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擺脫困境。有的人打著佛教的旗號逐利慕名,招搖撞騙,濫竽充數。還有的在寺院商業化的指導下,收門票,開公司,把搞創收作爲第一目的,“寺廟經濟”的提法公然出臺。如此等等,給衆生造成了很大誤解,正信的佛教往往接觸不到,實在是非常悲哀。
那麼,什麼才是真正的佛教,佛教的本質是什麼,我舉叁個例子,聊以闡述這件事。
我們知道,佛教的教主爲釋迦摩尼。真有其人,是古印度一個國王的兒子,是即將繼承王位的太子。沒有人會和他爭搶王位,因爲他父親就這一個兒子。爲了阻止他出家修行,老國王建了四個宮,春夏秋冬,冬天住在春宮裏,夏天住在冬宮裏,極盡逸樂之能事。又給她遴選最美的妻妾,又音樂舞蹈相環繞,軟玉之體,靡靡之音,企圖迷住他的心,但這些都沒能阻止他出家的決心。是什麼讓他放下王位、放下美色、放下權力,放下可以享受至高無上的一切,而獨獨跑出去做一個苦行人呢?他覺悟到了什麼,他的思想又是一種什麼樣的境界,這很值得我們深思。
第二個案例。鸠摩羅什,他從天竺來到中國,成爲古代最有名的經文翻譯家。鸠摩羅什的出身也非同一般,他母親是國王的妹妹,父親是權傾朝野的國相,自己過著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的生活。可他爲了弘法,來到中國,經盡千辛萬苦。前秦的苻堅爲了搶他,派軍隊去攻打龜茲;後秦的姚興爲了搶到他,又發兵攻打後涼,勝利後,迎鸠摩羅什入長安,被奉爲國師。
在曆史上,爲了搶奪一個人發動戰爭的事例並不多,古希臘發動特洛伊戰爭是爲了搶奪美女,而鸠摩羅什作爲一個宗教人士,他當時還很年輕,叁十出頭,可是被這些國家不惜傾全國之力搶來搶去,就像現在很多國家搶奪高科技、核子能專家一樣。這是爲什麼?
第叁,玄奘。我們知道《西遊記》中那個唐僧的原型是玄奘,他被胡適譽爲“一個民族的脊梁”。玄奘爲了去西天取經,一個人帶著只瘦弱不堪的駱駝,兀兀穿越八百多裏的荒漠,曆經各種災難,差點渴死、餓死、凍死、熱死、累死、病死、被強盜殺死,被人當做祭品蒸死。九死一生,終于到達目的地。他修習佛法,精通十幾國語言,當時所有的高僧集合起來都辯論不過他,名震天竺,成爲名符其實的第一等人物。戒日王爲了留下他,許諾建最大的十座寺院讓他當主持,他沒有答應。回到長安後,一代天子李世民廣開隆門,降步以迎,並意欲讓他當宰相,玄奘還是沒有答應。富貴不能動,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這是爲什麼?他要追求什麼?
叁、入則爲淤泥,出則爲華蓮
再回到禅,禅是什麼?禅就是悟。禅就是一種覺醒的狀態,是一種超越事物的表象不被表象迷惑的不動于心的狀態。
比喻說,人爲什麼痛苦?如果你內心沒有痛苦的因,別人是不能給你痛苦的。好比一堆幹柴,星星之火就可以把它燎燃,但是一堆石頭,即使熊熊大火也燒不起來。你的內心是一堆幹柴,這便是著火的因。同理,要想發財,就要找到發財的因。當你真正了解錢的存在規則之後,就永遠不會貧窮。
去年一個公司的老板對我說,一年給他們講100堂課,每節課付我2萬元報酬。從一個打工者的角度看,一年拿200萬還是不錯的。那麼我就安安心心做個講師吧,還當和尚幹嘛?但我卻認爲,一年拿200萬對我來說生命的價值太賤了。這不是妄自尊大,而是相對于具體的錢財來說我認爲自己所做的事業、自己弘法利生的理想,遠遠超過200萬的價值,甚至這些東西是沒法用錢來衡量的。你給人慧命用多少錢來衡量?俗世的東西怎麼用來比擬出世的東西。所以,如果你的內心還有稍微的搖動,就說明自己尚未完全超脫出來,還被物質名利所羁絆,沒有進入更高的境界。一個境界很高的人眼裏肯定沒有錢的概念,玄奘眼裏有錢的概念嗎?一元和一萬元在他眼裏是一樣的。這樣的人可以視金錢如糞土,也可以視糞土如金錢,只在隨機應化。
花錢要靠智慧,賺錢要靠福報。按照財富的規律去聚積財富才是正道,一個人的福報不夠,德性不夠,就少了聚寶盆,再怎麼努力,也很難聚積到錢。這就相當于你手上拿著一個籃子,竹籃打水總是一場空,進來的再多都被你漏掉了。“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這就是因果,人生是因果的延續。宇宙萬法皆空,唯因果不亡。
禅修就是時時地覺察自己,不脫離宇宙人生的這種規律,按照規律生活下去將是最聰明的選擇,最智慧的人生。規律不是某個人製定的,規律是客觀存在的,高明的人只是發現了規律,不是發明了規律。“天行有常,不爲堯存,不爲桀亡”,“天道無親 常與善人”,這些都是永恒的真理。
如果能夠把禅修的理念運用于生活,將會受到莫大的益處。我身邊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隨便說幾個。有個禅修學員,她是某個大公司中國區的財務總監,參加我們的禅修班後叁個月,打電話給我,說自己回去每天用半個小時打坐,坐完一個月,把十八年來每天堅持吃的藥,停了下來。十八年要堅持吃藥,這是一種什麼頑疾?禅修使她的生命發生奇迹,解決了當代醫學不能解決的難題。現在,她整個人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生命時時充滿喜樂。
第二個案例,杭州的二手車市場老板汪久康,參加完禅修回去,每天上班的時候,帶領整個公司的高管一起打坐,他說自己很多思路都是在打坐後湧現的。短短時間,他現在已經是全國最大的二手車市場總裁,許多同行都派高管來他這裏學習取經。他又把他的姐姐和姐夫引薦到這裏來禅修和做義工,已經一年多了。
第叁個例子,義烏恒豐公司的的董事長。她禅修完之後回去,堅持打坐,堅持一個月的深呼吸,現在身材好得令人嫉妒,連以前十八九歲的褲子都能穿。而她已經是個14歲孩子的媽媽了,身材的纖柔度還能恢複到那樣,其減肥、美容的效果,是很多女士苦苦追求都達不到的。
需要說明的是,打坐是修行,但修行不僅僅是打坐。打坐只是爲了讓你的心清靜下來,提高覺知觀照能力。有了這樣的覺知觀照能力,才是獲得幸福人生的保證。所以,要把禅修結合到生活中來。
禅修,可以使人從內到外有個徹底的改觀,完全能夠刷新我們的人生。而且,它所提供的“財富”就是一個金卡,永遠都刷不爆。因爲這個銀行是與天地宇宙聯網的。
《善用其心,唯道是從》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