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無量壽經講記(四十九)
以下以層層較量的方式,顯示國中聖衆身相端正,舉世無雙。首先以貧人跟帝王相比:
佛告阿難:譬如世間貧窮乞人在帝王邊,形貌容狀,甯可類乎?阿難白佛:假令此人在帝王邊,羸陋醜惡,無以爲喻,百千萬億不可計倍。所以然者,貧窮乞人,底極斯下,衣不蔽形,食趣支命,饑寒困苦,人理殆盡。
佛對阿難說:比如,世間貧窮的乞丐站在帝王旁邊,他的相貌形態比得上帝王嗎?
阿難回答:假如讓這個乞丐站在帝王身邊,他的身形會顯得非常醜陋,神色極其憔悴,二者根本無法相提並論,差距豈止百千萬億倍。爲什麼呢?因爲,貧窮乞丐是最卑微、下劣的人,他破衣爛衫,以殘羹剩飯勉強維生,飽受饑寒困苦,活得簡直不像個人。
爲什麼這二者差距如此懸殊?
下面首先講貧人先世無善,故感果貧賤,不及帝王:
皆坐前世不植德本,積財不施,富有益悭,但欲唐得,貪求無厭。不信修善,犯惡山積。如是壽終,財寶消散。苦身聚積,爲之憂惱,于己無益,徒爲他有。無善可怙,無德可恃,是故死墮惡趣,受此長苦。罪畢得出,生爲下賤,愚鄙斯極,示同人類。
阿難說:這都是因爲他前世不培福德,積聚財富不肯布施,越富有就越悭貪,只想索取,貪得無厭。由于不相信修善受福,從而肆意造作罪業,因此,犯下的惡行堆積起來比山還高。像這樣,到了生命將盡之時,一生辛苦積累的財富不得不舍棄,連一根針也帶不走。由此內心當中難以割舍,非常憂苦。生平積下的那些財富對自己毫無利益,只能歸別人所有。正所謂“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由于沒有修集對後世有益的善法,結果自己在中陰路上沒有善行功德可作依靠,不得不被惡業所牽,直接墮入惡趣,感受極其漫長、難忍的痛苦。等到惡趣受報完畢,再次獲得人身時,也會受罪業余報的影響,投生爲下賤之人,愚癡、卑惡。雖然是人道衆生,其實他過的根本不是人的生活。
下面講帝王宿世修善,故感果善妙,勝過貧人:
所以世間帝王,人中獨尊,皆由宿世積德所致。慈惠博施,仁愛兼濟,履信修善,無所違爭。是以壽終福應,得升善道。上生天上,享茲福樂。積善余慶,今得爲人,乃生王家,自然尊貴。儀容端正,衆所敬事。妙衣珍膳,隨心服禦。宿福所追,故能致此。
阿難回答:世間帝王在人中最爲尊貴,都是由于他往昔積累很多功德所致。也就是他在過去生中,懷著仁慈、博愛之心,廣泛地救濟、利益大衆,以堅定的信心修持善法,與人和睦相處,從不和人勾心鬥角、爭名奪利。所以到他壽終之時,自然有福報響應,得以投生善趣。升入天界,享受不可計數的福報、快樂。以所積善行余報所感,再次轉生爲人時,就會投生到帝王家中,自然成爲人中極尊貴者。他的儀態、相貌端正悅意,爲衆人恭敬承事,妙衣美食隨意獲得。這都是由于宿世福業所致,才能感得這些安樂受用。
下面第二層,以帝王跟轉輪王相比:
佛告阿難:汝言是也。計如帝王,雖人中尊貴,形色端正。比之轉輪聖王,甚爲鄙陋,猶彼乞人在帝王邊也。
這時佛對阿難說:你說的對。但相比而言,世間帝王雖在人中極其尊貴,相貌端正,神色顯耀,但是讓他站在轉輪聖王身旁,又會顯得非常粗鄙、醜陋,就像乞丐站在帝王身邊那樣。
帝王是一國之君,在國民當中最爲尊貴。但轉輪聖王統治整個四天下的人類,在一切人道衆生當中最爲尊貴。所以二者的福德差距極大。因此,相比于轉輪聖王,人中帝王也顯得身形醜陋,神色憔悴,現爲福薄之相,無法與之相提並論。
下面第叁層,以轉輪王相比于忉利天王:
轉輪聖王,威相殊妙,天下第一。比之忉利天王,又複醜惡,不得相喻萬億倍也。
世尊又說:雖然轉輪聖王威德之相殊妙莊嚴,在一切人道衆生當中最爲第一。但是跟忉利天王相比,又顯得非常醜陋,百千萬億倍也比不了。可見二者差距極其懸殊。
下面第四層,以忉利天王相比于他化自在天王:
假令天帝,比第六天王,百千億倍不相類也。
假如讓忉利天王上生到第六天,站在第六天的天王身邊,又是百千億倍也比不上。
下面第五層,以他化自在天王和極樂國中聖衆相比:
設第六天王,比無量壽佛國菩薩聲聞,光顔容色,不相及逮,百千萬億不可計倍。
如果讓欲界當中,相貌、神色最殊勝、莊嚴的第六天王,站在無量壽佛國土裏的菩薩、聲聞等聖衆身邊,也會顯得黯然失色。在容貌、神色方面,也是百千萬億不可計數倍無法相比。
我們知道,只有一一修集相應的因緣,才能出現相好莊嚴的色身。就菩薩叁十二相來說,通常情況下,要在百劫當中修集福德,最快也要經過九十一劫,才能感得妙相莊嚴。而且積百善才成一妙相,也是相當不易。
但是,一生入極樂國土,得到彌陀願海的加被,當即“攝佛功德成自功德”,顯現報得相好。自然具足跟佛同類的叁十二相、八十隨好,超出第六天王無數倍。因爲叁界中的妙相莊嚴都是有漏福業所感,而淨土聖衆的相好,完全以佛願海神力而報得。所以這種相好如佛一般,極爲奇特。
像這樣舉一反叁,其他方面也是如此。國中天人在神通、智慧、資具、音樂受用等方方面面都超出叁界。就像前面經中所說,極樂國土的音樂,遠遠超勝第六天最美妙的音樂。極樂國土的飲食,在十方世界中最爲第一。從神通上說,一生入極樂淨土,頓時報得大乘的廣大神通。比如天眼通,至少能見到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土裏的事。不僅無數倍地超出天人的神通,甚至遠遠超過一般阿羅漢的神通。
《往生論》以“勝過叁界道”來顯明極樂國土的清淨總相,也說明極樂世界裏的一切,都不是有漏福業所感的叁界福果。就像昙鸾大師所說:極樂國土“出有而有”。也就是它超出叁有,同時依彌陀願力而有。所以,無論是國中聖衆的相好、神通、受用的資具,以及蓮花、光明、音聲、妙香等等,全部是不可思議的妙有,超出叁界有漏境相。
那麼,怎樣能受用到這“出有而有”的妙境界相呢?其實也很簡單。只要你的心跟彌陀願海相合,一往生極樂世界,立即成就這些不可思議的微妙功德。就好比說,一個窮小子通過自己多年的努力,讀書考取功名,從地方官一層層升遷,曆經周折,最終才能成爲皇帝身邊的大臣。但是,這種方式非常艱難,最後能成功的人也非常稀少。如果以另一種方式,也就是你直接生在帝王家,從小就在帝王身邊,長大後立即成爲國王。這樣既迅速又穩妥,是最好的路線。
我們求生極樂世界,走的就是這樣一條捷徑。只要你現在對于阿彌陀佛有真實的信心,對于彌陀願海賜予真實利益,有迫切的希求心,這樣你的心跟彌陀願海相通,就能順利生入極樂世界。之後成爲阿彌陀佛的法子,你就能自在享用彌陀慈父所賜予的功德法財。頓時出生跟佛同類的相好、神通等等,輕而易舉地成就超出叁界天王的無量無數倍的殊勝功德。
下面再次闡明極樂國土依報殊勝。首先總說國中一切衣服飲食等事相和身心,相應化現:
佛告阿難:無量壽國,其諸天人,衣服飲食,華香璎珞,缯蓋幢幡,微妙音聲,所居舍宅宮殿樓閣,稱其形色,高下大小。
佛對阿難說:阿彌陀佛國土裏的天人,受用自在,如意化現。無論是衣服、飲食,供佛的妙花、德香,還是身上裝飾的璎珞,空中的寶蓋、幢幡,以及微風吹擊寶樹,水流相互撞擊等時,發出的微妙音聲,還有所居住的舍宅、宮殿、樓閣等等,總之這一切五塵受用全部隨聖衆的心,現出相應的形狀、顔色、高低、大小等相。
“稱其形色,高下大小”,指國中萬物無不“隨衆生心,應所知量。”也就是隨淨土聖衆的心,自然現出與他們相應的形量等等。以舍宅爲例,隨著國中天人心中所想,自然顯現出相應的顔色、形狀,高度、廣度。無論希望有多少間,是怎樣的規格、結構,由哪些妙寶所成等等,都能非常恰當地隨心化現。
就好比鏡子裏本身沒有任何形相,隨著鏡前人的身形,就會現出跟他同類的影像,一一恰如其分,沒有絲毫差錯。不會隨著醜陋的人現出端正的像,也不會隨端正的人顯出醜陋的像,不會隨高大的人現矮小像,也不會隨矮小的人現高大像。又好比空谷本身沒有音聲,隨著人們口裏喊出的聲音,就好絲毫不差地傳出相應的回響。想想看,連一面鏡子,一個山谷的反應都這樣恰如其分,更何況阿彌陀…
《佛說無量壽經講記(四十九)》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