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中觀根本慧論》講記(31)觀成壞品▪P2

  ..續本文上一頁待。事實上,生成和壞滅是前後變化的,先生成後壞滅。生成和壞滅是觀待的,壞滅觀待生成,生成觀待壞滅。二者若是多體,多體的法要在同一時間存在,前面已經遮破過,這是不可能成立的。

  

    己二(遮破存在之能立)分二:一、破現量之能立;二、破比量之能立。

    

  “能立”也就是依據。

    

    庚一、破現量之能立:

  

  成壞是現量見到,人的生死可以現量見到。有人出生了,又死亡了,都是現量見到。成壞也是,生成了又壞滅了,這不都是現量見嗎?就是要破這個觀點。

  

    若謂以現見,而有生滅者。  

    則爲是癡妄,而見有生滅。

  

  “若謂以現見,而有生滅者”:如果說生成和壞滅事實存在,有人現量見到有生有死、有成有壞。我們都這樣覺得:怎麼沒有生死呢?某某人出生了,後來又死亡了。怎麼沒有成壞呢?某個物質生成了,然後毀滅了。

  

  “則爲是癡妄,而見有生滅”:但這些不是什麼依據,這是迷亂現象,是不可靠的。所以,不要相信自己的眼耳鼻舌身識。這都是癡妄。

  

  有一種患膽病的病人看白色的海螺、白紙、雪山等都是黃色的。但海螺、白紙是白色的,不是黃色的。這是他自己的問題,因爲他患有這種病。我們看似有生死,看似有成壞,因爲我們沒有見到諸法的事實真相。這是愚癡所致,這叫愚癡。所以,這些統統都是妄念,都是假的,所以別太相信自己的感官,別太相信它們給我們的這些信息。這些感官的確見不到諸法的真相,它們所得到的消息都是假的。所以,要相信不可思議!

  

  哲學、科學都是靠思想、靠思維,也是意識。科學靠數字等,最終也是靠意識。然後靠儀器,最終也是靠我們的這些感官。所以,他們所發現的、所說明的這些都是屬于世間的,根本不是出世間的,不是諸法的究竟實相。若是想真正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真理,就要相信佛的智慧,自己要修出圓滿的智慧。以圓滿的智慧去觀察,才能真正明白諸法的究竟實相。眼耳鼻舌身意,它們的感知都是假的,不是實相。所以,這裏不能說明什麼,也不能以此證明這都事實存在。這不是根本慧,也不是佛的智慧。

  

  有人說:“我親眼見到,我親身感受了”,這都是不可靠的。所以說修法的過程中,有一些感受、感應統統都是假的,別當真了。“我是不是開悟了?我是不是見性了?”在前面講了,見性了,你怎麼能不知道呢?開悟了,你怎麼能不知道呢?啞巴吃糖塊嘛!這個時候雖然不能說,但是不用問,不會有疑惑。若是有疑惑,就不是見解,還沒有明白。真正明白了,還能有疑惑嗎?還用問嗎?那是豁然開朗啊,那是茅塞頓開啊,那個時候一點都不糊塗啊,了了分明!到時候會明白的,到時候自己知道。前面講過,自知嘛!

  

    庚二(破比量之能立)分二:一、以無生而破;二、以太過而破。

    

    辛一、以無生而破:

    

    法不從法生,不從非法生;  

    非法亦不從,非法及法生。

    

  “法不從法生,不從非法生”:若法自性而存在,那它肯定就得産生。這個法是從實有法當中産生,還是從非實有法當中産生?

  

  若是從實有法當中産生,那就是自生了,這是不合理的。前面已經講過,若是自生,那就無窮地生、無意義地生。實有法不是從實有法當中産生,不是從該法當中産生。

  

  若是該法從非法當中産生,也不合理。其一,這個非法是不存在的;其二,若是存在,也是他生。若是存在實有的一個他生,也是不合理的。在前面講過,若是他生,黑暗也能産生光明,石頭裏也能産生豆芽,因爲無關的緣故。實實在在的兩個他法要同時存在,才可以安立他生。這樣,此二者不會有任何的關系。若是互相沒有任何關系,沒有因果關系,彼此都沒有做過任何事,也可以成爲因果,那黑暗也可以産生光明,石頭裏也能産生豆芽、苗芽。所以都不合理。

  

  “非法亦不從,非法及法生”:“非法”指不是實有法。非法從不是實有法當中産生是不合理的,因爲兩個都是不存在的,本體、自性不存在,如同兔角一樣。若是存在,也是他生。非實有法從實有法當中産生也不合理,因爲實有法是不能産生的,且二者相違。

  

  這段偈頌中,像剛才那樣理解法和非法也可以,法和非法理解爲生成和壞滅也可以。

    

    法不從自生,亦不從他生,  

    不從自他生,雲何而有生?

  

  對方認爲生成和毀壞(壞滅)存在,因爲法存在。因爲有法,所以肯定有生成。

  

  若是法存在,那法應該産生。但是法不從自生,不是從自己中産生,也不是他生,也不是自他生,更不是無因生。若生,或者自生,或者他生,或者自他而生,或者無因而生(非自他而生)。這四種生都不合理,這樣就沒有生。沒有生就沒有住,沒有生就沒有滅。生住滅是法的法相。沒有生、沒有住、沒有滅,沒有法相就沒有法。可見,所謂“因爲有法,所以就有成壞”是不成立的。

    

    辛二(以太過而破)分叁:一、宣說太過;二、駁斥離過之答複;叁、攝義。

    

    壬一、宣說太過:

    

    若承許有實有法,就有很大的過失。

    

    若有所受法,即墮于斷常。  

    當知所受法,若常若無常。

  

  “若有所受法,即墮于斷常”:若承許法以自性而存在,則該法或者墮于斷邊,或者墮于常邊。

  

  若該法在第一時間産生,在第二時間又沒有毀滅,那這個法就成了恒常之法。第一時間産生,第二時間沒有壞滅,那第叁時間的時候也不能壞滅,這樣永遠不能壞滅,這就是恒常。

  

  若是該法毀滅,徹底就沒有了,則又有墮入斷見的過失。有也是實有,是實實在在的有;沒有也是實實在在的沒有。若是第一時産生,第二時就沒有了,毀滅了,這樣就變成斷滅法了。剛才有,現在徹底沒有了,這叫斷滅法。

  

   “當知所受法,若常若無常”:任何存在的實有之法,或者就應該承認其爲常有,或者就應該承認其爲無常有。一個是斷滅,一個是恒常;一個是斷邊,一個是常邊。

  

    壬二、駁斥離過之答複:

    

    所有受法者,不墮于斷常。  

    因果相續故,不斷亦不常。

  

  如果對方認爲:即使承許諸法存在,也既不會墮入斷滅,又不會墮于恒常。因爲因果生成與壞滅的相續存在。雖然因滅後果就産生了,它的相續沒有斷,它們是連著的,是一個相續。所以,因在第二時間的時候就滅了,它不是恒常;第二刹那果就産生了,它的相續就連上了,相續沒有斷,所以就不是斷滅。

  

  還有佛講叁世因果、叁有輪回都是存在的。比如說前世與後世,前世的最後一個刹那心産生後世的第一個刹那心。前世的最後一個刹那心毀滅的同時,後世的第一個刹那心就産生了,這叫叁世因果、叁有輪回。可以存在啊!

  

  對方的觀點不能成立。若你們所說都是實有的,那就都不能存在,都不能有,都不能成立。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允許空性,就什麼都允許,叁有輪回、因果關系也是可以成立的。若是承許諸法空性,這樣就可以存在叁世因果、叁有輪回的這些情境。但現在是抉擇空性的時候,若是有一個法存在,那就是實有、實成了。若是實成,就不能有因果,也不能有輪回。

  

    若因果生滅,相續而不斷,  

    滅更不生故,因即爲斷滅。

    

  “若因果生滅,相續而不斷”:如果認爲因果生成與壞滅的相續不斷,也就是輪回,則仍然會墮爲恒常與斷滅。

  

  “滅更不生故,因即爲斷滅”:因爲因法已經毀滅又沒有再産生的緣故。因法已經毀滅了,這種狀態是實有的,所以不能變,不能在第二刹那的時候有果法産生。因法毀滅的時候,這就是斷滅了。

  

    法住于自性,不應有有無。  

    涅槃滅相續,則墮于斷滅。

  

  “法住于自性,不應有有無”:這些法以自性而存在,若是實有,不能有變化,即先是實有法,後變成不實有法,這是不合理的。若是自性存在,就是實有,那麼這個狀態不能變。既然不變,怎麼能毀滅而變成無實有了呢?

  

  “涅槃滅相續,則墮于斷滅”:你們說叁有輪回存在,但是輪回最後也會變,趨入涅槃的時候,輪回就結束了、毀滅了。這樣,一趨入涅槃,輪回相續就沒有了,變成斷滅了。

  

    若初有滅者,而無有後有;  

    初有若不滅,亦無有後有。

  

  “若初有滅者,而無有後有”:“初有”指前一世的最後刹那心,“後有”是後一世的第一個刹那。“滅”即壞滅。前一世的最後刹那毀滅後,再産生後世的刹那心。若是承許實有,它就不能産生後一個刹那心。

  

  “初有若不滅,亦無有後有”:前一世的刹那心若是不滅,後一世的刹那心更不能産生。

  

  若是實有,就是這樣。若不是實有,都可以安立。

  

    若初有滅時,而後有生者。  

    滅時是一有,生時是一有。

  

  若前一世的刹那心滅的同時,後一世的刹那心産生。前世的刹那心是毀滅時的刹那心,後世的刹那心是生成時的刹那心,這二者是互不相關的實有法。若是這樣,滅時實有,生時實有,就存在兩個本體的人,不是一個人在輪回,是兩個人。前世的人和後世的人不一樣,衆生變成了兩個。

    

    若言于生滅,一時則非理。  

    豈可此陰死,亦于此陰生?

  

  “若言于生滅,一時則非理”:如果說生滅一時,同一時間存在,“非理”意指這是不合理的說法。

  

  “豈可此陰死,亦于此陰生”:比如說人,他是五蘊的總體,他又是死亡,又是出生,這是不合理的。五蘊的綜合體也好,五蘊也好,到底是生還是死呢?又是死亡,又是出生,這是不可能的。

  

    壬叁、攝義:

    

    叁世中求有,相續不可得。  

    若叁世中無,何有有相續?

  

  “叁世中求有,相續不可得”:叁時(現在時、過去時、未來時)不存在,過去時和未來時在現在時當中不存在,現在時和未來時在過去時當中不存在,現在時和過去時在未來時當中不存在。在前面已經進行過觀察,叁時都不存在,在叁時當中也不可能得到相續。若是叁時不存在,相續是從哪來的?前世、今世、來世,這是相續;過去、現在、未來,這是相續。這都不存在了,相續怎麼能存在?兔角都不存在,哪來兔角華麗的顔色?

  

  “若叁世中無,何有有相續”:怎麼能有相續呢?剛才講的,若有相續,則可以安立因果關系,因果之間有相續,相續沒有斷,所以不會墮落斷邊,也不會墮落常邊。現在相續不存在了,這個就不能作爲說明依據了。所以,生成和壞滅還是無實有,不存在,抉擇爲空。

  

  本品中主要抉擇成和壞爲空。

  

  《觀成壞品》講解圓滿。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過患敵,

  生老病死猶波濤,願度苦海諸有情。

  

  以佛所獲叁身之加持,法性不變真谛之加持,

  僧衆不退意樂之加持,如是回向發願悉成就!

  

  達雅塔,班贊哲雅阿瓦波達呢耶所哈!

  

  

《《中觀根本慧論》講記(31)觀成壞品》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