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六度”的度,因爲有了“空性”,才稱爲“度”嗎?

  問:頂禮法師!“六度”的度,因爲有了“空性”,才稱爲“度”嗎?不是因爲有了“菩提心”,才稱爲“度”嗎?那大小乘都有“空性”,爲什麼大乘有“六度”,小乘沒有“六度”呢?

  生西法師答:一方面講,到彼岸稱之爲度,六度之所以稱之爲“度”,能夠到彼岸,在《般若經》中講,是因爲它有了空性見解的緣故。“五度如盲,智慧如眼”,前五度像沒有眼根的盲人一樣,第六度智慧度就像眼睛一樣,可以引導他們趣向于目的地。所以很明顯,叁輪體空的空性可以稱之爲度。

  菩提心起不起作用呢?菩提心當然起作用。爲什麼說小乘的修法不能稱爲“度”呢?小乘自宗的觀點來講,他們也認爲有“六度”。但從大乘角度講,小乘沒有辦法真正到彼岸,到達不了究竟,菩提心是鑒別大小乘所謂六度的差別。

  小乘也有空性,爲什麼沒有六度?第一是小乘沒有菩提心,總體來講,沒有進入菩薩道,沒辦法到彼岸,無論從佛的彼岸來講,還是從初地菩薩的布施到彼岸、二地菩薩的持戒到彼岸來講,其實到彼岸這一點,小乘是沒辦法做到的。第二是空性,所謂小乘的空性,不是究竟的空性,只是人無我的空性。從空性的側面來講,也不究竟。雖然有一部分的空性,但是憑借這種空性,沒辦法到彼岸,也沒辦法攝持前五種善法的修法,趣向于成佛、初地菩薩的果位。雖然是空性,但是非常有限,不像大乘菩薩圓滿的空性。六度中智慧度的空性,就像《入中論》第六品當中所講的,是遠離四邊八戲的空性,這種空性小乘是沒有的。小乘雖然有空性,但是也沒辦法稱之爲六度的原因,就是這樣的。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