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至尊門措上師祈禱文(六)▪P2

  ..續本文上一頁法都能做護持,這也就是一旦智慧開出來了,然後對于這一切的教法,它的每一個次第、每一個層面、它的差別之處、圓融之處等等,都無不通達。所以,以這樣的智慧才能夠真正地護持佛法。如果沒有打開這個智慧,只是依文解義、鹦鹉學舌,那是護持不了佛法的。

  叁寶種性相續不斷,就跟《無量壽經》所說的:“護佛種性,常使不絕。”那樣。這裏說的菩提心藏,也就是光明本性,本有的靈知,這就是叁寶的種性。由于自身已經徹證了本性,所以就能時時護念這個種性而不斷絕,這叫“菩提心藏”。

  徹證之後,知道一切萬法本來無生,這時就得到了無生忍的力量,也就是具足“修藏”。這都是指悟後起修。嚴格地說,見道之前都不叫真修,因爲沒有見本性都像盲人一樣。見道猶如開眼,開眼之後就知道該怎麼走了,這就叫“真修”。因爲徹悟了本性,所以知道一切萬法都無生,在境界中隨緣任運,無礙無著,這時就是念念修習聖道。

  諸如此類,就是由于智慧光明極爲顯明的緣故,自性本具的慧辯八藏全體啓開,顯發出無量的念藏、智藏、證藏、陀羅尼藏、辯藏、法藏、菩提心藏和修藏,所以就能做到任運地成就自他二利。

  這個智慧是像虛空般的量,對于無量教法、證法的法藏,一切都自在而轉,沒有任何阻礙,因此成爲“無量教證法藏的自在王”。

  這就講到了全知在這一生顯現的功德相。對于顯密一切教法都能自在地如理建立、開演、斷疑和抉擇,因此造出了很多如同純金般無垢、殊勝的法寶,建立了顯密一切佛法的法幢。證法上,顯現上無論修那一種法,都是自在而修、自在而證。因此稱爲“自在王”。

  全知的名號叫“不敗尊勝”,就是降伏了四魔已經成了法王,對一切法無不自在,也因此在任何辯論等中,都能勝伏對方,立于不敗之地。

  所以最後一句“祈禱麥彭不敗尊勝前”。原文中的名字是按梵文寫的,叫“阿澤達波紮雅”。“阿澤達”就是漢文裏翻的“阿逸多”,就是無能勝、不敗的意思。沒有人能勝過他的。“波紮雅”就是尊勝者。如果我們能夠體會到全知麥彭仁波切的無上智慧功德,就會生起極大的信心去祈禱。

  當年,法王的祈禱,並不是我們簡單的、有口無心的念念,或者翻開法本閱讀一遍。這在傳記裏講到至心祈禱一百遍之後,再對著《直指心性》如文作觀。這也就是根本的修法,一是由祈禱上師作爲開發本性的增上緣,二是自己的心入觀安住。是由一百萬次的祈禱和一萬次的入觀,結果得到了大徹大悟。

  其實這四句祈禱頌,已經指示了修證的關要。第一句是證體,第二、叁句是啓用。過去仰山禅師開示大衆:“但向自己性海如實而修,不要叁明六通。”只要向自己的性海如實修證,不必要求叁明六通。爲什麼呢?他又說:“如今只要識心達性,但得其本,莫愁其末;他日後時,自在具足。”如今你只要了達自己的本性,只要得到這個根本,不必愁沒有枝末。有了根本,就一定有枝末。證體之後,去掉蓋障,自然顯發大用。這就是指本性中本具的無量性德最終會全體開發出來,所以說“他日後時,自在具足”。再從自他二力合修來說,全知的智慧心周遍在一切處,我們通過至心、恭敬的祈禱,以尊者的意傳加持入在心中作爲開發的因,之後,隨著《直指心性》的文字直下入觀,跟它相應。在達到修量之後,就能豁然開悟。

  總之,這裏無論是祈禱還是如文入觀,要用的是心心相印的方式。因爲明空文殊童子本是不可思議的境界,不必要用尋思、分別,而是以信心以恭敬心來相應。

  以上講了祈禱文的涵義。

  雖然當時很年輕才15歲,但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證悟境界,全知父親和自己的心完全心心相印了。

  雖然這時已經不必要在外辛苦地尋覓善知識,以及聞思修,但是爲了讓所化衆生對于親近善知識生起難遭難遇之想,以及對于尋求正法起殷重之心等等,看到有這些必要,因此以身垂範,親近了諸位善知識,爲了聖法經曆苦行,聽了很多法。但這些都是爲我們而示現,由比量可以推知到這一點。

  自從徹悟之後,就能在夢中認識夢,而且在夢中自在地幻變。幻變後,又能歸于光明本性,又能在光明中持住幻身,到十方淨土很多佛前求法。夜晚周圍的一切就像白天一樣明明朗朗。在凡夫心前是漆黑的夜晚,但是在法王前沒有黑暗。

  16歲那一年,在聽到托嘎如意寶的尊名時,全身汗毛豎立,淚水溢流,心裏暗想:不管怎樣,我一定要去依止他老人家。他和同鄉土巴商量一起去石渠求學,依止托嘎如意寶。但當時母親臥病在床,不忍心抛下母親,就暫時放下了這個念頭。到了第二年,母親去世,他心想:現在父母都去世了,今後除了正法我再沒有其他依戀,我要去尋找上師。

  不久,他和土巴踏上了前往石渠的路。

  18歲時,去石渠江瑪寺依止托嘎如意寶,以叁喜如法地親近上師,無余地得到了共與不共法門的傳講。尤其是大密金剛乘,能成熟的灌頂和能解脫的引導,諸多竅訣、傳統的法規,以及大圓滿的道體和支分全部都滿瓶傾瀉般地傳授給了法王。

  22歲時,在托嘎如意寶等面前受近圓戒,在江瑪寺六年當中十分精進求法,在以托嘎如意寶爲主的諸多上師前努力求學,完全通達了自他一切宗派的關要。到了廣學多聞的大海彼岸。這不僅僅是停留在一種口頭言說上。而是對于九乘法見、修、行、果各自的要義,由聖教如何安立?以正理怎樣抉擇?又如何提取出其中教授關要?諸如此類,都能由四理和竅訣的傳授而無礙地建立和抉擇。

  這意思是對于各宗派的法,它的見、修、行、果完全能以教理和竅訣建立起來,而且指點出其中的要義,是這樣護持一切佛法。

  

《至尊門措上師祈禱文(六)》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