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慧燈之光十 四聖谛▪P6

  ..續本文上一頁錯覺組成的龐大錯覺,就是我們的物質世界。沒有真實,都是虛幻!

  因爲肉體一直都在變化,根本不具備常住不滅、獨一無二與主宰一切的條件,在肉體一誕生的一瞬間,就當即毀滅,所以,在肉體上面根本不可能找到“我”。不要說“我”,連肉體本身都站不住腳,肉體本來就是一種錯覺、幻覺。

  那麼,精神是不是“我”呢?首先,情緒都是無常的,一會兒好,一會兒壞,一會兒善,一會兒惡,變化多端、反複無常。眼、耳、鼻、舌、身等五根識就更不用說了,外面的對境一發生變化,眼識、耳識等等就會隨之而變化,根本不存在不變的五根識。那麼,中論的注釋當中講過,阿賴耶識是“我”的基礎,那阿賴耶識會不會是“我”呢?雖然一個衆生的內心當中,只有一個阿賴耶識,但從過去到現在,從現在到將來,阿賴耶識會不斷遷移,所以也在不斷地變化。雖然唯識宗認爲阿賴耶識是實有、不空的,但唯識宗也認爲阿賴耶識是無常的,這就是外道和唯識宗的最大差別。任何事物如果不變化,就無法工作。有變化,有運動,才能工作,才能起作用。

  這樣觀察以後,就真的找不到“我”了。這不是在做文字遊戲,而是相當重要的人生課題。爲了這個“我”,我們曾經受了這麼多痛苦和壓力。爲了滿足這個“我”,我們像奴隸一樣起早貪黑地去掙錢,錢掙到手了,還是無法讓“我”滿意,我們又只能聽從“我”的派遣去做其他事情……就這樣日複一日,年複一年,永遠都沒有滿足的時候。

  比如,現在很多人很有錢、有房子、有車子,卻莫名其妙地想自殺,這都是因爲“我”不滿意,對工作、婚姻、感情、家庭、地位等一切都不滿意,所以選擇了自殺。可見,這幕後操縱的無形的“我”有多麼大的能量,和我們的現實生活是多麼的息息相關。如果沒有“我”,就不需要去滿足誰、討好誰,也不需要付出這麼多,不需要焦慮、抑郁了。

  用中觀的方法在精神上去尋找,就根本找不到“我”,因爲精神是無常的。雖然在宏觀世界中,有物質的産生、存在與消失叁個階段,也即生、住、滅。但在微觀的世界當中,佛教中觀講得非常清楚,在每一瞬間,物質、精神都經曆了生和滅。實際上任何物質與精神的生和滅完全是一樣的,生與滅已經統一爲一體了。

  或許有人無法理解:生滅不是矛盾的嗎?矛盾的東西永遠不可能是一體,生了以後才會滅,中間畢竟要經曆一個階段啊?雖然看似生了以後才滅,但生滅之間的最小時間單位根本無法建立,最後只能說生和滅是一體的。這也說明,任何物質與精神都從來沒有誕生過,因爲誕生的時候就已經毀滅了。生滅一體與沒有生滅二者,是一個意思。

  佛教所诠釋的微觀世界的深度,現代科技還遠遠沒有觸及。雖然科學已經發現,有些粒子的壽命非常非常短,但仍然不是生滅一體。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只能得出世界僅僅是一秒鍾的千萬分之一這麼短暫的結論,之前的世界,已經完全消失、不複存在,在世界的任何一個角落都找不到,就像昨天的夢境。未來的世界,還沒有誕生,所以也不存在。

  小乘《俱舍論》認爲,未來的東西,是以沒有秩序、混亂無章的狀態存在的;過去的東西,是以井然有序的方式存在的,但這是小乘佛教中的某些人的錯誤觀點,大乘佛教根本不承認。世親菩薩寫了《俱舍論》以後,自己立即又寫了自釋,自釋是他自己的觀點,頌詞卻不是他的觀點,而是一切有部的觀點。在自釋的很多地方,世親菩薩會用一個特殊的詞句來表達自己對頌詞觀點的不滿。因爲世親菩薩的師父抱持一切有部的觀點,他看到《俱舍論》的頌詞會很高興,因爲那是他的意思,但世親菩薩卻在注釋裏面表達了自己對一切有部觀點的不滿。按照一切有部的觀點,過去存在,現在存在,未來也存在,已經和外道常住不滅的觀點一樣了,只是換了一種表達方式而已,根本不是佛教的觀點。除了這個說法以外,佛教沒有任何宗派會承認過去存在、現在存在、未來也存在。佛教認爲,之前不存在,之後也不存在,唯一的存在,就是當下一秒鍾的千萬分之一,億億分之一甚至更細小的單位。即使這個最小的單位也說不過去,因爲在第二瞬間的時候,連這個最小的單位也不存在了。

  中觀論著中說,如果你留戀這個世界,那你就根本不要去觀察,只是好好相信因果輪回,多做善事,盡量不造惡業,這樣暫時你是有保障的,下一世可以享受人天福報。如果你不滿意現狀,想要看清世界的真相,世界就會在我們手裏消失,觀察以後,我們會根本不知道自己是誰。佛經中說,此時的“得不到”,就是最好的得到,最好、最殊勝的收獲,因爲我們證悟了,至少是了解空性了,所以是最好的收獲。

  佛經中說,在沒有真正證悟的時候,用一個邏輯去證明一件事與用五個邏輯去證明一件事,力度是不一樣的。雖然以前用中觀的邏輯推導出世界空性的結論,現在借助于高科技的發現,就能讓我們更進一步了解到世界的本來面目。但這些收獲只是理論上、字面上的收獲,在我們現實生活中所起的作用還很微小。現實生活中,哪怕金剛道友說自己一點點不好聽的話,立即就會面紅耳赤、火冒叁丈。這都是沒有修行,沒有訓練,僅僅懂得道理,僅僅會誇誇其談的結果。

  無論如何,中觀裏面也說了,哪怕對空性有一個合理的懷疑,輪回也從此受到破壞,這是令人歡喜的事情。

  通過以上觀察,就已經排除了肉體或精神跟“我”會不會是一體的結論。因爲我們想象的“我”和觀察到的肉體二者的性質完全是兩回事。肉體是變化無常的,想象中的“我”是沒有變化、常住不滅的。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想象中的“我”是獨一無二的,但肉體一秒鍾都可以産生無數次的生滅……精神也是這樣的。在肉體和精神當中,並不存在我們想象當中的“我”的特點,所以它們不是一體。可見,肉體和精神都不是“我”。

  那麼,“我”會不會在肉體和精神以外獨立存在呢?

  這不可能,“我”如果存在,應該是存在于“我”的肉體和精神上,不可能存在于車子、房子或者是山河大地之上。

  由此可知,無論是在身體和精神的裏裏外外,過去現在未來等任何一個瞬間,都不能發現“我”的存在,這就可以確定,“我”真的不存在,這叫理論上的證悟空性、證悟無我。

  通過觀察,當深深體會到“我”不存在的時候,就不要再思維,立即在這個狀態當中停下來,這就是修行。

  過去一些非常有經驗的上師們在修行手冊裏面都講:要在感覺最好的時候與這個狀態分手。意思是說,打坐的時候,要在無我感受非常好的時候停下來,如果不停下來,再過幾秒鍾,就會産生雜念,自己又發現不到,之後的打坐,就會在混亂的狀態中度過,這樣修行就不會有進步。我們不要舍不得這個感覺,覺得自己好不容易找到這樣的感覺,一定要堅持下去。記住,這是堅持不了的,我們沒有這個能力,幾秒鍾以後就會間斷。反複觀察,反複訓練,在感覺最好的時候停下來,就可以避免修行的過失,之後又立即從頭開始觀察。時間短,次數多,修行的能力就會不斷增長。在修行比較穩定以後,就可以適當地延長打坐時間,從5秒鍾延長到20秒鍾,從20秒鍾延長到一分鍾,這對大圓滿的修行也是非常有幫助的,這就是在給大圓滿做鋪墊。

  若能每天都這樣觀察並修持,天長日久,證悟空性的力度就會增長,我執的力度就會下降,貪嗔癡煩惱也會隨之而下降,當我執從根本上鏟除以後,所有的煩惱都會土崩瓦解。同時,慈悲心也會日漸增上。

  龍樹菩薩說,在證悟空性的時候,會對衆生更有慈悲心。就像一個神志清醒的人知道另一個人在做惡夢或著魔了,自以爲看見很多魔鬼來追殺自己等等,痛苦不堪、垂死掙紮,但這一切卻根本不存在,完全是他自己的錯覺一樣。清醒的人一定會覺得做夢的人很可憐,從而生起慈悲心。同樣,因爲“我”根本不存在,但所有的人卻以爲“我”存在,爲了這個“我”,辛勤操持、絞盡腦汁,甚至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不僅是這一輩子,而且在生生世世中,都輾轉不息地飽受著地獄、餓鬼、旁生的各種痛苦,所有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國與國之間的戰爭,以及所有的不愉快,都是因爲“我”。這個“我”,欺騙了天下所有的衆生,讓所有的衆生,都無一例外地感受著六道輪回的各種苦難。

  真正的魔鬼,就是我執。密法裏面經常講的魔鬼,經常做的降魔儀式等等,都是針對我執這個大魔。密宗的法器上面,都加了一個金剛。降服魔鬼的工具,就是金剛。當然,這不是指金銀銅等金屬所做的金剛,而是金剛所象征的證悟空性、證悟光明、明心見性的智慧。以無我的智慧去降服、剿滅我執,就是忿怒金剛、忿怒本尊降服魔鬼。我們不要以爲,魔鬼是一種很野蠻的衆生,忿怒金剛是更野蠻的神。野蠻的神殺死了野蠻的衆生,就是降魔。任何魔鬼,都不可能騙過天下所有的衆生,誰都不可能有這麼大的能力。雖然六道輪回中有鬼的存在,但鬼也是一種生命,因爲業力現前,也經常處于恐慌、痛苦之中,非常可憐。世上唯有我執這個魔鬼,才能非常成功地欺騙了天下所有的衆生。除了佛菩薩的智慧以外,沒有一個辦法,可以降服我執這個魔鬼。

  就像在顯微鏡中看到所有的東西都在運動,但一離開顯微鏡,全部恢複“正常”,靜止的物體仍然存在一樣。雖然通過觀察,可以深深體會到“我”不存在,但回到現實生活當中,“我”又存在了。如何能讓無我的觀念繼續保任,我執徹底消滅、不再恢複呢?那就是要持續修行。如果能夠精進修行,少數人可以即身成佛,很多人可以中陰身成佛,更多的人可以下一世成佛。如果不用功,永遠都沒有機會成佛。

  大家要趕緊修完加行,加行修完以後,就盡快去修禅定。修完禅定以後,立即去修空性。這些都修完以後,就去聽大圓滿。只要依照次第而行,最後…

《慧燈之光十 四聖谛》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