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将成佛。
我们只有不断地自我修行,改变自己,增加自己的能量,才可能在成就自己的同时去度化别人。我们念阿弥陀佛实际上是念什么?无量光寿。阿弥陀佛,是所有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总称,也是一尊佛的称呼,你念一声阿弥陀佛,就和尽虚空遍法界的一切佛相应,更和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相应。重要的是,你这一声佛号是不是由内心深处发出的?最高级的念佛,是念而不念、不念而念,由自己的自性发出,自然流露。这种境界我们现在还达不到。
我们现在念佛,你有没有内心充满着清净、喜乐?只有这种正能量才与佛菩萨相应,这时候一声相应一声佛,声声相应声声佛,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大家都知道开光吧,这等于给我们开了七天光,从内到外,从上到下,全部打开。所以接受了七天的开光之后,你一定感觉和以前不一样,什么不一样呢?比如笑容更加灿烂,举止更加娴雅,心中更加恬静……这样的“开光”便是效果显著,以后应该多多这样的“开光”。
各位念佛追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为何不追求此时此刻的极乐净土呢?《华严经》里讲,心净则国土净。你心净了,当下就是净土,当下就可以转换,不必要等到往生以后。任世界如何污浊,你心自如青莲。莲的高洁美丽,正是从淤泥中诞生的。事实上,佛不外求,只在方寸之间,心外求法是魔。通常,我们总是希望别人来给我们开光,给我们灌顶,为什么没有想到自己给自己开光、灌顶呢?就是别人给你一件东西戴在身上,如果真的起作用,那是你的内心对这个东西有认可,你有百分之百的认可,就有百分之百的作用,你有百分之一的认可,就只有百分之一的作用。那个东西未必有多大作用,最大的作用就是你的心。
我们对佛礼拜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在礼拜自己,因为自己无论有何种变化,其原点一定是来自我们自己。我们在菩提心的大道上成长,一定要每时每刻用这种理念来要求、成就自己。以后大家念佛的时候,可以植入一种观想,观想自己是一尊观音菩萨,或者是一尊阿弥陀佛,也可以观想自己是一道光,一道白光,红光,青光。也可以观想自己是一朵绽放的莲花,发出清幽的香气。我们观想观音菩萨,那观音菩萨是一种什么状态?观音菩萨相貌庄严,无限慈悲,声音柔软,耐心十足,智慧具足,循声救苦,千处祈求千处应。我们观想的时候,看自己是不是这样一个状态?你符合这样的状态,你就是观音菩萨,你就会得到快速的成长和加持。
人,迈上学佛的大道就是改变生命的开始。在学佛的道路上,一定让“悲智双运”成为我们的指路明灯,一路贯彻到底。若不能用此种思想解决身边的所有问题,那你每天就被各种各样的东西所占领、困扰,别人说你一句,你痛苦的晚上睡不着觉,心中发出“狮子”般的怒吼: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一直辗转反则,咬牙切齿到天亮。这就是因为你没有慈悲,也没有智慧的缘故。知道吗,在人生的道路上有两种缘分,一种逆缘,一种顺缘。顺缘是什么?炎热的夏天,旁边一个人拿扇子给你送来清凉之风,这是顺缘。反过来讲,逆缘是你坐在这里,没有电扇,没有风,也没有人给你扇扇子,热的汗流浃背,说不定还有人提来一笼火烤着你。没有智慧的人都讨厌逆缘,因为逆缘让人难受,但是,真正的逆缘才会让人蜕变,得到快速成长。所以我们要改变对逆缘的看法,千万不要把逆缘变成嗔恨,永远活在嗔恨里不能自拔生不如死,那你就给自己造了一座地狱。
来到南山寺之前,我听到各种南山寺发生的奇迹,这个道场,才是我们每个佛弟子真正的皈依之处。什么叫皈依呢,你来到这里,生死放下,烦恼放下,病痛放下,把一切都交给大和尚。想一想,人生还有什么事大过生死,你生病了,交给南山寺,你要死了,也交给南山寺;你火化了,还交给南山寺。——相信南山寺会给我们最好的待遇。哈哈!
我们想想,当一个人连死都不怕的时候还怕什么,还买养老保险、人寿保险做什么呢,以后的日子统统都交给南山寺,交给佛菩萨,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你现在的一切担忧都是杞人忧天。南山寺,能有今天这样一个规模,这样一个场地,是以前我们所有同修付出的结果,是他们的愿力所致,那我们这些共沾法益的人,也要负责护持这个道场,也许你不能做多大贡献,但你能够拖拖地板,扫扫地,也是一个发心。昨天我看到走廊上有水到处流,如果没有同修拖掉,老人走在上面可能会滑倒。修行,就是体现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不是说,我一定做多大的事才叫修行。
我们不要把学佛想的那么形而上,应该把它落实在生活的每一个当下。如果你来到南山寺之后回到家里,一天到晚笃笃笃敲着木鱼,口里念着阿弥陀佛,把人搞的鸡犬不宁,别人会觉得,这不是学佛,是神经病。然后你说我饭也不做了,我要念佛,衣服也不洗了,我要念佛,孩子的作业也不辅导了,我要念佛,我什么都不干了,我要念佛往生西方啊!这种状态绝对是错误的。那什么是正确的?回去之后你像换了一个人,以前不洗衣服,现在洗衣服了,以前不煮饭,现在煮饭了,以前爱生气,现在不生气了,以前在家里像大王一样要别人服侍,现在,非常谦和诚恳地服务家人,你的伴侣、孩子、父母都是你的众生,你去服务他们。他们一看,嚯?这个人到南山寺后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那明天我也要去体验体验,无形中你就把他度化了。
所以要把学佛的思想贯彻到生活的每一个过程里面,以前人家说你两句你就暴跳如雷,急赤白脸,现在,人家怎么说你都不生气,——你可以把自己当做木头,也可以把自己当做圣人,还可以把自己当做观音菩萨,你想想,观音菩萨人家说两句会去跟人家打架吗?因此,学佛不要好高骛远,而是要脚踏实地在生活的点点滴滴里践行,从当下做起,为人处事、接人待物皆是道场,对境练心,淬炼我们的心性。
仁焕长老经常讲一句话,我们要弘扬人间净土。实际上,人间净土不只我们南山寺这一亩三分地,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变成人间净土的发起者,把你自己当下那个地方变成人间净土的道场,如此连锁下去,我们人间就有无数个净土,这样,人间净土的意义就真正实现了。
你怎样把当下那个地方变成人间净土,变成弘扬佛法的道场呢?自立立人,自达达人,从自我做起,给他们做表率,以大行无言之身教,做佛法示范的活教材。你要帮助身边的每一个人:不听你话的父母,一向虐待你的老公,天天给你找麻烦的孩子,总和你过不去的同事……佛法是智慧与慈悲的双运。运,就是运转,就是运用,所以我们有了智慧和慈悲,要正确地运用它。二者不可偏废,有人有了慈悲,缺少智慧,有人有智慧,没有慈悲。这两个轮子缺少一个,我们这辆大乘之车就无法正常行驶。有时一味地忍让,并不能做好事情,你还要用智慧去引导,要学观音菩萨,她有千手千眼,是为了无穷无尽地善巧方便,可以契时入机、随方就圆地度化众生。这叫事无碍,理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
其次,寺院的运行也是一套管理。我们仁焕长老对管理是非常有一套的,他的大愿力大智慧铸就了这个大平台,当我们来到南山寺,除了念佛之外,有没有学到南山寺的这一套运作方法呢?给我们以生动的启迪和智慧的注入,回去以后你用这套方法、思想去对治你的先生,驾驭你的孩子,影响你的父母,经营你的公司,如果是这样,你就是一个有智慧的人。一个有智慧的人,能处处时时汲取别人的智慧,内化为自己的智慧。于是你就可以用佛法贯穿到生活的始末,用禅的思想不变随缘、随缘不变地立身处世。
总之,佛法的修行,在于我们自己对它如何去参悟,实际上,通过这一句佛号,我们就可以了解到宇宙所有的学问,宇宙所有的学问,也都能汇聚到这一句佛号中来,万法归一,一摄万法,关键是你有没有参透进去。大家知道吗,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当时有许多佛门大家都受慧远的影响,全部去学习净土法门。净土法门在佛教里可以说是最简单的一种,只要一心念佛就行。当你念到一心不乱、身心合一,当你念到你就是宇宙、宇宙就是你,念到物我两忘的时候,你就进入了念佛三昧的境界。这时候,你便可以生起一切,通达一切,来去自如,无所不能。
修行人不要不相信自己,你通过自己的修行就可以影响到无量的众生。当你发起一个菩提心,与“道”接通,你的能量来源会源源不断。此时的我们叫“大心凡夫”,尽管你还是一个非凡,但是你的心,是广济群生的菩萨大心,所以你就和天地宇宙、和菩萨对接上了。
般若圣智在,破雾扫迷情
第二,般若心。
佛法之双运,一来自慈悲,一来自智慧。般若是智慧,智慧不一定是般若。般若,是出世间的大智慧,是以出世间做背景观照反过来应用于世间的。所以我们的般若智慧是比慈悲更重要的东西,一个人,如果没有智慧,像一个盲人,不知道往哪里去,也许走了半天还在原地打圈子。一切事物的存在,无不有其自身规律,像我们家庭的幸福、事业的成功、乃至树木的生长,都有一种定律,我们能找到这种定律,就是找到了智慧。找到了智慧,就能找到导航,找到导航,你就能更优裕、优游地存在于天地之间,随心所欲而不逾矩。反过来讲,要是我们做不到这一点,就是两眼一抹黑,像瞎子在黑暗中摸索,即使外面是青天白日阳光普照,他也觉得自己的世界被泼了墨。哪里是天堂之门,哪里是地狱之路,对一个没有智慧的人而言完全没有概念。
般若智慧,让我们对宇宙万类的洞察更加明澈,让我们超越了感官的局限捕获永驻之谛,让我们明白了活在这个世间的一己之身,剧透生死轮回大戏。今天,南山寺给我们开启了这一扇智慧之门,将天光切入到我们顽固无比的天灵盖,所以在座的每一位都是受“灌顶加持”的大福者,当你辩不着方向,不…
《无诤三昧,一心念佛》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