》中說:恒河水流到大海後,馬上就變得和海水一樣鹹了。同樣,其他清淨的東西,比如鮮花、香水等等,與人的身體接觸之後,也都變成了不清淨的了。
在古今的詩詞中,經常用少女來代表清淨和美好,《紅樓夢》中,也說女人是水做的,這些觀念,都是人們沒有深入觀察的結果。其實身體一直在産生汙穢,並且在汙染其他的東西,怎麼能說是清淨的呢?這還只是觀察到色身,如果觀察到心中的煩惱,那麼世間人就更加沒有清淨可言了。
知道了人身是不淨之因後,大家要多多串習,早日讓這些法義在心中自然而然地顯現出來,這樣就能幫助自己順順利利地放下貪欲心。
這以上講了身是不淨之因,下面來觀察身體是不淨之果。
庚二、明身爲不淨之果
有唯住穢室,無穢則不住,
于彼不淨蟲,愚故生驕傲。
頌文直解
身也是不淨之果。胎兒只能住在非常汙穢的母胎之中,如果沒有了這汙穢的母胎,胎兒則不可能安住。這個身體,就像從不淨物中所生的蟲那樣,只是因爲衆生極爲愚癡的緣故,才會生起耽著爲清淨的驕傲。
釋義
有些人耽著身體是清淨的,會因身體而生起驕傲。比如覺得自己的身體與衆不同,特別好看,或者特別高貴等等。
但是世間人基本都是胎生的,胎兒需要生長在母親子宮內的羊水之中,羊水腥臭難聞。在胎兒後期,羊水中會混有胎兒自己排出來的大小便,並且胎兒都要吞咽這樣的羊水。大家聽起來會覺得比較惡心,但是胎兒就是這樣發育起來的,而且離開了這樣的腥臭環境,胎兒就無法正常生長。比如,羊水不夠了,或者胎兒生長在子宮外面等等,都會導致胎兒的生命受到威脅。我們在座的這些人哪,都是這樣從我們自己母親的肚子裏發育起來的。並且大家在出生的時候,也是混雜著各種腥臭的血水,而不是幹幹淨淨地出生的。
在過去廁所裏的糞便中,會長出白白的蟲,這些不淨蟲,就喜歡臭烘烘的地方,在廁所裏生活得很開心。從身體的來源來說,當初也像這些廁所裏的蟲子一樣,是從不淨物中生出來的,所以身體的自性並不是清淨的,並沒有可以耽著和驕傲的地方。
庚叁、明身爲不淨體性
設問:盡管這個業報身既是不淨之因,又是不淨之果,但是通過化妝等方法,應該就可以變成清淨了吧?
答:
隨用何方便,身內不能淨,
汝應勤淨內,非如是淨外。
頌文直解
身體的體性也是不淨的,即使通過沐浴、塗抹香水等等的方法,也不能清淨身體內部。而你應該做的,恰恰是清淨身體的內部,而不是僅僅去清淨身體外部。
釋義
在現在貪欲增長的時代,這個問題非常嚴重。人們沒有觀察到身體是不清淨本性,沒認識到身體是個移動的廁所。
沐浴、噴香水、穿衣、化妝等等,都只是在身體外部所做的清除汗臭和遮蓋醜陋等等的方法,用的化妝品再高級,穿的衣服再時尚,也改變不了身體不清淨的內部結構,不能讓身體停止産生汙穢,也就無法讓身體的自性變成清淨。你說我化妝得那麼好,衣服那麼漂亮,又噴了香水,所以我的身體是不可能出現大小便的,這是不可能的。所以如果要讓身體變得清淨,應該去改變身體的內部結構,讓汙穢不再産生。
那怎麼樣才能做到這一點呢?世間的化妝等的方法,對此是無能爲力的。只有通過修行,使身體不再是有漏的業報身,而是變成像極樂世界那樣的光明身,才能真正具有清淨的自性。
《四百論廣釋》中講了這樣一個公案:一個人在建廁所的時候,用香料來塗刷牆壁。這被他的一個朋友見到後,受到了朋友的嘲笑。同樣地,現在世間上的女人,每年花不少的錢來買各種化妝品、香水、衣服等,來妝扮這個不淨身,這在有智慧的人看來,也是非常愚癡可笑的事情。
設問:如果女人身體的自性確實是不清淨的話,那麼連有些修苦行的仙人們,也難以舍棄世間的女人,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答:
若具汙穢身,如癞非衆同,
有穢如癞者,則爲衆所棄。
頌文直解
這是由于這些仙人們也有同樣過失的緣故。比如,生了癞瘡的人,在世上是很少見到的,因此癞瘡患者會被嫌棄。如果具有汙穢身體的人,也像癞瘡患者一樣少見的話,那他們也同樣會被衆人嫌棄。然而因爲這些仙人自己也具有汙穢身,而且未離貪欲,所以他們對此過失不見爲過失,僅是如此而已。
釋義
生了癞瘡的人,因爲皮膚潰爛,散發著惡臭,所以別人都會捂著鼻子,躲得遠遠地。大家的這個身體呢,其實也是和癞瘡一樣的,皮膚裏面,也包含了各種大小便、血水、膿水等的不淨物,而且散發著讓人不悅意的氣味。那爲什麼身體沒有像癞瘡那樣被人嫌棄呢?原因是,癞瘡只是偶爾一兩個人才有,而這充滿汙穢的身體,卻是人人都有的。也就是說,就像“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一樣,大家對這個汙穢身體已經習以爲常,見怪不怪了。如果這個汙穢的身體,也像癞瘡那樣少見,那麼大家也同樣會嫌棄具有汙穢身體的人了。
仙人一般指外道的修行者,他們雖然在修苦行,有的甚至還具有了有漏神通,但還是會對女人生起貪著。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爲他自己也具有一樣的汙穢身,因此對汙穢身並不敏感;另一方面,也是更主要的原因,是他們執女身清淨的顛倒執著沒有被斷除,對女人的貪著沒有得到對治,所以他們雖然在修苦行,但是對女人仍然難以舍棄。
比如,《大毗婆沙論》中說:以前國王塢陀衍那,與宮女們在山間遊樂。國王讓宮女們演奏樂曲,盡情嬉戲,並且讓宮女們裸體跳舞。當時有五百個已經證得了初禅的離欲仙人,用神足通飛過上空,正遇見這個場景,他們有的見到宮女們裸露的身體而退了神通,有的聽到優美的樂曲聲而退了神通,有的嗅到香氣而退了神通。于是他們一個個從天上掉下來了。最後這五百個仙人的手腳,被這個嗔恨心很大的國王砍掉了。
已經證得了初禅的仙人,都會因爲貪著女色而退失初禅,失去神通,這說明貪著女身,是修行中非常大的一個障礙,因此樹立起女身爲不淨的正見,對修行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事。
《四百論廣釋》中說:一位占蔔者告訴國王,馬上要下一場雨,喝了這場雨水的人,都會心智失常。國王就把他的井蓋上了。他的眷屬喝了雨水後,果然心智失常了。這時,眷屬們發現國王表現得處處和他們不同,都反而覺得國王發瘋了。…
《中觀四百論講記(二十二)》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