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的濟公大師,就是一個能夠自在而活,看破四大的人。他寫過一首《湖山有感》:“山如骨,水如眼,日逞美人顔色;花如笑,鳥如歌,時展才子風流。雖有情牽絆人,而水綠山青,依然自在。即無意斷送我,如鳥啼花落,去也難留。閱曆過許多香車寶馬,消磨了無數公子王孫。畫舫笙歌,何異浮雲過眼;紅樓舞袖,無非水上浮鷗。他人久住,得趣已多;老僧暫來,興複不淺。你既丟開,我又何須。立在此,只道身閑;看將去,早已眼倦。咦,非老僧愛山水。蓋爲看于見,不如看于不見。”多少謗議,多少風流,他都能看作是流水落花而已,也正是因爲這樣,他才能夠成爲跳脫叁境的高僧。
很多人覺得這樣的人可能沒心沒肺,活在自我安慰的世界裏,甚至認爲這是阿Q精神。但是撇開阿Q精神的時代背景不說,這種精神不是很簡單,很快樂嗎?我看不去計較就是最好的,越是計較問題就越多。
而淨呢?淨就是恬靜、清淨。我們一提到靜就會想到水對不對?你看我們佛像的前面是不是都會供叁杯水呢?這就是在時刻提醒自己,如果我的心不幹淨,那麼煩惱就會像細菌一樣蔓延,你就會很痛苦,每天都活在地獄裏面,每天都有憎恨、傲慢、迷失、貪婪,一切負面的東西都會回到你的身上。那怎麼樣做到幹淨呢?我們要學會像清淨的水一樣的一塵不染,一念不起。觀想你就是水流,什麼負面的東西你都能夠穿透,什麼消極的東西你都能夠消融。
水是什麼狀態的呢?你把它放到杯子裏,它就成爲杯;放到桶裏,它就成爲桶,你不管把它放在哪裏,它都會不斷改變自己的外態,你將它加熱到一定程度它就變成蒸汽,冷卻到一定程度它就變成冰雪。所以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衆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事善能,動善時,夫惟不爭,故無尤。”它似乎是無形的,可以任你擺布,但是它的本質卻不斷地提示著你,它就是水,而不是其它。你永遠都沒有辦法忽視它。
你們有沒有想過用水來修行自己呢?讓自己變得像水那麼柔和。在企業裏面,你是董事長,在家裏面你就詩孩子的媽媽,在長輩面前你成爲很乖巧的媳婦,在丈夫面前就成爲小鳥依人的可愛的妻子,對吧?你如果能用水的思想境界不斷修行自己,你的家庭肯定會幸福,你在孩子的面前能成爲慈母,你在同事面前能成爲有智慧的朋友,你在公司裏面也一樣能叱咤風雲,不讓須眉。實際上,這就是水的境界,如果每一個做美容業的老板,都能用這種思想來修正自己,你會發現你的人生真的到處都是圓滿的。
但你不要認爲水很柔弱,水可以滴而穿石。爲什麼能夠有水滴石穿的典故呢?這就來自它堅持、有毅力的特質了。如果水發怒了,它也會成爲災難,洪水可以沖毀一切,使得一切有形的東西在瞬間化爲虛無。
我剛到嘉興的時候,有人說,這個師父這麼苗條,這麼弱不禁風,這麼大一個道場,他怎麼能建得起來呢?四、五年之後,他再次看到我的時候,我就和他開玩笑,我雖然苗條,但很有韌勁,其實越硬的東西越容易折斷。明白這個道理嗎?只有柔弱的東西才能百折不撓。你們看那棵大樹,當那邊的風吹來的時候,所有枝葉都往這邊倒;這邊風吹過來的時候,所有枝葉又會往那邊倒,所以它就不容易折斷。所以你們發現,如果我們能做到“以柔克剛”這一點,人生之路就會平坦得多。不要因爲你的先生罵你一句,你就對著他破口大罵,最後鬧得不歡而散。你要變得大度,變成水。你不要認爲自己不和他沖突,就是懦弱的表現,不是的,越能忍受的人,她的境界就越高強。當一個人在你面前眼睛睜得大大的,提高嗓門來訓斥你,實際上他的內心是很不堅定的,所以他希望用外在粗魯的東西來僞裝自己。實際上,有些人留著大胡子,實際上他很害羞的,所以用大胡子把自己的臉包裝起來,不讓人看到。你們仔細琢磨人性,人性就是陰陽兩面,如果他外在很堅強,那他內在就可能很柔弱,反之亦然。
接著來說“孝”。大家都認爲孝是封建的思想,實際上我覺得孝更多的是一種感恩,我們不單單對我們的長輩要感恩,對我們的師長要感恩,對我們身邊芸芸的衆生要感恩,對我們的國家,維護我們安全的戰士,我們的政府官員等都要感恩,真的。當我們有一顆感恩的心,就不會去抱怨,內心當中不會升起仇恨。這時,我們生活得就會很快樂。你想想看,我們要感謝給我們開公交車的司機,要感謝給我們種地的農民,要感謝給我們掃地的阿姨,要感謝給我們種菜的農夫。當你真的認爲每一個人都需要我們感恩的時候,你就會發現見到每一個人都會和藹可親,見到每一個人都像親人一樣要尊重和理解,當你有這種心態和觀念的時候,你對世界就不會抱怨了,這時我們的心態就會很平和。而且,你們不但自己要學會感恩,還要帶動你的孩子,用你的感恩去改變你的孩子。當你的孩子有感恩之心,他的思想境界就會很博大,那麼以後他的成就就會無可限量。所以你們不要認爲感恩是一個很虛浮的詞。如果你自己感到做不到感恩,也要爲你的孩子想一想,當你爲你的孩子著想時,你就會有力量把它做好,所以一個母親做得好不好,會對一個家庭叁代人産生影響,你們知道嗎?你的長輩,因爲你的關照,可以得到幸福的晚年;你的先生,因爲你的照顧,可以讓他在外面工作沒有後顧之憂;你的孩子得到你的呵護,可以讓他茁壯成長,富有愛心,性格不偏激,那也是母親的功勞。所以人家說,娶一個好的妻子,會影響一個家族的叁代。叁代!所以你們身上的任務好重啊,知道嗎?
所以我說,任何一個道理,講得再好聽都沒有用,只有在我們身上做起來了,那才會有無窮的力量。所以我們希望,容大的家人通過這樣一個平臺,把我們的“信淨孝和”在生活當中時時刻刻地應用起來。
現在全社會都在講“和”,我們在上海成立了一個“和”基金,和諧、和睦、溝通、理解,這些都是“和”,佛教裏面有“六和”的說法。第一,生和同住,我們兩個人和睦,就可能和諧地相住在一起。第二,口和無爭,我不罵你,你不诋毀我,我們兩個人互相贊美,這個世界就會天清月明。第叁,意和同悅,你的思想就是我的思想,大家的理念在同一個頻道上對接,心有靈犀一點通,這就叫意和同悅。第四,戒和同修,就是說,我們在一個公司裏面,如果我們共同遵守這種製度,大家就會相安無事,這樣才可以修成正果。第五,見和同解,我們所看到的東西,所理解的思想,一同來解釋,一起來溝通,每天都可以進步,每天都可以成熟。第六,利和同金,就是說我們所得到的利潤應該讓大家一起分享,心裏格局寬闊的老板,他永遠會把利潤更多地分攤出去,讓更多的人一起站在他的身邊來承受這份職責。我對金錢一直都是這麼認爲的,錢是拿來做事情的,錢不是拿來存在銀行的。大家要明白這一點,當更多的人來到你身邊,幫你做事情,你就要把更多的錢回饋到他們身上。你的錢來自于哪裏,就要將錢更多地回饋到那邊去,這樣那邊也會有更多的利潤回到你身上來。這就是因果定律了。你們要思想行爲是不可取的。明白財富運動的規律之後,你以後一定會成爲日進鬥金的大財主。
好了,我上午的課就講到這裏,我希望容大公司的每一個家人都能把“信淨孝和”作爲人生的座右銘,時刻要求自己去修行。所有的內容都與大家共勉,謝謝。
《幸福鎖鑰 常在我心》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