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说无量寿经讲记(四十九)▪P2

  ..续本文上一页佛的妙心呢?

  

  其实,佛心如镜,众生心如身,由于众生心就在佛心当中,无有毫许间隔,所以是如影随形,如响应声。你起一个什么样的心,顿时就现出相应的形相,也就是以圣众的心为能感,以弥陀的悲愿为所应。所以佛经也常常以他化自在天来譬喻极乐国土受用自然。

  

  《往生论》也以如意宝性比喻极乐国土。也就是弥陀妙心有无碍赐予众生所愿的力量。法身阿弥陀佛恒居于常寂光土,清净微妙,无一相可得。而每个众生的心都在佛的真心当中。由于国中天人的心各不相同,所以,随着四土九品无数往生者所修善业的大小、深浅等,与弥陀愿海相合,自然显现出相应的量。也就是会显现出各种相应的衣服、饮食、璎珞、宝盖、幢幡、妙香、音乐、舍宅、宫殿等等,它们所具的形状、颜色、大小、数量、体性等等,也是随心所现,无不恰当。

  

  下面再次阐明极乐国土依报庄严,其中就差别显示殊胜功德。

  

  首先,众宝随心现前:

  

  或一宝二宝,乃至无量众宝,随意所欲,应念即至。

  

  国中天人受用的舍宅等事,或者由黄金等一宝所成,或者以黄金和白银等二宝合成,乃至以无数种妙宝合成。总之,全部随往生者心中所想,自然化现。

  

  二、宝衣布地:

  

  又以众宝妙衣,遍布其地,一切天人践之而行。

  

  另外,由各种妙宝连缀而成的妙衣,遍布在极乐国土的大地之上,国中天人们全部踩在这些妙衣上行走。

  

  三、宝网罗覆:

  

  无量宝网,弥覆佛土,皆以金缕真珠,百千杂宝,奇妙珍异,庄严校饰。周匝四面,垂以宝铃。光色晃曜,尽极严丽。

  

  极乐国土的虚空当中,处处具有以无量妙宝交织而成的罗网,整个覆盖着国土;这些罗网全部以金线、珍珠等百千种不同妙宝所成,奇特微妙,珍贵特异,相交装饰,具足庄严;并且在宝网的东、南、西、北四面都挂有妙宝铃铎。整个宝网的光彩色泽闪耀辉映,极为庄严奇丽。

  

  《观经》也说:“诸天宝缦弥覆树上,众宝罗网满虚空中。” 各种天宝帐幕周遍地覆盖在极乐国土的宝树上,由种种妙宝所成的罗网遍满虚空当中。

  

  同样,《往生论》也说:“无量宝交络,罗网遍虚空,种种铃发响,宣吐妙法音。”即“庄严虚空功德成就”。阿弥陀佛在因地时,立誓成就虚空庄严。所以果位之时,应着本愿,从无漏妙心当中自然流现出无量宝网,遍满国土整个虚空。

  

  有人想:极乐国土如虚空般广大无边,宝网怎么可能周遍覆盖呢?

  

  当然,如果宝网是心外物质的体性,就需要很多机器、材料、人工等的因缘来生产,那不必说遍覆无边无际的虚空,就连在一个小范围里完全覆盖也很困难。但是,极乐国土里的一切事相,都是佛的妙心所现,其实就是佛的智慧。而佛心遍一切处,所以尽一切处都能显现。

  

  要知道,极乐国土里的一切现相,都不是我们分别心所能测度。正所谓“一一庄严,全体理性”,极乐国土里的一切庄严事相,全部是弥陀法身妙智所现,是佛地因缘法,是事事无碍的境界。

  

  经中讲到“光色晃耀”,即一光当中含有百千种色,一色里面又出百千种光。如《观经》所说:“一一宝珠有千光明。一光明八万四千色”,以及“琉璃色中出金色光,玻璃色中出红色光”等等。由于事相即是真如全体,而理体又包含一切,所以“即色即光、即一即多”。也就是说,“一”是以法界为体,所以“一”中含“无量”。“色”也是以法界为体,所以“色”中可以含“光”。“光”也是以法界为体,所以“光”中还可以含“色”、“声”等等。

  

  就像《观经》所说:“八种清风从光明出,鼓此乐器,演说苦空无常无我之音。”意思就是,光中还能出风,风中可以出声。又讲到:“有大光明,化成幢幡无量宝盖,是宝盖中,映现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佛事。”也就是光中可以化现色形,一中能够映现一切。经文还说:“从如意珠王踊出金色微妙光明。其光化为百宝色鸟。和鸣哀雅。常赞念佛念法念僧。”意思是说,从七宝池里的如意珠中,能够放出金色妙光,金光之中又会现出灵鸟,灵鸟还能宣演法音等等。总之,国土里的一切事相无不是法界全体,而法界之中本来没有色、香、依、正、一、多等的自性,所以事与事之间融通无碍。

  

  但是,在我们分别心前,却成了事和事之间互相隔绝而不融通。比如,我们会认为是“一”就不是“多”,是“多”则不是“一”。或者色不是香、香不是色,依不是正、正不是依等等。这就是互相阻隔,不能融通。

  

  所以,极乐国土的妙相庄严,根本不是分别心所能测度的境界。就像《往生论注》所说,如果把帝释天的工艺大臣带到极乐世界去观看,那么,即使他有一千只眼睛,也看不透极乐世界一种事物的微妙庄严;再怎么用尽心思,也无法了解其中一分。其实,不仅凡夫没办法测度,就连阿罗汉、菩萨,都没办法衡量极乐国土的微妙境界。正如蕅益大师所说:极乐净土“乃诸佛所行境界,唯佛与佛能究尽。”

  

  所以,宝网“尽极严丽”。其中“尽”和“极”都表示最为殊胜,无与伦比。也就是极乐国土里的万物,具有无量功德妙用,最为庄严奇丽,根本不是语言所能描述,分别心可以衡量的境界。这也正是第二十七愿“国中天人,一切万物,严净光丽,形色殊特,穷微极妙,无能称量。”的真实体现。

  

  第四、德风吹鼓。

  

  首先讲风体调和,迟疾得所:

  

  

  

  自然德风,徐起微动。其风调和,不寒不暑,温凉柔软,不迟不疾。

  

  极乐国土当中,常有自然功德妙风徐徐吹起。德风协调和顺,既不寒冷,也不炎热,冷暖适度,柔和不硬,不会特别缓慢,也不过于迅疾。

  

  “自然”,指不假功用造作,无须预计安排,一切都从弥陀妙心当中任运流现。或者说是弥陀本愿的自然起用。

  

  “德风”,即性德真风,就像《楞严经》所说:“如来藏中性风真空,性空真风,清净本然,周遍法界。”七大,即地、水、火、风、空、见、识,都是如来藏中的种性,所以成佛之时,自然从如来藏中,显现出性德真风。极乐世界的风,就是阿弥陀佛彻底消除客尘垢染,从离垢真心当中,应善缘而现起的风,因此圆明具德。也可以说它是“风中之精”,因为极乐国土的风,总集了十方世界当中一切风的精妙,自然合会而生,是一切风中最精妙的风。

  

  就像吴译所说“亦非世间之风,亦非天上之风,都八方上下众风中精,自然合会化生耳。”极乐国土的风,不是三界当中天界或者人间以有漏业所感的风。比如,随着人们的共业,世间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风,有清风、和风,也有狂风、暴风等等。春天,微风和煦,人们会感到舒适、温和,但是到了冬天,就会出现寒风凛冽的境相,让人感到痛苦。相比来说,天上的风虽然美妙一些,天人的身体触到时,能够出生喜乐,但也只是有漏乐受,是一种以无明为根源,修福业而变现的风。而极乐国土的风,从弥陀妙心当中自然流现, 所以它不寒不热,调和适中,清凉柔软,具有无量微妙功德。

  

  具体有哪些功德妙用呢?

  

  吹诸罗网及众宝树,演发无量微妙法音。流布万种温雅德香。其有闻者,尘劳垢习,自然不起。风触其身,皆得快乐,譬如比丘,得灭尽三昧。

  

  自然显现的德风徐徐吹起,吹到种种宝网,以及众多宝树之上,发出无量音声,这些音声都在宣演妙法,比如宣说苦、空、无常、无我以及诸波罗蜜多法等等。而且,随着风的吹动,空中自然散发出万种温和雅正的功德妙香。国中天人闻到妙香时,内心当中的烦恼及染污习气,自然寂灭不起。并且,风一触到身根,顿时得法喜乐、解脱乐等等,就好像比丘得灭尽定所获得的无漏乐那样。

  

  我们知道,极乐国土以五尘作佛事,国中天人一触到微妙五尘,当即得大加持,灭过增德。这里讲到德风以声尘、香尘、触尘作佛事的情况。

  

  风鼓妙声

  

  “吹诸罗网及众宝树,演发无量微妙法音。”这是以声尘做佛事。德风徐徐吹动宝树宝网时,自然演出无量无数的妙法音声。

  

  所谓“微妙”,《往生论注》说:“出有而有曰微,名能开悟曰妙。”意思是,极乐国土超出三有,但又不偏于枯寂。虽然不是三界所摄,不是世间的行境,但能依于一乘愿海,流现出无量的功德庄严。并且能够超越二边,了悟从容中道。

  

  “微…

《佛说无量寿经讲记(四十九)》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