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以正見指引人生的正確方向▪P2

  ..續本文上一頁鞋子配什麼帽子,帽子又配首飾,首飾又配手表,這樣一系列配下來麻煩死了。真的,不是那麼簡單,還有口紅啊,香水啊,裝扮一個人,幾十樣東西湊合在一起真的很耗費時間和精力。所以佛陀告誡我們出家人,穿衣就穿壞色的衣服,不能穿好色的,我們一年四季就這麼幾件衣服,不管什麼場合這件衣服就這麼一穿。

  這就是什麼道理——“簡單”,我們的生活,越簡單越舒服,越簡單越快樂,越簡單越自在。如果你非要去糾結,越想越複雜,越複雜就越解不開了。

  我們總是想要擁有很多很多的東西,最後才發現,擁有的東西越多,我們的精力就會越分散。我們要學會思考,什麼東西是我必不可少的,而什麼東西對我無關緊要,當把多余的去除掉,而只是把最重要的東西留在自己身邊的時候,就會發現快樂自然而然就來了。當抓住的東西越多,大量的時間就會被占用,快樂自然就少了。我把這種思想就叫做平衡杠杆的原理。

  這幾年我就一直在做減法,前段時間有一大堆人老是找我去做證婚人,吃飯啊,開業慶典啊,我現在就會盡量的推脫掉。我發現,如果真正是以真誠之心去對待別人,有很多俗套是可以免去的。我一個朋友是廈門一個擔保公司的董事長,原來是一個副總,六年時間提升了叁次,從副職到正職,再到一把手。他的應酬應該是很多的,但是我每次去廈門,就發現他閑的很。他就跟我講,我們的客戶只要符合我們的要求,我們就會給他擔保,而即便他們請我吃飯,如果不符合要求我也不會給他擔保的,當把這個原則落實下來以後,工作和生活就簡單了,他什麼應酬都沒有了。

  師法天地,道法自然

   我們要學習,學習可以提升自己的技能,可以打開我們的眼界。個人的對人、事、物的經驗很有局限,我們可以通過書籍、通過網絡、通過朋友,甚至最高層面的學習,那就是——擡頭看宇宙原初的混沌,怎樣形成了宇宙萬物——我們現在看,什麼思想家到現在世人還尊敬他們,因爲他們的思想就是這樣形成出來的。咱們的佛祖釋迦摩尼就是這樣,耶稣也是啊,老子、莊子、孔子這些人也是這樣的。春秋時期,很多經典中的比喻,就是用萬物存在的理,來解讀人生和社會的問題。

  比如說孫子兵法,他從石頭從山上滾下來,去思考人什麼樣的狀態才能形成一個優秀的團隊,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勢”,這個勢就是一環接一環的趨勢。我們要建立一個什麼樣的團隊,要能夠自動運轉的那種團隊才是優秀的團隊。我經常畫一個圖(一組首位相扣的圓環),首環扣住第二環,第二環扣住第叁環,依次環環相扣,最後一環扣住最前面一環,這就變成一個圓體。只有圓的東西才能夠持續發展,就好象車的輪胎,因爲是圓的,所以它的損耗是最小的。哈勃望遠鏡拍下來的那些照片,那些滿天的星體,爲什麼沒有長的,沒有方的,因爲千萬億年它們的運轉,互相的碰撞,就會把那些角碰掉,億萬年後存留下來的就是圓體的。再想想,從山上滾下來的石頭,什麼形狀的會滾的最遠,甚至越滾越快?圓的。

  如果繼續用這樣的思想去思考,人與人之間,什麼樣的關系是最好的?“圓融”。如果有棱角,有偏見,那別人就無法忍受。實際上,一個人接觸的人群越廣的時候,就越要圓融,這個圓融就是“包容”,只有這樣,他承受的責任就會越大,追隨者就會越多,未來他做什麼事業,這些人都會成爲支撐和力量。所以中國人講做人要“外圓內方”,這就是一種做人的規則和尺度。

  我們要正確的解讀世間萬物存在的那種原理,要展開我們內在的那一種歡笑。那種歡笑不是別人給我們的,不是找個活佛摸摸,灌灌頂,我就快樂了。我認識一個上海的女孩子,到處去追活佛,一天見五個活佛,這個摸摸灌頂,那個摸摸灌頂,結果還是那個樣子,追了四五年了,發現一點成就也沒有,要發財也沒發財,要事業也沒事業,身體也越來越不好。我就跟她講,佛法裏面講的正確的知見,就是要我們從自己的內在去升華,智慧不是外在給你的。

  如果沒有自己的觀念,沒有自己人生的定位,沒有自己的人生價值,永遠都是被別人牽著走。人家說哪裏有熱鬧,我也要去湊一湊,人家說買什麼樣車最好,人家說房子要越大越好,我也要買那樣的車、那樣的房子,那個時候你就沒有自己,沒有自己的時候,你的價值,你的思想,你的觀念,永遠都會在別人的陰影裏面。我曾經跟別人講,小孩子活得最像他自己,想什麼就什麼樣,想哭就哭,想笑就笑,人剛出生的時候就是原版,活著活著就盜版了。沒有自己的喜怒哀樂,沒有自己的判斷,沒有自己的定位和價值,那生命就變成盜版了。本來你可以在某一方面發揮自己特長和天賦,但是你非要去和某一個人比附的時候,就會發現自己什麼都不是。人沒必要去和別人比較,活出自己,就是人生最精彩的狀態,做企業做出獨特的風格出來,你這個企業就是獨一無二的。

  我也經常跟一些藝術家講,你的創作,就是你的心對宇宙的解讀,你的解讀,就是你的心念把美和意義賦予作品的這樣一種展現。當然了,可以學學別人的一些技巧,但是作品的靈魂,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核心的價值,一定是自己的。自己的東西,就一定是自己對人生、對社會、對宇宙,那一種經過長時間思考,而展現出來並賦予作品的生命。這不是向外面借來的,不是別人給你的。

  結語: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一個人對人生有正確的解讀,絕對不會被名、利、地位所影響。我們寺院晚餐前都要讀《四十二章經》,其中有一句“視王侯之位,如過隙塵”,我們把人家所羨慕的東西、所在乎而放不下的東西,都能從更高的角度正確地去解讀它,那人生就會有一個完全顛覆性的變革。並不是說我們不需要那些名望和財富,而是說我們不會以不正確的方法去追求它們,並且我們要反思自己,你要這些東西去做什麼。

  其實,地位和責任原本是不可以分開的,有什麼樣的位置,就相應有什麼樣的責任在身上。擁有更多的金錢,那麼,你會用這些錢做什麼,這些也是聯系在一起的。你的心胸更大,眼界更高,你人生的定位更廣,你擁有的能量就越大,那麼你所澤被的人就越廣。如何讓你的追隨者和諧相處,得到他們想要得到的東西,實現他們的人生幸福,這裏就要靠你寬厚的德性,去承擔起來。真的,這些都是相輔相成的。你沒有那種德性,沒有那種威望,沒有那種思想,你是不可能擁有這些東西的。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文字整理:任波

  

《以正見指引人生的正確方向》全文閱讀結束。

✿ 继续阅读 ▪ 換個眼光看世界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