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观根本慧论》讲记(31)观成坏品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丁二十一(观成坏品) 分二:一、经部关联;二、品关联。
戊一、经部关联:
佛陀在经中讲:“色法无生亦无灭,受想行识亦复如是”等等,宣说了无有成坏的道理。“坏”是坏灭,“成”是形成。我们经常讲,内情众生不离生老病死,外器世界不离成住坏空。前面已经把生死抉择为空性了,生死不存在,生老也就不存在,这样生老病死都不是实有。
今天主要讲成和坏。生成和坏灭也是空的,不是实有的。然后成和坏、住和空也就不存在了。佛经中讲生死不存在,实际上讲得也就是成坏不存在这个道理。生死不是实有,成坏不是实有,是空的。本品里讲的也是这个道理,这就是经部关联。
戊二、品关联:
有些人会这样想,前面已经讲了时(过去时、现在时、未来时)、因和果的存在。因为苗芽在冬季毁灭,夏天生长等缘故,所以时间是成坏的因。因为苗芽在冬天的时候毁灭,在夏天的时候生成,因此有生成、有毁坏,所以时间、因果应该是存在的。若是时间、因和果不存在,成坏也应该不存在。因为成坏存在,所以时间、因果也应该存在。此品要说明“成坏是实有的”这种说法是不合理的。
此品分二:一、宣说能害自性存在之理;二、遮破存在之能立。
己一(宣说能害自性存在之理)分五:一、以观察俱成不成而破;二、以观察是否灭尽而破;三、以观察能依所依而破;四、以观察是否空性而破;五、以观察一异而破。
庚一(以观察俱成不成而破)分三:一、宣说立宗;二、陈述理由;三、摄义。
辛一、宣说立宗:
离成及共成,是中无有坏;
离坏及共坏,是中亦无成。
“离成及共成,是中无有坏”:“成”是生成,“共”是共同存在,“离”是不共同存在。无论是和生成不共同存在或者共同存在,坏灭都不存在。坏灭和生成,共同(一起)不存在,不共同(分开)也不存在。
“离坏及共坏,是中亦无成”:坏灭存在的时候,生成就不存在,不能成立。同一时间不存在生成,不同时间也不存在生成。
生成和坏灭,共同(一起)不存在,不共同(分开)也不存在。“共同”可以理解为同一时间,“不共同”可以理解为不同时间。同一时间存在是不合理的,不同时间存在也是不合理的。坏灭和生成一起不存在,不一起也不存在,离开生成也不存在坏灭。生成也好,坏灭也好,统统都是不存在的。这是立宗。
辛二、陈述理由:
若离于成者,云何而有坏?
如离生有死,是事则不然。
“若离于成者,云何而有坏”:若离开生成,没有生成,怎么会有毁坏呢?有生成才有坏灭,没有生成怎么能有坏灭呢?
“如离生有死,是事则不然”:如同离开出生就没有死亡,没有出生就没有死亡。因为石女的儿子没有出生,所以他没有死亡。没有出生就没有死亡,没有生就没有死。没有生却有死,这种说法是不合理的。同样,没有生成只有坏灭,这也是不合理的。
成坏共有者,云何有成坏?
如世间生死,一时则不然。
“成坏共有者,云何有成坏”:生成和坏灭共有,即在同一时间二者都存在。在同一时间里,怎么能有生成和坏灭呢?在一个时间里,在一个事物上,怎么能又是生成又是坏灭呢?这二者是相违法。比如说黑暗和光明,在同一空间、同一时间又是黑暗又是光明,这是不合理的,因为这两个是相违法,不能在同一个地方,同一个时间里存在。有光明肯定没有黑暗,有黑暗肯定没有光明。
生成和坏灭也是一样。某种事情也好,某种物质也好,在同一时间里或者是生成,或者是坏灭,不可能又是生成,又是坏灭。生成是有,坏灭是没有。有和没有,这两个是相矛盾的。
“如世间生死,一时则不然”:在同一时间有生有死,如某众生在同一时间又是生又是死,这种说法是不合理的。若是生,肯定不是死;若是死,肯定不是生。出生不是死亡,死亡不是出生,因此这种说法不合理,不可能有这种情况。同样,在同一时间里既是生成,又是坏灭,这种说法是不合理的,也是不可能的。
若离于坏者,云何当有成?
无常未曾有,不在诸法时?
“若离于坏者,云何当有成”:若离开坏灭,怎么能有生成呢?
“无常未曾有,不在诸法时”:因为生成是某法生成,一切法离不开无常。一切法都是一生就灭,一生就灭是什么意思?生灭是一体的,又是生又是灭,生即是灭,灭即是生,这是超越的。这样,我们世俗间的生灭就没有了,这叫空性。一切法都是无常,一生就灭,没有不坏灭法。
离开坏灭就不会有生成。若是没有坏灭,只有生成,或者就永远有,或者就永远没有,或者就永远存在,或者就永远不存在,恒常的,这是常边。
坏成共有者,云何有坏成?
如世间生死,一时则不然。
前面讲的是坏,这里讲的是成,因此与前文不一样,不冲突。成和坏、生成和坏灭不能共有,即不能同时存在。如同生死不能同时存在,不能生的同时又是死。
这种说法是不合理的,如同世间的出生与死亡不可能同时共存一样,生成与坏灭的共存又怎么可能存在呢?
辛三、摄义:
成坏共无成,离亦无有成。
是二俱不可,云何当有成?
生成和坏灭共同存在,这样的情况下不能有生成。生成和坏灭不共同存在,这样的情况下也不会有生成。既然二者都不可成立,“云何当有成?”坏灭也是如此。
庚二、以观察是否灭尽而破:
尽则无有成,不尽亦无成;
尽则无有坏,不尽亦无坏。
“尽则无有成”:原本存在的本体已经灭尽,既然已经灭尽了,就不能有生成。灭尽是实有,若是实实在在的灭尽,就不能再有生成。如果再有生成,这个灭尽就不是实有,不是实实在在的灭尽。灭尽是实有,主要是强调这个。若是明白了这一点,别的都能明白。只要是实成的法,就是这样。实成法是独有的,是不能有变化的。灭尽是实有的,就不能有生成,这个状态不能发生变化,一旦变化了,就不是实成了。
“不尽亦无成”:若是灭尽了,就不应该存在生成。若是不灭尽,就更不能有生成。什么是不灭尽?它的本体还继续驻存,还没有灭。所谓生成,是以前没有而现在有的。若是不灭尽,不灭尽的状态不能变,它不能有新的生成。
“尽则无有坏,不尽亦无坏”:刚才是讲成,现在是讲坏(坏灭)。同样,若是本体已经灭尽了,就不能再灭尽。已经灭尽了,若还要坏灭,那就要无穷地坏灭。没有灭尽的不是灭尽,那怎么坏灭呢?因为它是不灭尽的状态,而坏灭是灭尽的一个状态,所以,它更不能有坏灭。
这是观察是否灭尽而破。
庚三、以观察能依所依而破:
若当离于法,则无有成坏。
若离于成坏,是亦无有法。
对方提出:生成和坏灭是存在的,因为其二者所依的法存在的缘故,这个“法”就是实有法。他们的理由不正确,这里不能说明这件事。因为实有法靠成坏,成坏观待这个实有法。若是有法,就有成坏,有成坏才有法。若是没有成没有坏,哪来的法?
“若当离于法,则无有成坏”:若离开法,则无有成坏。
“若离于成坏,是亦无有法”:没有成坏(生成和坏灭),哪来的法?没有法。
庚四、以观察是否空性而破:
若法性空者,谁当有成坏?
若性不空者,亦无有成坏。
无论该法是空性的法或不是空性的法,如果成坏存在,生成与坏灭这两种情况都不合理。只有这两种情况,但这两种情况都是不合理的。
首先,如果该法是空性法,则其不应该存在生成与坏灭,如同虚空一般。这个“空”是实有的空——单空,单空如虚空。虚空没有成坏。虚空没有生成,也没有坏灭。同样,若该法本性是空,那就如同虚空,它不能有生成和坏灭这种法相。
如果该法不是空性,则既不应该往他法转变,也不存在观待,所以也不应该存在生成和坏灭。因为什么呢?因为不是空性就是实成,实成就更不能观待,更不能转变,不能有变化。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也不应该有生成和坏灭。
空性不能有成坏,不是空性更不能有成坏。
庚五、以观察一异而破:
成坏若一者,是事则不然;
成坏若异者,是事亦不然。
“成坏若一者,是事则不然”:生成和坏灭若是一体,这样不合理。生成和坏灭就如同光明和黑暗一样,怎么能是一体呢?若生成和坏灭能成为一体,那光明和黑暗也能成为一体。因为这两个本体是互违的,生成和坏灭的本体是互违的,如同光明和黑暗一样,所以不能成为一体。
“成坏若异者,是事亦不然”:成坏若是异体(他体),也是不合理的。异体法必须以互不观待的方式得到,而事实并非如此的缘故。若生成和坏灭都是实有,都是他体,则二者不能有前后,更不能是观…
《《中观根本慧论》讲记(31)观成坏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