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一心柔軟,一念清淨▪P2

  ..續本文上一頁柔和,你接人待物就是另一種風貌。

  我曾在交大跟學員分享了這樣一個主題——我說,我們中國的企業,未來如何能在世界上崛起?或者說,我們現在提出的“中國夢”,如何才能實現?就說中國的企業吧,現在的管理模式全是跟西方學的,我們沒有自己獨特的管理模式,沒有自己獨特的思考,沒有自己獨特的建樹。我們能不能在學習別人的同時,也有自己的東西?有時候一味地相信別人那個東西是最好的,最後發現,不一定適合你。前段時間我去歐洲,在那裏,早晨吃沙拉,中午吃沙拉,晚上吃沙拉,十幾天吃得我都想吐。我是吃中餐長大的,那裏的水土不服,生活環境不適應,當時相當痛苦,只希望能早些結束回到中國。可見,我們有什麼樣的胃,那是從小養成的。同樣,有什麼樣的土地,才能長什麼樣的莊稼,別人的莊稼長的再好,你移植過來,不一定能成活,打出好糧食來。

  我們在一味模仿別人的時候,實際上就失掉了自己。所以中國的企業要想走向世界一定要有自己的管理模式,要能在自己一畝叁分田上創造出自己的東西來,我們對別人的東西可以借鑒,但不能照搬。其實中國的文化資源這麼豐厚,我們儒家過去的“家國”治天下,我們的組織形式,處理五倫關系,等等,都是可以從中汲取有益的營養。現在已經有以儒家文化治理企業,以佛家文化治理企業,有的還以道家無爲而治的方式治理企業,有的已經卓有成效,可惜這種經驗沒有充分推廣和開發出來。這些都要和時代結合,做有益地實踐和探索。以上僅提供一個思路。

  中華民族要崛起,靠什麼崛起呢?僅僅靠GDP就說明我們已經崛起了嗎?我看不能這麼說。如果我們走出去,別人覺得我們沒有智慧,我們的行爲,讓別人覺得厭惡,到外面去,人家鄙視我們,不能獲得別人發自內心的尊重,那我們就是一個沒有靈魂的民族。當一個民族沒有它的文明,沒有它內在的精神,何談民族的崛起?即使有所謂的“崛起”又能崛起多長時間?成吉思汗崛起了吧,統治世界。結果呢,煙消雲散。

  每次我到國外去就會注意這些,因爲在別人心目中你是中國人,人有人格,國有國格。國格是每個人的人格組成,可以在每個人身上體現。我就見過,中國的組團有吃飯的時候,一窩蜂地爭先恐後,哇哈哈鬧翻了天,然後別人用非常詫異的眼光看著我們,心裏得出一個結論:噢,原來中國人就是這樣!所以我們要入鄉隨俗,要尊重別人,要文明自己的行爲,規範自己的習慣。首先,一個不文明的人,就是對自己沒有足夠的尊重。你對自己都不尊重,遑論別人尊重你?

  禅宗講參禅,很多人認爲是個深奧的東西,其實也很簡單,就是時刻保持一種覺察力。發現自己的情緒不穩,發現自己的行爲很浮躁,發現自己很容易被人家激怒起來,發現自己的心定不下,一回到家把手機玩個不停,或者拿個遙控器按個不停,或者找朋友去喝酒,打牌,一個人無法獨處。知道嗎,一個人無法獨處就是躁動不安,躁動不安心就很容易受到外在的東西牽引,所以古人的座右銘是什麼?慎獨。參禅就是及時發現自己內心的問題,讓心像一泊淨湖,永保平靜清澈。

  其實在我們身邊,也不缺乏這樣的人,他的笑容、談吐、眼神、坐姿……一切表現,讓你感覺是那麼優雅,高貴,純淨,祥和。這就是一個人內在的特質,這種特質的首先來于內心的甯靜和安詳,也就是來源于你有一顆柔軟的心。

  多數人覺得玫瑰豔麗,而很少去關注路邊的小花。其實停下來仔細觀賞,路邊也有漂亮的花朵。許多家長培養孩子,拼命要把他培養成玫瑰,不要做路邊的小花。事實上,每個人情況不同,不是人人都可以成爲總統,也不是每人都可以奮鬥成億萬富豪,按照他自己的狀態,找到最適合他自己的生活方式,我覺得這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和培養。

  很多家長培養孩子,最後都以失敗告終,爲什麼?因爲他缺乏覺察之心,爲什麼缺覺察之心呢,因爲他的心不柔軟,他的心被固有的成見塞得滿滿的,根本沒有考慮孩子本身的需求,感受,和心理特征,而是按照自己的觀念去塑造孩子,想把他變成自己想象中的樣子。這樣多數時候注定是失敗的。

  相對于幸福人生來講,除了“柔軟心”,“清淨心”也是非常重要的修行方法。當我們的心不清淨,就很容易受到別人價值觀左右,然後失去自己。所以我們所說的修行,就是讓自己的心得到沈潛,放到很低,很靜。有句話說“水低爲海,人低爲王”,正因爲大海在最低處,才能成其大。人如果時刻使自己處于最低,就能容納更多東西。于是,人要想“成其大”,就要學會吃虧。很多人認爲吃虧是無能的表現,絕對不是。當一個人的精神格局、思想境界遠遠超過別人,他才會、才肯吃虧。一般人罵他一句,回罵一句,打他一下,踢還一腳。揍他一頓,就買把刀捅幾家夥,只要是人都會這樣吧?但是人家罵不回口打不還手,這種人要麼是傻子,要麼就是聖人。傻子,大家都看不起,但傻子也有特別的地方,——你見過一個傻子得癌症嗎?沒有。得這種絕症的人都是非常聰明、非常精明的人。換句話說,正因爲太聰明太精明了所以才愛得這種病,因爲他什麼事都計較,不願吃虧。如果像傻子一樣過一會兒就忘了又傻呵呵地去做事,才不會得這種病。所以從這個角度講,傻子不傻,我們要向傻子學習。

  爲什麼寺廟裏在佛像前供叁杯水?這是表象。清水就代表很純淨的狀態,代表無染。衆生每天看到它的時候,內心也被淨化了。很幹淨的一杯水,如果拿筷子一攪,就渾濁了。怎麼讓它清澈下來呢?只有讓它靜下來,沈澱下來,這樣便越來越清潔。因此我們每天也要找一個時間讓自己的內心沈澱下來,當你沈澱下來,看到的問題就會很清楚。當你很清楚的時候,就發現你的內心是通透的。所以修行就是時刻要使自己處于那種通透的狀態,不要有太多世故,太多分別,太多是非觀念,去汙染它。

  故而,人在做出重大決策的時候,一定想辦法讓自己靜下來。靜下來什麼都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就知道怎麼對付它。當你跟一個人産生矛盾和沖突的過程中,一般頭腦就被嗔火燃燒,那種不清淨會讓你失去平衡,失去平衡的時候便有過激行爲做出來。前幾天一個哈爾濱小夥子,女朋友莫名其妙在他面前消失了,打手機,不通,打電話到她家,不接。盛怒之下他買了一把刀,准備跑到他們家捅她幾刀。他說你不理我也要給我一個交代嘛,怎麼可以突然在我面前消失了呢?他爸爸緊張的要死,把他拉到我們寺院來。我就跟他講,當一個人,把所有跟你交往的信息都屏蔽掉的時候,她心中其實已經跟你決裂了,你再去追著要一個說法,沒有必要。一個人心中沒有你的時候,你再乞丐一樣去乞討有意義嗎?你做這種過激行爲,把對方捅幾刀,她死了,最後你也死了。你死掉的時候想想你的父母、親戚、朋友,他們是什麼感受?你這樣做值不值得?所以頭腦處于燃燒狀態的時候,身體是空白的,就會做出很多不可理喻的事情來。

  可見清淨心是我們幸福的保證,是和柔軟心同等重要的東西。柔軟,是慈悲、善良、包容;清淨,是無染、理智、通透。“身在紅塵,心在淨土”,乃我們修行的目標,如同蓮花,身處淤泥,頂開皎潔。在俗世中修煉,是我們每日的功課。

  主宰自己,改變命運

  修行不是廟裏和尚的專利,而是每個人的需要。我們每個人都有兩面性,有陽面,也有陰面,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不過有的人好的一面多,壞的一面少,有的人,則反之。通常,好的一面多,這個人就叫好人,壞的一面多,這個人就叫壞人。但你不能認爲這個人好,他所有的地方都好,見不得一點不好,這種判斷首先就不正確,因爲他勢必有不好的一面。當你和一個人戀愛,初建家庭的時候,往往把對方想得很好,最後發現他並不那麼完美,于是就不免陷入失落、抱怨和無奈之中,然後所有的負面行爲都出來了。實際上“完美的心態”本來就是一個不正確的心態,世界上哪有完美的東西?——這時應該怎麼辦呢?先讓自己靜下來,然後面對問題去解決它,處理它。這種解決、處理和改變,就是一種修行。從不能忍受到忍受,從忍受到放下,到最後把它徹底排解、消化掉,便是修行的過程。

  我常講這樣一個道理,人生中,沒有人無緣無故會來到你身邊,它都是前世姻緣的再續。誠如有句話說,“世間的每次相逢,都是久別重逢”。有的男人做牛做馬一樣給你賺錢,你還天天打擊他,使他痛苦,那是因爲他前世欠了你很多錢,今生來還債的。而債總有還完的一天,所以你要善待他。當然也有討債的,我一個朋友,孩子沒生下來之前在肚裏難産,花了很多錢,最後終于生下來了,又不斷害病,到五歲後毛病豁然而愈。我就跟他講,你欠他的錢他花完了身體就好了。所以,有人拐了你的錢,不要擔心,下一生他要麼成你的孩子,很聰明,然後賺很多錢,讓你花,要麼以另一種方式來償還。總之,付出的都跑不掉。因此只要你有錢,就不斷地舍出去,不斷布施,將來都會回到你身邊。

  可能有人覺得這種思想很迷信,但是請記住一點,因果真是有的。紀曉岚寫過一本書叫《因果錄》,大家可以到網上去看看。林語堂還寫過一本書叫《蘇東坡傳》,裏面有很多案例,都是發生在蘇東坡身上真實的事情。其中有一節講到蘇東坡的兒媳,很年輕,有一次突然發出一種沙啞的聲音,像七八十歲的老太太,然後說我是某某大仙,你要擺幾座酒席,然後給我寫一篇祭文,燒多少紙錢,我才走。蘇東坡知道這是惡鬼附身,附到兒媳婦身上去了,就抽出馬鞭要揍她,惡鬼軟了下來,說酒席就算了,還是給我寫篇祭文吧。蘇東坡仍不寫,要揍他。最後她說,你給我一點水喝我就走。蘇東坡連水也不給她喝,他覺得自己不能在惡鬼面前露出軟弱。忽然間,那個惡鬼就跑掉了,然後他兒媳婦猛然醒過來,覺得很奇怪,說你們爲什麼用這種眼光看我?她對于剛才發生的事一概不知。

  這種被鬼附身的案例,生活中有很多。我再給大家推薦幾本書看看,《西藏生死書》和《前世今生》。爲什麼要說這個呢,只有我們正確地解讀生命,對生命有了正確認識之後,才可能把以前錯誤的觀念轉變過來。

  我們從出生到死亡,叫一期生命。了解因果之後你就明白,生命沒有我們想的那麼簡單,在這一期生命之前,有無量的生死,之後又有無量的生死。這一生只是一個短暫的銜接而已。但就是這個銜接卻影響下一期生命。故而今生要努力去修煉,提升我們靈魂的純淨度,這樣一種純淨度,就是我們下一生生命的起點。爲什麼有人一生下來就很聰明,是神童?實際上他曾無數次學習過,現在不過是重複而已。你讀《六祖慧能傳》,他砍柴的時候思考的問題就和一般的樵夫不同,所以他聽到《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便霍然而悟。爲什麼我們天天在念都沒有開悟呢?爲什麼他就行?——因爲人家有積累,基礎比你好。

  正因爲如此,我們才要不斷去修行,去積累,像參加高考一樣,學生不斷地學習、努力,才能考上大學,而老師只能傳授給他知識,沒法代替他考試,任何人都沒法代替。

  總之一句話,生命理想的狀態,最終取決于我們自己,你是什麼樣的人,面對的就是什麼樣的世界,你在哪個頻道,擁有的就是什麼樣的磁場。當你有一顆柔軟的心,慈悲的心,清淨的心,包容的心,喜樂的心,自然而然,你的世界就是最美好的,清淨的,慈悲的,喜樂的。所以,命運真正的主宰者,不是天地鬼神,也不是諸佛菩薩,只是我們自己。

  

《一心柔軟,一念清淨》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