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生之路 第叁講
上節課講到,如果我們想在臨終時順利地往生,那就必須在平時做好充分的准備,也就是要時時提起往生極樂世界的心。能提起這種心的關鍵,總的來說就是時時憶念死亡無常。
因爲當你念死的時候,想到現在就要死了,就會覺得現在世間的一切事毫無意義,你就能提起馬上求生極樂世界的心。因爲極樂世界就是在死那一刻去的。所以你不必想別的,應當時刻憶念死亡無常,這樣會非常得力。印光大師曾經說過:要想不貪戀五欲,專注一心地念佛,也沒什麼奇特奧妙的方法,“但將一個死字,貼在額頭上,挂在眉毛上”,心自然能夠懇切,能夠與佛相應。
我們可以這樣想:生命是無常的,有可能今天就會死,說不定此刻就會死,而輪回又相當的可怕,死的時候我只有西方極樂世界可以去,那裏才是我真正的歸宿。所以我不能再掉以輕心,一定要提起信願,祈禱阿彌陀佛,臨終時一定要往生到極樂世界。應當這樣時時來訓練自己。
其實這個訓練也很簡單,並不複雜,就是要時時提起這個去極樂世界的念頭。因爲到臨終的時候,憑的就是一念對阿彌陀佛的信心和求生極樂世界的切願,有了這一念的信願之心,就能和阿彌陀佛相應,就會得到救度。否則到時候提不起這一念信願,就很難順利往生。所以說,不是到臨終的時候才想起我要死了,那時候恐怕已經來不及了。所以現在就要常常想到死,常常想死的時候我該怎麼辦?這樣一提起死,就能看清楚娑婆世界的事完全沒意義,全部可以放下,我就是要去極樂世界。
你常常這樣串習,到臨終的時候自然會生起求往生的心,不會想別的。所以說,從現在起就要時時警策自己,憶念死亡。這就是開始在爲臨終做准備,只要平時訓練好了,到臨終時馬上就能生起求往生的心。
那麼,具體該怎麼隨時警策自己呢?那就是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個階段,來串習相應的心念。今天我們就簡單講講,在日常生活中警策自心,以憶念死亡爲主,讓自己時時提起出離心——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的方法。
日落時警策
當太陽從東方升起的時候,你會覺得今天還有很長一段時間,能做很多的事。等到黃昏的時候,太陽向西方下落,你就會意識到這一天快結束了。這個時候,人們就會覺得,就像這西沈的太陽一樣,自己的生命最終也會完全隱沒。所以每當見到日落的時候,就應當想到無常,想到一定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西齋淨土詩》中也說到:“每到黃昏增善念,遙隨白日下長天。”意思就是,每當見到黃昏的景象,就會增加我的善念,會想到:人生短暫,雖然現在我還活著,但是這一世的境相很快就會消失,死亡很可能突然降臨。遠遠地看著太陽沈下,消失在遼闊的天際,想想自己往後的日子越來越少了,一定要爲死亡做好准備。像這樣,每次見到日落的時候,應當警策自己,抓緊時間修集往生極樂世界的資糧。
睡時警策
雪峰禅師說:“一盞孤燈照夜臺,上床脫了襪和鞋,叁魂七魄夢中去,未委明朝來不來。”這就是告訴我們,人的生命是無常的,今天晚上脫了腳上的鞋襪,不知道有多少人會死在床上。所以,每晚臨睡時要這樣想:很多人都是沒得什麼病,在沈睡中死的。如果我今天晚上一氣上不來,在睡覺時死了怎麼辦?這是很危險的。所以我一定要一心專注在阿彌陀佛上,專注在極樂世界上。
另外,這時還要觀察自己的心,可以這樣想:如果我今晚就死了,那麼我對這娑婆世界的人和事還有牽挂嗎?如果有重要的心事,就應當設法放下,因爲人有心事就死得不自在。如果有人事糾纏,就要及早解決,不然到臨終的時候,牽纏在心裏就麻煩了。如果對這世俗中的父母、兒女、嬌妻、財産等等這些放不下,那麼你的心就會被這些牽住、綁牢,就往生不了。所以要把這些全部看破,不再執著,心裏才會輕松。這樣心事了了,萬緣放下,就可以直接去極樂世界了。
或者可以這樣觀察:如果阿彌陀佛現在就來接我去極樂世界,那麼我要不要直接跟阿彌陀佛走?如果心裏沒有任何牽挂,能夠毫不猶豫地發起立即動身去極樂世界的心,那說明你的出離心還可以。如果自己還下不了這個決心,不想立即往生極樂世界,那就很危險了。說明你的出離心遠遠不夠,你還很留戀這個世間,你的心還是深深地紮在輪回裏面。而這種貪戀世間的心,就是你往生最大的障礙。
那麼,該怎麼解決呢?首先你一定要多了解因果,了解輪回中的種種苦,這樣你才能看清楚這個世間的過患。否則在你的心裏,世間是安樂的,是美好的,這樣就會成爲你心心念念留戀、貪執、放不下的地方,那就很危險。所以,你現在一定要反過來看清楚這一切的真相,要認識到家庭就是火宅,妻子是冤家,兒女是債主……看清楚後,還要隨時提起正念。以免明天晚上睡前還跟今天晚上一樣,有那麼多放不下的事。
所以平常就要警惕自己的心,對這個世間一定要逐漸地看淡、看破。我們都看過很多往生方面的傳記,有些往生的人,在世的時候是沒有文化的普通人。但是他們比一般人有智慧,知道對世間的耽著是往生極樂世界最大的障礙,所以他對世間上的人和事都能看得破,放得下。比如一個女人,最難放下的就是兒女,但這些成功往生的人到最後都能放下,因爲她知道貪著兒女障礙往生,所以平時就能想清楚、看得破,這就是有智慧的表現。但是一般人對這個世間的貪戀太深,所以到緊要關頭就放不下,就沒辦法往生。所以,如果自己也有這個問題,對世間有看不破、放不下的事,那就必須提前解決,否則到臨終的時候就會障礙你往生。
另外,也可以通過夢境來檢查自己的習氣。也就是說,每天早上醒來的時候,要檢查一下自己有沒有做跟往生極樂世界有關的夢。如果夢見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等等,或者夢見蓮花,這說明淨土的習氣已經很好。無論是夢到什麼與淨土相關的境相,你都要策勵自己更加精進,希望能得到更好的,這樣品位就可以升高。要這樣提醒自己不斷地進步。但是,如果夢到的都是娑婆世界的事,都是輪回世間的境相,就表明貪戀娑婆的心還很強。這樣就不行,說明淨土的習氣還差的遠。如果一年365天,沒有幾次能夢到有關淨土的境相,那你想想看,自己是真正想往生極樂世界的人嗎?這樣就必須策勵自己,一定要加緊用功。
晨起警策
通過晚上臨睡時的觀察,如果發現自己心上存在不能往生的因素,就要警策自己好好修行。否則一天天這樣過去,不去解決,這些問題不會無緣無故的消失,始終會留在你的心裏,障礙你往生。
所以要策勵自己,每天都實實在在地修集往生資糧,要在這方面下功夫。好比說農民,每天一早起來就要去種田,他知道在農忙的幾個月裏,一天不工作都不行,必須有這麼多的勞作,才會有收成。我們積累往生資糧也是這樣,必須每天腳踏實地的在信願行方面努力。如果每天都不用功,到臨終的時候也很難順利往生極樂世界。
《西齋淨土詩》中說:“須臾入海還飛上,頃刻升天又落西。”意思是說,太陽在很短的時間裏從海中升起,像一只金鳥一樣飛上天空,很快又落到了西方。這是告訴我們時間過得非常快,大好的時光瞬息之間就流逝了。所以一定要抓緊時間,投入到淨業的修持當中。
很多人對于世間法方面非常勤快,一點也不拖延,凡是五欲受用方面,絕對是刻不容緩,馬上就要去享用。但是對于佛法上的事總是推到一邊,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後天,這樣因循度日,最終必定道業難成。因爲成辦往生極樂世界的資糧靠的就是你這一生的努力。你要是不努力,一天天就這麼過去了。像這樣,很快一周、一月、一年就過去了。我們都能想到,一年到底有多長,想想去年好像就在昨天,再想想未來,也就只有幾十個這樣的日子,然後就結束了。而在這每一天裏面,你人生日曆上記下的淨業功課都是零蛋,這樣下去,到臨終的時候怎麼辦?最起碼你每天要在自己人生的日曆上寫下一半的淨業功課,這樣一生幾萬天下來,才不會覺得自己這輩子白活了。到臨終的時候才會有把握往生極樂世界,否則其他世間的事做得再多能有什麼用呢?
所以,一定要在這上面辨別清楚,要說服自己的心,這關系到未來生生世世的苦樂、關系到你的生死大事。這個問題一方面你要認識到,做世間的事都是在給自己製造苦因,就像吃毒藥一樣。你越貪著,做得越多,沈溺輪回的因就越多,前面等待自己的就只有漫無邊際的苦,不知道哪一天能結束。另一方面你要清楚地知道,如果能夠修持淨業資糧,哪怕念一聲佛號都有無量的價值。因爲最有意義的事莫過于成功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一往生就徹底了結了無量劫的惑業牽纏、無量劫的苦。所以我這一生最重要的事,就是沖出生死輪回,進入極樂世界。
另外,我們要看清楚這個世間的真相。《淨土詩》中說:“此界猶如魚少水,微生只似燕巢檐。”意思就是,這個世界上的人,就像一條魚放在少得可憐的水裏那樣,不可能活很長時間。而我們在世間做的那些小小的生計,就像燕子在屋檐下搭的巢一樣。幾個月後燕子就必須得飛走,所以巢搭得再好也沒什麼大的意義。
這就是告訴我們生命短暫,沒必要對這個世界上的事做很多長久的打算。尤其是我們要認識到,依靠暫時的因緣活在這個世界上,就像一只燕子偶爾停留在屋檐下那樣。所做的一切維持生活的事就像搭巢一樣,能維持生命就可以了,沒必要在世間的事業上花那麼多的心思,浪費那麼多的精力。
當今時代的人,由于從小熏習了很多錯誤的觀念,把自己看得過重,也把這個世界看得過于有意義。認爲隨著科技的發展,這個世界越來越美好,有必要做各種各樣的事來實現人生的價值。其實,這些都只不過是非理作意而已。就像詩中所說那樣,整個世界就是這麼一回事,…
《往生之路 第叁講》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