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人付出?你可以放下你的身份去做一些很謙卑的事情,在這種環境下你想到的問題會跟以往截然不同。我經常問我身邊的人,你們在做一切事情的時候有沒有想著去利益別人?當你在爲別人付出時,是不是不求回報的?我們香海的小冊子,印刷了幾百萬冊,全部拿到外面送人了,很多人讀了之後都覺得受益匪淺,有的帶在身上很多年,破了也舍不得扔掉,每當心情不好的時候就拿出來看看。我經常跟我的企業家朋友說,你們與其花那麼多前去打廣告,不如像我們一樣做點對別人有利的事情,印刷一些能使人獲得智慧的小冊子,後面印上你們的企業介紹,這樣還更有意義。這樣的小冊子別人永遠也不會扔掉。
人生要能做出理想的成就,就要時刻想著去利益衆生,你的朋友,你要是能時刻爲他著想,他永遠都不會離開你。大到一個國家,小到一個家庭,都遵循同樣的規律存在,你要想贏得別人的尊重,就要時刻想著去爲別人付出。如果你不斷起嗔恨心、焦慮、懷疑和貪婪,最終其實都是在折磨你自己的身體,給你産生壓力,到了一定時候你就會被壓垮。當我們每天給自己的身心減壓,清理內心垃圾,我們的心情就會變得愉悅,身心就能獲得健康。
個政黨,若不能時刻想著去爲人民大衆服務,這個政府就得不到人民的支持,當它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在利益這個社會的一切衆生,人民大衆就會緊緊圍繞在它周圍。國家、家庭、企業和個人都是這樣的。有的人沒辦法明白這個道理,總想著別人對自己好,自己不想去爲別人付出,當一個人的眼睛只看得到自己的時候,這個人的一生是很悲哀的,他注定只能活在自己的狹小世界裏。
要是有人向你索取,你能給多少就給多少,不要認爲那是吃虧,你現在付出給他,他下輩子做牛做馬給你還債。有的小孩天生就很乖,很少生病,那就是來還債的,有的小孩天生體弱多病,脾氣又怪,折磨父母,這樣的小孩就是來討債的。所以我們有機會布施就要布施一點,你布施的東西永遠不會消失,別人這輩子不還你,下輩子也要來還。不要無緣無故接受別人的恩惠,你付出的沒有得到的多絕對不是件好事情。
再一個是菩提心,菩提心即“上求佛道,下化衆生”的菩薩心。爲自己追求無上正等正覺的境界锲而不舍去努力,無論今生,無論來生都要多行善事,我們在行善事的時候,內心就會很清涼,我們去做無相布施的時候,就會把有限的福德變爲無量的功德,所以禮佛的時候一定要說:弟子某某頂禮十方叁世一切諸佛。把世間一切的佛全部都拜了。念經的功德也要回向給十方叁世無量衆生。
同樣的道理,你所做的事情,也要爲十方叁世無量衆生。我們要用不求回報的豁達心胸去存在于這個世間。當你的一切都是爲了衆生而存在的時候,你就不是一個單一的人,你的一切都是衆生,衆生的一切都是你。別人爲什麼能打擊到你,爲什麼會讓你痛苦,就是因爲你把自己孤立起來了。人家在你名字下面畫一只烏龜,你就認爲別人罵你是烏龜,別人說你是狗的時候,你就會忍無可忍。人家說什麼你都會影響到你,這是因爲你的修煉還不夠。你是獅子,別人說你是貓你不會就變成貓,你若是貓,即便別人說你是獅子你也不會變成獅子。所以最主要還是自己怎麼來看自己,別人說你什麼並不代表你就是什麼。
我們時刻要有一種關照的力量,你們來禅修就需要培養這種力量,關照是正確解讀事物的前提,就像一面非常清晰的鏡子,要能夠時刻看到自己的起心動念,看到自己的所作所爲。下化衆生就是度化無量無邊的衆生,告訴我們自己,我們也是衆生,也需要度化自己。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父母、妻子、朋友、同事或上司都是衆生,你也要去度化他們。你們在發微信的時候也可以表達這種心境,有的人只會在微信上曬自己的照片,有的人就會發一些對大家有利的東西。我有個朋友,他老婆買了一條內褲,他也要拍幾張照片曬出來,讓人很無語,最後我把它拉黑了。
要度化衆生,我們首先要度化自己,這就是自度度人的道理,但是衆生是比較難度化的,而且度化別人需要達到一定境界,當我們的修行還不夠的時候,千萬別想著去度化別人,很有可能你還沒度化別人就被別人度化了。我們內心不清淨的時候,産生的法是亂法,亂法不可能得到純善的結果。這個世間沒有一件事是絕對完美的,再好的一件事也有人說它不好,再不好的一件事也有人說它好,所以我們所能做的只有管好自己的心,內心清靜了,外界的一切是非都幹擾不到我們,內心不清淨,再小的事情都會引起我們內心的波瀾。我很喜歡明代心學家王陽明的一句話:此心光明。我把它改是心光明。我們迎著陽光走,看到的就是光明,迎著黑暗走,看到的就是黑暗,別人說什麼決定不了什麼,不要別人家牽著鼻子走。
最後一個是悲潤心,悲是慈悲,潤是潤澤萬物,是拔除衆生痛苦的潤澤之心。當我們以一種慈悲心來看待世間萬物的時候,我們的內心是清涼的,我們所看到的世界非常美好,那種美好會在我們內心引起一股歡喜感,就像清晨走在山間,一股清風迎面吹來的舒服狀態。潤就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喜悅,是幹涸的內心得到智慧潤澤之後達到的一種重生的境界。當我們遇到問題的時候,我們的內心是以清涼來面對世間一切,還是以嗔恨來折磨自己,完全由自己來決定。
《纖塵不染,自心清涼》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