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法與大圓滿法略講
爲修持成佛要發殊勝菩提心!
爲度化一切父母衆生要發誓修持成佛!
爲早日圓成佛道要精進認真聞思修行!
今天給大家簡單地介紹一下淨土與大圓滿法。淨土與大圓滿法,是上師如意寶在一生中主要弘揚的兩個法門。淨土法是臨終往生的方法,大圓滿法是即生成佛的方法。其實法門有很多,但這兩個法門對末法時期的衆生來說是最殊勝的,末法時期的衆生就要靠這些方便法門解脫、成就。
所謂衆生的根基,其中的信根是指信心。末法時期的衆生主要靠信心成就,不是靠定根等成就,那些非常難。現在和以前不一樣,以前的人求法的心特別迫切,求到以後都非常刻苦,利用幾十年的時間在山洞或森林裏修行,最後才成就的。沒有舒舒服服、輕輕松松成就的。但末法時期的衆生是不可能那樣修行的。
信心是成就唯一的途徑。爲什麼說淨土與大圓滿法對末法時期的衆生來說最有緣分,最殊勝呢?就是指這個。現在修其他法門非常難,無論是顯宗還是密宗,都非常複雜,過程也非常漫長,末法時期的衆生壽命非常短,又非常懈怠。哪有這個精力,哪有這種精進?
淨土法屬于大乘波羅蜜乘,大圓滿屬于大乘金剛乘。淨土法爲什麼這麼方便和殊勝呢?主要靠阿彌陀佛非常殊勝的願力,而不是靠自力。大圓滿法是捷徑道,若是具足信心,見性、成就非常容易。因爲它是果爲道用,而不是道爲道用,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它是靠信心成就的,修行者要對大圓滿法有特別大的信心。
末法時期的衆生比較懈怠,這兩個法門與我們最相應,但是要靠信心。其實所謂的根基主要指的是信心,信心是根本。信心有多大,成就有多大;信心有多大,加持有多大。
上師如意寶一生當中主要弘揚的是這兩個法門,我們作爲上師如意寶的追隨者,作爲他老人家的弟子,也是弘揚這兩個法門。這兩個法門都是方便法門,都是比較容易成就,容易學修的法門。
這兩個法門也有修持的方法,大家是修淨土法還是修大圓滿法,可以選擇。可以先修往生法,對往生有把握了,再修大圓滿法;也可以專修淨土法;也可以專修大圓滿法。
我們設有淨土班,學修內容爲往生四因和叁想破瓦法。我們講的淨土法是藏傳淨土法,即往生四因。我們現在修的《極樂願文》是《阿彌陀經》的內容。《阿彌陀經》屬于大乘顯宗經典,講往生四因,即明觀福田、積資淨障、發菩提心和回向發願往生。此外,還有破瓦法,破瓦法有法身破瓦法、報身破瓦法、化身破瓦法、超度破瓦法和叁想破瓦法。我們現在學修的是叁想破瓦法。
首先講往生四因。第一個是明觀福田,就是心裏觀想、憶念西方極樂世界和阿彌陀佛,但這個不是最重要的,它只是所依。最重要的是發菩提心和積資淨障。我們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要先發願行菩提心:爲了度化衆生,我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然後乘願再來,度化衆生。
現在很多念佛人,還有其他求生淨土的人,沒有發菩提心,說什麼:“人間太苦了,輪回太苦了,我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再也不回來了……”有這種想法,說明沒有發心。覺得人間太苦了,輪回太苦了,想到西方極樂世界享受。不能這樣!
首先要發菩提心,不發菩提心是不能往生的。願菩提心是爲了度化衆生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到了西方極樂世界,獲得了阿彌陀佛的授記,然後再來度化衆生,就有力量了。這個時候就不是凡夫了,就有能力了。行菩提心是爲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要修持往生四因,也可以說要積資淨障。積資淨障就是積累資糧、淨除業障。
積資淨障是因,發菩提心是助緣。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因是積資淨障,願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無論是因還是願,都不能離開菩提心,菩提心是一個助緣。這是很重要的。
阿彌陀佛已經發願了,一定會接引你,但若是自己不肯去,阿彌陀佛也沒辦法,所以要發願,而且願要非常真誠。若是腳踏兩只船,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還放不下世間的瑣事、福報、家人、兒女、財産等,就不能往生。要發願,還要真誠,你的願和阿彌陀佛的願相應了,才能得到接引,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現在有帶業往生的說法。帶業往生就是業障沒有徹底清淨,但是通過自己的善根,主要是通過自己的願,也許能往生。面見阿彌陀佛的同時,業障就清淨了。所以還是要積累資糧,淨除業障,這是因。
叁想破瓦法屬于密宗的方法,顯宗沒有這樣的方法。它是蓮花生大師特有的法門。蓮師講過:通過修行成就的法誰都有,不通過修行成就的法只有我有。這就是指叁想破瓦法。若是具足信心,成就叁想破瓦法太簡單、太容易了;跟其他法門比,叁想破瓦法太簡單了、太容易了。
叁想就是一心一意將西方極樂世界爲去處想(要去的地方),中脈爲道路想,神識(心)爲遊客想。這裏的含義非常深。
爲什麼西方極樂世界爲去處想?因爲已經有出離心、菩提心了。心爲遊客想,也是放下了的意思,否則怎麼做遊客?身體是旅店,神識是遊客,這是通過比喻來說明,都是要放下的。
放下很重要。我們講往生四因時也是如此,爲什麼要發願?爲什麼願要真誠?講的也是放下,放下世間的瑣事,放下世間的福報。即使你放不下,臨終的時候也必須要離開,沒辦法,還不如放下,這樣心裏就沒有負擔,沒有障礙了,多好。即使放不下也無濟于事,該離開時還要離開,該舍棄的時候還要舍棄。如果到時候放不下,也無法帶走這一切。心裏放不下,這是解脫、往生的障礙,也是一種痛苦。講放下是這個意思。
然後觀中脈,實際中脈代表的也是緣起性空的真理。中脈是特別端直的,端直是代表不落邪道,不落邊的意思。不落邊就是大空性。我們講“中觀”也是大空性的意思。這裏的“中脈”有“中”,中觀也有“中”,中是不墮落任何一邊的意思。
中脈爲道路想,神識爲遊客想,西方極樂世界爲去處想,這是叁想破瓦法,通過儀軌往生的方法。
往生四因的修法和叁想破瓦法都屬于淨土法,即臨終往生的方法。人到死時,即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需要叁想破瓦法。也許有人會想:我活著的時候,叁想破瓦法與我的生活,工作沒有關系。其實是有關系的,修叁想破瓦法,或修往生四因,都是佛法。你學修佛法只會給你帶來快樂,帶來幸福。所以,這是人活得輕松、快樂、幸福的一種方法。活得輕松,死時才能安詳。
叁想破瓦法說的是臨終時要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要發這樣的心,這樣的願。這也是教你放下的一種方法。若是你真正發出了這個心,這個願,你自然就活得輕松自在了,你自然就把物質或者世間暫時的利益看淡了,放下了。若是不發這樣的心,這樣的願,到時候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很多人一聽說這是臨終往生的方法,就認爲:“這與我沒有太大的關系,我活著的時候只想獲得輕松自在……”其實,若是你真正發心了,或是真正修持了這些方法,你活著的時候就能獲得輕松,獲得自在,這也是一種放下的方法。通過這些方法讓你放下,如果直接讓你放下,你能放得下嗎?
之所以說“有一個世界叫西方極樂世界,那個地方特別美,你臨終的時候可以到那個地方”,這是佛度化衆生的一種善巧。你活著的時候要想修行,就修學這些方法。但是,很多人沒有這樣的目標。所以,心發不出來。
每個人的根基不同,也有讓他放下他就能放下的人,也有一下子就放下的人。但是有些人放不下,那麼就要用這種方法讓他學會放下。
我整理出來的第一本書是《淨土與大圓滿法》,爲什麼起這個名字?因爲裏面有淨土與大圓滿法兩種修持方法,也可以說有兩種法門。
大圓滿法是即身成佛的方法,是隨時讓你見性成佛的方法。對于根基非常好的上上根基的人來說,可以直接告訴他心之自性——心性,也可以說直接讓他明白本來面目。
通過一些竅訣,讓你的相續成熟了。通過很深厚的善根及緣分、福報,直接讓你認識本面,讓你在本面中安住,你直接就和普賢王如來等同了。但是,我們的相續還沒有成熟到這種程度,一些因緣還沒有完全到位,所以還需要有加行引導。
大圓滿分加行引導和正行引導兩個階段。加行引導包括九個加行(四外加行和五內加行),通過四外加行的學修讓自己産生出離心,然後通過五內加行的皈依、發心讓自己發出菩提心,除障法、曼茶羅及上師瑜伽是成就大圓滿的要訣。這都是加行引導的內容。
我們設有淨土班和加行班,現在我們正在學加行即大圓滿加行,這是前行引導的內容。加行班又分爲兩個班:一年期加行班和叁年期加行班。一年期加行班以聞思爲主,就像探路,看地圖一樣,要先了解路況,掌握這些方法,然後再進一步學修叁年期加行班。如果什麼也不知道,什麼方法也沒有掌握,直接修還是不太如法。
叁年期加行班每個加行至少要觀修一百座。因爲這是真正上路,開始走了。若是認真學修,基本上叁年就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叁年期加行學修完了,可以進入正行班,修大圓滿正行,目前還沒有開這個正行班。
現在已經是末法時期了,現在不傳大圓滿正行什麼時候傳啊?因爲釋迦牟尼佛的教法快要隱沒了,和以前不一樣了,現在若是公開傳講,也許沒有以前那麼殊勝。以前百分之百的人都能成就,現在有百分之十,百分之二十的人能成就也行啊,因爲來不及了,所以要公開傳。
但是,傳之前要先修加行,這是我們傳承的要求,對衆生來說,這也是非常必要的。正行又分正行的前行,正行的正行。正行的前行也分共同與不共同。
現在我們所學的叁特加行,是大圓滿正行的共同加行。身要訣——毗盧七座,語要訣——九節佛風,心要訣——“拆毀心房”之竅訣,講的是大空性的真理。這些都是與顯宗和外密共同的。
大圓滿是將萬法抉擇爲心,心…
《淨土法與大圓滿法略講》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