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中觀根本慧論》講記(31)觀成壞品

  《中觀根本慧論》講記(31)觀成壞品

  爲修持成佛要發殊勝菩提心!

  爲度化一切父母衆生要發誓修持成佛!

  爲早日圓成佛道要精進認真聞思修行! 

  

    丁二十一(觀成壞品) 分二:一、經部關聯;二、品關聯。

    

    戊一、經部關聯:

  

  佛陀在經中講:“色法無生亦無滅,受想行識亦複如是”等等,宣說了無有成壞的道理。“壞”是壞滅,“成”是形成。我們經常講,內情衆生不離生老病死,外器世界不離成住壞空。前面已經把生死抉擇爲空性了,生死不存在,生老也就不存在,這樣生老病死都不是實有。

  

  今天主要講成和壞。生成和壞滅也是空的,不是實有的。然後成和壞、住和空也就不存在了。佛經中講生死不存在,實際上講得也就是成壞不存在這個道理。生死不是實有,成壞不是實有,是空的。本品裏講的也是這個道理,這就是經部關聯。

    

    戊二、品關聯:

  

  有些人會這樣想,前面已經講了時(過去時、現在時、未來時)、因和果的存在。因爲苗芽在冬季毀滅,夏天生長等緣故,所以時間是成壞的因。因爲苗芽在冬天的時候毀滅,在夏天的時候生成,因此有生成、有毀壞,所以時間、因果應該是存在的。若是時間、因和果不存在,成壞也應該不存在。因爲成壞存在,所以時間、因果也應該存在。此品要說明“成壞是實有的”這種說法是不合理的。

  

  此品分二:一、宣說能害自性存在之理;二、遮破存在之能立。

  

    己一(宣說能害自性存在之理)分五:一、以觀察俱成不成而破;二、以觀察是否滅盡而破;叁、以觀察能依所依而破;四、以觀察是否空性而破;五、以觀察一異而破。

    

    庚一(以觀察俱成不成而破)分叁:一、宣說立宗;二、陳述理由;叁、攝義。

    

    辛一、宣說立宗:

    

    離成及共成,是中無有壞;  

    離壞及共壞,是中亦無成。

  

  “離成及共成,是中無有壞”:“成”是生成,“共”是共同存在,“離”是不共同存在。無論是和生成不共同存在或者共同存在,壞滅都不存在。壞滅和生成,共同(一起)不存在,不共同(分開)也不存在。

  

  “離壞及共壞,是中亦無成”:壞滅存在的時候,生成就不存在,不能成立。同一時間不存在生成,不同時間也不存在生成。

  

  生成和壞滅,共同(一起)不存在,不共同(分開)也不存在。“共同”可以理解爲同一時間,“不共同”可以理解爲不同時間。同一時間存在是不合理的,不同時間存在也是不合理的。壞滅和生成一起不存在,不一起也不存在,離開生成也不存在壞滅。生成也好,壞滅也好,統統都是不存在的。這是立宗。

  

    辛二、陳述理由:

    

    若離于成者,雲何而有壞?  

    如離生有死,是事則不然。

  

  “若離于成者,雲何而有壞”:若離開生成,沒有生成,怎麼會有毀壞呢?有生成才有壞滅,沒有生成怎麼能有壞滅呢?

  

  “如離生有死,是事則不然”:如同離開出生就沒有死亡,沒有出生就沒有死亡。因爲石女的兒子沒有出生,所以他沒有死亡。沒有出生就沒有死亡,沒有生就沒有死。沒有生卻有死,這種說法是不合理的。同樣,沒有生成只有壞滅,這也是不合理的。

    

    成壞共有者,雲何有成壞?  

    如世間生死,一時則不然。

  

  “成壞共有者,雲何有成壞”:生成和壞滅共有,即在同一時間二者都存在。在同一時間裏,怎麼能有生成和壞滅呢?在一個時間裏,在一個事物上,怎麼能又是生成又是壞滅呢?這二者是相違法。比如說黑暗和光明,在同一空間、同一時間又是黑暗又是光明,這是不合理的,因爲這兩個是相違法,不能在同一個地方,同一個時間裏存在。有光明肯定沒有黑暗,有黑暗肯定沒有光明。

  

  生成和壞滅也是一樣。某種事情也好,某種物質也好,在同一時間裏或者是生成,或者是壞滅,不可能又是生成,又是壞滅。生成是有,壞滅是沒有。有和沒有,這兩個是相矛盾的。

  

  “如世間生死,一時則不然”:在同一時間有生有死,如某衆生在同一時間又是生又是死,這種說法是不合理的。若是生,肯定不是死;若是死,肯定不是生。出生不是死亡,死亡不是出生,因此這種說法不合理,不可能有這種情況。同樣,在同一時間裏既是生成,又是壞滅,這種說法是不合理的,也是不可能的。

  

    若離于壞者,雲何當有成?

    無常未曾有,不在諸法時?

  

  “若離于壞者,雲何當有成”:若離開壞滅,怎麼能有生成呢?

  

  “無常未曾有,不在諸法時”:因爲生成是某法生成,一切法離不開無常。一切法都是一生就滅,一生就滅是什麼意思?生滅是一體的,又是生又是滅,生即是滅,滅即是生,這是超越的。這樣,我們世俗間的生滅就沒有了,這叫空性。一切法都是無常,一生就滅,沒有不壞滅法。

  

  離開壞滅就不會有生成。若是沒有壞滅,只有生成,或者就永遠有,或者就永遠沒有,或者就永遠存在,或者就永遠不存在,恒常的,這是常邊。

  

    壞成共有者,雲何有壞成?

    如世間生死,一時則不然。

    

  前面講的是壞,這裏講的是成,因此與前文不一樣,不沖突。成和壞、生成和壞滅不能共有,即不能同時存在。如同生死不能同時存在,不能生的同時又是死。

  

  這種說法是不合理的,如同世間的出生與死亡不可能同時共存一樣,生成與壞滅的共存又怎麼可能存在呢?

  

    辛叁、攝義:

    

    成壞共無成,離亦無有成。

    是二俱不可,雲何當有成?

  

  生成和壞滅共同存在,這樣的情況下不能有生成。生成和壞滅不共同存在,這樣的情況下也不會有生成。既然二者都不可成立,“雲何當有成?”壞滅也是如此。

  

    庚二、以觀察是否滅盡而破:

    

    盡則無有成,不盡亦無成;  

    盡則無有壞,不盡亦無壞。

  

  “盡則無有成”:原本存在的本體已經滅盡,既然已經滅盡了,就不能有生成。滅盡是實有,若是實實在在的滅盡,就不能再有生成。如果再有生成,這個滅盡就不是實有,不是實實在在的滅盡。滅盡是實有,主要是強調這個。若是明白了這一點,別的都能明白。只要是實成的法,就是這樣。實成法是獨有的,是不能有變化的。滅盡是實有的,就不能有生成,這個狀態不能發生變化,一旦變化了,就不是實成了。

  

  “不盡亦無成”:若是滅盡了,就不應該存在生成。若是不滅盡,就更不能有生成。什麼是不滅盡?它的本體還繼續駐存,還沒有滅。所謂生成,是以前沒有而現在有的。若是不滅盡,不滅盡的狀態不能變,它不能有新的生成。

  

  “盡則無有壞,不盡亦無壞”:剛才是講成,現在是講壞(壞滅)。同樣,若是本體已經滅盡了,就不能再滅盡。已經滅盡了,若還要壞滅,那就要無窮地壞滅。沒有滅盡的不是滅盡,那怎麼壞滅呢?因爲它是不滅盡的狀態,而壞滅是滅盡的一個狀態,所以,它更不能有壞滅。

  

  這是觀察是否滅盡而破。

  

    庚叁、以觀察能依所依而破:

    

    若當離于法,則無有成壞。

    若離于成壞,是亦無有法。

  

  對方提出:生成和壞滅是存在的,因爲其二者所依的法存在的緣故,這個“法”就是實有法。他們的理由不正確,這裏不能說明這件事。因爲實有法靠成壞,成壞觀待這個實有法。若是有法,就有成壞,有成壞才有法。若是沒有成沒有壞,哪來的法?

  

  “若當離于法,則無有成壞”:若離開法,則無有成壞。

  

  “若離于成壞,是亦無有法”:沒有成壞(生成和壞滅),哪來的法?沒有法。

  

    庚四、以觀察是否空性而破:

  

    若法性空者,誰當有成壞?  

    若性不空者,亦無有成壞。

  

  無論該法是空性的法或不是空性的法,如果成壞存在,生成與壞滅這兩種情況都不合理。只有這兩種情況,但這兩種情況都是不合理的。

  

  首先,如果該法是空性法,則其不應該存在生成與壞滅,如同虛空一般。這個“空”是實有的空——單空,單空如虛空。虛空沒有成壞。虛空沒有生成,也沒有壞滅。同樣,若該法本性是空,那就如同虛空,它不能有生成和壞滅這種法相。

  

  如果該法不是空性,則既不應該往他法轉變,也不存在觀待,所以也不應該存在生成和壞滅。因爲什麼呢?因爲不是空性就是實成,實成就更不能觀待,更不能轉變,不能有變化。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也不應該有生成和壞滅。

  

  空性不能有成壞,不是空性更不能有成壞。

  

    庚五、以觀察一異而破:

    

    成壞若一者,是事則不然;  

    成壞若異者,是事亦不然。

  

  “成壞若一者,是事則不然”:生成和壞滅若是一體,這樣不合理。生成和壞滅就如同光明和黑暗一樣,怎麼能是一體呢?若生成和壞滅能成爲一體,那光明和黑暗也能成爲一體。因爲這兩個本體是互違的,生成和壞滅的本體是互違的,如同光明和黑暗一樣,所以不能成爲一體。

  

  “成壞若異者,是事亦不然”:成壞若是異體(他體),也是不合理的。異體法必須以互不觀待的方式得到,而事實並非如此的緣故。若生成和壞滅都是實有,都是他體,則二者不能有前後,更不能是觀…

《《中觀根本慧論》講記(31)觀成壞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