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樂國土裏的天人,無論想受用宮殿、衣服、飲食,還是想以莊嚴資具供養諸佛菩薩,總之,隨心中所想,這些資具受用立即出現,無不隨心自在。也就是以佛的福德海而受用自然。
就像前面第叁十八願所說:“國中天人欲得衣服,隨念即至,如佛所贊應法妙服,自然在身。”另外,漢譯的經文裏講四十八願時說:“我國諸菩薩欲飯時,則七寶缽中,生自然百味飲食在前。”以及“我國諸菩薩,欲共供養八方上下無數諸佛,皆令飛行,欲得萬種自然之物,則皆在前。”
要知道,阿彌陀佛和國中聖衆的心互攝互入,聖衆一起念,就是在彌陀真心中起念。所以,隨聖衆心中所想,一切宮殿、樓閣、飲食、衣服、璎珞、幢幡、音聲等等,全部自然化現。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攝佛功德成自功德”的真實體現。
下面以飲食爲例,具體講解“受用自然”的情形。首先講所需寶器、飲食自然現前:
若欲食時,七寶缽器,自然在前。金、銀、琉璃、砗磲、瑪瑙、珊瑚、琥珀、明月、真珠如是諸缽,隨意而至。百味飲食,自然盈滿。
國中天人想受用飲食的時候,七寶所成的微妙食器自然現在眼前。也就是黃金、白銀、琉璃、砗磲、瑪瑙、珊瑚、琥珀、明月珠、珍珠等的各種食器,隨著聖衆的意念自然顯現。並且,這些珍寶所成的食器中,各種妙味無窮的珍馐美馔自然充滿。
首先器具自然:這一點漢譯的經文[1] 講得更詳細。經中說:國中聖衆想受用飲食時,自然出現七寶所成的寶座,或上妙材質的坐具。聖衆入坐後,面前自然出現七寶食器。這些珍寶食器也是隨心即至,想要金器,就會出現金器,想要銀器,就會現前銀器,總之,無論想要哪種珍寶所成的食器,都能隨心化現。
而且,器中飲食也是隨意而現,味道極佳。經中說“百味飲食”,也只是以此方人類容易理解的方式在講,實際上七寶食器裏具有無量無數種美味。就像漢譯經文[2] 所說:極樂國土的飲食,不像我們人間的美食,也不是天上的妙味,那裏的“百味飲食”,在十方世界的飲食之中最爲精妙。它的香美程度最極第一,無與倫比,根本沒辦法用我們人類的語言形容。
下面講極樂妙食的受用方式:
雖有此食,實無食者。但見色聞香,意以爲食,自然飽足。
極樂國中雖然有這些精妙飲食,但實際無有餐啖咀嚼吞咽啜飲等事。國中天人僅僅以眼睛見到食物的色相,鼻根嗅到食物的妙香,意念領略法塵,就受用完畢,由此身心怡悅,自然飽足。
人間的飲食,全部由地、水、火、風,色、香、味、觸等微塵組成。而極樂世界的精妙美味,由彌陀妙心所現。也就是佛心之中本具味塵功德,即所謂“性味真空,性空真味。”應所化因緣能夠無礙變現種種妙味。
“自然飽足”是說,通過見色、嗅香,意識領略,頓時得佛加持,長養身心,生起清淨喜樂。
下面講受用妙食的作用:
身心柔軟,無所味著。
受用淨土妙食後,身心柔和,沒有任何負擔。雖然極樂妙食極爲香美,但受用後內心隨順正道,不生任何貪染。
“身心柔軟”,即遠離色身過患。我們人間的飲食由四大等物質所成。必須先通過采集、加工,然後以咀嚼、吞咽等方式,再進入腸胃,進行消化、吸收、代謝轉化等等。整個過程需要相當多的勤作,非常麻煩。尤其在受用之後,需要很多額外的消耗,才能爲各種體力和腦力活動提供能量。在這個過程當中,常常會出現血壓降低,呼吸、心率減慢等等,就會讓人感到困倦,身心沈重。而且,進入胃裏的食物一層層堆積,跟消化液混合後進行分解、吸收,之後糊狀的殘渣發酵、腐爛,就會形成糞便,非常肮髒、不淨。不僅如此,在整個過程當中,稍有不慎,就會出現牙痛、胃痛、灼熱、惡心、腹脹、腹瀉、發燒、精神不振等症狀。而且,大多數疾病都跟飲食有關。再加上農藥、化肥、水汙染、轉基因,以及各種防腐劑、添加劑等等,現在的飲食越來越危險,給身心健康帶來相當大的危害。
極樂世界的飲食徹底遠離了這些過患。受用從彌陀妙心中流現的美食後,當即身心柔和,之後也不會産生任何不適、負擔,而且能達到最好的增益效用。
“無所味著”,指遣除貪欲過患。在我們娑婆世界,一般人受用美食的時候,由于根接觸到可意境相,發生樂受,之後就會出生貪愛心,會不由自主地染著在味塵上。這樣就會成爲沈輪生死的因緣。
但是,在阿彌陀佛的極樂國土當中,往生者受用彌陀妙心所現的飲食,眼、鼻、意根領納後,當即得佛加持,出生無漏喜樂,而不會發生任何貪染等的過患。
事已化去,時至複現。
像這樣,受用完畢時,寶器、飲食自然化去。再想受用時,還會自然現前。
下面總結國土勝妙莊嚴:
彼佛國土,清淨安隱,微妙快樂,次于無爲泥洹之道。
受用彼阿彌陀佛國土裏的一切微妙五塵後,都能遠離染著,遠離煩惱妄動,並且自然出生無漏微妙喜樂,漸次證入無爲涅槃之道。
在娑婆世界,諸根接觸妙欲後立即心生染著,由此引生出後面一系列愛、取、有等的過患,必定落在有漏有爲的輪回道當中。而極樂世界完全相反。在見色、聞聲、嗅香、嘗味、覺觸的過程中,雖然根塵相對,受用妙欲,卻不生任何染著,反而能夠止息愛染、遠離虛妄分別。由于阿彌陀佛以妙欲作佛事,淨土聖衆同樣以享用妙欲爲道,所以在受用五塵的同時,諸根歸于寂靜,自然契合清淨涅槃。正如第十一願所說:“往生後,決定證得大涅槃。”
就像一根磁針入于磁場,自然被磁化一樣,我們的心只要投入彌陀願海,跟願海相應,自然會被願海同化。也就是以佛功德爲自功德,以佛清淨成自清淨。或者說,以彌陀願海爲極大增上緣,能使得我們去除染汙,顯發自心。就像我們常說的“托彼依正,顯我自心”,也可以說成“托彼願海,顯我自心”。
下面講安住極樂國土的聖衆正報微妙。首先總說聖衆具足殊勝功德:
其諸聲聞菩薩天人,智慧高明,神通洞達。
在極樂國土當中,諸多聲聞、菩薩、天人大衆,全部具足極其高明的智慧,以及通徹無礙的神通。
其中“智慧高明”,指無論聲聞、菩薩,以及天人聖衆,全部了達實相,開悟本心。我們知道,極樂國土裏的五塵具有極大加持,風聲、水聲、鳥聲等等時時宣演微妙的佛法,所說的法義全部相應于所化根機,所以一聽就啓發智慧,隨順清淨寂滅解脫。而且,國中萬物樣樣具足光明,這些智慧光明能夠破除心中的無明癡暗。另外,池水也能蕩除汙染、顯發神智。並且,站在菩提樹下,見光聞聲等等,就能相繼得叁法忍。不僅如此,往生者還能親自在阿彌陀佛面前聞受經法。總之,身處極樂淨土當中,時時都能聞妙法音聲,得佛加持,當然智慧高明。
“神通洞達”,指國中聖衆得佛加被後,自然成就天耳、天眼等的神通功德。就像第五到第九願所說,國中天人全部具足下至見百千億那由他諸劫事的宿命智,見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的天眼通、天耳通等等。像這樣,天眼徹視、天耳普聞、他心遍知,身足無礙,就叫做“神通洞達”。
下面顯明聖衆身相殊勝。首先講聖衆身形齊等:
鹹同一類,形無異狀。但因順余方,故有天人之名。
國中聲聞、菩薩、天人聖衆都是紫磨真金色身,全部具足叁十二相、八十種好,在相貌上沒有好醜之別。只是爲了隨順他方世界,權且稱爲“天人”。
這裏講到往生者形貌無別。就像第叁願所說:“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悉真金色者,不取正覺。”衆生一往生極樂國土,全部具足跟佛色身同類的紫磨真金色身。不僅如此,就像第四願所說:“設我得佛,國中天人,形色不同,有好醜者,不取正覺。” 國中天人不僅全部具有紫磨真金色身,而且他們的身體在形貌、光色上也完全平等。沒有高矮、胖瘦、美醜等的差別。全部具足跟佛同類的相好莊嚴。
所謂“國中天人”,並非指叁界中天道和人道的衆生。只是爲了娑婆世界的人類容易理解,權且稱爲“天人”。
下面講聖衆身相微妙:
顔貌端正,超世希有。容色微妙,非天非人。皆受自然虛無之身,無極之體。
國中聖衆容顔形貌端正悅澤,無諸陋劣,決定超出世間人天,無相類者。容貌神色具足莊嚴,精微殊妙,非叁界人天所能比擬。其身清虛無礙,近似虛無,是悟達涅槃無極理體之身。
“虛無之身,無極之體”,國中天人的身不是叁界所攝的有漏身。因爲叁界人天之身都有固定的壽量,會出現衰朽、死亡等相。淨土聖衆的身如光如影,沒有色體形質,也不是有漏業所感,是自身淨業跟彌陀願海相合所現的清淨影像。就像《往生論》所說:“天人不動衆,清淨智海生。”國中聖衆全部從如來清淨的智慧海中出生,所以純一清淨,具足莊嚴。
而且,這樣的虛無之身、無極之體具有無量的壽命。就像第十五“壽命修短隨意願”所說:除非因聖衆自己的本願,想舍淨土壽命去他方世界,否則只要生入極樂國土,身體永遠不會出現老病死衰之相,壽量永劫,無有死亡。
----------------------
[1] 《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無量清淨佛,及諸菩薩阿羅漢欲食時,則自然七寶機,自然劫波育,自然罽[疊*毛]以爲座。無量清淨佛,及諸菩薩阿羅漢皆坐已,前悉有自然七寶缽……缽自在所欲得。諸菩薩阿羅漢中有欲得銀缽者,中有欲得金缽者,中有欲得水精缽者,中有欲得琉璃缽者,中有欲得珊瑚缽者,中有欲得虎珀缽者,中有欲得白玉缽者,中有欲得車渠缽者,中有欲得瑪瑙缽者,中有欲得明月珠缽者,中有欲得摩尼珠缽者,中有欲得紫磨金缽者,皆滿其中百味飲食,自恣若隨意則至。”
[2] 《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飲食者,亦不類世間飲食之味也,亦複非天上飲食之味也。此百味飲食者,都爲八方上下衆,自然之飲食中精味,甚香美無有比,都自然化生耳。其飲食自在所欲得味甜酢。”
《佛說無量壽經講記(四十八)》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