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頭牛來娶她,還對她說:“你就是最棒的姑娘。”過了幾年,那個姑娘的朋友再見到她的時候,發現她真的像變了一個人一樣,精神煥發,精力充沛,裏裏外外都是一把好手,而且相貌、舉止也越來越美了。這就是信念的力量。
如果要想自己以後的人生達到什麼層次,我們的心就一定要寬、靜、慈。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地修行。
叁、超越欲望,破除我執
我們一世爲人,很容易淪爲欲望的奴隸。我們爲了滿足自己的身、口、意,而四處奔走,有的人甚至爲了身體,出賣自己的靈魂。當我們打坐的時候,身體會産生一種莫大的能量,這種能量所産生的喜悅能夠超越世間其他的一切欲望。當我們能夠達到這種境界的時候,對于外界的物質欲望會空前降低。所以真正的禅者不會矚目于房子、車子這些問題,他們的境界能夠超越一般人。
物質看起來能夠使人得到快樂,但事實上物質帶來的不是快樂,而是一顆沒有餍足的、疲勞的心。你有五十平方米的房子,看到別人的是一百平方的,你就會覺得不平衡;有了兩百平方的房子,別人有別墅,你還是會不平衡。就算你有了別墅,可是別人可能天南地北都有房産,你一樣會感到不舒坦。物質追求是無止盡的。關鍵在于你要打開自己的心胸,用正確的思維方式解讀世界。這樣才不會被物質所羁絆,成爲名聞利養之奴仆。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一只蜘蛛,都會給自己織一張網,將自己局限住。這個局限是什麼?就是我見、我慢、我思、我看、我執等等。如果一切事情都圍繞著“我”轉動,那便會很容易遇到瓶頸,好像一只掉進空瓶的蒼蠅一樣,怎麼也鑽不出去。因爲具有“唯我”思想的人,耳朵所聽者不能清明,眼睛所聞者並非客觀。這就是人生最大的困擾。
“我”最關注什麼,就越容易失去什麼。過于注重保養身體的人,爲了長生不老,遊仙求道、服食丹藥,結果卻導致了身體的速朽;過于看重錢財的人,成爲冷血的守財奴,因爲忽視身邊的人,結果往往使錢財付諸東流。因爲自我過于狹隘,它總是以某種悭吝的方式來守護自己的利益與身體,結果適得其反。
因此,我們說,要獲得大成就,一定要突破欲望,放下我執。
四、雅量高致,平和守真
既然自我無法爲我們找回幸福,那麼就讓我們來談談“平衡”與“中和”。
“平衡”在人類社會中,無疑是一個關鍵詞。曆史告訴我們,如果社會的財富只集中在極少數人的手中,社會就會失去平衡。到達一定程度以後,就會産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大家有沒有讀過《東門行》這首詩呢?“出東門,不顧歸;來入門,怅欲悲;盎中無鬥米儲,還視架上無懸衣。拔劍東門去,舍中兒母牽衣啼:“他家但願富貴,賤妾與君共哺糜。 上用倉浪天故,下當用此黃口兒,今非!”“咄!行,吾去爲遲!白發時下難久居。””這段夫妻對話表現的就是漢代末年,勞動人民窮困潦倒,無米爲炊,無衣可穿,被逼無奈,落草成爲強梁,揭竿而起的故事。這就是社會極度不平衡的表現。
我經常和老板們說,你們按時納稅、足額納稅不僅僅是盡一份社會責任,幫助別人,同時也是在保護自己的慧命。
當然,奉獻不僅僅局限于金錢。當別人遇到困惑,傷心難過的時候,你可以伸出手來,給對方一個熱情的擁抱。等到你自己以後心裏糾結的時候,也會有一個可以傾訴的對象。我們向別人傾訴,重點並不在于別人能夠給我們什麼有用的建議,當我們把心中的話說出來的時候,我們的心結就已經被解開了。所以我們一定需要幾個這樣可以傾訴的朋友,不要總是把自己的心關得死死的。這就是說,我們的人生需要平衡。
我們的身體也需要平衡。如果你喜歡吃某樣東西,就拼命吃,結果會怎麼樣呢?我們的身體就會出現問題。所以,現代醫學都鼓勵飲食多樣化。所謂五色入五髒,各種顔色的事物都應該平衡攝取。如果要健康,我們特別不喜歡吃的東西就越是要強迫自己去吃。因爲越不喜歡的東西就恰恰是你身上最缺乏的東西。
當我們和某個人走得太近或太遠,都要提醒自己注意平衡。當我們工作得太晚或者太缺少鍛煉的時候,也要提醒自己注意平衡。每周至少要拿出兩個晚上的時間讓自己做運動,讓自己出汗。
有的父母會教育自己的女兒怎樣才能管理好自己的男人。管的太緊或者置之不理都不是明智的方法,對人對事,我們都要找到平衡,找到度。
很多人主張除掉所有的害蟲,但是害蟲也是食物鏈中的一個環節。如果害蟲都被消滅了,不僅不利于樹木的生長,而且最終會導致所有的樹木都不結果子,所有的小麥都不長穗子。每一個物種都是相互關聯的,世界就是因爲這種差異性而存在著。這個世界上不可能都是好人,或者都是壞人,也是因爲“平衡”之故。這也就是《易經》中所說的“陰陽”之道了。
我們知道,運動使人健康。那麼爲什麼運動員卻常常是短命的呢?因爲他的運動量已經過激了,一旦過激,就會適得其反。
如果我們仔細想一想,生活中時時處處都存在著平衡的概念。張弛有度對于我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爲平衡能夠給我們帶來一種幸福感。
我們今天談論智慧,平衡就是生活中一種非常重要的智慧。
五、利益衆生,利益自身
生活本來並不複雜,只要你的念頭純正,守持住奉獻、利他的基本要點爲人做事,日久必得善果。從事服務業的朋友,只要秉持著爲客戶著想的念頭,從客戶的所需考慮問題,一段時間以後,客戶就會成爲你的朋友。
我七年前被派到香海禅寺的時候,在桐鄉人生地不熟,幾乎一個朋友都沒有。除了心中明確的願景以外,幾乎一無所有。有人問我,我們怎麼能讓完全沒有宗教信仰的朋友也願意自掏腰包來支持香海的建設?我們怎麼能夠在七年的時間內做起六千多萬的工程呢?我認爲,我們只有一個信念,就是奉獻。每一個來香海禅寺的人,都是我們最好的朋友,我們只想如何去利益他,給他幫助,而從來不會去想他會給我們帶來什麼利益。只有將助人作爲一種信仰,心無雜念地去實施,其他的一切才會依附著你所付出的愛不期而至。這就是奉獻的力量,奉獻的奇迹。
自私自利的人,人人避之不及;熱忱助人的人,人們才願意和你分享一切。如果你在生活中總是不容易交到朋友,業績總是完不成,你就可以問問自己:是不是我爲他人著想還不夠呢?是不是我奉獻的太少了呢?
爲什麼有那麼多人信仰觀音菩薩呢?就是因爲她深具悲憫之心,奉獻之心,無論是誰,她都願意伸出援手,不求回報地幫助他們。
沃爾瑪的經營理念也是奉獻。它彙集了全世界最便宜、性價比最高的商品,我們在他們的超市中總是能夠看到最爲價廉物美的東西。這也就是它能夠做到世界五百強的原因。當所有人都認同這個理念,都去他們那裏買東西的時候,你想,誰得到的最多?不是沃爾瑪所有的股東們嗎?
當你越是幫助別人解決更多的問題,那麼這些人就越是離不開你。越是離不開你,你所得到的也就是最多的。這是人世間一個非常基本的原理。
古代有很多著名的思想家、學者、文人,他們總是用自己畢生之所學來幫助別人提升思想,最後這些毫無保留的人就成爲了大思想家、大文豪。蘇格拉底、孔子、佛陀都是這樣,他們從來不害怕把自己的思想言說出來會使別人超過他們,他們只是一心要把自己的絕學、思考貢獻出來,最後大家都崇拜他們,願意以他們爲導師、聖人。
歌唱家也是這樣,只有當他們把自己內心最深層的東西通過歌聲傳達出來的時候,人們才會真正地爲之欽服。最近很紅的實驗歌曲《忐忑》就是這樣的一首歌。它的歌詞看起來毫無邏輯,只是支離破碎、反複呻吟的音節而已,但是它內在的情感卻是深致動人的。它表達了現代人身處浮雜人世的惶恐,多種思想、信仰相逼仄的壓抑以及亟待宣泄的內在情感。這樣的釋放形式恰好滿足了大部分人內心糾結的症狀。
當我們做不好事情,朋友遠離我們的時候,正說明我們身上缺乏這種感人至深的情懷,缺乏一種魅力,缺乏奉獻帶來的親和。當我們身上的優點越少,我們就越與世界相隔離。很多日本的老人在房間裏死了幾個月都沒有人發現。這是爲什麼呢?這就說明他們和外部世界缺乏聯系,缺乏溝通,他們對于社會來說可有可無。所以沒有人知道他們的存在,也就不知道他們的生死。
我們平時應該多去思考這方面的問題。在不斷的思考中,我們人生的局限、障礙就會慢慢消除,使得我們的人生走向光明、喜樂的未來。
我一向堅持認爲人不可以畏懼挑戰和挫折,越是困難的工作就越是值得我們去嘗試。前兩年我們起造大殿的時候,每一分錢都很緊張,到了年底的時候,我們還不上錢,好多包工頭就來我這裏輪流轟炸。很多人就說:“師父,你要不先出去躲一躲吧。你會被他們逼死的。”我對他們說:“既然是我們的工程,我們就一定要接受這個結果。不可以逃避。”他們要讓工人住在我們寺裏,我們就用齋飯招待他們,給他們住下來。當我們敢于面對各種問題的時候,我們的成長才是最快的。
當時別人忽悠我說:“我們濮院的老板都非常有錢。千萬富翁有百家,百萬富翁有千家。他們每個人捐給你一點點,你的廟很快就蓋起來了。”可是後來我發現,這裏大多數老板都不信佛,所以我們建造寺院90%的資金都來自于外地的捐贈。又有人給我出主意說:“師父,你們可以在外面賣門票啊。”我對他們說:“我們的寺院是大家的錢來建的,我們應該向大家敞開。怎麼可以收大家的門票呢?”我們不僅免了這裏的門票,而且吃齋飯也不收錢。後來我發現,我越是這樣做,就越是不怕沒有資金來供給寺廟的發展。
苦難本來是中性的,對于強者來說,它是引領我們走向卓越的導師;而對于弱者來說,它使人走向無底的深淵。正像孫悟空在丹爐裏練出了火眼金睛一樣,我們年輕人都不應該畏懼苦難,而應該迎頭而上,去面對,去解決。
但是,我說的畢竟只是我說,具體到你們的人生中,還是要依靠自己的思考和實踐才會有用。如果智慧就像通過一根毛線能把滿杯的水全部引到另一個空杯當中去,那問題就會簡單得多。但是智慧的真相是不能夠由別人授予的,必須要你自己的踐行才能夠稍有所悟。
六、惜時惜知,精進不止
還有兩點也很重要,就是擇友與學習。我們盡量選擇和比自己思想上更敏銳、行動上更有力、生活上更積極的人作爲朋友,少和不好的朋友去酒吧、酒店這些地方。爲什麼現在很多有條件的父母一定要讓自己的孩子去最好的學校呢?就是因爲在那裏孩子遇到的都是最優秀的老師和最聰明的孩子,還有最有效的家長之間的人際關系。這些在現代社會中都是重要的。
我們平常多下來的時間盡量不要浪費在上網、麻將、泡吧、吃飯這些事情上,而應該注重自己專業的積累。現在很多做美容的朋友都在學習中醫、心理學、催眠學等相關的課程,這都是對于他們的人生很有意義的事情。
很多人問我:“師父,你一個和尚,爲什麼要去參加高級工商管理學的研究生班呢?”因爲我周圍的朋友,很多都是像沈總這樣的企業家。他們遇到問題的時候願意來找我討論,那麼我怎麼可以對于他們的心態、工作狀態一點也不了解呢?我要給別人以建議,自己首先必須在這方面有所了解才可以。否則,我怎麼能夠也他們對接,怎麼能和他們走在一起呢?
爲什麼我們不主張大家去酒吧、棋牌室這些地方呢?因爲大家都知道,當我們抱著百無聊賴的心情去那些地方的時候,往往回來以後也一樣是覺得非常空虛的。因爲這些活動不會對人的心靈成長有任何的幫助,反而會使人的智慧消褪。
有一個從俄羅斯回來的朋友對我說,他曾經見過有人喝醉酒以後凍死在街上。那些喝了酒的人,剛喝過只覺得自己通體發熱,于是蹒跚地走到外面的雪地上就躺下睡了。結果便凍死在雪地裏。這是不是喝酒傷害性命的例證呢?一個平時很清明的人,喝醉了酒以後也會胡言亂語,把人性最不堪的一面表現出來,這難道不可恥嗎?
我們應該多花時間來培養自己身上高雅的品質,而不要讓酒色一類的事情傷了慧根。
我身邊有很多剛上大學的小朋友。我就告訴他們說:“大學裏要盡量積極地參加各種活動,爭取讓自己當上學生會主席才好。”這是爲什麼呢?因爲一味讀書,容易使人深陷囹圄,解脫不出來,人的格局就很有限,成就也就很有限。而盡量爲別人服務的人,他的眼界、境界就會超越一般人。
在學習教練技術的課程時,老師要求我們十幾個人一組,要在五分鍾內選出隊長、學習委員等等,並想好口號。在這五分鍾裏,有的人表現得非常積極,有的人就在旁邊靜觀,不聞不問。經過調查,你就會發現,那些積極表現的人在生活中也往往是主動的,他們比較能夠掌握自己的命運;而冷漠的人在生活中也很被動,總是推一下走半步。你用積極的心態去面對生活,生活就是積極的;相反,生活就是消極的。所以我們說,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要依靠精進來爭取。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裏,感謝各位的時間,阿彌陀佛。
《現代女性的智慧法則》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