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職場女性如何正確運用佛教的智慧▪P2

  ..續本文上一頁我們對這個世間的認識真的很缺乏,以爲看不見的東西都是不存在的。你在中國,見不到美國所發生的事情,但是就沒有美國嗎?世界上,一些事物被認識,但是更多的還沒有被認識,不知道的就只是不知道而已,它不等于無。而且每一個人的認知能力也不相同,千萬不要認爲自己看不到的、不能理解的,別人也不能夠。詩人伯萊克說:“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國。”這是他的感知,許多人不能夠領悟這樣的境界,就認爲只是文人無謂的誇張罷了,又哪裏能夠領悟詩人微妙的心靈呢?

  我們的生命可以延續,下一期生命的質量就要靠今天的因,它會影響後面的果。我們修行要修什麼?修的是觀念、思想,把思想轉變了,自然而然的我們的行爲就不會出錯。佛教裏有個果位叫菩薩,終極果位叫佛。菩薩爲因衆生爲果,菩薩每個念頭都是好的時候,他的行爲也都是好的,所以菩薩不讓自己生起壞念頭。《論語》裏說“思無邪”,“思”原來只做語音助詞講,但孔子在講《詩經》的時候,把它引申爲“思想沒有邪念”的意思,教人要中正平和。生活在世間,很容易被外界的思想左右。如果經常做一個被外物所左右的人,生活、事業就容易出現問題,正邪也不能分清。學會思考和看待問題時要把握正和邪,然後才能通達、順暢、持續長久,違背正道就走不長久,就會出現很多問題。

  如何養心,分別正邪呢?每天要學會看一些好書,不斷地把各種信息消化成爲變成自己的血液,好的成爲營養,不好的排除掉,然後運用到人生當中。人往往會受到欲望、貪婪、名望、地位的吸引而失去了正見,所以要智慧地去處理這些問題。事物有自身的存在的道理,它自身沒有好壞,好壞在于你自己怎樣去用度它們。

  家庭幸福也要具備幸福的條件,違背幸福存在的規律它就不會出現。佛教講“緣聚則生,緣散則滅”。沒有了解到這一層,只想通過捷徑得到,即使獲得也是不長久的。吃西瓜,種南瓜,種的因與期待的果就不一致。

  佛學思想不能違背因果法則,佛學的智慧,就是要求順著事物存在的規律去運作。

  四、智慧是清靜之心

  下雨過後用手攪小水池,水就會變得混濁,沈澱一段時間水就會變得透澈。內心的智慧與水是一樣的,不斷受到外在沖擊的時候內心就像那渾濁的水,靠什麼讓自己的內心沈澱下來呢?答案是“定”。打坐就能讓自己的心定下來,當你的內心平靜下來以後,想問題就會透徹,就能找到正確的方向,很多問題就能迎刃而解。如果我們的心時刻處在清淨、平和、包容的狀態裏,那麼什麼事情都能成功。但是,很多人都由于壓力太大,因而身心疲憊,生活在煎熬的狀態裏,這時身體便如同不斷接受烈火煎熬的水,一直燃燒。記住,火旺的時候水很快燒完,慢慢燒,時間就會長一些,因此我們可以通過降火和加一些涼水的方法,把溫度降下來。這就是人生的真實寫照。所以平時要讓自己的心靜下來,不斷地給自己加一些涼水,暗示自己,要放松,不要因爲壓力而感到苦惱。

  一個人做不了那麼多事,什麼事情都要自己面對是不可能的。那麼如何讓別人分擔呢?那你就必須要用你有的東西來滿足他的需求,就要把自己的金錢、價值施舍出去,讓他們幫你承擔,那你自然而然就不用那麼忙了,人往往就是被這些東西累垮的。

  生活中加一些涼水就好比修禅定,當我們內心煩躁就坐坐禅,這樣身心就平衡了,才有更大的力量往前走。一個好的管理者不應該是最忙的人,如果他最忙,說明他沒有找到方法,沒有找到正確的管理模式。

  五、智慧是和而不同

  我們家庭中會出現很多矛盾,同事之間有時不能和平相處,人和人之間常常會有爭執,就是因爲我們的內心沒有包容,不能尊重對方。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這是中國的一句古話,也是與人相處的黃金法則。要信任自己周圍的人,凡事包容,凡事尊重,要有大格局、大心量,不能怪別人,要怪的永遠是自己,不斷修正自己內心的缺陷。

  春秋時期齊國的宰相晏子不僅以“和諧”的政治理念犯顔直谏,不斷批評齊景公,幫他改掉種種不利于國家的言行,而且要求別人也得這樣對待自己。他有個老相識叫高缭,晏子很信任他,請他當自己的大管家。高缭工作踏實認真,勤勤懇懇,可叁年之後,卻被晏子炒了鱿魚。晏子左右的人認爲高缭沒什麼過錯,罷免他是不是做得太過分了。晏子解釋說:“我是個毛病很多的人,得有大家隨時批評指正才幹得好。可是高缭在我身邊待了叁年,卻從來不批評我,幫我彌補過失,這樣的人我沒法用,只得辭退了他。”

  後來齊景公要讓高缭到朝廷來做官,晏子不同意,說:“高缭做事,只是爲了那頂官帽和那份工錢,連對我都不敢批評,一味唯唯諾諾,怎麼可能指出您的過失,又怎麼能用他治理好國家呢?”可見,我們所追求的和諧、包容,應當是“和而不同”的,這才是“君子之和”。我們身邊存在不同見解和認識的人,他就是我們的一面鏡子,不斷照映出我們自身的問題。指出問題我們每天才會成長,人就是要不斷地學習再學習。

  我收到一封郵件,關于哈佛大學的精英零晨四點的時候都在幹什麼?那個人拍到好多照片,發現百分七十的人都圍在圖書館裏面讀書、寫計劃、寫報告。想想我我們淩晨四點在幹什麼?很多人一個月都沒碰過書,更何況向身邊的人謙和低下地學習!所以,今天在座的都是企業家和精英們,你們的學習能力是很強的,這種能力會使你從各方面去學習。

  我經常跟佛教界的朋友講一句話,如果我們的佛教徒,現在開始不學習了,那我們的佛教不到一百年就將在這個世界消失。我經常講佛教徒不僅要學佛教的知識,也要學社會的知識,以及各種宗教優秀的理念,除了學習還要有自己的思考、認識和獨特的見解。交大讓我去讀EMBA,我說去啊!我去就是爲了學習。

  有個人問我寺院裏爲什麼要買《如何說孩子才肯學》這本書,我說是因爲我看了很有感觸才推薦給別人。我們香海寺是社會的樞紐之一,很多家庭主婦、企業家來找我們給他們答疑解惑,如果我們不了解他們的生活,不了解他們如何教育孩子,不了解如何經營企業,我們如何能給他們做心靈導師呢?所以,我們的學習能力要比任何人都強,這樣才能幫助別人,才能不愧做一個“師父”。我跟寺裏的每一個同修講,每天你們都要看書,要思考,這樣才能進步。在這個平臺上,每天才能得到成長。

  六、職場女性的智慧法則

  (一)做爲職場女性,大事情、大方向要非常清晰,小事情要認認真真、腳踏實地地去做。作爲一個企業的總負責人,你要有大格局、大方向,這樣才能知道自己處在什麼位置,我經常跟大家講要思考“我是誰?我在哪裏?走向哪裏去?”我們做事情如果連自己都不知道、不明白的時候,就不知道往哪裏走。我過去做了什麼?現在處于什麼位置?未來要往哪裏走?這是每個人時刻要思考的問題。

  (二)對同事要學會理解,換位思考,將心比心。佛教裏有“四攝法”, 指修菩薩行者度人的四種方法。攝即攝受,意思是菩薩想要化導衆生,必須以此四法攝受,使其依附,然後導以大乘正道。四攝法中有一攝受是“同事”, 指菩薩以法眼明見衆生根性,隨其所樂,因此做出與衆生所求相同的樣子,給衆生他們想要的東西,使其各沾利益,因此生親愛心,依附受道,得住真理。這就像孔子講的“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歡的就不要強加給別人,自己不能面對的就不要讓別人去面對,要將心比心才會使別人接受。用同事、同理、同心去面對身邊的人,經常學會換位思考。我把這件事情交給他去做,他爲什麼不去做?找出那個爲什麼,然後站在他的角度去看待,不是讓他一個人承擔,而是你跟他一起來完成,這樣他的壓力減少了,就會樂意去做。

  (叁)堅守承諾,盡量誠懇、認真。答應了別人就一定要兌現,不能做到就千萬不要承諾。誠懇是發自內心的,用心跟別人交換,自然而然得到別人的認可。克林頓與人交談,從始至終,看著你的眼睛,非常真誠。如果一個領導的人格魅力沒達到這一點,就應該重新審視自己的內心。

  (四)善于學習,富于創新。我有一次給奧康集團講課,底下有四萬員工,他們老總叫王政濤,他很有學習能力。有一次香海寺舉辦亞布力論壇,邀請他來作爲嘉賓演講,但是不巧那一次他因事沒有成行。我把他加入飛信,每天發分享的信息給他。一年以後他的秘書打電話給我,他們每年都會舉辦一個思考周,邀請我做他們的演講嘉賓,我有時間就去了。我到了以後人力資源總監跟我講,我們每天給他發的信息他全部記錄下來,編成了一本書,這次的思考周也要學習我們寺院發給他的短息,還有我們寄給他的光盤。爲什麼呢?他說一個寺院都有這麼多創新,作爲企業高管有沒有思考過這些創新呢?幾百個高管在一起聽我們介紹寺院的經營理念,我當時真正地爲這個領導的行爲所折服。我們的光盤和書寄給很多人,可能很多人不會看,我有時候打電話問他們,有人說我不知道啊,我讓秘書找找等等。而他親自看了兩遍,還在整個公司高管思考周當中專門去討論,這是什麼樣的學習能力呢?任何好的東西,只要能幫助學習成長的他一點都不遺漏。所以,我覺得奧康以後的成長會更好。這麼小小的事情他都能很重視,用以激發員工,我很受感動。雖然講課只是次要的事情,但可貴的是他們能把我們香海的東西這麼認真地去對待。

  我們說學無止境,老師、同事、朋友哪裏都可以學習,有心學習,時刻都能學習到東西。清代文學家彭端淑在《爲學一首示子侄》中說:“人之爲學有難易乎?學之,則難者亦易矣;不學,則易者亦難矣。”學習是沒有難易之分的,願意學習的,難的也是容易,反之亦然。所以學習,實際上需要的就是一顆謙和的心和支持以恒的精神。

  我很喜歡讀書,到車站去買車票要排隊,有10分鍾時間我都會看書,那怕看一頁也行,等車也可以學習,在等車的半個小時內我可以看完多少頁書,坐火車半個小時到嘉興我還可以看多少頁書。主動學習,自然不會受到幹擾。學習像海綿擠水,比如我每天晚上堅持讀完20頁書再休息,給自己布置任務,然後每天一點點積累起來。時間像水,不擠很快會揮發、消失。在學習過程中還要注意不要完全浸淫于作者的思想,誠然他所說有理,但是我們如果只依照他的方法去做就永遠沒辦法超越他。思維不要被局限,學得再透也還是在他的思想框架裏,所以要學會超越他的格局。要有自己創新的思維,超越別人更要超越自己,這樣每天才會進步,可以活到老學到老。

  我以前在普陀山教書的時候認識一位70多歲的老太太,她擁有十幾個學位,還在繼續攻讀學位。在加拿大,每讀一個科目政府都會有一定的津貼,他們的整個國家的人都熱愛學習。我有時候就在想,如果我們嘉興要成爲一個文化城市,就應該在文化這一塊不斷地推進,否則文化城市永遠只是一句口號罷了。我在杭州參加一些咖啡吧的講座,他們每周都會定一些時間請各種各樣的人來講座,講藝術、家庭,高考等等。把各種各樣的講座架接到這樣的場所,受衆可能就幾十個人,但總是有益的。比如,吳總對電梯行業很了解就講這方面的事情,王市長對市政管理方面很了解就講市政方面的信息,彙集社會各方面的知識來增長自己的知識。打造一個文化城市就要從這樣的點滴做起,這些事情也需要的大家共同努力。

  (五)寸陰是競,做一個智慧的時間管理者。我們的時間可以通過各種各樣的方法去管理,首先要把握四個字,就是輕、重、緩、急。每天早上起來想一下這一天最重要的事情,然後安排時間解決它。先把最重要的問題解決了,接著去做次要或者不是很重要的事。有一些手機也可以安排時間,比如A是最重要,詳細分出A1,A2,A3;次要的就設定爲B,再分出B1,B2,B3,一次解決掉重要的事,再用多余時間處理其它的事情。有時候我在講課,有人打我電話,那就等我講完課有時間了再給他們回過去。

  還有就是要把時間做一個劃分,有禅修的時間,運動的時間,看書的時間等等。平時再忙也要注意呵護身體、關照家庭;與孩子的溝通,一個星期最好要有一次,運動也是。

  (六)善于正確利用女性的優勢。女性做事細膩,穩妥;女性往往比男性更懂得溝通的技巧;女性的耐受力要遠遠強于一般的男性。那麼久把女性優秀的一面發揮到淋漓盡致,劣勢的一面就要學會如何去克製,這一點我想在座的諸位都很了解。

  (七)微笑是最好的彩妝。微笑,說明我們的心打開了。當一個人微笑的時候內心就很柔和、善良、寬容,當你內心急躁、充滿憎恨的時候,我們身上負面的能量就會成比例地增加。有個醫學家說,我們每個人每天身上都會産生2000多個癌細胞,當你負面的情緒增長的時候,癌細胞就會增加;當你樂觀向上的時候,正面的能量就會在你身上增加,那些癌細胞會被吃掉。所以,我們要保持一顆寬容、喜悅的心。

  (八)用心打扮你自己。別以爲自己已經是總裁了,著裝就可以很隨便,一個人站在別人面前就是一個品牌、一個形象。你們適當的時候也可以做一些面膜、一些護理,還要學會色彩的搭配,一些基本的禮儀。上一次,我們“和基金”在上海啓動時舉辦了一個晚會,所有來參加的女士都穿晚禮服,化了妝,所有來參加的先生都是西裝革履。這是給舉辦晚會的人的一種尊重,也同時尊重自己。在不同場合,要學會如何打扮。比如今天王會長就告訴大家來寺院不能穿高跟鞋,在寺院裏要注意兩點,不能穿領子太低的衣服,還有褲子不能太短。所以當你要去某一些場合的時候,就應該選擇適合的裝束。

  今天因爲時間有限,我隨意講了一些,還有很多未盡之處,以後在嘉興還有很多機會,大家會有更多的交流和互動。最後我把話筒交給王市長,讓他跟大家講幾句。

  王市長:非常感謝賢崇師父給我們講了很多人生道理,再次表示感謝。在座的一些女士都是愛心俱樂部的成員,本身我們就是奉獻愛心,但是我們自己也要修煉內心,所以我說今天只是一個開始。我想今天大家聽了以後都有很大的收獲,我們以後還要請賢崇師父進一步給我們講解佛教以及做人的一些哲理。謝謝師父的講座,也謝謝後面的師父及義工爲這次講座提供服務,謝謝!

  

《職場女性如何正確運用佛教的智慧》全文閱讀結束。

✿ 继续阅读 ▪ 修行諸法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