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尘不染,自心清凉
贤宗法师于上海常明书院禅修营开示
净文整理
以无我看世界
我们听《金刚经》,是因为它能带给我们智慧,断除我们的执念,《金刚经》一直在不断破除我们的执见和烦恼。人之所以痛苦就是因为错误地理解了事情,为什么是错误呢?是因为你把短暂的东西当作了长久,把变化的东西当作了永恒。人都特别喜欢关注自己,特别在意自己碰到的问题,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认为解决目前问题才是最重要的,我们总是希望一个万能的神立刻把我们的烦恼病痛和一切不如意解决掉,但是这个世界没有无因之果,每一件事情的发生都有其原因和原则,我们听《金刚经》也正是为了看清事物的本质,找到事物发展的潜在规律,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去看待我们所遇到的问题。
今天的不健康来自于我们过去紊乱的生活习惯,今天的不如意来自于我们过去积压了太多问题,既然是这样,我们就要考虑到今天的所作所为会在以后结下什么样的果,从今天就要努力,不再去种那些会导致恶果的因,从根本上戒除产生恶果的可能性。有的人会问,为什么我做了那么多好事,那么多布施,还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是因为你曾经种下的因结出今天的果,今天种下的因,还要一定过程才能结出果来。当你渴望得到某种结果时,唯一的路径就是广种福田,数量多了总有一些能生根发芽,结出丰硕的果实。人生的很多东西跟自然界的规律是一样的。
我们看待问题要从客观的角度出发,不能凡事都站在自身角度来考虑,不能总把眼光执着于自己。有些东西我们永远不明白,我们只能多看看自己的内心,放下你的身份和地位,换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布施也要有智慧,当你用智慧去指导自己的行为时,你会发现你的心变得慈悲柔软了,你的见识增加了,你的心胸开阔了,你看世界的方式改变了,你的人生轨迹也就因此改变了。
我们对外在世界的认识和感知来源于我们的内心。所以在面对问题时,我们要第一个去思考自己和反省自己。我们对外境的感知和取舍,决定着我们的心境,心境决定着我们的起心动念。这种例子在我们身上每天都会发生。其实生活中很多问题根本都不是问题,所有问题都是来自于我们的内心,人生就是这样,活的再好也是一息生命,活的不好也是一息生命,有钱没钱,有名无名,最终都要到阎王爷门前排队。
仔细想想,我们每天到底在焦虑什么?到底在烦恼什么?我们要多关照自己的人生。人生经历了各种各样的苦难之后,对人生和世界的看法会跟一般人不同,他的境界会比那些没经历过磨难的人高很多。人生所谓的苦其实也是来自于我们的内心,在经历过大苦大难之后,眼前这点小伤小痛根本不算什么。
在学佛的道路上,我们要通过各种各样的苦难去磨练自己的意志,使自己成长。在痛苦的时候,我会去观想,想象悲剧已经在自己身上发生,你怎样去面对?想象你因为车祸而残疾,或者得了癌症生命即将走到终点,或者无缘无故被警察当成罪犯拖进监狱,这时你怎么去面对?
你如果能够做到完全忘我的境界,你的内心是最明亮的,这时你才能真正看清自己,就像跑步运动员一样,在冲刺的时候你要心无杂念地往前冲,不要想着争第一,也不要担心失败,要把心思完全集中于冲刺这件事上,要做到没有一点闲暇去妄想,只有这样,你才能把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极致。一个人能做出让人无法想象的成就,一定是在完全无我的境界下一瞬间创造的奇迹,这个时候我们身心合一,一言一行都能做到尽善尽美,这就是《金刚经》的精神。
你们有没有发现,我们总是用一种固有的观念来看待世间的一切事情,致使我们只看到事物的表面,没有深入到本质。我们随时随地都要想,我们有没有破除我执我见,有没有真正放下自我来完成自己所做的事情,有没有把心关注在当下。佛法是给你智慧和人生力量的,而不是给你消极,更不是给你颓废,也不是让你无所作为,而是让你换一种眼光来看待世界,用在一个更高的角度来担当你的人生,让你的生命在有限的时间里散发出无限的光辉。把心静下来去思考活着的意义在哪里?赚钱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在家庭里处于什么位置?在企业里处于什么位置?在社会中处于什么位置?当你深入去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你就会发现,那些让你纠结的东西原来不过如此,如此简单地就找到了答案。这种答案就是《金刚经》里面所说的:“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来不执着于相,最后达到无上正等正觉的境界。
人生的善恶有时就在一念之中,一念善,一念恶,一念天上,一念地狱,就是一念之间的选择就出现了这么大的反差,当你为人的时候就是善,当你为己的时候就是恶,为己就造业,为人就培福。大企业之所以能成为大企业,就是因为他们办企业是为了利益众生,一个企业如果不是为了利益众生而存在,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客户围绕在它左右,它就不会办那么大。贪官之所以落马,就是因为他们当官只为己,没有为人民,人如果能够为人奉献自己,他的人生道路会越走越开阔,也越能走出辉煌的结果。
当一个人随时随地都处在一种悲悯之中,不管做什么,他身上的气场会越来越强。但是有的人读不透这个道理,凡事认为要对自己有利才做,对自己没利就不做。生意人和企业家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企业家是为众生着想的,而生意人只是在为自己,只考虑眼前的利益。你这个人活得快乐不快乐,幸福不幸福,你在别人心目中是什么样的状态,这些都是自己的心境决定的。你是自私鬼,凡事以自己为中心,你身边的人就会离你越来越远,你是个慷慨大方的人,凡事为他人着想,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聚集到你周围。这些问题如果我们不能去参透它们,就会被本性中的恶牵着走,本性中的恶是什么?贪婪、嫉妒、自私。看见一个东西好就要占为己有,好的东西最好只是自己有,别人不要有,为了达到这种目的什么手段都用得出来。
以厚德载万物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要找一种正确的方法去解决它们,用一种正确的思维去处理自己的人生方向。人活在世上,要能够做到厚德载物,有深厚的德行,你才能承载重大的事情,你内心的福德有多深厚,你人生的成就就有多大,《金刚经》告诉我们如何培养福德去承载人生的力量。福德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讲:平等心,利他心和悲润心。
人交朋友都有一种吸引力法,你身上散发着什么样的气质就会吸引什么样的朋友,一个人爱在你面前说别人坏话,他也会在别人面前说你坏话,你们以后不要跟这种人在一起,跟他们在一起会消福报,你会被他拖下地狱。我们也要反观自照?为什么我会和这样的人成为朋友?别人说长论短的时候你听得津津有味,久而久之你也会沾上那种习气,你也会变得和他一样爱说别人长短。你要想培养德行和福报,你就要远小人近君子。那些心胸狭隘,完全以自我为中心的人,要远离他们。身上随便有点钱就不可一世,对上谄媚对下颐指气使,这样的人都应该远离。
平等心不是说所有的人处在同一个位置,所有的人有同样一种待遇,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的爱好不同,任何一种环境都无法满足所有人的要求,安静的环境满足了好静的人,却满足不了好动的人,热闹的环境满足了好动的人却满足不了好静的人。每一个团体都有一个最终协调者和决定者,人们按照不同的付出得到不同的报酬,人与人之间的这种差异是合理的。但是人性是平等无差别的,不管是总统或是乞丐,我们都要尊重,当我们以如此之心对待身边每一个人的时候,我们的内心就会平和,就会感恩身边每一个人。
我们无论在哪里接受到别人的服务都要感恩。你身边的服务员和扫地的阿姨,你都要用平等心去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你吃饭时饿了就吃多一点,饱了就少吃一点,没必要去苛责饭店的服务员。当你有一颗平等心,你对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有尊重和感恩。你不要因为有个别人当你尊重他的时候他不知道感恩反而恩将仇报,就把整个社会否定掉,就不尊重任何人,这样的人是有,但毕竟只是少数,大部分人都不会这样。再说对万物的尊重是从我们的内心产生出来的,我们有一颗平等心和感恩心实际上是自身的需要,而不是为了做给别人看,为了得到别人的感恩。当你身上产生这样一股正能量的时候,你身边就会吸引来一群同样有正能量的人。
平等不单单是人性,还包括一切动物,山河大地,用这种心来看待世界,你在哪里都能找到人间天堂,如果你看到的世界都很痛苦,实际上最大的苦难者是我们自己。大家听课能有多大的收获,最终取决于你们的心,当你的心跟这个场合相适应时,你就能得到巨大收获,我讲的每一句话你都能听得出神入化,当你的心跟这个场不相适应时,你坐在这里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痛苦,我的每一句话对您们来讲都是胡说八道。一个人在什么场合能悟到什么道理,跟他的人生阅历有直接关系。
平等心让我们的内心变得更柔软,让我们看到的世界的众生更慈悲,让我们的分别心慢慢淡去,让我们感受到世间万物的平和和喜乐。而不是这个人有权有势,你就用另外一种眼光去看他。当你的心处在平静的时候,你所表现出来的人格就非常完美,你的一言一行,一切的一切都会做得非常周到。你处在什么样的心境,你就会产生一种什么样的相,当别人展现给你什么样的相的时候,你的内心也会做出反应,最终以你的相表现出来。当我们看到别人表现出一种我们不喜欢的状态时,我们第一个要关照的是自己的内心,而不是对方。有的人之所以能有那么大的承载力,是因为他们付出了很多,这种付出一定是建立在平等心的基础上。
另外一个是利他心,利他可以用布施来形容,我们怎么样能做到无相布施,怎么样能够做到心中只有别人,没有自己,不求回报地为他…
《纤尘不染,自心清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