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现代女性的智慧法则

  现代女性的智慧法则

  ——2011年6月30日桐乡千怡美美容贤宗法师开示

  杨柳整理

  一、转变思维,走向幸福

  今晚我们分享的主题是“什么是智慧的女性”。这个主题我曾经在不同的场合分享过两三次,但每一次讲的时候都会有新的感悟。

  我们这一代的新女性,在教育、工作、家庭和社会交往等各个方面都与以前的女性有很大的差别。虽然,这一代的职场女性很多都拥有良好的家庭和教育背景,对世界和他人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但是这仍然无法解决她们在生活中所受到的各种压力和质疑。在处理工作和家庭的关系上,她们会遇到比前一辈的女性或者比同时代的男性更大的挑战。因此,提升她们的心灵境界,帮助她们更好地融入社会,是十分必要的。

  我们都希望得到一种理想的状态,而生活中却往往距离理想比较遥远。就像现在流行的一句话所说的:“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那么,大家是否想过,为什么我们会距离幸福、喜乐、光明等那么遥远,而总是被身边的各种杂事所牵绊呢?就是因为我们对于工作、家庭、人际交往等的解读使我们将自己囚禁了起来。这种解读也就是人的思维方式,或说思维习惯。

  前段时间,我们刻录了一个光盘,其中的第一句就是:“人之所以痛苦,就是因为错误地认识事物。”错误的认识过程带来的就是错误的结果,也就必然带来痛苦。比如,我们与一个人来往,就希望一生一世都和他像第一次见面一样那么亲密,那么投缘,毫无嫌隙。这在现实当中可能吗?不可能。每当我们对完美、永恒、固定和不变有所期待的时候就会发现,现实离我们所期待的结果实在是南辕北辙。

  前段时间播出的电视剧《幸福密码》中,当女主角发现,她从小心目中所认定的白马王子其实与她所想的有很大差距的时候,她心中所建设起来的爱的大厦就在瞬间坍塌了。问题在于,她人生信念的支撑点本来就是错误的。因为她把一个凡人给神化了。她认为,所有的好处都集中在那个男人身上,所有的坏处都与他无关。这就是错误的认识。就像苏格拉底所说的,在生活中,我们发现,多数的人既不是那么好,也不是那么坏。当我们把世界想象为完美的、圆满的时候,最后受挫的只能是我们自己。

  我们对待生活应该建立起客观的认识。当你近于苛刻地去要求别人的时候,其实也就是对你自己不负责任。因为当你觉得别人不圆满的时候,你自己也不在圆满的状态中。我们应该以对自己的心来对待别人,以别人的生活来对照自己。孔子有一句话说得很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都不愿意做的事情,就不要强加给别人去做。当你自己都不圆满的时候,就不能以完美来要求别人。

  作为一个女性,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以非常客观的心态来对待身边所发生的事情。当你能这样看待问题的时候,我们就能够脱离自己的局限,使自己的心胸更加地宽阔、达观。

  佛教要求每一个人都要用智慧来理解世间万事万物发生发展的规律。

  今天,沈总告诉我说,她的理念就是当客人来到我们身边时,我们全心关注的就是怎样能够把她服务好。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关键的理念。这就是服务行业应有的定位。当我们服务他人,使他人得到快乐的时候,你所获得的快乐其实是最多的。懂得奉献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因为他不会执着、纠结于所得,而只着眼于能够为别人做什么。他没有时间来为自己设想,而所有受他帮助的人自然为他设想。这种人活在世界上就很幸福。这样,工作就不再是负担,而是一种积极的修行。

  佛教重视因果。过去的想法是因,今天在你身上展现出来的就是果。这就是“过去因,现在果;现在果,未来因。”我们总是希望自己以后有所成就,飞黄腾达;但是你们有没有想过,现在我们所做的,和未来所期望的,究竟是对接的,还是忤逆的呢?如果现在不学习,未来怎么会有渊博的知识呢?

  现在有的人希望通过灵异的旁门左道来获得美好的未来,认为请个大师给他灌个顶,他以后就会拥有一切,这是不可能的。

  我们希望大家从原有的思维方式中解脱出来,但是有一点要注意,就是不能以害人之心来思考问题,而是要以更加慈和、喜乐的心来面对生活。

  有时候别人问我,那个人那么坏,为什么还要好好对待他呢?别人内心污浊,难道我们也要像他一样污浊吗?如果你的心是喜乐的、纯净的,就没有人能够打破你的宁静。当别人伤害了你,你大可以一笑置之,为什么要去抱怨甚至报复呢?为什么要让别人的负面心态影响到我们自己呢?如果有一只毛驴踢了你一脚,你也要踢回去吗?

  如果我们被对方的话语一挑逗就发起火来,这时候我们最要反思的就是自己。今天大家来到这里,希望能够把香海的宝贝带回去,这个宝贝就是禅修。当你把自己的心修炼地清净、自足,很多问题的答案就会自然呈现。

  现在外界的空气、水源本来就在走下坡路了,如果我们还不断为自己制造憎恨、愤怒,那么我们距离绝症和死亡也就越来越近了。

  人生本来应该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地球的生命有多长,宇宙的生命又有多长?和他们相比,人类的生命简直就是呼吸之间。但是这呼吸之间的生命还要弄得鹬蚌相争、尔虞我诈,想想是不是很可笑呢?

  二、着眼高远,得大自在

  很多问题之所以放不下、想不开就是因为我们往往局限于眼前的事情。但是这眼前的事情,倏忽之间就会成为过去,何苦计较呢?

  我以前常常盯着寺庙门前的一堆墓碑发呆。红女白婆、死死生生,都只是一瞬间。我们今天看到的荒坟凄凄惨惨,从前可都是多么鲜活的,为烦恼、喜悦所迷的生命啊。想想你的祖先,没有家谱的,四代以上就不知姓名了,你知道他们是谁,曾经做过什么,墓碑现在何处吗?古书上说:“百龄影徂,千载心在。”百十年就将告结的生命,除了一些好的思想得以延留之外,其他又剩下些什么呢?

  记住,每一个来到我们身边的人,都因为曾经在某一个时刻与我们结下过浅浅深深的因缘。佛教里面有一句话:“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成为朋友、夫妻,都是百年、千年修来的,都是十分不容易的,一定要珍惜彼此之间的缘分。全球有六十多亿人,你认识的能有几个呢?即使在一个城市住了一辈子,不认识的、擦肩而过的,也有很多很多。来到我们身边的人,要么就是顺缘,要么就是逆缘。遇到逆缘,就说明你曾经欠下过他的债务,所以今生一定要好好还他。这不是一种逃避或消极的思想,而是一种包容和接纳的思想。

  前段时间我们读书会推荐了一本书,叫做《曼德拉自传》。曼德拉从前遭人陷害,关进监狱三十年。人生有几个三十年呢?如果有人害你被圈禁了三十年,你会作何感想呢?曼德拉出狱以后,却从来没有在任何场合贬低过陷害他的人;甚至从前陷害他的人有一点优点,他都要加以赞扬。他不认为那些害他的人是坏人,只是政治立场不同而已。他所期待的,乃是将整个非洲的人都从贫穷、战争中解放出来,使他们得到幸福。这就是大襟怀,大气度。当他把自己的人生与千万人的幸福结合起来的时候,他受到了各国政要的推崇。他每次出现,都笑容坦然,令人心悦诚服。

  我一直推荐韩国电视剧《商道》中的一句话。里面的大和尚对主人公说:“施主如果不把心中仇恨的那把剑放下,就无法拿起千千万万把爱人的剑。”当主人公将杀父之仇放下的时候,他的身上就体现出无数正面的力量,使他后来成为了韩国首富。这个前提就是把心中的爱打开。

  在最近的电影《功夫熊猫2》中也有一句话,翻译过来是:让心静下来。静,就是心最好的状态。相反,心不静则万念纷弛,心不静则无处安住。我们要时时刻刻关注自己的呼吸吐纳,关注自己的每一个念头,时刻使心灵安静下来。

  我经常和做美容的朋友讲,当你在给客户做SPA的时候,如果你的心是静的,你的手接触别人的时候就会柔和地像是对方自己的手一样,你的身体和客户的身体不但不会有抵触,而且会有一种融通的感觉。泰国的禅SPA,技师在工作以前,一定要把自己调整到身心合一的状态,才能够开始工作。如果真的能够做到这一点,你就不会再纠结于同行的竞争和客户的流失。

  日本有一个房地产商,有一次圈了一块地,准备开发房产。可是这块地里有一户人家,里面住着一个老太太,她说什么也不愿意搬走。她说:“这房子是我先生留给我的,我一定要看住它。”房地产商怎么做工作也没有用。在一个寒冷的冬日,那个老太太被周围拆房子的声音弄得烦不胜烦,就撑着雨伞,冒着大雨来到房地产公司准备找他们算账。当她走进房地产公司的那一刻,礼宾小姐非常热情地接过她的伞,帮她脱下又湿又沾满泥污的鞋子,把自己穿得暖暖的鞋子给老人穿上,搀着她去找董事长。当她踏进门的时候,她还是铁了心要跟房地产商决一死战,绝对不肯让步。但是当她走进董事长室的时候,她改变了自己的想法:“本来,我是绝对不会让你们动我的房子的。但是你们公司的服务人员竟然对每一个人都像自己的母亲一样,这就说明你们是一家有信誉的公司。我愿意让步。”这就是服务的力量,这种力量来源于你心中真正为他人着想的心。当你站在别人的角度上,你就会得到别人的认可。

  从商的本质应该是为他人服务,而不是尽力地为自己谋取利益。

  我们在上海交大参加EMBA学习的时候,老师着重讲的不是约翰·纳什的博弈论等理论思想,而是理论背后所蕴含的情怀究竟是什么。

  你以怎么样的视野去解读世界,世界就呈现出你心中的那番情景。当你充满偏激的时候,世界也失去了圆满。

  非洲有一个习俗,按照女子品貌的优劣来决定聘礼的多少,最好的姑娘能够得到九头牛的聘礼。有一个相貌平平的姑娘,她的先生却用了九…

《现代女性的智慧法则》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