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無量壽經講記(五十)

  佛說無量壽經講記(五十)

  下面繼續講極樂國土的依報莊嚴。其中講到殊勝差別裏的德風吹拂。下面講其中的花雨莊嚴:

  又風吹散華,遍滿佛土。隨色次第,而不雜亂。柔軟光澤,馨香芬烈。足履其上,蹈下四寸,隨舉足已,還複如故。華用已訖,地辄開裂,以次化沒,清淨無遺。隨其時節,風吹散華,如是六反。

  德風吹拂七寶行樹,樹上的妙花隨風四處飄散,遍滿整個極樂國土。妙花隨著各色次第,有序地落在地上,沒有任何雜亂之相。而且,這飄落的妙花非常柔軟,還具有光明色澤。並且會散發出濃郁的香氣。國中天人的腳踩在上面,花層自然陷下四寸。隨著腳的擡起,又恢複如初。等妙花使用完畢,大地自然裂開,這些花次第化入地下,隱沒不現。整個大地又變得清淨,一點痕迹也沒有。這樣一輪之後,隨著時間次序,還會像前面一樣,德風吹散妙花,遍滿國土。像這樣,每天從始至終會降下六次花雨。

  在極樂國土裏,每天六次風吹寶樹,這時就會飄落各種各樣的妙花。五顔六色,飛花如雨,所以叫做“花雨莊嚴”。這種妙花具足色、香、觸叁種莊嚴。

  首先是色塵莊嚴:“隨色次第,而不雜亂。”飛花飄落,在地面上形成各種美妙圖案,沒有絲毫錯亂。或者是一種顔色的花組合在一起,或者兩種、叁種顔色互相組合,乃至十種、百種、千種、萬種,無量無數種寶花組成各種美妙的圖案。這景象精妙至極,是世界上最美的風光。如果帶你到極樂世界去參觀一番,你一定會驚歎不已。

  極樂世界是真正的藝術。因爲它是心靈的藝術,是登峰造極的境界。而且它是事事無礙的玄門境界。阿彌陀佛的妙心極其不可思議,他無需任何功用,自然從真心妙體當中,任運流現出這樣的微妙莊嚴。由于滅盡了一切虛妄分別,所以從中現出的妙用無與倫比。

  我們現在非常仰慕開悟成就者的境界,覺得他們證悟的境界太微妙,太不可思議。其實,最不可思議的就是阿彌陀佛,他彙集了十方國土裏的一切精妙,成就了極樂國土的功德莊嚴。所以,我們應當再再地回顧法藏菩薩因地的發願,他就是要彙集一切佛國的殊勝功德,使得極樂國土的方便妙用達到無與倫比。

  所以,往生到極樂世界,其實就是在欣賞導師阿彌陀佛的無上成就。我們現在讀《華嚴經》,對于事事無礙的玄門境界,只是得一種文字上的了解。而一旦生入極樂世界,就完全置身在華嚴玄門的不可思議境界當中。

  我們常常說“托彼依正,顯我自心”。要知道,心境本自不二。這裏阿彌陀佛正是借助五塵,直接加持衆生的心。因爲有一類衆生往生時,還會取相分別。所以佛就以善巧方便,讓衆生即相離相而成道。當你處在極樂世界的莊嚴海中,目睹這樣微妙的境相時,你的心決定會被同化,會自然生起善心功德,顯發出本來智慧。就像《稱贊淨土佛攝受經》所說:“雖令見者身心適悅而不貪著,增長有情無量無數不可思議殊勝功德。” 也就是,見到這美妙境相後,內心不會出生任何貪等垢染,而且會增長無量無數不可思議的殊勝功德。

  香塵也同樣具足莊嚴,“馨香芬烈”:妙花會散發出非常濃厚的香氣,強烈而不刺激,具有極大的加持。通過鼻根攝入到你內心中時,當即使得你的心也變得微妙莊嚴。

  再說觸塵,“柔軟光澤”:妙花層層疊疊鋪滿整個大地,非常柔軟。身體接觸到時,不會感到堅硬、粗糙等等。“光澤”指色澤光彩悅目。

  “足履其上,蹈下四寸,隨舉足已,還複如故。”腳踩在上面時,花層頓時陷下四寸,腳一擡起,又恢複如初。宋譯講到:“行人往來足蹑其地深四指量,如迦鄰那觸身安樂。”“迦鄰那”指用迦鄰陀鳥毛織成的細棉衣。意思是,身根接觸花層時,就像接觸迦鄰陀鳥的羽毛一樣,會感到非常柔軟、舒適。

  下面講妙花自然隱沒的情形:“華用已訖,地辄開裂,以次化沒,清淨無遺。” 花受用完畢後自然隱沒。這時大地裂開,妙花依次陷入,大地一下子變得清淨,恢複原來的黃金地面等等。

  妙花遍滿全土的目的,就像吳譯所說:“樹華皆自然散佛及諸菩薩阿羅漢上。”也就是散在諸佛、菩薩,以及阿羅漢的身上作供養。另外,《稱贊淨土佛攝受經》也說:“彼有情類,晝夜六時常持供養無量壽佛;每晨朝時,持此天華,于一食頃,飛至他方無量世界,供養百千俱胝諸佛,于諸佛所各以百千俱胝樹花持散供養。”意思就是,國中天人持著飄落下來的樹花供養阿彌陀佛,以及飛到他方國土供養十方諸佛。這就是實現了普賢願王的“廣修供養願”。在我們這個世界,即使拿叁、五朵鮮花供佛,都需要很多勤作,而且不容易得到。要想以無量無數的花供養十方諸佛就更困難了。但是一往生極樂世界,就能自在地以最上妙的天花供養諸佛。這是何等的殊勝!

  這樣的花雨每天有六次:“隨其時節,風吹散華,如是六反。”極樂國土的花雨極有時序。按照時辰,風吹寶樹時降下很多妙花,花用完後全部化入地下。到了下一個時間點,還會像前面一樣降花,化沒,合時而有節律。像這樣,每天從始至終會降下六次花雨。

  這裏的“六反”,指這種景象每天往返六次。就像《稱贊淨土佛攝受經》說的:“晝夜六時常雨種種上妙天華。”也就是晨朝、日中、日末、初夜、中夜、後夜六時。當然,這也只是借此方的時間爲喻,實際上極樂國土沒有日夜的差別。就像宋譯經文所說:“彼佛國土無其黑暗,無其星曜,無其日月,無其晝夜。”

  這樣就知道,阿彌陀佛的妙心確實隨順物情。我們都喜歡新鮮的事物,如果花一直在地上,我們就會覺得很單調。所以佛隨順衆生的心,每隔一段時間降一次花雨。這樣每次都是新的景象,不會重複。讓你永遠不會感到厭倦,時時有新的覺受、新的功德,能夠出生新的啓發。

  像這樣,極樂世界時時有新的景象,處處有不同的風光,讓你永遠感受法喜樂、解脫樂。每天能生活在這樣的佛土裏,時時刻刻得受阿彌陀佛的慈悲護念,不會出生任何負面心念、行爲,唯一引生善根,顯發智慧。

  所以,我們要從方方面面體會佛的慈悲,深深感念佛的恩德。也就是說,首先要具體了解阿彌陀佛的大願,真正明白往生極樂給我們帶來的利益。然後真心地感恩,要想到:阿彌陀佛這麼慈悲,對我好到了極點,佛的恩德超過世間父母的無量無數倍,我怎麼可以背離佛呢?之後就要一心順應佛的悲願,這樣才能跟佛相應,從而得佛攝受,迅速成就菩提。

  下面總結極樂國土德風的妙用:

  一、吹物出音,演說妙法:德風吹拂樹、花、水等時,就會擊出美妙的音聲,這些音聲會順應衆生的心演說妙法。

  在我們這個世界,要想聽到各種美妙的音樂,必須有很多的樂器、演奏者,還要有龐大的組織,經過長期的練習,最後才能演奏出一首一首的交響樂。

  阿彌陀佛不需要任何樂器、演奏者等等。彌陀妙心本身就是一個具有無量支分的最大的樂團。要知道,真如妙心離一切邊、離一切相,正是從這絕待的妙體能顯現出無量莊嚴、無量妙用。所以,從彌陀妙心當中能夠任運流現出寶樹、德風等等,而且它們能夠彼此相合,共同起用。所以,在整個極樂國土當中,處處有七寶行樹,樹上有排布整齊的枝葉等等。而且國中處處可以起風。風一吹到寶樹上的每一片枝葉時,就會從中傳出無量音聲。而且每一音聲當中又會出無量音聲。這些音聲極其美妙動聽,遠遠勝過叁界裏的一切音聲。而且,這一切音聲都能宣演微妙法音。所以,音聲就是智慧,就是阿彌陀佛。

  二、隨風散香,聞者清淨:德風吹到樹上時,還會散發出微妙的香氣。聞到香氣的人都能寂滅內心當中的煩惱以及染汙習氣。

  在我們這個世界,要想受用香氣,首先要有香廠,然後采集各種原料,再進行生産、加工,最後才能製造出各種妙香。

  阿彌陀佛不需要任何造作,從妙心之中自然流現出各種微妙香氣。也就是從彌陀妙心當中會演出無量德風,風吹到樹上時,就會散發出無數種的溫雅德香。香氣芬芳馥郁,任何世間香氣都比不上。

  而且香中具有無量妙德,聞到的人,當即心地清淨,煩惱不起。所以,香就是智慧,就是阿彌陀佛。

  第叁、德風觸身,樂同滅盡:德風觸到身體時,當即出生大樂。這種“樂”並不是像我們這個世界,風吹在身上感覺很舒服的那種樂受。極樂世界的風跟身根和合時,佛的力量立即加持到你的心上。由此就會出生無漏樂。也就是寂滅第六意識的一切心和心所,得到如同比丘入滅盡定那樣的安樂。所以,風就是智慧,就是阿彌陀佛。

  總之,一生到極樂世界,你的心就被阿彌陀佛的智慧攝持住了。從此之後,善根決定不壞,並且迅速增長。也就是說,阿彌陀佛透過五塵莊嚴,以這種方式,時時處處加持你的心。因爲一切果法都要借助相應的因緣才能成就,不可能孤立出現。所以阿彌陀佛變現出各種妙相莊嚴,這裏有無量無數的顯現、幻變。而你一觸到這些微妙境界時,心立即得到佛的攝受。之後你的心就被佛力攝持住了。從此再不會現起妄想、煩惱。在菩提道上只進不退。這就叫做“樂行成佛”,也就是受樂的同時,就能得到佛的加持,能夠破除煩惱,增長功德。

  四、隨風送花,遍滿佛土:德風吹拂寶樹時,七寶樹花隨著微風遍散整個佛土。在那廣闊無垠的世界裏,一時之間妙花鋪滿整個大地。一眼看去,花團錦簇,莊嚴微妙,讓人歎爲觀止。如果把全世界的藝術家都帶到極樂世界,他們見到這樣的景象後,必定極其驚歎。對于阿彌陀佛的無上藝術成就,唯有頂禮膜拜的份。

  在我們這個世界的盛大的節日裏,人們常常表演大型的團體操。但這要花費相當多的人力、物力、時間等等。通過長期的練習,最後才能顯現一些圖案。雖然這裏包括各種形式的變換,有對稱、起伏、依次、交錯等的圖案變化。…

《佛說無量壽經講記(五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