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看人生,逆境何嘗不是一種美
賢宗法師爲上海禅修學員開示
淨文整理
心靜即禅境
今天非常有緣我們在這裏相聚,人生有太多的緣分,每個緣分都不一樣,不同的緣就會促成不同的結果。每一個出現在我們身邊的緣都值得我們去珍惜。人的一生有很多事情要做,每一個善果的促成都有衆多的因緣和條件,萬事的發生都是一個因緣和合的過程。因變成果,中間需要緣,就好比一棵種子長成大樹,需要土壤、陽光、水、空氣和肥料,這些就是緣。一個心懷感恩的人,活在這個世間會很美好,一切都自然而然,沒有雕琢。當我們刻意去做一些事情的時候,我們就會不舒服。去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或者不樂意做的事情,做起來就會不自在。所以我們要回歸人的本來面目,回到最本原的狀態。那麼我們要怎樣回歸到那種狀態呢?
在座的各位很多是從事管理行業,經常要在公開場合講話,回歸到自己的本然狀態,就是我們把課講好的必備素質。很多人站在講臺上就會緊張得手腳發抖,這是因爲顧慮得太多,放不開。有太多顧慮,是因爲我們沒有把心安在當下。我們應該自然而然地把自己回歸到當下,沒有雕琢,沒有分別心。你們可以體驗一下這種感覺,把心靜下來,緩慢呼吸,把一切煩惱都放下,去感受自己的呼吸,覺知自己的身體。讓自己回到生命的本然狀態。如果你能回到這種狀態,世界就會在你面前展現出最美好的狀態,你會發現世間最美好的東西從四面八方彙集到你身上。你要完全放下心中的煩惱,保留一顆當下之心,讓你的身心沒有任何分別取舍,沒有煩惱幽怨。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參禅。參什麼?不是參你身邊的人,不是參世界發生了什麼事情,而是參你自己。我們眼中看到的世界,世間的一切醜惡,都是源于你的內心。所以要從內在去找原因,而不是跟外界糾結。你看到的世界是由你的心念所形成。就像一支筆放在小狗面前,它可能把它當成玩具,放在畫家手裏,它是一只畫筆,放在木匠手裏,他是畫線的工具,那它到底是什麼呢?你把它當什麼它就是什麼。世界也是這樣,如果你心中潛藏著一個念頭,你不斷去想,到最後那個世界就會真的出現在你面前,如果你潛藏在心裏的那個念頭是惡的,最後你看到的世界就是惡的;那個念頭是善的,最後你看到的世界就是善的。
我們仔細反思一下自己,你的家庭、企業、朋友、員工,爲什麼是這些人聚集到你身邊?爲什麼不是別人?有的人帶給你快樂,有的人帶給你痛苦,問自己,爲什麼會這樣?你的痛苦,是別人帶給你的,還是你自己帶給自己的?其實自己心情怎麼樣,跟別人沒關系,要問的是自己。問問自己,我所處的是怎樣一種人生?我所過的是怎樣一種生活?我的起心動念是怎樣一種狀態?你就坐在那兒,什麼也不要想,讓自己和這個世界合而爲一,物我兩忘,此時此刻,你的念頭停止了,不動了,萬籁寂靜了,這個時候,你的心全部集中在自己身上,參自己的身心。
當你靜下心找自己原因的時候,你會發現自己身上有很多以前沒有發現的東西,它們有些是好的,有些不好。找自己的原因,你會發現平時遇到的很多問題根本就不是個問題,安下心來困難就迎刃而解了。孔子有句話:“正心、誠意、齊家、治國、平天下。”所有事情都集中到一個點上:正心。你的心態不改變,你會發現你總會無緣無故地生氣,無緣無故地被別人牽著走。別人罵你是豬你就生氣,罵你是狗你也生氣,難道別人罵你什麼你就真的變成什麼了嗎?幹嘛要那麼生氣
他罵他的,跟我們沒有關系。如果你是一頭獅子,別人說你是一只貓,你不會因此就變成貓,你是一只貓,別人再怎麼誇你是一只威武的獅子,你也不會真的變成獅子。那爲什麼別人這樣說你你就會氣得不得了呢?這是什麼原因?是我們自己太容易被外界牽著走了。
話語是由字組成,一句罵人的話,把它分成單個的字,每個字都是平平常常,你聽到了也不會覺得有什麼,可爲什麼把它們組合起來,對你就會産生那麼大的作用。句子是由字組合而成,段落是由句子組合而成,文章是由段落組合而成,所有事物都是因緣和合而成。那麼當別人罵我們的時候,我們可以想,那也不過是一些字的組合,有什麼好生氣的?當別人誇我們的時候,就想,這話也不過是一些字的組合,又有什麼好驕傲的?我們要反省自己,爲什麼自己總是被別人所左右。其實都是因爲我們太愛跟人攀比,比如你住一套小區房,本來過得舒舒服服,有天看見一個朋友住在別墅裏,跟他一比,你就覺得自己一無是處。
人啊,每天從早到晚忙個不停到底爲的是什麼?有一個居士,他自己開公司,每天起早貪黑,好不容易買了房子車子,有一天她加班到半夜,筋疲力竭地回到家裏,看見保姆在客廳裏翹著二郎腿嗑瓜子,悠閑自得。她一下子氣得差點背過氣來,自己日夜辛勞,買房買車,想不到都是給保姆享受了。有多少時候我們都是這樣活著。比較,有時會帶給你一絲快樂,但更多的是痛苦,幹嘛要去爭那個虛名?計較是你煩惱的源頭,幹嘛要去計較?
我們都希望自己的人生達到一種理想狀態,希望自己成爲一個有德行的人,得到別人的尊重,但是要達到這種狀態,你一定要有資本。你的資本是什麼?就是自信、自尊、自愛、慈悲和包容。這些東西說起來容易,要做到很難。你們能不能感受到這幾個字背後那種厚重的力量。你們有沒有打過手槍?在電影裏面看到人家打手槍好像很簡單,可實際操作起來那個沖擊力你未必掌握得了。很多事情你沒有經曆過好像覺得很容易,一旦親身經曆了,你才會感受到事情的艱難。
逆境即修行
“慈悲”這兩個字我講得比較多,大家可以隨著我的思路,用心去感悟這兩個字的意思,慈是慈愛衆生,使之快樂;悲是拔除衆生的痛苦,使之不再悲傷。當你的內心充滿慈悲時,你會感到身心的合一,人與人的和諧,人與動物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你能感受到世界充滿陽光,一片祥和與安甯,你可以跟動物對話,可以跟花草樹木、高山流水交流感情。把這種心境,不斷地輻射給你身邊的每一個人,你會發現,所有人都是那麼可愛。我以前在臺灣見過一個女孩,滿臉麻子,長得很醜,但是她笑容燦爛,聲音溫柔甜美,對人謙恭有禮。人們不會因爲她的長相而否定她,她的光芒也不會因爲長相而湮沒。慈悲是沒有局限的,所有逆境、挫折,在你心目中都能轉化成順境。這種力量是很強大的,我們常說蓮花出汙泥而不染,池塘裏的汙泥越厚,蓮花長得越豐碩。
生活越是逆境,對我們越是曆練,困難越大,我們所投入的精力越多,事情做起來就會越瘋狂。困境恰恰是修行最好的道場。環境越艱辛越能體現出一個人的風彩,一件事情如果很容易就做出來,你肯定沒感覺,也體現不出你的能力。我們香海禅寺從規劃一步一步走到今天,雖然還沒建好,但每一步都是心血和汗水的沈澱。每一棵樹,每一塊石板,都是費了九年二虎之力才備齊的,還有施工隊叁天兩頭來催款,那種艱難沒有經曆過的人想象不出來。但是我覺得這就是修行。你把生活中的逆境當成修行,你就能把它轉換成一種力量。很多人覺得只有在山林裏找一個僻靜的地方才叫修行,事實上生活也是一種修行。成家立業,開公司,帶孩子,這些都是真修行。
有一些孩子很叛逆,一天到晚折磨父母,有的父母覺得煩死了,後悔結婚生孩子,有的父母則把它當成是人生的一個必經階段。對我來講,世俗生活是一種煩惱,我每次回家,看到家裏人爲妻兒老小的事忙得不可開交,我常想,生活其實可以不用那麼複雜,少一些欲望,我們就會活得更自在。所以我更喜歡廟裏的生活,簡單、清靜。人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煩惱,但是一個真正的修行人往往能把煩惱轉化掉。大家靜下來想一想,你們從戀愛到結婚,真正能給你帶來快樂的時間有多少?也就兩叁個月,接下來整整一生都在折磨你。但恰恰是通過這種折磨使你的心智變得更包容。沒有經曆過的人不會懂得,什麼叫真正的“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很多人沒有把苦難轉化成正能量,把它當成了負擔,這就是沒有把生活當成修行。從今天開始,你們就把自己的老伴當成同修,以這樣的心態來看待婚姻,你就能把婚姻中的不幸轉化成力量。我們不要總是被挫折壓住,被環境推著走,你敢于去承擔和挑戰,人生才是快樂的。能轉化逆境的人是快樂的,是有福報的人。要學會怎麼去轉化?怎麼面對挫折?就是要笑對人生。就像電影《泰囧》裏面有個片段講的:別人罵你是傻瓜,你就樂呵呵地問“你怎麼知道我是傻瓜?”用這種心態來面對生活,你就能獲得快樂。
《金剛經》有雲:“衆生非衆生,是名衆生。”你可以把這個思路套到每一件事情上:丈夫非丈夫,是名丈夫,妻子非妻子是名妻子。女人不一定要軟綿綿的,也可以活得很堅強,獨立自主,自尊自愛;男人不一定很霸道,也可以很溫柔,愛護妻小,打理家務。當你把一些傳統的觀念放下,用心去維護你的家庭的時候,你才算得上是一名真正的賢妻、真正的大丈夫。如果那些舊觀念放不下,作爲丈夫,老婆讓你幫忙做下家務你就一肚子火氣;作爲女人,丈夫叁天沒陪在你身邊你就生氣;如果是這樣想,你就沒有真正理解丈夫和妻子的意義。男人要做一個心胸像虛空一樣開闊的丈夫,老婆叫你做什麼你都做,這不會說明你變成了小男人,反而證明你是真正的大丈夫。有一個朋友,是男的,他在工作中非常強勢,一絲不苟,可是一回到家,就變得跟個小貓似的柔順,不管妻子怎麼撒嬌他都可以接受她。這就是這個男人的胸襟,沒有足夠寬敞的胸襟,他做不到這樣的包容。
中國曆史上有幾個女性讓我非常敬佩,一個是李世民的長孫皇後,一個是朱元璋的大腳馬皇後,這些女人都很有修養,不但懂得詩書禮儀,更懂得相夫教子。我建議…
《笑看人生,逆境何嘗不是一種美》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