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至尊门措上师祈祷文(六)▪P2

  ..续本文上一页法都能做护持,这也就是一旦智慧开出来了,然后对于这一切的教法,它的每一个次第、每一个层面、它的差别之处、圆融之处等等,都无不通达。所以,以这样的智慧才能够真正地护持佛法。如果没有打开这个智慧,只是依文解义、鹦鹉学舌,那是护持不了佛法的。

  三宝种性相续不断,就跟《无量寿经》所说的:“护佛种性,常使不绝。”那样。这里说的菩提心藏,也就是光明本性,本有的灵知,这就是三宝的种性。由于自身已经彻证了本性,所以就能时时护念这个种性而不断绝,这叫“菩提心藏”。

  彻证之后,知道一切万法本来无生,这时就得到了无生忍的力量,也就是具足“修藏”。这都是指悟后起修。严格地说,见道之前都不叫真修,因为没有见本性都像盲人一样。见道犹如开眼,开眼之后就知道该怎么走了,这就叫“真修”。因为彻悟了本性,所以知道一切万法都无生,在境界中随缘任运,无碍无著,这时就是念念修习圣道。

  诸如此类,就是由于智慧光明极为显明的缘故,自性本具的慧辩八藏全体启开,显发出无量的念藏、智藏、证藏、陀罗尼藏、辩藏、法藏、菩提心藏和修藏,所以就能做到任运地成就自他二利。

  这个智慧是像虚空般的量,对于无量教法、证法的法藏,一切都自在而转,没有任何阻碍,因此成为“无量教证法藏的自在王”。

  这就讲到了全知在这一生显现的功德相。对于显密一切教法都能自在地如理建立、开演、断疑和抉择,因此造出了很多如同纯金般无垢、殊胜的法宝,建立了显密一切佛法的法幢。证法上,显现上无论修那一种法,都是自在而修、自在而证。因此称为“自在王”。

  全知的名号叫“不败尊胜”,就是降伏了四魔已经成了法王,对一切法无不自在,也因此在任何辩论等中,都能胜伏对方,立于不败之地。

  所以最后一句“祈祷麦彭不败尊胜前”。原文中的名字是按梵文写的,叫“阿泽达波扎雅”。“阿泽达”就是汉文里翻的“阿逸多”,就是无能胜、不败的意思。没有人能胜过他的。“波扎雅”就是尊胜者。如果我们能够体会到全知麦彭仁波切的无上智慧功德,就会生起极大的信心去祈祷。

  当年,法王的祈祷,并不是我们简单的、有口无心的念念,或者翻开法本阅读一遍。这在传记里讲到至心祈祷一百遍之后,再对着《直指心性》如文作观。这也就是根本的修法,一是由祈祷上师作为开发本性的增上缘,二是自己的心入观安住。是由一百万次的祈祷和一万次的入观,结果得到了大彻大悟。

  其实这四句祈祷颂,已经指示了修证的关要。第一句是证体,第二、三句是启用。过去仰山禅师开示大众:“但向自己性海如实而修,不要三明六通。”只要向自己的性海如实修证,不必要求三明六通。为什么呢?他又说:“如今只要识心达性,但得其本,莫愁其末;他日后时,自在具足。”如今你只要了达自己的本性,只要得到这个根本,不必愁没有枝末。有了根本,就一定有枝末。证体之后,去掉盖障,自然显发大用。这就是指本性中本具的无量性德最终会全体开发出来,所以说“他日后时,自在具足”。再从自他二力合修来说,全知的智慧心周遍在一切处,我们通过至心、恭敬的祈祷,以尊者的意传加持入在心中作为开发的因,之后,随着《直指心性》的文字直下入观,跟它相应。在达到修量之后,就能豁然开悟。

  总之,这里无论是祈祷还是如文入观,要用的是心心相印的方式。因为明空文殊童子本是不可思议的境界,不必要用寻思、分别,而是以信心以恭敬心来相应。

  以上讲了祈祷文的涵义。

  虽然当时很年轻才15岁,但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证悟境界,全知父亲和自己的心完全心心相印了。

  虽然这时已经不必要在外辛苦地寻觅善知识,以及闻思修,但是为了让所化众生对于亲近善知识生起难遭难遇之想,以及对于寻求正法起殷重之心等等,看到有这些必要,因此以身垂范,亲近了诸位善知识,为了圣法经历苦行,听了很多法。但这些都是为我们而示现,由比量可以推知到这一点。

  自从彻悟之后,就能在梦中认识梦,而且在梦中自在地幻变。幻变后,又能归于光明本性,又能在光明中持住幻身,到十方净土很多佛前求法。夜晚周围的一切就像白天一样明明朗朗。在凡夫心前是漆黑的夜晚,但是在法王前没有黑暗。

  16岁那一年,在听到托嘎如意宝的尊名时,全身汗毛竖立,泪水溢流,心里暗想:不管怎样,我一定要去依止他老人家。他和同乡土巴商量一起去石渠求学,依止托嘎如意宝。但当时母亲卧病在床,不忍心抛下母亲,就暂时放下了这个念头。到了第二年,母亲去世,他心想:现在父母都去世了,今后除了正法我再没有其他依恋,我要去寻找上师。

  不久,他和土巴踏上了前往石渠的路。

  18岁时,去石渠江玛寺依止托嘎如意宝,以三喜如法地亲近上师,无余地得到了共与不共法门的传讲。尤其是大密金刚乘,能成熟的灌顶和能解脱的引导,诸多窍诀、传统的法规,以及大圆满的道体和支分全部都满瓶倾泻般地传授给了法王。

  22岁时,在托嘎如意宝等面前受近圆戒,在江玛寺六年当中十分精进求法,在以托嘎如意宝为主的诸多上师前努力求学,完全通达了自他一切宗派的关要。到了广学多闻的大海彼岸。这不仅仅是停留在一种口头言说上。而是对于九乘法见、修、行、果各自的要义,由圣教如何安立?以正理怎样抉择?又如何提取出其中教授关要?诸如此类,都能由四理和窍诀的传授而无碍地建立和抉择。

  这意思是对于各宗派的法,它的见、修、行、果完全能以教理和窍诀建立起来,而且指点出其中的要义,是这样护持一切佛法。

  

《至尊门措上师祈祷文(六)》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