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江了,但這是“如果”。至少我們現在的坐的每一位,我們可以有堅貞不渝的愛國精神,但是不需要自殺。不管中國社會曾經怎樣,現在怎樣,未來會怎樣,我們都會好好成爲社會的正能量,這個很重要!
所以我們佛教不會形成現在的宗教極端主義。現在中國最怕的是什麼?宗教裏面産生的極端主義。宗教恐怖分子就是從極端主義裏誕生出來的。佛教倡導的是什麼呢?是中道思想。釋迦佛陀修行也是苦行六年。結果祂的同伴作瓶天子就在祂面前,彈著琴,然後一邊彈出優美的琴聲,一邊自言自語: 如果調琴,琴弦調得太松出不了音聲,琴弦如果調得太緊就容易折斷,唱著這個歌就走了。悉達多太子就得到啓發——修行、無意義的苦行會傷害身心,會讓自己的心靈不容易平和,放逸的生活也會讓我們遠離真理,這兩種都是不適合的。所以悉達多太子,六年不吃不喝,頭上鳥做窩,腿上青藤都把祂綁起來了。當悉達多太子聽到這歌得到啓發,起身到尼連禅河沐浴,受牧羊女的供養。作瓶天子其實就是文殊菩薩化現的。請問文殊菩薩家住哪兒,知道嗎?祂就住我們中國。文殊菩薩常住在東旦震土,常住在中國。中國人有智慧吧?中國人有智慧¬——文殊菩薩的弟子。所以我們佛教主張中道。人也是這樣,我們自己的修行是這樣,佛陀說:“無意之苦當遠離,如是行者可度世”。我們自己也是這樣,對他人也是秉持著理解,爲對方考慮,換位思考。什麼叫佛法?什麼叫佛性?我師父有一句話很簡單——“將心比心便是佛心”。我師父把經典總結出來。如果你自己去看叁藏十二部很難,所以祖師大德非常重要。我們佛教徒、出家人是佛法的傳承者,持有者,從兩千多年以來延續到今天不曾間斷的。所以師父這一句話,如果一個人能將心比心他還會走極端路線嗎?不會走極端路線。
這兩天微信上都看到一條消息——山東招遠肯德基裏面發生的兩個不認識的人因爲要電話把別人當場打死的事情,現在國家已經有解釋了:行凶的人是全能神的,全能神很早以前,九幾年的時候國家已經宣布它爲邪教了,這幾年一直在打擊。但是民間還是很多人在信仰它。現在每年我都有發現這些邪教勢頭,社會上每年都有這種勢頭。所以我覺得隨著我們佛教的弘揚,這股正能量,正的有了邪的就去了,因爲人都有信仰的需求,就好像人要喝水、要吃飯一樣,人都有這種基本需求。所以給他、我們能夠給予他正能量的信仰,就遏製了這些邪教的傳播。正因爲這樣,我們要響應國家黨中央的號召,要給國家幫忙,要輸出正能量。因爲佛教兩千多年來是被社會檢驗、被時間檢驗過的真理,祂造福人類,造福社會,確實是有效的。也讓我思考,應該怎麼樣去弘揚,但還是需要社會的理解,甚至也需要政府的支持。我心裏也有屈原的那份動力,我也想報效國家、造福人民。(大衆熱烈掌聲)我們佛弟子的這種情懷其實也是那樣一種,所謂大乘佛教就是一種敢于承擔、敢于奉獻的這種菩薩精神。其實大乘佛教自古以來,在我們中國大地上都是存在的,我們的師父就是這樣的典範。作爲我們師父的弟子,我們有時候學不像,只學到一點點。但是也需要社會的理解,各部門的支持。如果佛教衰敗了是國家之不幸,所以我們盡量地保持,我們佛教傳統的這樣一種味道,有純潔高尚的宗教的氛圍,有淨化心靈、沐浴身心的社會功能。我們來學習佛法的每一個人,在這裏充電,充好了之後,回到自己的家庭生活崗位,把這個正能量遍布在社會各個角落。這個是我們慧日寺所承擔的一個社會責任,也是我們每一個人學佛法的一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
今天涼快不涼快?(衆答:涼快)涼快啊,爲什麼這麼清涼知道嗎?因爲我們大家心中有佛。這兩天北方熱,北方爲什麼那麼熱?我們中華民族說人天相應,人天合一,我問大家:天和人有沒有關系?(衆答:有)有關系,人天本自相應啊!我們老百姓都過得比較有品味,心情都比較愉快,生命是正能量的,天地會不會也和順?會不會風調雨順?會啊!如果人心煩躁浮躁、人心暴力、人心不安,請問天地會怎麼樣?也會有反應。佛陀在經典裏都講都得很清楚。這兩天甯波這麼其樂融融,像北方有一些現象,北方那些大媽都帶著紅袖章上大街了,現在有一些地方形式還是給人比較壓抑的。我們要給社會製造一些和諧氣氛、安定氣氛,這個很重要。我們確實也要表態,作爲我們佛弟子,我們的信仰將是理性的。我們追求的是智慧,哪怕我們對人生有看法,我們也是以一種祥和的方法表述,拒絕任何暴力的手段,反對所有社會上的暴力,也反對所有的極端主義。這是我們可以這麼思考的,也是可以這麼表述的,但是我們的人生將是和平的。我叫“傳喜”,我心中的喜悅像不倒翁,這是我師父給我的任務,我師父在文殊菩薩的五臺山大白塔下,釋迦牟尼佛舍利塔面前,給我賜的“傳喜”。所以我心中保持歡喜是我的修法,傳播法喜是我的責任。所以不管是什麼考驗,我們都要做歡喜的不倒翁。要成爲社會正能量的傳播者,所以我們慧日寺的有緣者,都要秉持這樣一個理念。我們大家一起保持心中的法喜,一起做這個社會正能量的傳播者,那我們大家都叫傳喜。
這是我們果智法師他們帶來的鮮花,正好這兩種花是很有喻意。一個是百合花——代表和平。一個是康乃馨——代表健康。我們祝願所有的兒童們,都能身心健康的成長!祝願我們的社會,成爲我們兒童和平的世界!以鮮花來表述、來象征、來祝願,大家一起做我們中國夢。我覺得夢要做,我們習主席提的中國夢好不好。請問佛教傳到中國來是源自于什麼?就源自一個夢。什麼夢呢?漢明帝的一個夢。就是這場夢開啓了我們兩千年來的佛教文化。佛教的智慧造福著這一片土地人民,就源自一個夢。所以有時候夢很重要。我們要敢于做這樣的夢。
這段時間我都組織我們寺院的師父們在學習《寶王叁昧論》。《寶王叁昧論》是什麼一個論?請大家回去自己查一查,文字不多,請我們好好學習。《寶王叁昧論》非常好,做事不求順境,因爲逆境會讓我們更堅強;處人不求都能利我,交朋友不能想都能給我帶來什麼利益,我們交朋友要想我能給對方給予什麼利益。身體不求健康,爲什麼?一個人身體太健康了會驕傲、會放逸。所以修行要帶叁分病,所以這個就是一種思惟,以這個身體來鞭策我們修行。身體健康還是心靈健康兩個比起來,還是心靈健康更重要,有時候我們身體的健康會忘掉危機,會讓我們的心靈放逸。所以《寶王叁昧論》我覺得非常的好,對我們娑婆世界特別重要。
所以我在這邊也提倡大家學習《寶王叁昧論》,這是明朝的一位大師所寫的,也屬于念佛求願往生極樂世界的一個觀修。生在娑婆世界,“娑婆”是印度話,中國的意思叫“堪忍”,“堪忍”就是處處有逆境,處處有不如意,所以叫“不如意事常八九”。那我們要做什麼樣的人呢?有一個老人稱自己叫“一二”,我做人要常想那個“一二”的,不能想那個不如意常八九的事。如果想不如意的事,你會生活在一個負能量裏的。我們就珍惜守護著那個“一二”。所以《無量壽經》裏也講到,我們這個娑婆世界叫 “苦多樂少,喜暫憂長”,八個字,這是我師父告訴我的。祂說《無量壽經》的關鍵,描寫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的重要詞彙,整個《無量壽經》描寫我們娑婆世界,也是爲我們爲什麼要求願往生極樂世界,就這八個字——“苦多樂少,喜暫憂長”。所以人生應該有正確的選擇、人生方向,否則你押寶如果押在憂愁的裏面,那你人生一輩子就憂愁了;你押寶押在快樂裏,雖然短暫的快樂,但你押在那裏面,那你就中了,你就勝利了。所以我們學佛就是追求人生的終極目標。雖然從現實生活上看,學佛好像那麼不主流、不入流,學佛跟平時的生活的衣食住行,有關系嗎?但是學佛卻是我們生命當中最重要的,也就是我們短暫的人生幾十年,你抓住學佛這個題目了,你就抓住快樂了。你把握住這個機會,就會告別苦難。而且因爲你有了佛教的智慧,你在衣食住行當中,你在人生的旅途當中,所有的痛苦都會變成你生命的曆練和經驗,都會成爲我們生命的碩果;如果沒有佛教的智慧,甚至連快樂都會變成痛苦的因。
今天這個法會,又是“六一兒童節”、又是端午節。主題都非常大。我們今天就簡單地講,我們慢慢去思考。然後今天我們大家一起來慢慢地念儀軌。
翻開蒙山法本。“若人欲了之知,叁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這是諸佛的智慧所看的世界。從這個角度說,輪回、苦難,沒有自性,沒有堅固不變的。像世界,有低級狀態,有高級狀態。低級狀態、高級狀態是當局者迷。從高的世界、高級的智慧來看低級的狀態,說低級不是固定的低級,是衆生的一種偏見所形成的。包括我們的六道輪回,我們的地獄、餓鬼、畜生都是這個道理。所以我們要想真正的明白,真正的解脫,就是要從智慧上,智慧開了,那就不解而自脫了。所以我們首先要祈請十方叁寶威德冥加,從《大方廣佛華嚴經》當中,華嚴海會佛菩薩、一直到我們的本師釋迦佛陀、大悲觀世音菩薩、冥陽救苦地藏王菩薩、啓教阿難陀尊者。因爲施食法門的啓教是由阿難來啓教的,是由大悲觀音菩薩顯現的焰口。
接下來大家虔誠地皈依叁寶。學佛,皈依是入門、是標志,所以世界上遊客、香客,但是更進一步呢?皈依叁寶就成爲佛弟子、佛教徒。“返照回光、何地不樂邦。”我們叁聖殿兩邊的對聯就是這麼寫的。“若能色相俱空,何須別求西天。”請問西方極樂世界在哪裏?在覺悟者的果地。覺悟,想回光返照,回頭是岸,極樂世界就在那裏;如果不想回頭,那苦海就無邊,極樂也是我們的彼岸。
本來佛法是不可分的。所以希望在座的也給我們證明,弘揚佛法、而且漢傳佛教的這樣一種傳承,最正宗不過的漢傳佛教。我們焰口是什麼?放焰口是什麼?焰口就是火焰的焰,那衆生是靠什麼吃的,知道嗎?就靠這個煙,就靠嗅食。這個施食啊,法會也可以,蒙山也可以,焰口也可以。今天法會功德圓滿!阿彌陀佛!
《緬懷祖先 發揚中華傳統文化——端午蒙山施食法會》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