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天地有大美 覺知生慧心▪P2

  ..續本文上一頁大臣們就會提出形形色色的建議。每一個建議所站的高度不同:有的人站在國家的高度,有的人站在團體的高度,有的人站在個人的高度,作爲一個領導者,必須辨明各種建議的短長,綜合考量各種因素,進行取舍。這些高度不同的建議體現的又是什麼呢?就是個人的格局與心量。如果一個人只考慮個人的利益得失,那麼他就會局限于眼前的利益,斤斤計較。心中所想的無非是我得到、我失去,我上去、我下來,我被重視、我受到輕慢等這些蝸角微名、蠅頭微利。以前有一部電視劇叫《宰相劉羅鍋》,雖然有虛構誇張的喜劇情節,然而卻展現了他不爲名利所羁絆的人生態度。讓他身在廟堂也可以,讓他把守城門也可以,他都能夠怡然自得。這說明他心中並沒有將當官作爲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也沒有把守城門當作一件低賤的差事;他的思想境界遠遠超越了物質的有和無、是和非、榮耀和诋毀。

  這種精神在現代社會顯得尤其寶貴。大家有沒有想過,當我們絞盡腦汁、想盡辦法當上了公務員,取得了博士學位,獲得了某些名望和職位,內心在想些什麼呢?是光宗耀祖還是追求鮮花掌聲呢?

  我們有沒有思考過,人爲什麼活著?有很多書都在探討這方面的問題。我們真的明白自己活著的意義嗎?會不會是誤將某種社會機製與他人的眼光錯認作自己的理想呢?你是不是從小被大人教育要好好讀書,考上一個好的大學,然後找一份好的工作,娶一個漂亮的媳婦兒,生幾個可愛的孩子呢?然後繼續教育孩子像你一樣地生活。其實,這樣的人是不理解自己生存的意義的,只是如同體製中的機器一般無情無味地運行著,直到有一日,你自己的身體這個大機器停止運行,你便結束了生命。這樣的人生,是否真的是在生活呢,是否真的有意義呢?

  哲學家與普通人的區別就在于他們會從普通人感到習以爲常的生活中時刻反思生命的意義,而不是被名聞利養所驅役,做一些與人雷同的事,一些人甚至不惜捐棄幹淨的自己,做一些不合正道的事情。從這個角度看,釋迦牟尼正是一個優秀的哲學家。

  如果不能夠具有廣闊的心量,不能從世俗成見中解脫出來,那麼我們每天都會被無數事情所困擾。今天和這個人鬧矛盾了,明天別人升職了我卻沒有,後天那個人買了一輛好車我買不起等等,什麼事情都能成爲你介懷的煩惱。

  我記得有一次稻盛和夫來上海,我也作爲中方代表見到了他。然而我看見他時,並沒有十分激動。我對自己說:“從表面上看起來,他就是一個白發長者罷了。那麼我今天見到他,不如聽他的演說;聽他的演說,不如回去看他所寫的書,而看他所寫的書不如參悟他的思想。”我這樣講,並非對他個人有任何不敬,只是想要強調,反思默想對于一個人的重要性。

  在釋迦牟尼的一部經書上有這樣一個案例。有一次,佛陀去給他的母親講經,一去便是幾個月。他回來的時候所有弟子都想要第一個迎接到他。可是迎接的次序是有規定的:國王站在前面,大臣站在後面,然後是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等。有一個比丘尼非常想第一個接到佛陀,于是就使用神通,變成了轉輪聖王,這樣就可以排到第一位去迎接佛陀了。然而,釋迦牟尼一見到這個比丘尼,便對她說:“你並不是第一個接到我的人。第一個見到我的是舍利弗尊者。”比丘尼很不解,說道:“可是舍利弗尊者並沒有來啊?”佛陀笑著告訴她:“他雖沒有來,卻一直在屋裏觀想著我的思想,觀想著空性。他以這種無時無處不在的究竟真理第一個迎到了我。”

  以上這些例子教我們思考,在人生的旅途上,身與心孰重孰輕,孰緩孰急。你思考問題的高度、遠度、深度、廣度,就決定了人生的境界。而如果想要達成自己心中的理想境界,就要學會挑戰自己的局限。

  四、平衡是人生最難的習題

  如果你所在乎的事情太多,那麼你就要注意平衡。中國的中庸思想實際上就是講求平衡。《易經》中的八卦與宋明理學解經的八卦圖所體現的亦是與時變化的平衡思想。當我們能夠洞察到平衡思想的精髓時,便會發現無窮智慧將會在你的心中湧動。

  我們今天所穿著的衣物與外部環境的冷熱是一種平衡,事業與家庭之間的關系是一種平衡,身體也總是籲請著平衡。爲什麼現在有那麼多人得癌症呢?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爲由于作息、飲食、心情等的失衡造成的。如果身體失衡了,我們是否有辦法能夠扭轉過來,使之重新獲得平衡呢?

  當一個應用軟件産生時,同時就會有一個防毒軟件被生産出來。這不也是一種平衡嗎?在生活中,陰陽平衡的思想無處不在。這就是宇宙自有的規則。如果我們不能從整體來進行思考,便會失去局部;失去了局部,便不能夠獲得圓滿的整體。假若我們只堅守自己的信念,而罔顧其他人的想法時,這也是一種失衡。

  圓形因爲無有棱角,因此它可靜可動,這就是圓形的和諧與平衡,而多棱形無法流動,因此只能固定在一處,無法達到平衡。

  現代人的生活東奔西突,心念紛弛,身與心經常都在路途上漂泊。既然講到平衡,就順便講一句,在眼下這個時代,禅修是讓人身心安甯的最好佳方式。無論你的生活有多麼忙碌,每天都應當抽出十分鍾時間,安坐冥想,讓身心從繁蕪雜事中解脫出來,靜靜地觀想。這樣,當你下次投入工作時,便會更加活力充盈。

  香海曾經與大家分享過許多關于佛學知識與人生智慧的小冊子。其中一冊就是大家手中的《生活喜悅的祈禱文》。如果每日澄懷念誦這些祈禱文,便能夠起到平衡身心的作用。現在,就讓我們來誦讀這一篇關于《幸福家庭的祈禱》,以此洞見家庭幸福的奧秘:

  “我的家是幸福洋溢的家,我的家是光明繁榮的家,我的家是溫暖慈愛的家,我的家是蒙受祝福的家。大生命的愛孕育萬物,愛充滿我的家,守護我的家,使我家沐浴在調和、平安、幸福、繁榮的氣氛中。感謝上天賜給我幸福美滿的家庭、慈祥和藹的父母、健康可愛的子女、手足情深的兄弟姐妹。感謝!我的先生是最優秀的好先生,我的父母是最優秀的爸爸媽媽,我的兒女是最優秀的好孩子。在我家中的每一個房間、每一個空間、每一個角落,都充滿了慈愛與智慧,也充滿了平安與調和。

  愛能治愈一切,愛能潔淨一切。我的家是一心一意朝向慈愛與光明的家,一切的爭執、誤解、怨恨和憤怒都絕不存在;一切的疑慮、不安、恐懼和不信任都消失得無影無蹤,全家人都互相欣賞,互相感謝,非常調和,充滿喜悅。我們了解,任何不圓滿現象的背後,都隱藏著圓滿實像的真面貌。惡本來就沒有,罪本來就沒有,黑暗本來就沒有,所有的黑暗都是迷妄的心造成的。所以,每當我想要苛責時,我內在的愛會引導我、提醒我,讓我知道,一切的苛責都是內在陰影的投射,都是虛幻不實的;讓我清楚看到家人的優點而稱贊欣賞。在我的家中總是充滿著明朗的語言,明朗的笑容,明朗的互動與歡樂的笑聲。在我的家中總是充滿著祝福、贊美與感謝的聲音。我們真心相待,我們實踐無條件的愛。我們的家蒙受大生命愛的擁抱與祝福,我們的家接受宇宙之愛的無限供給;一切生活所需都豐富而齊備,從不匮乏。我的家是蒙受恩寵的,我的家是蒙受祝福的。圓滿的愛擁抱著我的家,無限的生命力生龍活虎地充滿我的家。

  我的家是慈愛的家,裏裏外外、前後左右、四方上下都充滿了愛與平安;

  我的家是幸福、美滿、繁榮又富裕的家,先生是最體貼顧家的好先生,我是最最幸福的好妻子,孩子個個聰明、健康、活潑又可愛。

  我的家是和顔、愛語、贊美的家。

  我的家是光明、喜悅、感恩的家。

  我的家是欣欣向榮的家。

  我的家是成長繁榮的家。

  我的家是幸福洋溢的家。

  我的家是豐足富裕的家。

  我的家是理解包容的家。

  我的家是光明喜悅的家。

  我的家是美麗溫暖的家。

  我的家是愛人助人的家。

  我的家是最最幸福的家,是綴滿幸福花瓣的美麗的家。

  我的家是最最繁榮的家,是開滿繁榮花朵的溫暖的家。

  因爲我們心靈上的平安,所以全家人的身體也非常健康。

  我們全家個個都健康無比。

  現在,無限的繁榮已經充滿了我的家。

  無限的幸福已經充滿了我的家。

  無限的健康已經充滿了我的家。

  無限的平安已經充滿了我的家。

  無限的智慧已經充滿了我的家。

  無限的慈愛已經充滿了我的家。

  無限的生命已經充滿了我的家。

  無限的供給已經充滿了我的家。

  無限的歡喜已經充滿了我的家。

  無限的調和已經充滿了我的家。

  我的家上上下下、裏裏外外充滿了慈愛的光、喜悅的光、和平的光、活力的光、創造的光、富裕的光。我的家是光明的家、繁榮的家、富裕的家、健康的家、溫暖的家、平安的家、幸福滿滿的家!

  愛在我的裏面,愛在先生的裏面,愛在孩子的裏面,愛在家中每一個角落、每一樣東西的裏面。愛,在我家的每一個角落撒下幸福、光明、美善與和平的種子,使我的家得到如陽光般閃亮耀眼、綿延不絕、永無止盡的繁榮與幸福!

  現在,我們全家沐浴在平安、幸福、慈愛與感恩中!

  愛源源不絕地流入我們的家,光輝燦爛地閃耀著,並透過我們將愛源源不絕地傳送給我們周圍的每一個人!

  啊!真快樂!真幸福!真健康!真感謝!(感謝21遍)”

  這本書上選錄的每篇祈禱文對于對治生活中的種種難題都非常地有益,當我們心情低落時,當我們與朋友不和時,當我們與家人不歡時,都可以在其中找到針對性的祈禱文,大聲地讀給自己聽。我們若能用內心最真摯、明淨的情感來解讀這些文字背後的內涵,我們的生命品質便能得到根本性的提升。

  今天我們所分享的主題主要包括以上所說的使命、覺知、心量、平衡等,這些問題無時無刻不在以任意的、隨機的形式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等待我們不斷在思考中實踐,在實踐中超越,在超越中堅守。

  

《天地有大美 覺知生慧心》全文閱讀結束。

✿ 继续阅读 ▪ 花開花落兩由之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