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開賭場。你會說:我若是沒開賭場,他沒來我這裏賭,也是去別人那裏賭。噢,這樣很行,意思就是說這只雞,我們如果不殺,它也是被別人殺,我們不吃它,別人也會吃它,沒差別啊!我們吃也一樣,所以,我們慈悲呀!吃它是超度它,同樣是這種錯誤的理論,這就是說,我們人爲了小小的利益,爲了要維持我們這個生命,爲了叁餐,不懂得用正確正途去打拼,每次都是想一些造業的點子,迷惑就沒智能,沒智慧就又繼續造業,他本來是想追求看是不是會安逸一點,愈作就愈多,業就越重,到最後業就越重,就要受苦,種什麼因就要受什麼果報,所以“願消叁障諸煩惱”這個叁障,就是說:惑、業、苦叁障。
問(2):世尊跟如來有什麼區別?
答:世尊就是九世之尊,稱九界的至尊,佛經裏面講十法界、六道輪回。六道輪回: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這六道,再來說是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這個就是九法界,九法界的最高的就是佛,所以要是依照佛經講,像孔子這種聖人,或是耶稣這種聖人,就太多太多,僅僅證阿羅漢的,每個都是聖人。他這個是世間的聖人,沒辦法超越時間跟空間,所以,孔子對生死的看法,他很少表示意見,弟子問他說:敢問死。他說:“末知生,焉知死。”請問孔子:死從何去?孔子就回答他:“生”你都不知道從哪裏來了,“死”你怎麼知道從哪裏去。
按照佛經來講,孔子他是一位菩薩化身,來我們中國度衆生,所以,孔子有很深的境界在。孔子到一條河的上面,在旁邊看到河水在流,他說:逝者如斯乎!不舍晝夜。他說:這水一直流,刹那間在流,在變化呢,沒有一分一秒的停留。“逝者如斯乎!不舍晝夜”這句話,就是跟佛經說的我們的意識,刹那間、刹那間在變化,刹那間、刹那間在執著,它每一秒鍾都在變化,乃至每一秒你的頭發到在長長,每一秒你的細胞都全在變化。所以,孔子他是悟到了第七意識的生滅法,于是“逝者如斯乎!不舍晝夜”白天、晚上都在變化當中,所以,聰明的人,他都隨時在精進。所以,世尊的意思,也就是說,九法界的至尊,沒有一位聖人有辦法跟佛陀比,他的徹悟性是所有聖人當中是最高超的聖人,是這樣子,就是世尊居九法界之至尊。
“如來”呢?“如”就是不變,“來”就是隨緣。這心如如不動,叫做“如”。“來”呢?就是來渡化衆生,隨著如如不變的這種本性來,乘如如不變的本性,來渡化一切衆生。“如來”意思就是講,“如”就是隨緣不變。“如來”就是說隨緣不變,不變隨緣,我們衆生則是不能隨緣不變,來到這個世間呢隨時都變,看到境界隨時都變。所以,我們是隨境界而變化,不能說“如來”,佛陀是境界再怎麼來,他全都如如不動,這叫做“如來”,也可稱“如去”,“如去”,爲什麼呢?佛性本無來去啊!所以稱爲“如來”。
問(3):念佛要念到什麼境界才能稱爲“實相念佛”?
答:實相念佛叫做理念同時,就是說他證得無生法忍,在理論上他知道緣起法,但是緣起法當中,他有事相,他在事相當中,他可以分別一清二楚;可是,雖然分別的意識裏面他並沒有執著,並沒有痛苦,並沒有委屈,所以,在忍辱當中他通達到本性,在本性當中如如不變,他通達到事相,在事相裏面,究竟圓滿到他的本性,本性是無形的,事相是有形的。換句話說,他本身來說,他如如不動,在他的本性來說,他不增不減,但是雖然不增不減的本性呢,在他的意識裏面,在清淨散發出來的意識裏面,他可以念佛,照常是這樣拜佛、念佛、修行,照常拜佛、念佛、修行當中,他如如不動,所以說,實相則無相,無不相,實相的意思就是說無相,他雖然他在念佛當中,他是用他的本性在念,所以說,十方十萬億佛國土,也離不開我們的本性,我們的本性裏面,就具足極樂世界。所以,實相就是無相,亦即一切相皆是虛妄,他本性是實在的,無相。無不相呢?雖然一切相是假的,但是這假的東西也不能否認,不能成爲斷滅的意思,意思就是說所有相皆是虛妄,當下自性顯現,所以,他必須要跟世間的人打成一片,意思就是說,世間法就是出世間法,出世間法必需要包容一切的世間法,這才是真正的佛法。如果說佛法,離開這個世間法,他就不是佛法,這樣就不能運用在我們的人生,這樣佛法在這個世間就沒有什麼意義。所以,實相就是自性清清淨淨,一切事相都是隨緣,隨緣本身就是自性,自性裏面幻化出來的,這就是事相。所以念佛當中,他是通達無生法忍,無生法當中,他就是繼續念佛,沒有起妄想,這叫做“實相”。
我看大家兩眼圓睜,好像不知道我在說什麼?說得太淺,人家說我沒水平,說太深大家又聽不懂,做法師真像叁明治,實在真痛苦,不知道要怎麼講,程度高的很高,讀到大學、醫科畢業,不識字的老太婆六、七十歲,講這些要怎樣聽得懂,所以做法師是真難,不相信你上臺試試看,錢難賺,難賺。
問(4):希望師父不要常常提到紅包,才不會讓初學的人誤會。
答:我說呀,今天來到臺東,說真的,如果說今天真的要接受供養,在臺東收不到錢啊!就要去中華體育館,講四天九百六十萬,這樣才會快,如果說臺東,不要說收九百六十萬,收九十六萬都不可能,所以說我這個發心,都沒有爲了錢,所有的錢都拿去建道場度衆生,所以,我不會感覺到說到紅包什麼不好意思,這不是我要用的,我不會感覺不好意思,你若感到不好意思,我也沒辦法,我感覺很好意思。
問(5):什麼叫做六齋?什麼叫做八關齋?
答:六齋意思就是說:六天過午不食。八關齋意思是八條戒律你如果持好,能關閉一切的惡業,齋就是過午不食,八關就是八條戒律可以關閉一切的惡業,然後過午不食,叫“八關齋”,這樣知道嗎?在什麼時候情形,要持八關齋呢?你若有心,隨時都可持。今天,有發一張八關齋戒儀軌,也有發一張皈依的儀軌。如果要持八關齋戒,可以自己在佛前念,因爲今天也沒有時間可以跟諸位解釋那麼多,所以有送大家錄音帶,今天有皈依的都有送。
問(6):不淨有作是什麼意思?“慈悲叁昧”是什麼意思?
答:意思就是說所作都不清淨啦,中國字的翻譯是反過來說,所作統統不清淨叫做不淨有作。“慈悲叁昧”,叁昧就是正定的意思。我今天施舍出去,今天,因爲發二十萬的錄音帶出去,有的人說:師父,不好意思,拿錄音帶沒放錢。沒這種意思,慈悲本身沒要說希望你來捐多少啊!或供養多少,沒這種意思,你好好的聽這佛法,聽完了再送給別人,將這些佛法傳出去,因爲大家都會成佛,沒聽到佛法,實在是太可憐,這一輩子就白來了,渺渺茫茫嘛。所以,慈悲當中含有定,他無所著,含有智慧,他可以支配他的行爲不會走錯路,有些人了錢,拿東西送人,是希望人家幫他宣傳,希望人家贊揚他,好事好人鼓勵一下。所以說慈悲的本身沒有任何的執著,有定慧的功夫,叫做叁昧。
問(7):有一些雜志,象一貫道的雜志啦,大家都誤會是佛教的雜志,請問這要怎樣分辨?
答:很簡單,若是一貫道的雜志,第一,它就是隨便寫。你要是看那本書,有寫儒家思想,也有寫回教的思想,也有寫基督教的思想,也有寫佛教的思想,這就是一貫道;第二,所有翻譯的經典,它一定有寫唐叁藏法師玄奘譯,我們叁藏十二部經典打開,每一部經都有注明翻譯者,哪一個朝代哪一位高僧大德翻譯的,所有一貫道的書絕對不敢寫那些,哪一個翻譯的絕對沒有;第叁,所有佛教的書,絕對沒的扶鸾,唉!觀世音菩薩降,慧律法師降,沒這種沒有那種什麼降,太上老祖降,南極仙翁降,沒這種的,所有的佛經,佛在二千多年前就跟你說得很清楚了,沒有那個有降跟沒降的。所以,一貫道的書就是這樣,我就說。姜子牙騎的那一只四不像,也不是佛教,也不是基督教,也不是回教,但是全都像啦!也有佛教的思想,也有基督教的,全都摻雜,雜菜面,羅漢菜啦。所以,這雜志如果要分,很簡單,拿去給法師看一下,就知道了,那是你們初學的人分不清楚而已,對不對?
問(8):很喜歡在床頭放一些梵音、梵呗、誦經,這樣放下去,繼續讓它一直播放,到睡著了,這樣不知道是不是會失去莊嚴嗎?
答:這不可以,我們如果躺著,躺著聽經聞法的人,下輩子會出世做蚯蚓,你就小心點。要爬起來聽,如果要睡,關掉才去睡,這樣不要一邊播放著任它去锵呀!你卻猛睡,如果這樣睡得著,實在也很曆害啦!真的很行。
問(9):家父五十二歲,今年五月二十七因爲瓦斯中毒變成植物人狀態,腦部已經壞死,弟子在精神上、經濟上倍受煎熬,不知道犯何業障?請求師父開示。請師父慈悲,幫助弟子爲家父求這個解脫。
答:那當然我沒神通,我也不是菩薩,不能告訴你上輩子有什麼,當然遇上這種的,自己沒注意,它也存在著,這是業障,也是有啦!如果要求讓你父親解脫,這植物人啊!唯一辦法就是誦《地藏經》讓他好好往生,這樣而已。
有一位當兵的軍官寫信來問,爲什麼師父說,那個在床鋪上二十幾年的植物人王曉民,持《大悲咒》沒有效呢?我在錄音帶有這樣講啦!這個軍官他不知道啦,王曉民躺在床上二十年,我不知道她幾年啦,算二十年就好,肌肉已經萎縮,血管已經萎縮,所有的細胞已經老死、壞死,你再持什麼咒,再用什麼醫生救她,都沒辦法,絕對沒辦法,可以說,吃飽等死就對了,如果說要讓王曉民脫離那個苦海,讓她家裏的人家長較不會痛苦,唯一的辦法就是念《地藏經》,一直求,讓她安詳的離開這個世間,唯一的辦法就是這樣而已,即使你持《大悲咒》啦、持《消災延壽藥師咒》那沒效,身體已經快死了,持什麼咒都沒有用,所以,只能救她的慧命,不能救她的生命。
我們人有兩種命,一種是身體的生命,一種是智慧的慧命,是生…
《佛學問答錄(慧律法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