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无量寿经讲记(四十九)
以下以层层较量的方式,显示国中圣众身相端正,举世无双。首先以贫人跟帝王相比:
佛告阿难:譬如世间贫穷乞人在帝王边,形貌容状,宁可类乎?阿难白佛:假令此人在帝王边,羸陋丑恶,无以为喻,百千万亿不可计倍。所以然者,贫穷乞人,底极斯下,衣不蔽形,食趣支命,饥寒困苦,人理殆尽。
佛对阿难说:比如,世间贫穷的乞丐站在帝王旁边,他的相貌形态比得上帝王吗?
阿难回答:假如让这个乞丐站在帝王身边,他的身形会显得非常丑陋,神色极其憔悴,二者根本无法相提并论,差距岂止百千万亿倍。为什么呢?因为,贫穷乞丐是最卑微、下劣的人,他破衣烂衫,以残羹剩饭勉强维生,饱受饥寒困苦,活得简直不像个人。
为什么这二者差距如此悬殊?
下面首先讲贫人先世无善,故感果贫贱,不及帝王:
皆坐前世不植德本,积财不施,富有益悭,但欲唐得,贪求无厌。不信修善,犯恶山积。如是寿终,财宝消散。苦身聚积,为之忧恼,于己无益,徒为他有。无善可怙,无德可恃,是故死堕恶趣,受此长苦。罪毕得出,生为下贱,愚鄙斯极,示同人类。
阿难说:这都是因为他前世不培福德,积聚财富不肯布施,越富有就越悭贪,只想索取,贪得无厌。由于不相信修善受福,从而肆意造作罪业,因此,犯下的恶行堆积起来比山还高。像这样,到了生命将尽之时,一生辛苦积累的财富不得不舍弃,连一根针也带不走。由此内心当中难以割舍,非常忧苦。生平积下的那些财富对自己毫无利益,只能归别人所有。正所谓“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由于没有修集对后世有益的善法,结果自己在中阴路上没有善行功德可作依靠,不得不被恶业所牵,直接堕入恶趣,感受极其漫长、难忍的痛苦。等到恶趣受报完毕,再次获得人身时,也会受罪业余报的影响,投生为下贱之人,愚痴、卑恶。虽然是人道众生,其实他过的根本不是人的生活。
下面讲帝王宿世修善,故感果善妙,胜过贫人:
所以世间帝王,人中独尊,皆由宿世积德所致。慈惠博施,仁爱兼济,履信修善,无所违争。是以寿终福应,得升善道。上生天上,享兹福乐。积善余庆,今得为人,乃生王家,自然尊贵。仪容端正,众所敬事。妙衣珍膳,随心服御。宿福所追,故能致此。
阿难回答:世间帝王在人中最为尊贵,都是由于他往昔积累很多功德所致。也就是他在过去生中,怀着仁慈、博爱之心,广泛地救济、利益大众,以坚定的信心修持善法,与人和睦相处,从不和人勾心斗角、争名夺利。所以到他寿终之时,自然有福报响应,得以投生善趣。升入天界,享受不可计数的福报、快乐。以所积善行余报所感,再次转生为人时,就会投生到帝王家中,自然成为人中极尊贵者。他的仪态、相貌端正悦意,为众人恭敬承事,妙衣美食随意获得。这都是由于宿世福业所致,才能感得这些安乐受用。
下面第二层,以帝王跟转轮王相比:
佛告阿难:汝言是也。计如帝王,虽人中尊贵,形色端正。比之转轮圣王,甚为鄙陋,犹彼乞人在帝王边也。
这时佛对阿难说:你说的对。但相比而言,世间帝王虽在人中极其尊贵,相貌端正,神色显耀,但是让他站在转轮圣王身旁,又会显得非常粗鄙、丑陋,就像乞丐站在帝王身边那样。
帝王是一国之君,在国民当中最为尊贵。但转轮圣王统治整个四天下的人类,在一切人道众生当中最为尊贵。所以二者的福德差距极大。因此,相比于转轮圣王,人中帝王也显得身形丑陋,神色憔悴,现为福薄之相,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下面第三层,以转轮王相比于忉利天王:
转轮圣王,威相殊妙,天下第一。比之忉利天王,又复丑恶,不得相喻万亿倍也。
世尊又说:虽然转轮圣王威德之相殊妙庄严,在一切人道众生当中最为第一。但是跟忉利天王相比,又显得非常丑陋,百千万亿倍也比不了。可见二者差距极其悬殊。
下面第四层,以忉利天王相比于他化自在天王:
假令天帝,比第六天王,百千亿倍不相类也。
假如让忉利天王上生到第六天,站在第六天的天王身边,又是百千亿倍也比不上。
下面第五层,以他化自在天王和极乐国中圣众相比:
设第六天王,比无量寿佛国菩萨声闻,光颜容色,不相及逮,百千万亿不可计倍。
如果让欲界当中,相貌、神色最殊胜、庄严的第六天王,站在无量寿佛国土里的菩萨、声闻等圣众身边,也会显得黯然失色。在容貌、神色方面,也是百千万亿不可计数倍无法相比。
我们知道,只有一一修集相应的因缘,才能出现相好庄严的色身。就菩萨三十二相来说,通常情况下,要在百劫当中修集福德,最快也要经过九十一劫,才能感得妙相庄严。而且积百善才成一妙相,也是相当不易。
但是,一生入极乐国土,得到弥陀愿海的加被,当即“摄佛功德成自功德”,显现报得相好。自然具足跟佛同类的三十二相、八十随好,超出第六天王无数倍。因为三界中的妙相庄严都是有漏福业所感,而净土圣众的相好,完全以佛愿海神力而报得。所以这种相好如佛一般,极为奇特。
像这样举一反三,其他方面也是如此。国中天人在神通、智慧、资具、音乐受用等方方面面都超出三界。就像前面经中所说,极乐国土的音乐,远远超胜第六天最美妙的音乐。极乐国土的饮食,在十方世界中最为第一。从神通上说,一生入极乐净土,顿时报得大乘的广大神通。比如天眼通,至少能见到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土里的事。不仅无数倍地超出天人的神通,甚至远远超过一般阿罗汉的神通。
《往生论》以“胜过三界道”来显明极乐国土的清净总相,也说明极乐世界里的一切,都不是有漏福业所感的三界福果。就像昙鸾大师所说:极乐国土“出有而有”。也就是它超出三有,同时依弥陀愿力而有。所以,无论是国中圣众的相好、神通、受用的资具,以及莲花、光明、音声、妙香等等,全部是不可思议的妙有,超出三界有漏境相。
那么,怎样能受用到这“出有而有”的妙境界相呢?其实也很简单。只要你的心跟弥陀愿海相合,一往生极乐世界,立即成就这些不可思议的微妙功德。就好比说,一个穷小子通过自己多年的努力,读书考取功名,从地方官一层层升迁,历经周折,最终才能成为皇帝身边的大臣。但是,这种方式非常艰难,最后能成功的人也非常稀少。如果以另一种方式,也就是你直接生在帝王家,从小就在帝王身边,长大后立即成为国王。这样既迅速又稳妥,是最好的路线。
我们求生极乐世界,走的就是这样一条捷径。只要你现在对于阿弥陀佛有真实的信心,对于弥陀愿海赐予真实利益,有迫切的希求心,这样你的心跟弥陀愿海相通,就能顺利生入极乐世界。之后成为阿弥陀佛的法子,你就能自在享用弥陀慈父所赐予的功德法财。顿时出生跟佛同类的相好、神通等等,轻而易举地成就超出三界天王的无量无数倍的殊胜功德。
下面再次阐明极乐国土依报殊胜。首先总说国中一切衣服饮食等事相和身心,相应化现:
佛告阿难:无量寿国,其诸天人,衣服饮食,华香璎珞,缯盖幢幡,微妙音声,所居舍宅宫殿楼阁,称其形色,高下大小。
佛对阿难说:阿弥陀佛国土里的天人,受用自在,如意化现。无论是衣服、饮食,供佛的妙花、德香,还是身上装饰的璎珞,空中的宝盖、幢幡,以及微风吹击宝树,水流相互撞击等时,发出的微妙音声,还有所居住的舍宅、宫殿、楼阁等等,总之这一切五尘受用全部随圣众的心,现出相应的形状、颜色、高低、大小等相。
“称其形色,高下大小”,指国中万物无不“随众生心,应所知量。”也就是随净土圣众的心,自然现出与他们相应的形量等等。以舍宅为例,随着国中天人心中所想,自然显现出相应的颜色、形状,高度、广度。无论希望有多少间,是怎样的规格、结构,由哪些妙宝所成等等,都能非常恰当地随心化现。
就好比镜子里本身没有任何形相,随着镜前人的身形,就会现出跟他同类的影像,一一恰如其分,没有丝毫差错。不会随着丑陋的人现出端正的像,也不会随端正的人显出丑陋的像,不会随高大的人现矮小像,也不会随矮小的人现高大像。又好比空谷本身没有音声,随着人们口里喊出的声音,就好丝毫不差地传出相应的回响。想想看,连一面镜子,一个山谷的反应都这样恰如其分,更何况阿弥陀…
《佛说无量寿经讲记(四十九)》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