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圣者言教 第十三课(十七)闻思通达方便实修转变内心

  圣者言教 第十三课(十七)闻思通达方便实修转变内心

  现前有很多汉族弟子在求成熟口诀法,我想,在圆满获得成熟口诀法的传承之后,更重要的是修成熟口诀法。

  近两年,我们细致传讲了《胜乘狮吼妙音》。这部教言是我等历代传承祖师堪布昂琼著述的,从宁提派的角度讲解了整个窍诀法的修行过程。我们知道,亚青寺秉承了宁提和龙萨两个传承,龙萨派成熟口诀法在胜观以前,寂止稍微多一些,进入胜观以后,龙萨和宁提的修法完全一如,没有丝毫之差异。所以,在导师面前听闻成熟口诀法的弟子们,无论听受的是宁提派还是龙萨派,希望都能多看看《胜乘狮吼妙音》,这样你对成熟口诀法的了解可能更圆满一些。

  《胜乘狮吼妙音》在文字上有非常详细的解释,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修行方法和最终结论。但若将理解仅仅停留在文字之上而不作修行,我们得到的最多是伺察意之见解,站在禅宗的立场上,就是文字般若,所以在修的过程中,还是要一步一步修。

  对于没有求过成熟口诀法的弟子,暂时不要阅读《胜乘狮吼妙音》,因为在不具备相应见解、根机的情况下,即便阅读,对于修行也没有什么意义,而且还会违犯共道密乘十四条根本誓言的第七条——非器非熟庸俗前,若传密法违七条。当然已经求过成熟口诀法的弟子,还是应该多看看。

  有些正在求成熟口诀法的弟子,表达能力非常好,无论是自己悟出来的见解还是修行之方便,都理解得非常圆满。当然一方面来源于导师的引导,乃至弟子的智慧等多方面条件很成熟,另一方面可能来源于平常看书很多。但要记住的是,我们看书不是为了得到一个结论,而是为了通达修行之方便。最近讲法一直强调闻思的重要性,而且我也让修成熟口诀法的弟子多阅读一些教言,但阅读不是去记住它的结果,因为这个结果需要靠自己去修、去悟。若仅仅从文字上了解结果,即便你的口才有多好,你的心相续永远是凡夫。我们现前如是修行的目的,是为了把自己的凡夫之心转变成圣者,但最终能不能改变,完全取决于自己的修行,而不是你对文字的了解。依靠文字推理出来的见解即便多么丰富,还是有很多漏洞。所以有些求学成熟口诀法的信众常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我在学习理论的时候好像很通达,但一到实修的时候,总觉得还是有些疑问?”这就是文字了知的局限性。

  比如我们在讲法中常常会讲解禅定的逆缘——八识。问问自己,什么是第八识阿赖耶识?什么是前五根识?什么是第六识意识?什么是第七识末那识?有时候由于修法粗糙的缘故,对逆缘的感觉都不是很细致,更谈不上对顺缘的认识了。举个例子,对于第六识耽著,我们会用各式各样的名称树立,有时候叫耽著,有时候叫执著,有时候叫了知,有时候叫明了。那问问自己,第六识的了知和第七识末那识的了知,在感觉上有什么区别?可不能用文字掩盖它,说一个是耽著、一个是分别。比如我们看到花的当下,知道是花,叫做了知花、耽著花。那了知和耽著之间的差异是什么?两者之间有区别吗?若有区别,这种感觉区别是什么?这些都要细致一点。虽然八识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但要创造很好的顺缘,必须先认识逆缘、断除逆缘,否则要清净赤裸顺缘是不现实的。

  总之,无论是在高原求法的弟子,还是在汉地修行的居士,在圆满闻思之后,踏实、细致的修行不可或缺。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