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美容的最高境界:“兩全其美”

  美容的最高境界:“兩全其美”

  賢宗法師于容大麗江開示

  杜柯整理

   商以載道

   我思考過一個問題,什麼是民族。在古代的時候,所謂民族就是一群人住在一起,互相幫襯,形成了一個團體, 這個團體不斷演變, 最後成爲一個國家。這個國家共有的生活方式,形成了固有的文明,所以成爲民族。

  

  那麼我們容大,提出了創立民族品牌這樣一個高遠的目標,就要以此樹立起一個民族自強、自尊、自愛、自立這樣一種精神。文以載道,商亦載道,一個好的企業,好的品牌,是國人的驕傲,民族的振興,人類文明、精神的承載者,有著至爲深遠的意義。

  我們容大所有的經銷商和家人,都不乏具有這樣一種理念。我們這樣一群人,有使命,有目標,有人生願景,走在一起,爲同一個目標奮鬥,這是事業成功的前提。假如我們的心是散亂的,目標不一致,對于前景迷茫、不知所措,那就是一群烏合之衆。而烏合之衆是不能戰鬥的。

  一個人,倘若沒有內在強大獨立的精神力量,就很難成就自己,更別說“自立立人,自達達人”了;一個民族,倘若沒有骨氣,便是沒有脊梁的一群人。沒有脊梁的一群人,只能被人奴役,無法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們曆史上就有不少這樣的民族脊梁。魯迅和胡適,曾同時把一個佛教中人物譽爲我們民族的脊梁,他即是我們家喻戶曉的唐僧。我們對于唐僧一貫的印象是,《西遊記》中那個懦弱無用的人。而事實與此正好相反,他是我們應該爲之驕傲的一介偉人。玄奘爲了西天取經,經曆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苦難,當時沒有所謂的孫悟空豬八戒沙僧之類,沒有這些人爲他排憂解難,他就是獨身一人,曆時17年,途徑56個國家。到目前爲止,我們中國人去國外留學,學成的水平能超過那個國家,好像還沒有,但玄奘就是這樣一個人,他當時的學問已經打遍天下無敵手,戒日王以玄奘爲論主,召開佛學辯論大會,3000個大小乘佛教學者和2000個外道參加,長達幾十天,他任人發難,辯才無礙,無不融通,從而名震天竺,成爲名符其實的第一高僧。戒日王更許以重諾,想把他留下來,但他心系東土同胞,依然回國弘法利生。玄奘身上體現的是什麼?是民族的精神,民族的骨氣,民族的正氣。

  一個人有什麼樣的人格魅力,一個店有什麼樣的定位和方向,一個家庭有什麼樣的觀念和理想,一個民族有什麼樣的精神和文明,就在于我們每個人怎樣看待自己。因爲個人是構成團體、種族的原始細胞。身與心的和諧,工作與家庭的和諧,個體與團體的和諧,企業與民族的和諧,都在于我們怎樣從內心深處定位自己,鑄造自己。假若你踏出國門,身邊都是外國人,別人怎麼看待你,以前我們出去的時候,人家常常我,你是日本人?臺灣人?或者是越南人?朝鮮人?韓國人?我就告訴他我是中國人。那時候你一個人就代表了整個國家、同胞,你的形象、舉止,都具有了民族性,在人家心目中,留下印象。

  所以,作爲容大人,我們既深植于自己的理念,有自己的使命和價值,有自己的産品,就要從點點滴滴做起,去實現我們的理想,實踐我們的信念。

  

  心貫滄海

  我想,要做一個民族企業,打造我們民族的品牌,從內部講,可以通過以下幾方面去塑造:

  第一,我們的心胸要博大。

  一個心胸博大的人能包容一切。偉人與凡夫的區別之一在于心量的大小。凡夫的心量像針眼,只有細如遊絲才能穿過,再粗一點東西就被檔在門外,那你想想,世上有多少東西能穿得過針眼呢。一個偉人,聖人,他的胸襟是涵蓋天地,籠罩四涯。假如你的心像天地一樣,天無不覆,地無不載,那就與大自然同步了。與自然同步你就得道了。得道了你就永遠立于不敗之地。

  再說我們的企業,我們容大之所以有很大的包容力,就是因爲提出了塑造民族品牌這一理念,這個理念決定了我們必須是包容的,宏闊的,汪洋的,百川歸海的,直向東流的。這樣一個大的願景,一個大的承載力,才能實現我們的夢想。大家知道,一只小劃子,在叁尺水面就可以漂浮,而一個萬噸巨輪,必須有大江大海的水域才能航行,什麼都是配套的。

  同樣,我們百雀羚的化妝品,之所以受到大家的認同,乃因爲容大站在民族的高度來規劃産品,參入國際市場競爭,起點就不一樣。如果我們的目標是中國的某一個小城市,只要這個城市的老百姓說好,消費它就可以了,那我們的産品很難到達現在的檔次,也很難上升到極致,並將極致推向極致。

  其實,無論日常生活中還是事業中,能令一個人迅速得到成長的,往往是他的敵人。因而對于我們的敵人、冤家對頭,或者讓你不爽的人,就要辯證地看待。他天天讓你難受,你才能得到磨砺和蛻變,他諷刺你嘲笑你,可能造就了你積極拼搏,不服輸的勇氣和巨大成功。這時候,你再反過來看看,是好事還是壞事?

  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鄧亞萍最初學打乒乓的時候,所有的教練都拒絕收她,他們一致認爲:你手臂這麼短,根本不適合幹這個!

  有人對年輕的李宗盛說:你那麼醜,也沒什麼天賦,怎麼能唱歌呢?

  林書豪在NBA四處流浪,連續被幾家俱樂部掃出門外。

  有天,洗車行來了一輛勞斯萊斯,一個擦車仔非常欣喜地摸了下方向盤,客人發現後扇了他一耳光,說:你這輩子都不可能買得起這種車!後來,這個擦車仔買了6輛勞斯萊斯,他的名字叫周潤發。

  沒有敵人你也許成功得更慢,所以擁抱敵人吧。

  如果身邊有人不斷打擊你,挑戰你,折磨你,不斷跟你搶生意,使歪招,這時候,收藏起你的嗔恨心,要好好感謝這個人,他會讓你得到巨大的飛躍和成長。反過來,當你處在一個良好的環境裏,什麼都順暢,不可能得到強有力的成長。

  我們容大的理念是開闊的,因爲“有容爲大”就是我們思想的高地,因此,容大的每一位員工每一粒分子,都需要與我們的公司我們的企業同步,作爲一個大型機械上的小零件,我們一定是配套的。

  

  自立自達

  第二,要自尊、自強,有自己的信仰,信念。

  儒家一直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實際上這一套邏輯有一個點,就是以修身爲基,此原始的點——亦即我們內心強大的建設。一個人,若能不受他人誘惑,不受別人言語所左右,擁有自己堅固持重的人格魅力,這樣的人,大家無形中都會生起崇敬之心,並爲之深深折服。所以一個真正有魅力的人,是從內而外散發的,是他人格力量的自然顯現,是他高深修爲的集中體現,而不是他有多少錢,有多大名望,有多高地位。

  在《莊子》中講了這樣一個故事:衛國有一個德性好而面容醜陋的人,叫哀骀它,男子和他相處,不想離開,終日環繞,女子見了他,甯願給他當偏妾,不肯嫁給別人作正妻。他一無權勢地位,二無錢財,叁無超人才能,然而人們都願依附他、親近他。這正是“德足以懷遠”之故。

  一個人,內心有純正的信仰,他表現的氣質就清正。一個自尊的人,才會尊人。一個自強的人,才能幫助別人強大,——此正所謂自立立人自達達人。不管我們作爲一個職員還是一個領導,只有自己自立、自強了,才能影響別人。所以一個人的內涵,遠遠比外表重要。

  同理,一個人老是做出不可理喻的行爲,所謂“倫常乖舛,立見消亡”,此乃自取滅亡之道。一個人總是自私自利,他人生的道路勢必越來越狹窄,“刻薄成家,理無久享”。如何讓一滴水不幹涸,永葆它的活性呢?唯一的方法是投入大海中。同理,你想讓自己的店不消亡,應該把你的店、你的事業,融入到民族複興、國家強大的大潮中。有人創業一直不順,店經營得不好,不知道未來路在哪裏,這是因爲把自己獨立、割裂開來,認爲自己一滴水、一缸水不會幹涸,其實自己的能量畢竟有限,只有融入整個大海,和衆生融爲一體,才有豐沛的能量補充進來。所以我們要把民族的強盛就是自己的強盛,國家的興旺就是自己的興旺,客戶的需求就是我的需求,産品的價值就是我的價值,這樣一種思想牢牢樹立起來,並貫穿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那麼你將獲得源源不斷的動力,智力永不枯竭,靈感呈現井噴,事業的成功也是水到渠成。爲什麼如此?“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

  這即是需要我們換一種思維,換一種觀念去解讀世界。我是一個寺院的負責人,經常在想,我們寺院爲什麼而存在?它爲誰存在?我們寺院也是一個平臺,當這個平臺能不斷利益別人時,我們就不會被抛棄。相反,當這個平臺跟身邊的人格格不入,別人不需要時,這個平臺自然而然就荒蕪了,最終被人抛棄。那這個平臺,和平臺上的每一個人,存在的價值就微乎其微。

  因此遇到什麼問題,我們首先就要反躬自問,“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這句話應該成爲我們的座右銘,時刻警醒自己。假若你在家庭中不幸福,應該想想不幸福的原因是什麼,是自己對家人關心不夠,還是對他們不夠寬容,過于苛求,還是忽略了孩子疏忽了長輩?如果你不去想,就這麼渾渾噩噩地過,你就會被這個家庭邊緣化,你永遠處于不幸福的狀態。

  同樣,如果你不去想你的客戶,你就被客戶邊緣化。如果一個團體一個組織不跟社會融入,就被社會邊緣化。一個政黨,不考慮老百姓的民生,也會被邊緣化,在國外是多黨競選,就會被選民抛棄,在一黨執政的國家,也會失去民心,最終政基不穩。

  客戶是上帝,這句話真的沒錯,你心中有上帝,上帝心中就有你,“信上帝,得永生”。一個人,一天起心動念都是爲客戶考量,爲別人的利益著想,他的回報將是巨大的,他的福報是不言而喻的,因爲福報生于德土之上,厚德才能載物嘛。

  對于我們每位員工而言,遇到什麼問題,首先應該自己去解決,自己想辦法,不要全部推給公司。這樣,你能解決一分,就…

《美容的最高境界:“兩全其美”》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清涼山上光明照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