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生之路第十講
上堂課我們講到,必須斷除對于輪回的愛執,才能修集真正的往生資糧。並且以《楞嚴經》中的教理對于“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極樂。”作了詳細的解釋,知道往生的根本爲什麼是“輕愛”和“一念”。古德也說,這兩句是往生淨土最真切的教誡。我們今天再來繼續講講這個問題。
憨山大師在《示念佛切要》[1]中引用這句話之後,解釋說:愛是生死的根本,它不是從今生才有,也不是只串習了一、兩生。無始以來,在輪回之中不斷地生生死死,就是因爲有愛。到今天爲止,想想過去,有哪一念暫時脫離了愛執之心呢?因此要知道,正是由于多生累劫以來,把愛執之心積聚得極其深厚,才導致輪回無窮無盡。現在雖然發心念佛,求生極樂,但是如果連愛是生死的根本都不知道,不去斷除它,那麼就會有一邊念佛,一邊增長生死因緣的狀況出現。這樣再怎麼念佛,也跟了脫生死毫不相幹。雖然一生念佛,但是到臨終的時候,心中現前的卻是對于生死的貪愛執著。那時候才知道自己平生的念佛、修行等絲毫不得力,但是後悔已經來不及了。
這裏講得很清楚,一邊念佛,一邊增長生死因緣,明顯是沒修到往生資糧。結果到臨終的時候,由于愛根未斷,就會現前對世間的貪愛執著。我們前面也講過,臨終的時候如果淨業沒有成熟,則必定不得往生。所以,在這個重要的問題上,大家一定不能輕視。
那麼,對于臨終來說,哪種愛執會成爲往生的最大障礙呢?
家庭恩愛,臨終障緣
按照現在大多數人的狀況來看,臨終時最大的往生障礙,很可能是家庭。
一切因緣法本來沒有自性,往什麼方向發展,最後的結果是好是壞,就看你能不能把握好。家庭也是一樣。如果你在這上面沒有調配好,就會受到它的牽連,往輪回的方向走,這樣家就會成爲往生的障緣。如果你能夠調配好,以智慧控製,讓整個家庭在隨順正理的軌道上運行,就會成爲往生的助緣。而是否能夠把握好,關鍵在于自己的心。但是,我們很多人由于心沒有力量,只能任憑貪愛煩惱的擺布,結果自己的心就會隨家庭而轉,所愛的人就會成爲往生極樂的最大障礙。
爲什麼會這樣呢?對你來說,關系最密切的就是家庭成員,無論是否天天在一起,他們都是你最牽挂的人。所以,到臨終的時候,你不會牽挂鄰居,也不會牽挂單位裏的同事,更不可能牽挂什麼陌生人。你最牽挂的無非就是我的丈夫、我的孩子、我的財産……就是圍繞在你身邊的這些人和事。只要有一個放不下,就會纏縛住你的心,就會導致無法正念往生。
這一點你觀察一下現在的情況就很清楚。比如說你出門在外,那麼你的心會常常想起什麼?會想鄰居嗎?會想那座城市裏的什麼建築、公園嗎?顯然是不會的。你只會想自己的家,想自己的家人。尤其是發生地震、火災等的時候,你第一個念頭肯定不是想周圍的飯店、超市怎麼樣了,或者鄰居家會不會有事,肯定是不假思索地給自己的家人打電話,心裏最在乎的是自己家裏的人。
平時,他們稍微有一點什麼事,馬上就會牽住你的心,你會因此心亂得非常厲害。比如家人得個感冒,你都會心痛不已;孩子咳嗽幾聲,你就會覺得自己的心好像揪在一起了。如果條件允許,會趕緊送到醫院,想盡一切辦法幫他減輕痛苦,一心盼望他能快快痊愈。但是,如果不是自己的家人生病,就會沒什麼感覺。比如,自己周圍的其他人已經病入膏肓,每天都痛苦萬分,自己的心也很可能無動于衷。或者,當看到醫院裏其他病人的時候,哪怕是癌症患者,自己的心也可能會很麻木,覺得反正跟自己沒關系,根本懶得去想他們。偶爾造作地想想病人真可憐哪,自己也覺得挺假的,完全沒有擔心自己家人的那種感覺。
如果你一個人在異國他鄉,每到過年過節的時候就會想家,想念自己的親人。正所謂“每逢佳節倍思親”。會想到,如果自己現在和家人在一起,合家團圓,那是多麼美滿幸福。如今一個人孤孤單單,舉目無親。心裏會自然湧現無盡的傷感。這就是由于過去那種情執的積累,遇到這種境緣,在這個時刻,就會不由自主地現出來。曾經的感情有多深,這時思念的痛就會有多強。這就是情感的執著引生的痛苦。
所以,心上的因因果果是絲毫不會有差錯的。你最割舍不下的就是那些最親的家人。因爲感情上的牽纏最多,由于過去的愛執,自然會去想他。而你不會去想陌生人或者仇人,因爲對他們從來沒有愛執過。
既然愛執是如此的深,那麼到臨終的時候,頓然之間就要全部舍棄,你又怎麼能忍?你心裏一定會割舍不下,這是心的必然規律。大家都看過很多愛情方面的電視、電影,戀人在分別的時候都是很難受的。傷心欲絕,痛徹心扉。我們觀察自己或者身邊人的經曆也能發現這一點。比如自己要到遠方上學,必須離別家鄉,離開親人;畢業的時候要離開關系非常好的朋友、同學;或者跟相愛的人分居兩地,偶爾才能見面;或者要去異國他鄉工作等等。總之在短暫離別的時候,都會出生強烈的愛別離苦。尤其在車站、機場就能看到,親人或者戀人分開的時候,大家都會哭,都特別的難舍難分,心裏特別痛苦。這就是因爲彼此的心和心已經纏繞在一起了,就不想分開。愛得越深,就越是難以割舍。
以此類比臨終時的狀況,那時已經到了生死關頭,要永遠的訣別。那不是一年半載見不到,而是長劫都不會再相見了。你想想看,在這種時刻,人的心怎麼可能不留戀?想到從此之後再也見不到了,肯定是不願意離開。看看現在的狀況就知道,比如自己最愛的人平時在外地工作,只有過年的時候才能回到家鄉,合家團圓。剛回來的時候很開心,想到幾天後就要離開,當時可能不會特別難過。但是到了臨別之時,眷戀的心自然就現起了,那時會難以抑製的生起愛戀,特別不想跟他分開,是不是?或者自己平時認爲不是很執著的家人,突然之間去世了,你心裏也會非常難受,很長一段時間走不出哪種痛苦的狀態,對不對?可能自己也覺得奇怪,我平時不是很貪戀他,爲什麼離別會這麼難過?這就是由于心底還深深地埋藏著愛種子。只是平時沒發現,甚至還會認爲天天在一起生活挺煩的。但是一旦要面臨離別,在那個關鍵時刻,愛戀的心必定會顯發出來。所以,讓你現在想想臨終時的情況,你可能會覺得自己不會眷戀什麼人,應該能往生。但是,如果現在沒有以對治法斷除愛執,到時候愛戀之心必然會現行。那時候,所愛的家人就會成爲你往生的最大障緣。因爲自己的心絲毫沒有對治的力量,所以不得不在貪愛煩惱、輪回染業的牽引下繼續流轉生死,無法順利往生。
平時離愛,臨終無憂
因此,現在就要盡快解決自己心上的問題,不要讓愛執再加深了。如果不去對治,愛執必定會在心裏不斷地增長。這樣發展下去,情越來越厚,越來越濃。在你心裏,家人的感情成爲最重,淨業的勢力就很微弱了。到了臨終那一刻,你的心沒有時間作太多的選擇,不是此就是彼。如果你的心一直這麼戀著家庭,心裏就難以割舍。哪裏還會存著一份心去求生西方呢?
徹悟大師說:“當萬緣放下,一念單提。”要想成功往生,臨終的時候,就必須把世俗萬緣全部放下,只有這樣,一念阿彌陀佛才能提得起來,才能直接跟佛相應。否則,你的心如果放不下這些感情,已經緊緊地被纏縛住了,哪裏還能騰出一心,求生西方呢?想想看,平時都沒辦法斷掉執著,臨終的時候,你有能力一個反彈就超越這些情執嗎?平時都沒辦法一心念佛、求往生,臨終的時候,能拿得出那種真信切願嗎?一般人沒那麼大的根器,是根本做不到的。
所以,平時就要把這些處理好,臨終的時候才能沒有後患,才能自在往生。因此,現在就要把世間的感情看清楚,想明白,這樣才會往好的方向轉。世俗的情能夠淡一分,往生的心才會深一分,往生的把握才會增一分。
具體來說,首先最好能夠把對家人的世俗感情,轉化成法上的情義,不要以世俗的感情來打交道。否則在一起的時間越長,纏繞在心上的情就是越難以割舍。
而且要訓練自己的心,讓自己平時跟家人分別的時候就沒有貪戀。比如說,跟家人在一起幾十年,今天突然要離開一個月,看看你能不能斷然就走。如果你的心能夠不生眷戀,毫不猶豫地離開家人,臨終的時候才有可能發起直接求往生的心。如果你現在都是猶猶豫豫,難舍難分的,分開一個月都不願意,那麼,到臨終的時候能不憂惱,能斷然放下嗎?
這個問題大家現在就可以想想,如果此時此刻讓你做選擇,是馬上往生極樂世界,還是留下來陪家人。可能很多人會選擇後者。會認爲我的兒子還沒結婚,或者孫子還沒考大學,還有什麼事沒交代好……總之,心裏會想:往生雖然很好,但是我現在還不能走。要等到什麼什麼事都做完了再往生淨土。所以現在最好還是在這兒待著,跟我的丈夫、兒女們在一起,同時我還能好好念佛。或者幹脆認爲現在的生活挺好的,最好來世再做人,一家人繼續到一起,永遠不分開更好……如果你的心裏有這種想法,就說明心裏的貪戀執著太嚴重了。這樣往生的希望就會很渺茫。當然,如果你選擇前者,願意現在就往生,心裏能脫開這世界上的一切。無論是什麼人、事、物等等,全部能夠放下。管它家裏怎麼樣,孩子怎麼樣等等,我一切都不管了,就是一心念佛,趕緊求往生。這說明你的出離心還算可以,還有點往生的把握。(當然,這並不是叫你忽視現前的責任和義務。)
另外,可以看看自己平時念佛的時候,能不能把這些世俗的感情全部放下。平時能放得下,到臨終的時候才有希望放下。
比方說,作爲一個女人,最難放下的就是自己的兒女,心裏對于這方面的執著最重。那麼就要從這裏下手,首先心裏要明白,貪著兒女就是我往生的最大障礙。然後就要在這方面訓練,一點…
《往生之路 第十講》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