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知道何去何從,猶豫徘徊、迷茫彷徨之時,仁煥長老給我們指了一條最簡捷的光明大道,那就是:萬緣放下,一心念佛。
我們要多學習般若究竟的法門,多了解古來大德走過的道路,在善知識的指導下努力精進,功不唐捐。如果我們有多余的時間在念佛之余去了解一下《金剛經》、《心境》等經典,那就更好了。《金剛經》講什麼?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世間的一切,包括我們人,都是衆緣和合而成,無常,是其本有唯一不變的屬性。我們明白了這個色身是無常的組合體,就知道如何去對待這個身體。永遠不要貪圖一個“我”,我見、我愛、我思、我想,我的房子,我的金錢,我的權力,我的地位,我的丈夫,我的妻子,我的父母,我的子女,包括服裝,長相,你的一切,都不要執著。你執著的越多,越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你放下的越多,越能更快地成就自己。
但是人要破掉那個我執,是非常不容易的。一個凡夫從生起無上正等正覺之心,需經過叁大阿僧祇劫的時間才能修煉成佛,在破掉“我執”之前,修行的道路極其曲折,一上一下,一下一上,常常退轉。只有在徹底破掉“我執”之後,我們的修行才可以一直往上走。
我經常給企業家朋友講,當你的企業做不成、做不大,一定是因爲“我執”在框著你、鎖著你——你覺得企業是我的,一切成敗榮譽都是我的,我賺的錢,也該實實在在享受,給員工一點福利,是我的恩賜,不給你發福利,是天經地義。當一切以自我爲中心,就形成了自我的牢籠,那裏面正囚著自己。
《金剛經》說:見如來,即非如來,是名如來。這裏面是什麼?破掉執見,打破虛妄之相的束縛。如果我們哪天能悟透這樣的道理,能放下執見對我們深深的困擾,你所展現出來的境界就是自由如風,廣闊無垠,能量無限。
人往往生了孩子,就深深被這個孩子所捆綁。你把他生下來了,要供養他讀書,讀書後要幫他找工作,找了工作要娶媳婦,取完媳婦要買房子,買了房子再幫他生孩子,孩子生完又幫他帶,然後又上學,長大……無止無境,鑽入一個無底洞中走不出來。那是因爲,我們缺少智慧,人生的親緣無法斷除,看不到人生的終點。當然,並不是說親情不重要,而是要正確地了解親情了解緣分。其實孩子就兩類人:一類是討債的,一類是還債的。討債的,一天到晚給你製造麻煩,不好好讀書,賭博,打架,把你折騰的生不如死,這一類是討債鬼,他把債討夠了就走了,或者變好了。另一類是還債鬼,過去世中欠了你的今生來還,這一類就非常孝順,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不用父母操心,掙了錢第一個交到父母手裏,自己舍不得花。所以我經常給他們講,如果哪一天人家欠了你的錢沒有還,你不用擔心,下一生他做牛做馬、變成你的兒子連本帶利來還。有的員工,一天到晚拼命幹活,也不計較工資,起早貪黑爲老板創造價值,這樣的人,多半前世欠了老板的錢沒有還。所以,一個人不會無緣無故對別人好的,這裏面都有因果。
作爲六道輪回的衆生,我們人不是只有今生,在今生之前,有無量的生死,今生不過是中間一個短暫的停駐形態而已。其實也不是停駐,生命的行進一刻也不會停止,它還在匆匆忙忙趕往下一個車站。所以今生能走到一起的,皆是無量的因緣際會,他幫助你也好,打擊你也好,成爲你的親人也好,成爲你的仇人也好,無因不聚,無緣不來。我們要珍惜這個緣分,是善緣、順緣當然最好,但如果是惡緣、逆緣,也要學會轉化,反爲成就我們的利器。孫悟空之所以能煉成火眼金睛,因爲他在八卦爐裏待過。人們常說,苦難是人生中一所非常好的大學,只要能畢業的都是強者。不要害怕苦難,不要害怕敵人,不要害怕逆境,敞開心扉,擁抱打擊我們的人,只有這樣你的人生才能得到快速提升,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成就無上道業。
光明充宇內,沛然發乎心
第叁個,光明心。
什麼是光明?太陽是光明,喜樂是光明,清涼是光明,自在是光明。我們看古代的皇帝,他跟文武百官見面的時候,背後的扁上往往寫著“正大光明”四個字。正,可以通達天地。光明,是“正”表現出來的一種能量。這種能量跟阿彌陀佛是相應的,跟我們的一切諸佛菩薩是對接的。我們念佛念的好的時候,就是沐浴在一種巨大的能量場中,你口中在念,身上每個毛孔都在散發阿彌陀佛綿綿無盡的慈光,雖然我們凡夫之眼看不到你身上的光,但是冥陽兩界的一切諸天護法鬼神都會看到你散發的光明。就像我們這裏坐了這麼多人,天又這麼熱,但是我剛才走進大廳的時候,感到這裏充滿了清涼之氣。它是怎麼來的?我們每個念佛者心地清涼,安住,這麼多人交織成一個巨大的清涼場,我一進來就被淨化了。
所有的一切來自于你自己,人生當中一切逆境都可以隨著我們的心念而改變,科學證明過,一只蝴蝶在我們這裏多扇幾次翅膀,就可以引起遙遠的彼地發生風暴,這叫蝴蝶效應。我們的寂靜法師是大知識分子,他可以證明這句話。生逢五濁惡世,如果我們能多念幾聲佛,多行幾件善事,多付出一點,身邊的世界因爲我們的所作所爲而得到改變,這就是光明之心的體現。擁有光明之心,即是一種大福澤,他會健康,長壽,幸福。那怎麼看自己是否有光明之心呢?在日常生活中,叁天兩頭照照鏡子,看看自己是哭喪著臉還是帶著燦爛的微笑?一個光明之心,一定可以使微笑綻放,一個陰暗之心,一定可以使笑容萎縮。如果你每天看到自己都懷著嗔恨的眼神,那就是在地獄撒播種子,你死後一定去那裏做農夫,去收割那無比痛苦的莊稼。
大家明白這一個道理,就知道怎樣去經營自己的內心了。你內心的建設,呈現出這個世界的縮影,內心建設的富麗堂皇,外面的世界一定燦爛美好;內心是一塌糊塗狼藉滿地,外面的世界一定滿目瘡痍支離破碎。
有時候,我覺得修行很簡單,簡單到只需要轉一個身。當你在一個死胡同裏面死活走不出來的時候,爲什麼不轉一個身呢?當你面對一個問題怎麼都不能解決的時候,爲什麼不轉一個面呢?實際上修行就是一刹那的轉變。以後你碰到任何問題要學會轉變,轉凡成聖,轉迷成悟,轉染成淨。天堂和地獄只有一牆之隔,生死到涅槃也是一河之隔,就看我們怎麼解決,怎麼面對。有人覺得,從生死到涅槃那是無盡的漫長,不會的,現在阿彌陀佛已經給我們做好了跳板,這個跳板就是西方極樂世界,只要念阿彌陀佛的名號就變得無限簡單。簡單,不一定不能成就,有時反而更容易成就。不要把修行搞的那麼複雜。
歡喜心常住,聲聲佛相應
最後一個,歡喜之心。有很多佛的名號就叫歡喜。實際上修行最終能圓滿自己,一定是缺少不了喜樂的狀態。所以你跟大家坐在一起共修,有沒有找到一種喜樂的狀態,要是你念佛念的愁眉不展,口幹舌燥,腰酸背痛,痛苦的不得了,念的沒有一個人喜歡你,那就不對了。念佛,應該念的身心歡喜,充滿快樂,越念越有勁兒,就像唱歌似的,人人都愛聽,久聽不厭,失之怅然,那你一定是用一顆飽滿的歡喜之心在念佛,你的每一個毛孔,都散發著歡喜,這樣的人,不愁不到極樂世界。
要是我們修行找不到歡喜,你是不能長久的。好比你想孩子好好讀書,必要他找到讀書的歡喜,找不到讀書的歡喜,他就要去打遊戲了,爲什麼呢,他能在遊戲中找到歡喜。念佛也一樣,你如果覺得念佛太美妙了,念佛,我可以得到諸佛加持,念佛,我能夠度化一切衆生,念佛,能讓我身心安樂,那麼你一天到晚做夢都會想著念佛。
念佛要找到歡喜之心,這樣功課才可以持久做下去。一個人念佛念到叁昧境界,一念不起,念而無念,無念而念,他一定是建立在歡喜之心作爲前提的。
倘若你是一個企業老板,你把企業經營的讓每個人上班像度假一樣快樂,那這個企業肯定能蓬勃發展,前程無限。企業經營是這樣,人的身體健康也是如此,假若你才叁四十歲就已經疾病纏身,那是因爲過去活的太不快樂了。其實,歡喜就是最好的養生,比你吃多少大補丸都受用。
《無诤叁昧,一心念佛》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