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佛的妙心呢?
其實,佛心如鏡,衆生心如身,由于衆生心就在佛心當中,無有毫許間隔,所以是如影隨形,如響應聲。你起一個什麼樣的心,頓時就現出相應的形相,也就是以聖衆的心爲能感,以彌陀的悲願爲所應。所以佛經也常常以他化自在天來譬喻極樂國土受用自然。
《往生論》也以如意寶性比喻極樂國土。也就是彌陀妙心有無礙賜予衆生所願的力量。法身阿彌陀佛恒居于常寂光土,清淨微妙,無一相可得。而每個衆生的心都在佛的真心當中。由于國中天人的心各不相同,所以,隨著四土九品無數往生者所修善業的大小、深淺等,與彌陀願海相合,自然顯現出相應的量。也就是會顯現出各種相應的衣服、飲食、璎珞、寶蓋、幢幡、妙香、音樂、舍宅、宮殿等等,它們所具的形狀、顔色、大小、數量、體性等等,也是隨心所現,無不恰當。
下面再次闡明極樂國土依報莊嚴,其中就差別顯示殊勝功德。
首先,衆寶隨心現前:
或一寶二寶,乃至無量衆寶,隨意所欲,應念即至。
國中天人受用的舍宅等事,或者由黃金等一寶所成,或者以黃金和白銀等二寶合成,乃至以無數種妙寶合成。總之,全部隨往生者心中所想,自然化現。
二、寶衣布地:
又以衆寶妙衣,遍布其地,一切天人踐之而行。
另外,由各種妙寶連綴而成的妙衣,遍布在極樂國土的大地之上,國中天人們全部踩在這些妙衣上行走。
叁、寶網羅覆:
無量寶網,彌覆佛土,皆以金縷真珠,百千雜寶,奇妙珍異,莊嚴校飾。周匝四面,垂以寶鈴。光色晃曜,盡極嚴麗。
極樂國土的虛空當中,處處具有以無量妙寶交織而成的羅網,整個覆蓋著國土;這些羅網全部以金線、珍珠等百千種不同妙寶所成,奇特微妙,珍貴特異,相交裝飾,具足莊嚴;並且在寶網的東、南、西、北四面都挂有妙寶鈴铎。整個寶網的光彩色澤閃耀輝映,極爲莊嚴奇麗。
《觀經》也說:“諸天寶缦彌覆樹上,衆寶羅網滿虛空中。” 各種天寶帳幕周遍地覆蓋在極樂國土的寶樹上,由種種妙寶所成的羅網遍滿虛空當中。
同樣,《往生論》也說:“無量寶交絡,羅網遍虛空,種種鈴發響,宣吐妙法音。”即“莊嚴虛空功德成就”。阿彌陀佛在因地時,立誓成就虛空莊嚴。所以果位之時,應著本願,從無漏妙心當中自然流現出無量寶網,遍滿國土整個虛空。
有人想:極樂國土如虛空般廣大無邊,寶網怎麼可能周遍覆蓋呢?
當然,如果寶網是心外物質的體性,就需要很多機器、材料、人工等的因緣來生産,那不必說遍覆無邊無際的虛空,就連在一個小範圍裏完全覆蓋也很困難。但是,極樂國土裏的一切事相,都是佛的妙心所現,其實就是佛的智慧。而佛心遍一切處,所以盡一切處都能顯現。
要知道,極樂國土裏的一切現相,都不是我們分別心所能測度。正所謂“一一莊嚴,全體理性”,極樂國土裏的一切莊嚴事相,全部是彌陀法身妙智所現,是佛地因緣法,是事事無礙的境界。
經中講到“光色晃耀”,即一光當中含有百千種色,一色裏面又出百千種光。如《觀經》所說:“一一寶珠有千光明。一光明八萬四千色”,以及“琉璃色中出金色光,玻璃色中出紅色光”等等。由于事相即是真如全體,而理體又包含一切,所以“即色即光、即一即多”。也就是說,“一”是以法界爲體,所以“一”中含“無量”。“色”也是以法界爲體,所以“色”中可以含“光”。“光”也是以法界爲體,所以“光”中還可以含“色”、“聲”等等。
就像《觀經》所說:“八種清風從光明出,鼓此樂器,演說苦空無常無我之音。”意思就是,光中還能出風,風中可以出聲。又講到:“有大光明,化成幢幡無量寶蓋,是寶蓋中,映現叁千大千世界一切佛事。”也就是光中可以化現色形,一中能夠映現一切。經文還說:“從如意珠王踴出金色微妙光明。其光化爲百寶色鳥。和鳴哀雅。常贊念佛念法念僧。”意思是說,從七寶池裏的如意珠中,能夠放出金色妙光,金光之中又會現出靈鳥,靈鳥還能宣演法音等等。總之,國土裏的一切事相無不是法界全體,而法界之中本來沒有色、香、依、正、一、多等的自性,所以事與事之間融通無礙。
但是,在我們分別心前,卻成了事和事之間互相隔絕而不融通。比如,我們會認爲是“一”就不是“多”,是“多”則不是“一”。或者色不是香、香不是色,依不是正、正不是依等等。這就是互相阻隔,不能融通。
所以,極樂國土的妙相莊嚴,根本不是分別心所能測度的境界。就像《往生論注》所說,如果把帝釋天的工藝大臣帶到極樂世界去觀看,那麼,即使他有一千只眼睛,也看不透極樂世界一種事物的微妙莊嚴;再怎麼用盡心思,也無法了解其中一分。其實,不僅凡夫沒辦法測度,就連阿羅漢、菩薩,都沒辦法衡量極樂國土的微妙境界。正如蕅益大師所說:極樂淨土“乃諸佛所行境界,唯佛與佛能究盡。”
所以,寶網“盡極嚴麗”。其中“盡”和“極”都表示最爲殊勝,無與倫比。也就是極樂國土裏的萬物,具有無量功德妙用,最爲莊嚴奇麗,根本不是語言所能描述,分別心可以衡量的境界。這也正是第二十七願“國中天人,一切萬物,嚴淨光麗,形色殊特,窮微極妙,無能稱量。”的真實體現。
第四、德風吹鼓。
首先講風體調和,遲疾得所:
自然德風,徐起微動。其風調和,不寒不暑,溫涼柔軟,不遲不疾。
極樂國土當中,常有自然功德妙風徐徐吹起。德風協調和順,既不寒冷,也不炎熱,冷暖適度,柔和不硬,不會特別緩慢,也不過于迅疾。
“自然”,指不假功用造作,無須預計安排,一切都從彌陀妙心當中任運流現。或者說是彌陀本願的自然起用。
“德風”,即性德真風,就像《楞嚴經》所說:“如來藏中性風真空,性空真風,清淨本然,周遍法界。”七大,即地、水、火、風、空、見、識,都是如來藏中的種性,所以成佛之時,自然從如來藏中,顯現出性德真風。極樂世界的風,就是阿彌陀佛徹底消除客塵垢染,從離垢真心當中,應善緣而現起的風,因此圓明具德。也可以說它是“風中之精”,因爲極樂國土的風,總集了十方世界當中一切風的精妙,自然合會而生,是一切風中最精妙的風。
就像吳譯所說“亦非世間之風,亦非天上之風,都八方上下衆風中精,自然合會化生耳。”極樂國土的風,不是叁界當中天界或者人間以有漏業所感的風。比如,隨著人們的共業,世間會出現各種各樣的風,有清風、和風,也有狂風、暴風等等。春天,微風和煦,人們會感到舒適、溫和,但是到了冬天,就會出現寒風凜冽的境相,讓人感到痛苦。相比來說,天上的風雖然美妙一些,天人的身體觸到時,能夠出生喜樂,但也只是有漏樂受,是一種以無明爲根源,修福業而變現的風。而極樂國土的風,從彌陀妙心當中自然流現, 所以它不寒不熱,調和適中,清涼柔軟,具有無量微妙功德。
具體有哪些功德妙用呢?
吹諸羅網及衆寶樹,演發無量微妙法音。流布萬種溫雅德香。其有聞者,塵勞垢習,自然不起。風觸其身,皆得快樂,譬如比丘,得滅盡叁昧。
自然顯現的德風徐徐吹起,吹到種種寶網,以及衆多寶樹之上,發出無量音聲,這些音聲都在宣演妙法,比如宣說苦、空、無常、無我以及諸波羅蜜多法等等。而且,隨著風的吹動,空中自然散發出萬種溫和雅正的功德妙香。國中天人聞到妙香時,內心當中的煩惱及染汙習氣,自然寂滅不起。並且,風一觸到身根,頓時得法喜樂、解脫樂等等,就好像比丘得滅盡定所獲得的無漏樂那樣。
我們知道,極樂國土以五塵作佛事,國中天人一觸到微妙五塵,當即得大加持,滅過增德。這裏講到德風以聲塵、香塵、觸塵作佛事的情況。
風鼓妙聲
“吹諸羅網及衆寶樹,演發無量微妙法音。”這是以聲塵做佛事。德風徐徐吹動寶樹寶網時,自然演出無量無數的妙法音聲。
所謂“微妙”,《往生論注》說:“出有而有曰微,名能開悟曰妙。”意思是,極樂國土超出叁有,但又不偏于枯寂。雖然不是叁界所攝,不是世間的行境,但能依于一乘願海,流現出無量的功德莊嚴。並且能夠超越二邊,了悟從容中道。
“微…
《佛說無量壽經講記(四十九)》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