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聖者言教 第十叁課(十七)聞思通達方便實修轉變內心

  聖者言教 第十叁課(十七)聞思通達方便實修轉變內心

  現前有很多漢族弟子在求成熟口訣法,我想,在圓滿獲得成熟口訣法的傳承之後,更重要的是修成熟口訣法。

  近兩年,我們細致傳講了《勝乘獅吼妙音》。這部教言是我等曆代傳承祖師堪布昂瓊著述的,從甯提派的角度講解了整個竅訣法的修行過程。我們知道,亞青寺秉承了甯提和龍薩兩個傳承,龍薩派成熟口訣法在勝觀以前,寂止稍微多一些,進入勝觀以後,龍薩和甯提的修法完全一如,沒有絲毫之差異。所以,在導師面前聽聞成熟口訣法的弟子們,無論聽受的是甯提派還是龍薩派,希望都能多看看《勝乘獅吼妙音》,這樣你對成熟口訣法的了解可能更圓滿一些。

  《勝乘獅吼妙音》在文字上有非常詳細的解釋,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修行方法和最終結論。但若將理解僅僅停留在文字之上而不作修行,我們得到的最多是伺察意之見解,站在禅宗的立場上,就是文字般若,所以在修的過程中,還是要一步一步修。

  對于沒有求過成熟口訣法的弟子,暫時不要閱讀《勝乘獅吼妙音》,因爲在不具備相應見解、根機的情況下,即便閱讀,對于修行也沒有什麼意義,而且還會違犯共道密乘十四條根本誓言的第七條——非器非熟庸俗前,若傳密法違七條。當然已經求過成熟口訣法的弟子,還是應該多看看。

  有些正在求成熟口訣法的弟子,表達能力非常好,無論是自己悟出來的見解還是修行之方便,都理解得非常圓滿。當然一方面來源于導師的引導,乃至弟子的智慧等多方面條件很成熟,另一方面可能來源于平常看書很多。但要記住的是,我們看書不是爲了得到一個結論,而是爲了通達修行之方便。最近講法一直強調聞思的重要性,而且我也讓修成熟口訣法的弟子多閱讀一些教言,但閱讀不是去記住它的結果,因爲這個結果需要靠自己去修、去悟。若僅僅從文字上了解結果,即便你的口才有多好,你的心相續永遠是凡夫。我們現前如是修行的目的,是爲了把自己的凡夫之心轉變成聖者,但最終能不能改變,完全取決于自己的修行,而不是你對文字的了解。依靠文字推理出來的見解即便多麼豐富,還是有很多漏洞。所以有些求學成熟口訣法的信衆常有這樣的疑問:“爲什麼我在學習理論的時候好像很通達,但一到實修的時候,總覺得還是有些疑問?”這就是文字了知的局限性。

  比如我們在講法中常常會講解禅定的逆緣——八識。問問自己,什麼是第八識阿賴耶識?什麼是前五根識?什麼是第六識意識?什麼是第七識末那識?有時候由于修法粗糙的緣故,對逆緣的感覺都不是很細致,更談不上對順緣的認識了。舉個例子,對于第六識耽著,我們會用各式各樣的名稱樹立,有時候叫耽著,有時候叫執著,有時候叫了知,有時候叫明了。那問問自己,第六識的了知和第七識末那識的了知,在感覺上有什麼區別?可不能用文字掩蓋它,說一個是耽著、一個是分別。比如我們看到花的當下,知道是花,叫做了知花、耽著花。那了知和耽著之間的差異是什麼?兩者之間有區別嗎?若有區別,這種感覺區別是什麼?這些都要細致一點。雖然八識不是我們追求的目標,但要創造很好的順緣,必須先認識逆緣、斷除逆緣,否則要清淨赤裸順緣是不現實的。

  總之,無論是在高原求法的弟子,還是在漢地修行的居士,在圓滿聞思之後,踏實、細致的修行不可或缺。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