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無诤叁昧,一心念佛▪P2

  ..續本文上一頁將成佛。

  我們只有不斷地自我修行,改變自己,增加自己的能量,才可能在成就自己的同時去度化別人。我們念阿彌陀佛實際上是念什麼?無量光壽。阿彌陀佛,是所有十方叁世一切諸佛的總稱,也是一尊佛的稱呼,你念一聲阿彌陀佛,就和盡虛空遍法界的一切佛相應,更和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阿彌陀佛相應。重要的是,你這一聲佛號是不是由內心深處發出的?最高級的念佛,是念而不念、不念而念,由自己的自性發出,自然流露。這種境界我們現在還達不到。

  我們現在念佛,你有沒有內心充滿著清淨、喜樂?只有這種正能量才與佛菩薩相應,這時候一聲相應一聲佛,聲聲相應聲聲佛,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大家都知道開光吧,這等于給我們開了七天光,從內到外,從上到下,全部打開。所以接受了七天的開光之後,你一定感覺和以前不一樣,什麼不一樣呢?比如笑容更加燦爛,舉止更加娴雅,心中更加恬靜……這樣的“開光”便是效果顯著,以後應該多多這樣的“開光”。

  各位念佛追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爲何不追求此時此刻的極樂淨土呢?《華嚴經》裏講,心淨則國土淨。你心淨了,當下就是淨土,當下就可以轉換,不必要等到往生以後。任世界如何汙濁,你心自如青蓮。蓮的高潔美麗,正是從淤泥中誕生的。事實上,佛不外求,只在方寸之間,心外求法是魔。通常,我們總是希望別人來給我們開光,給我們灌頂,爲什麼沒有想到自己給自己開光、灌頂呢?就是別人給你一件東西戴在身上,如果真的起作用,那是你的內心對這個東西有認可,你有百分之百的認可,就有百分之百的作用,你有百分之一的認可,就只有百分之一的作用。那個東西未必有多大作用,最大的作用就是你的心。

  我們對佛禮拜的時候,實際上就是在禮拜自己,因爲自己無論有何種變化,其原點一定是來自我們自己。我們在菩提心的大道上成長,一定要每時每刻用這種理念來要求、成就自己。以後大家念佛的時候,可以植入一種觀想,觀想自己是一尊觀音菩薩,或者是一尊阿彌陀佛,也可以觀想自己是一道光,一道白光,紅光,青光。也可以觀想自己是一朵綻放的蓮花,發出清幽的香氣。我們觀想觀音菩薩,那觀音菩薩是一種什麼狀態?觀音菩薩相貌莊嚴,無限慈悲,聲音柔軟,耐心十足,智慧具足,循聲救苦,千處祈求千處應。我們觀想的時候,看自己是不是這樣一個狀態?你符合這樣的狀態,你就是觀音菩薩,你就會得到快速的成長和加持。

  人,邁上學佛的大道就是改變生命的開始。在學佛的道路上,一定讓“悲智雙運”成爲我們的指路明燈,一路貫徹到底。若不能用此種思想解決身邊的所有問題,那你每天就被各種各樣的東西所占領、困擾,別人說你一句,你痛苦的晚上睡不著覺,心中發出“獅子”般的怒吼: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一直輾轉反則,咬牙切齒到天亮。這就是因爲你沒有慈悲,也沒有智慧的緣故。知道嗎,在人生的道路上有兩種緣分,一種逆緣,一種順緣。順緣是什麼?炎熱的夏天,旁邊一個人拿扇子給你送來清涼之風,這是順緣。反過來講,逆緣是你坐在這裏,沒有電扇,沒有風,也沒有人給你扇扇子,熱的汗流浃背,說不定還有人提來一籠火烤著你。沒有智慧的人都討厭逆緣,因爲逆緣讓人難受,但是,真正的逆緣才會讓人蛻變,得到快速成長。所以我們要改變對逆緣的看法,千萬不要把逆緣變成嗔恨,永遠活在嗔恨裏不能自拔生不如死,那你就給自己造了一座地獄。

  來到南山寺之前,我聽到各種南山寺發生的奇迹,這個道場,才是我們每個佛弟子真正的皈依之處。什麼叫皈依呢,你來到這裏,生死放下,煩惱放下,病痛放下,把一切都交給大和尚。想一想,人生還有什麼事大過生死,你生病了,交給南山寺,你要死了,也交給南山寺;你火化了,還交給南山寺。——相信南山寺會給我們最好的待遇。哈哈!

  我們想想,當一個人連死都不怕的時候還怕什麼,還買養老保險、人壽保險做什麼呢,以後的日子統統都交給南山寺,交給佛菩薩,沒有什麼解決不了的,你現在的一切擔憂都是杞人憂天。南山寺,能有今天這樣一個規模,這樣一個場地,是以前我們所有同修付出的結果,是他們的願力所致,那我們這些共沾法益的人,也要負責護持這個道場,也許你不能做多大貢獻,但你能夠拖拖地板,掃掃地,也是一個發心。昨天我看到走廊上有水到處流,如果沒有同修拖掉,老人走在上面可能會滑倒。修行,就是體現在生活的每一個細節,不是說,我一定做多大的事才叫修行。

  我們不要把學佛想的那麼形而上,應該把它落實在生活的每一個當下。如果你來到南山寺之後回到家裏,一天到晚笃笃笃敲著木魚,口裏念著阿彌陀佛,把人搞的雞犬不甯,別人會覺得,這不是學佛,是神經病。然後你說我飯也不做了,我要念佛,衣服也不洗了,我要念佛,孩子的作業也不輔導了,我要念佛,我什麼都不幹了,我要念佛往生西方啊!這種狀態絕對是錯誤的。那什麼是正確的?回去之後你像換了一個人,以前不洗衣服,現在洗衣服了,以前不煮飯,現在煮飯了,以前愛生氣,現在不生氣了,以前在家裏像大王一樣要別人服侍,現在,非常謙和誠懇地服務家人,你的伴侶、孩子、父母都是你的衆生,你去服務他們。他們一看,嚯?這個人到南山寺後發生了這麼大的變化,那明天我也要去體驗體驗,無形中你就把他度化了。

  所以要把學佛的思想貫徹到生活的每一個過程裏面,以前人家說你兩句你就暴跳如雷,急赤白臉,現在,人家怎麼說你都不生氣,——你可以把自己當做木頭,也可以把自己當做聖人,還可以把自己當做觀音菩薩,你想想,觀音菩薩人家說兩句會去跟人家打架嗎?因此,學佛不要好高骛遠,而是要腳踏實地在生活的點點滴滴裏踐行,從當下做起,爲人處事、接人待物皆是道場,對境練心,淬煉我們的心性。

  仁煥長老經常講一句話,我們要弘揚人間淨土。實際上,人間淨土不只我們南山寺這一畝叁分地,我們每個人都可以變成人間淨土的發起者,把你自己當下那個地方變成人間淨土的道場,如此連鎖下去,我們人間就有無數個淨土,這樣,人間淨土的意義就真正實現了。

  你怎樣把當下那個地方變成人間淨土,變成弘揚佛法的道場呢?自立立人,自達達人,從自我做起,給他們做表率,以大行無言之身教,做佛法示範的活教材。你要幫助身邊的每一個人:不聽你話的父母,一向虐待你的老公,天天給你找麻煩的孩子,總和你過不去的同事……佛法是智慧與慈悲的雙運。運,就是運轉,就是運用,所以我們有了智慧和慈悲,要正確地運用它。二者不可偏廢,有人有了慈悲,缺少智慧,有人有智慧,沒有慈悲。這兩個輪子缺少一個,我們這輛大乘之車就無法正常行駛。有時一味地忍讓,並不能做好事情,你還要用智慧去引導,要學觀音菩薩,她有千手千眼,是爲了無窮無盡地善巧方便,可以契時入機、隨方就圓地度化衆生。這叫事無礙,理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

  其次,寺院的運行也是一套管理。我們仁煥長老對管理是非常有一套的,他的大願力大智慧鑄就了這個大平臺,當我們來到南山寺,除了念佛之外,有沒有學到南山寺的這一套運作方法呢?給我們以生動的啓迪和智慧的注入,回去以後你用這套方法、思想去對治你的先生,駕馭你的孩子,影響你的父母,經營你的公司,如果是這樣,你就是一個有智慧的人。一個有智慧的人,能處處時時汲取別人的智慧,內化爲自己的智慧。于是你就可以用佛法貫穿到生活的始末,用禅的思想不變隨緣、隨緣不變地立身處世。

  總之,佛法的修行,在于我們自己對它如何去參悟,實際上,通過這一句佛號,我們就可以了解到宇宙所有的學問,宇宙所有的學問,也都能彙聚到這一句佛號中來,萬法歸一,一攝萬法,關鍵是你有沒有參透進去。大家知道嗎,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當時有許多佛門大家都受慧遠的影響,全部去學習淨土法門。淨土法門在佛教裏可以說是最簡單的一種,只要一心念佛就行。當你念到一心不亂、身心合一,當你念到你就是宇宙、宇宙就是你,念到物我兩忘的時候,你就進入了念佛叁昧的境界。這時候,你便可以生起一切,通達一切,來去自如,無所不能。

  修行人不要不相信自己,你通過自己的修行就可以影響到無量的衆生。當你發起一個菩提心,與“道”接通,你的能量來源會源源不斷。此時的我們叫“大心凡夫”,盡管你還是一個非凡,但是你的心,是廣濟群生的菩薩大心,所以你就和天地宇宙、和菩薩對接上了。

  般若聖智在,破霧掃迷情

  第二,般若心。

  佛法之雙運,一來自慈悲,一來自智慧。般若是智慧,智慧不一定是般若。般若,是出世間的大智慧,是以出世間做背景觀照反過來應用于世間的。所以我們的般若智慧是比慈悲更重要的東西,一個人,如果沒有智慧,像一個盲人,不知道往哪裏去,也許走了半天還在原地打圈子。一切事物的存在,無不有其自身規律,像我們家庭的幸福、事業的成功、乃至樹木的生長,都有一種定律,我們能找到這種定律,就是找到了智慧。找到了智慧,就能找到導航,找到導航,你就能更優裕、優遊地存在于天地之間,隨心所欲而不逾矩。反過來講,要是我們做不到這一點,就是兩眼一抹黑,像瞎子在黑暗中摸索,即使外面是青天白日陽光普照,他也覺得自己的世界被潑了墨。哪裏是天堂之門,哪裏是地獄之路,對一個沒有智慧的人而言完全沒有概念。

  般若智慧,讓我們對宇宙萬類的洞察更加明澈,讓我們超越了感官的局限捕獲永駐之谛,讓我們明白了活在這個世間的一己之身,劇透生死輪回大戲。今天,南山寺給我們開啓了這一扇智慧之門,將天光切入到我們頑固無比的天靈蓋,所以在座的每一位都是受“灌頂加持”的大福者,當你辯不著方向,不…

《無诤叁昧,一心念佛》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