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就能在一個什麼樣的高度去福澤多少人。這是一種包容心的體現,只有達到一定的境界,才會有那樣的包容。我們要認識自己,提高自己的修行,而修行最好的方式就是打坐。我們把打坐叫做參禅,參什麼?參自己。就是不斷看到自己的問題,去了解自己的本心,別人的本心跟我們無關,我們只要認清自己的本心,因爲本心決定著我們眼中的世界。一樣東西有什麼用,源于你用什麼樣的心去解讀它,拿一支白色的筆放在你面前,你知道這是一支筆,可以用來寫字,把這個東西放在狗面前,它可能把它當成骨頭,咬在嘴裏,或者當成一個玩具。
當你眼中的世界不如意的時候,你不能去指責別人,永遠需要調整的是我們自己的內心,這就是修行。你談戀愛失敗了,把對方罵得一無是處,你有沒有想過,中國十叁億人,爲什麼你就偏偏把他吸引到了你身旁,能夠讓你如意的人你爲什麼沒吸引過來。我們從來不去反省自己內在的原因,總是指責別人對不起了你。有一則故事說,有個男人結婚叁次,每次都離了,因爲他嫌這叁個老婆潑辣,沒法相處,別人叫他不要先不要結婚了,好好反省一下自己。時隔很多年以後,有一次他在逛街,遠遠地看見一個女子非常眼熟,打扮得漂漂亮亮,跟他的先生在一起,花枝招展的。他仔細一看,原來是他的第一任老婆,他不敢相信,以前那麼潑辣的人,現在怎麼變得這麼溫柔體貼了,像個小綿羊一樣陪在他先生的身旁。他頓時醒悟了,原來一切的不如意都來源于自己的心。
你的價值、思維以及對世界的解讀,決定著你的一切,外在的東西很難改變,我們唯一可以改變的就是我們自己,但是自己也不是那麼容易改變,有句話叫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因此要改變自己的本性就要修行。佛教裏有一種修行法門叫做深入思維,也叫生定,是把心靜到一波不起的狀態,那時你看東西就會表現出一種與平時截然不同的狀態。打坐要有一個漸進的步驟,剛開始每天坐十分鍾、二十分鍾,一點一點的增加,不要說入不了定,入不了定也要坐在那裏,到時間了再起來,這樣才會有進步。剛開始目標不要定得太高,那樣你很難超越自己,定一個合理的目標,一點一點推進,不管腿有多痛,都要挺過去。痛苦的東西一定不會長久,只有快樂的東西才會長久,所以要從打坐中尋找樂趣,找到樂趣以後你就會慢慢地堅持下去。打坐其實也是每天抽出一點時間讓自己的心靜一靜,想想自己昨天有哪些事情還沒做,哪些事情沒做好,要跟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不要一開始就說要了生死,了生死對于初學者來說是做不到的。
修行的最終目標是解脫,因此打坐這種修行方式又叫解脫道,就是要從根本上改變我們的命運。一個修到圓滿境界不管做什麼都能坦然處之的人,一定是個悟道之人,這就要往解脫道上去修。當然這種境界不是一下子就能達到的,修行需要一步一步來,剛開始的時候主要還是修煉自己處理生活的心。就像做家務一樣,每天看見哪裏髒了擦一擦,掃一掃,家裏就會很幹淨。你在用心做衛生的時候,不但身外的東西幹淨了,你內心的塵垢也洗淨了。我的書房很簡單,就是普通的杉木,沒有過多的裝飾,也沒有複雜的功能,就是放書而已,很多人到我那裏看了以後,回去也置一個那樣的書架。
有空你們去體驗一下爬山,爬得氣喘籲籲的時候,坐下來,安靜地呼吸,用心去感受大自然的美,那種感覺非常享受。爲什麼有的和尚隱居在深山老林中,沒有豐富的物質生活,沒有伴侶,沒有孩子,他們爲什麼依然能夠感到快樂呢?就是因爲有打坐,有修行,這些東西比世間任何一種物質享受都快樂。你現在覺得喝酒快樂,唱卡拉OK快樂,當你真正體驗到入定的快樂以後,你就會覺得以前那些快樂都是小兒科,根本就算啥。但是你也不能貪圖打坐的快樂而不想出定,有人的人迷戀上打坐,把一切都抛棄了,離開了老婆孩子,公司也不要了。禅修真正的意義是讓我們開智慧,人的行爲、習氣有很多問題,要通過這種方式不斷把它們破除。一個人處在深山裏,你發現不了自己的問題,在公司你通過和別人接觸,容易看到自己的問題。一個團體裏各種性格的人都有,你要怎麼樣去整合他們?在整合他們的過程要花費你很多很多精力,這個時候你的耐力、能力就決定著你在這個公司能呆多久,通過打坐,你的耐力會更強,你對自我的認識會更徹底,你對人世的解讀會更究竟。這個時候你做很多事情就能得心應手。
有個典故叫龍場悟道,是講明朝的王陽明在龍場悟道的故事,王陽明是個悟道之人,他做什麼都能夠做得像模像樣,做得了文人,也當得了將軍。有一年他被貶到一個叫龍場的地方做一個職位很低的官員,那裏的環境極其艱苦,他還要親自下田幹活,可是他依然堅持靜坐修行,把心安住在所做的事情上,有一天他在深山裏耕作,累得滿頭大汗時,無意間看到山間景色優美,山川碧綠,潭水清靈,靈感乍現,于是作詩一首:
空山無人,水流花開;
萬古長風,一朝風月。
這是一種很高的人生境界,“空山無人”是說,已經破除了我執,達到了無我的狀態,“水流花開”是說,把自己完全融入到了自然萬物之中,去感受花自開、水自流的意境,王陽明正是借著這種意境來使心靈得到徹悟。“萬古長空,一朝風月”是說,萬古和一朝已經合而爲一,超越了時空,在一刹那間頓悟。這正是禅宗所提倡的,破除我執、破除一切使人眼花缭亂的外境,在心中求得真道。
一個人的境界是他內在修養的體現,內在修養來自于禅修,你想讓自己有一個什麼樣的未來,什麼樣的人生,最終都是取決于你內心的修養,你的內心改變了,其他所有一切也就隨之改變了。學佛不是爲了逃避,不是偷懶,而是爲了讓我們的生活更加幸福美滿,我們要不斷學習來使自己的身心得到提升。通過禅修去影響你的生活,影響你對社會的解讀,當你的修行達到一定階段時,你的飲食會變得清淡,心會變得平實,生活會越來越接近原生態;通過修行,你的生活會變得簡潔,穿衣服不再挑剔。當人生安于簡潔,你的心會漸漸變得清涼,生活也會充滿幸福。
《水流花開,無我自成》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