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無量壽經講記(二十四)
四、指示緣起的究竟義
即緣起的安立,其義究竟而言,以自心前如是顯現爲根據:
怎麼安立有千差萬別的種種緣起呢?這唯一是以自己的心如是顯現作爲根據,除此之外再沒有別的根據。
比如問:怎麼有六道呢?答:因爲在衆生各自的心前如是顯現了六道。怎麼說有苦樂呢?答:因爲自己心裏顯現了苦、樂。怎麼說有貪嗔呢?答:因爲在自己心裏顯現了貪、嗔。怎麼有物質世界的現象和規律呢?答:因爲在自心前是這樣顯現的。像這樣自心造作、自心顯現,就是緣起。除此之外再沒有什麼,離開自心談什麼緣起呢?這樣就更切中要點了,原來,萬法都是因緣生;更切要地說,萬法都是唯心所造,這就是緣起的究竟義。
就在當下依著我們自己的心,可以造地獄法界,可以造餓鬼法界,可以造旁生法界,也可以造天、人、阿修羅的法界,也可以造聲聞、緣覺的法界,或者菩薩、佛的法界。以如是的心而如是的顯現。一切的法都是這樣依著自心的因緣而顯現,並不是其他方式。
緣起究竟是以何者而安立的呢?譬如照鏡,臉上有哪種表情,鏡子裏就顯現那種影像。臉比喻自心,影像比喻顯現。猶如影像依于臉而現,依于臉而假立,如是顯現也依于心而現,依于心而假立。比如,同一條河的水,以地獄衆生的嗔習,顯現爲烊銅;以餓鬼的悭習,顯現爲膿血;以人的習氣,顯現爲水;以天人善業習氣,顯現爲甘露。別別的顯現,唯是觀待別別的習氣而生,依各自的心而假立,也只在各自的心前顯現。
首先舉鏡子的比喻來說明。鏡子前的人有什麼表情,鏡子裏就現什麼影像,完全一一對應。現在觀察:鏡子裏的影像是獨自成立的嗎?當然不是!因爲,鏡子前人一走,就沒有了影像,影像完全依這個人而現。這個人做一個表情,鏡子裏馬上就現這個表情;他又做一個手式,鏡子裏又現一個手式。所以影像是依他而起,沒有自性,這就叫緣起。(注意按我說的這幾句去想,很容易體會到緣起的影像無自性。)它的相反面是獨立自成,也就是即使沒有鏡子前的人,也有鏡子中的人像,這顯然不成立。
我們的心就像是鏡子前那張臉,而鏡子裏出的影像就像是這個心幻變出的現相。一切的山河大地,花草樹木,情與無情,無量無邊的顯現,就像鏡中顯現出的影像。怎麼會現影像呢?這是依著心而現的,並不是它自己成立出來。
又比如夢中會顯現各種境界,有很多善惡苦樂的夢中劇,一幕幕的夢境都會顯出來,就好像從鏡子裏現影像那樣。怎麼會顯出來呢?就是因爲心上熏了種種習氣,習氣一成熟就從心裏現這樣的相,不會無緣無故地現。
比如,同一條河的水,以地獄衆生的嗔習氣,顯現爲烊銅;以餓鬼的悭習氣,顯現爲膿血;以人的習氣,顯現爲水;以天人的善業習氣,又顯現爲甘露。這種種的顯現,只是觀待種種的習氣而現起,全都是以習氣力而自現的。這樣會觀察到萬法的作者是心。
觀察內心的緣起,無非是自己的心如是如是地用心,就如是如是地顯現。一切都是由自己的心顯現的,而不是心外有什麼顯現。比如六道衆生同時站在恒河邊上,各自見到的景象都不同。其實,恒河不是心外的存在,恒河只是衆生心前所現的相。所以,不同類的衆生有不同類的習氣,就顯現不同類的相。
在地獄衆生的心前,顯現的就是火,就是烊銅水,由于嗔業習氣就變出這樣的相,而絕對不會現出水來。所以不能安立地獄衆生心前有恒河水,唯一是以“他心前的顯現如何”來安立緣起。餓鬼心裏有悭貪的業習氣,在他的心前就變出膿血的相。他心前緣起的顯現如何,唯一是以它心前顯現的膿血來安立,此外說什麼都不符合事實。在人的心前就是水的相,能夠解渴、清洗、灌溉。以天人的福業習氣,變出來的是甘露,人類沒有這樣的福報,就不會現甘露的相。總之每一道的器世界只是這一道衆生的同業習氣所現,大家的業習氣一樣,就在各人的心前變現出一樣的一個器世界相。
身體這方面更加看得到,你的身體怎麼樣,完全是你的心緣起的顯現。你把肚子剖開來看,心肝脾胃這些是怎麼排列的,各是什麼樣的狀況?又是怎麼運作的?通通都是你的心顯現的。你身體哪裏痛就是你的業變出來的,以習氣力變出來的。但如果你去修行,也會有轉化。就看你是什麼境界,外在的器界會轉,內在的根身也會轉。你修得很好,就轉得快,身體也會變,狀況都會變好。如果有禅定的力量,那更加會變。或者你一安住的時候,就是色界的境界,或者你修個有漏的禅定,你就觀十方都是白骨,就會現白骨;觀想十方都是水大,就會現水。都是以心上習氣的力量而精確地顯現。除此之外,再沒有其它的作者。
同一個人,伴隨著他習氣的改變,而有顯現的變化,習氣淨一分,顯現亦淨一分;習氣染一分,顯現亦染一分。一切苦、樂都是觀待自心而假立的,心不執著,則如木石般毫無感受。譬如,執著夢境,則顯現利益和損害;而識得夢境虛妄,心無執著,夢現也無利無害。凡夫身上發生的利、害,都只是自己的心執著而已,觀待心才成立,不觀待心則無法自成。
苦樂也是觀待心假立的,比如一堆糞,在狗的心前就是美味,如果餓鬼一看是個火炭,人一看很臭的,趕快要掃掉。你說這堆糞到底是苦還是樂?瑜伽士一看,那很好,這堆糞本來清淨。狗看了非常喜歡,一群狗都來爭吃這一堆糞,那就是它內心的習氣所致。我們的習氣呢,認爲這是不淨糞,沒有任何樂可言。
一頓飯吃得難受還是舒服,也是假立的。這可以從容易變動的一些習氣現象作觀察。比如上海人喜歡吃甜食。把他下放到江西,就得吃辣。剛一開始吃辣的時候是一件苦事,但是他下鄉總得跟人民群衆打成一片。過了一年,吃辣已經成了非常喜歡的事,這就是習氣變了。同樣吃一頓飯,有的會覺得很難吃,你修行水平高,就吃得很香。或者今天身體不好,吃起來就沒味道,這都是隨著心而變化。
又比如我們會發現外國人吃的東西特別難吃,他們怎麼吃得那麼有味道。還有的人喜歡吃臭,一般人聞都不敢聞,他卻吃起來很香,這都是人的習性。全中國東南西北吃的習氣都不一樣,所謂的味道好,唯一是隨著心來假立的。假如你心不執著,真的跟石頭一樣毫無感受。
今天你同樣地吃一個東西,不執著的時候,比如是一個很高的修行人,完全觀空,他不會執著是甜還是辣。另一種是當他的心執著在別的地方時,這種感受不會現前,會“食而不知其味”。還有一種,比如原先吃肉很有味道,覺得非常好吃,後來把肉觀想成蓮花來吃,就沒有肉的味道,這是人的心理問題。或者吃素之後習氣已經變了,原先沒吃素之前,根本沒覺得肉有一股難聞的腥味,吃起來香噴噴的。但是吃素的習氣一旦加深,別說是吃肉,連一見到肉的顔色、聞到那股味道就會受不了。但是人的習氣還可以變,如果變成像濟公和尚那樣,肉又成甘露了,無所謂的。這都是習氣問題。說明苦樂是觀待內心假立的。
再說聲音的境也是這樣,如果你去執著,就會很在意,會認爲這好聽或者不好聽,其實聲音的境有什麼好聽、不好聽呢?但你要執著的話,同樣一個聲音傳過來,你會緣著這個聲音不斷地執著,假如你能觀空,聲音就像空谷回音,既沒有來處,也沒有住處,也沒有去處,正現的時候也什麼得不到,你執著它幹什麼?一個贊美的聲音,本身只是個空谷回聲,如果你心裏執著馬上有感受。你不執著,那個聲音真的跟空谷聲一樣。兩個同樣的聲音,一種是贊歎的聲音,一種罵人的聲音,一個是生貪心的聲音,一個是生嗔心的聲音,聲音可以有無量種的。隨著你的心怎麼假立,就會有相應的感受、感覺,這都是被聲音的假相轉掉了,一個主人公迷惑顛倒去了,這樣子七情六欲都可以起。
我們這裏要講,心才是作者,一切都是心如是執著,就會現如是的境,不執著就無利無害。夢中現的那些境,白天來看,或者你稍微做一點觀察也知道,確實連一個微塵都得不到。真正有智慧的人,這種境過來的時候,他心裏沒有任何執取,他既不會去攀緣,也不會去逃避,不會在這上面動心。而凡夫卻時時在這上執著。其實真正來說,心裏不要動念是好的,在這上面認爲好是做夢,認爲不好也是做夢,都是夢中的事。是好你會覺得有利益,或那個事情那麼可怕,對你造成很大的恐懼,你會覺得遭受了傷害。
本來夢的顯現是無利無害的,是因爲你的心執著才覺得有利有害。比如你夢到大火燃燒,如果執著真的有火,覺得火會燒死你,那就給你造成恐懼,然後你會拼命地跑。一跑,跑到了一個地方特別陰涼,你想終于脫離了火海,我得到利益了。其實是執著才認爲得了利益,如果你對夢境不執著,不會對你造成利害。
這是夢境。事實上呢,我們面前這一切色聲香味觸的境界,觀察一下,如果你的心裏頭有執取,那一定是落在這兩頭了。比如一個人來了,你可以認爲他對你損害,你也可以認爲他對你有利益。而如果你不起任何的分別,境界只現一下就過去了,無利無害的。
或者今天一部拖拉機突突突的聲音,就這麼一個聲音,你執著了就覺得它特別討厭,對你造成損害了。如果你的心能放得開,認爲一切萬物都是好朋友,它也是個好朋友,不把它當成敵人,那心態就根本不一樣。不然你會覺得非常難受。
我們身心上産生的利害,都是自己的心執著而已,觀待心才成立的,不依靠心而獨立産生的利害是絕對沒有的。
總之,善惡、親怨、高低、多少、自他等無不是由心而造。
“那個是親人”,你認爲這有親人的自性嗎?“那個是怨敵”,你認爲這有怨敵的自性嗎?其實只要你的思惟寬廣一些,就知道親怨確實是分別心假立的。在境上並沒有固定的親人的自性,是隨你的心假立他是親人,就成了親人。也沒有固…
《佛說無量壽經講記(二十四)》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