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頂禮法師!了知空性的人因爲對方方面面看得清楚,所以會花更多的時間利益衆生,但是每個衆生都有自己的業力,不可能僅僅依靠菩薩的幫助,就能得到什麼樣結果,還是要靠他自己才能解脫。我覺得好像《般若攝頌》說的“若執衆生痛苦想”,這是不對的。衆生有沒有福報與佛法結緣,是由于自己的業力,菩薩在這裏面可以起到什麼樣的作用呢?
生西法師答:菩薩不是執著衆生,執著衆生和了知空性去幫助他,這是兩回事情。雖然知道要做這件事,但是他在內心當中,知道它的本性是空性的,知道空性和不做是不一樣的。
菩薩的特點在于,他雖然知道一切萬法本空,但是幫助衆生的心是不會退失的。這方面的因緣來自于,第一個是前面我們講的智慧,因爲菩薩證悟了空性的智慧;第二個是他證悟空性之後,大悲心非常強烈,雖然一切萬法本來是空性的,但是衆生並沒有證悟,他的執著很重,所以菩薩發願接近他,爲他宣講很多的道理,逐漸逐漸引導他。菩薩接近衆生,他不一定馬上能夠把衆生怎麼樣,但是通過長時間的努力發願、回向和講法,逐漸地引導,影響衆生的心態,會令他從迷惑當中走出來。一方面是衆生自己要努力,這個努力來自于菩薩的幫助,他在旁邊直接協助,內心外緣兩方面具足之後,逐漸就可以幫助衆生解脫出來。
衆生之所以能和佛法結緣,一般來講,衆生本具如來藏,這個因緣是永遠不變的。雖然他本具如來藏,但是在迷惑的過程當中,自己沒辦法發現修學之道。在輪轉過程當中,他會不斷地在如來藏裏面産生善心,但是這種善心還不足以成爲他解脫的因緣。這時候一方面衆生自己具有如來藏的佛性,另一方面菩薩出現在他的身邊,逐漸逐漸的影響他,告訴他學佛方面的道理,讓他産生想要解脫的善心,內心當中的如來藏,再加上菩薩告訴的道理,會在他的內心當中,産生一個我要解脫,我可以成佛的善心,逐漸逐漸通過這方面的因緣,他就可以開始修行了。這並不是完全靠菩薩,也不是完全靠衆生,而是兩方面的因緣都要具足,才可以達到讓衆生逐漸發心學佛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